谭思坤(贵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中国传统文化骨子里的精髓就是乡土文化,乡土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显著标志,又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长期持续的农耕社会形态决定了中国人的根基在于土地,而土地之上的人民创造了乡土文化。纵观历史,从二十四节气到长幼有序,乡土文化可以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凭借代代相传的乡土文化,我们才形成了中国一种独有的价值观,乡土文化已经深植于中国人的精神信仰,并且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在用一生践行。
以精神力量为内核支撑乡村振兴。乡村要振兴,培养对乡土本身及其文化的热爱和对于振兴的坚定信念是第一步。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增大,乡土文化远离了大众视野,社会普遍对于乡村振兴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传播乡土文化就是在新时期扩大现存乡土文化的影响范围,让社会各阶层认识到乡村这一意义重大的社会单位,进而培养乡土文化自信,从而在思想方面先为乡村振兴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长期依托乡土文化而自发形成的农村社会仍然需要以乡土文化作为存在前提。
乡村振兴本质上可以归纳为“用现代精神武装农民、用现代理念重塑农村、用现代知识发展农业”。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透过乡村的振兴现象看到其中蕴含的乡土文化精神内核。
乡村经济振兴是对“五谷丰登”这一乡土文化的追求。不论发展到哪个历史阶段,农业都是我国的一个主要发展支柱产业,农民也仍然占我国人口总数的大部分,乡村经济振兴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农业从来都是乡土文化当中浓墨重彩的那一部分,乡村经济振兴就是以外在的形态表现自古以来乡土文化当中关于丰收的一笔。2018 年起,每一年的秋分都被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也传承了乡土文化,并为乡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范本。
乡村有效治理是对传统“男耕女织”乡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乡村有效治理的目标正是达到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而这和传统乡土文化中“男耕女织、鸡犬相闻”的理想社会不谋而合。乡村进行有效治理,村民广泛参与是关键。乡土文化中,自古流传的村规民约占很大一部分,这些兼具“德治”与“法治”的条约有助于在新时代树立道德新风、淳朴民风。
生态环境振兴是对乡土文化中“绿水青山”的追求。乡土文化中对于自然始终持有敬畏的态度,“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传统乡土文化认为是大自然赋予了人们一切,所以乡村生态环境振兴正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生态宜居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从乡土文化最本质的问题出发,即人与土地的关系,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于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意义。
为实现乡土文化振兴从而达到乡村振兴的目的,须在有研究意义的特殊样本环境当中探究乡土文化的传播路径。
身处云贵高原的贵州地区,由于较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多民族聚居形成了贵州极具特色的乡土文化,各个民族在拥有自己文化的同时又有互相融合的部分,在此方面贵州地区成为具有意义的乡土文化传播研究样本环境。
横向对比来看,贵州是全国与乡土文化联系最为密切的几个省区市之一,省内农村人口占较大比例,乡土文化在贵州省保存较好。以贵州省内的侗族为例,侗族人民聚居一处,每个寨子相对而言都较为独立。由村民自己推选出领导,称为“款首”。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侗族人民又创造出许多文化艺术形式,例如近年来名声大噪的侗族大歌,就是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乡土文化艺术形式,可以说侗族大歌就是一部侗族人民的历史。整个贵州省像侗族大歌这样的特色乡土文化还有很多,苗绣、思南花灯和侗戏等都凝聚着贵州省内各个地区乡村人民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贵州省内虽然拥有众多的乡土文化,但现有的有效传播途径却相对有限。在此,以传播主体为轴心,从大众传播、议程设置理论两个角度来对贵州现有乡土文化传播路径进行展开讲述。大众传播是乡土文化回归主流的重要途径。以大众媒介为传播主体而言,近年来贵州省越来越多的乡土文化得以在大众媒介上进行传播。主要以贵州省地方电视台为主,利用大众媒介影响力大、受众群体庞大的特点深入挖掘贵州现有特色乡土文化。2015 年9 月,一档名为《美丽黔东南》的六集系列节目在央视播出。该节目选取了黔东南具有代表性的六个村寨——肇兴侗寨、郎德苗寨、岜沙苗寨、小黄侗寨、西江苗寨、反排苗寨,并从歌舞艺术、建筑文化、人文习俗等方面展现了黔东南村寨的乡土文化风貌。为大众传播乡土文化提供了范例。
