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明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体育教育课程是帮助学生塑造良好身体素质的重要学科,做好体育教育教学,可以从根本上强化学生的意志力,助力学生均衡文化科目学习及体育锻炼,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但是,在当前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缺乏体育锻炼意识及自主锻炼习惯,体质水平较差。基于此,从体育教育教学视角入手,探究学生锻炼习惯的培养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学生锻炼习惯为对象,利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归纳法,展开调查。其中调查所参考的文献均是从中国体育信息网、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及当地图书馆查阅的自2017-2020年有关学生体育锻炼方面的资料;问卷调查对象除学生外,还向教育局分管领导、教育专家、学校领导及一线教师发放了在线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9%;数理统计所用软件为SPSS 22.0;逻辑归纳法主要是根据现有文献资料、调查数据,对调查样本进行分析、归纳。
1.每周体育锻炼频数小
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可知,除体育课程外,25.5%的学生每周体育锻炼的次数为3次,25.0%的学生每周体育锻炼的次数为5次,其余学生每周体育锻炼的次数为2次或以下,其中5.5%的学生每周体育锻炼的次数为0。以上数据表明,学生日常参与体育锻炼的频数较小。
2.日