以政府为传播主体,议程设置理论为政府推广乡土文化提供思路。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黔剧为例,纵向来看,早期由市场自发形成的黔剧院由于观众数量锐减,无法盈利而纷纷倒闭,在1960 年贵州省黔剧团成立后,虽排演了一系列的优秀剧目,但却让黔剧从贴近群众的乡土文化变成了不接地气,专给艺术家和领导观看的“高雅艺术”。近年来黔剧更是几乎消失在大众视野之中。一门发源于群众当中,反应贵州乡村人民生活的地方戏曲离开了它的源头——土地,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而议程设置理论则可以引导受众重新关注黔剧。例如,可在地方电视台的主流新闻节目中向受众再次介绍黔剧,并向受众传达黔剧的重要性,以一项重要“议程”的形式出现,从而引导并最终形成黔剧的大众市场。
在贵州省内乡土文化传播社会途径有限的情况下,以省内高校为新的切入点,结合高校学术及教育环境,找寻新时代的乡土文化传播途径。
校方层面。首先应重视高校内部的乡土文化传播。从高校环境本身的特殊性来看,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在此接轨,同时每所高校往往都与地方有着密切联系,有较好的乡土文化传播条件。从高校的教育目的来看,高校作为社会人才的主要培养地,可以在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道关卡成功培养学生的乡土文化认同感。从社会影响来看,高校可成为乡土文化传播的传声筒,在高校接收到乡土文化的学生走向社会,将会对乡土文化进行二次传播。
教师层面。在高校环境中进行乡土文化传播,乡土教育是一条重要途径。“根据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中小学和师范学校地理、历史、文学等科教学都要讲授乡土教材。教学乡土教材,可以补充全国统一教材的不足,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充实、生动具体,能更密切地结合地方实际情况,能更好地适应我国地区辽阔、情况复杂的特点。这对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知识质量都有很大的帮助。”早在1958 年教育部就发出了编写乡土教材的通知,这份通知直到今天仍然生效。地方院校进行乡土教育时,应充分考虑学校所在地的特色乡土文化制定特色教学。就贵州而言,“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地理特色就可以纳入乡土教育之中。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到场观看黔剧或其他乡土文化艺术形式,以直接增进对乡土文化的理解。由于这批具有文化素养的新观众进入,黔剧也将拥有新的观众群体和市场,进而有可能重归大众文化。在高校进行乡土教育更是为了将乡土教育变为常态化、社会化的大众教育形式,“以地方高校作为乡土教育社会化的基础平台,把其打造成乡土教育的航母,向乡土教育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学生层面。应主动发挥专业优势,发掘传承家乡乡土文化。可结合高校学术环境,鼓励学生进行包括实地考察、论文写作和相关项目的学术科研,把乡土文化传播当作未来的研究重点和方向,“创新的过程是高校在总结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共同点的基础上,力争求异,探索前所未闻的规律,适应时代潮流,不断发掘和实践,在探索中创建适合现代农村发展特征并且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化。”从而为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方向。与此同时,乡土文化在当代社会需要发展新的精神内涵,要对乡土文化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辩证性传承。这就需要接受高校教育的当代人才,在乡土教育的条件下结合时代背景创造新的乡土文化。高校要发挥人才和地域优势,做好乡土文化传播的领头羊,助力乡村振兴。
社会性、大范围的乡土文化传播需要政府及商业多个方面的联合。2012 年开始,贵州推出“多彩贵州”的品牌形象,在此基础上可以把乡土文化与多彩贵州品牌相结合,发展例如苗绣专卖店、黔剧专场演出等乡土文化周边产业,并融合乡土文化发展贵州特色乡土旅游,在传播乡土文化的同时为农村人口带来经济利益。同时,乡土文化的传播也可与新媒介联系起来。利用互联网受众群体大、传播迅速和成本较低的特点,寻求多种路径共同传播乡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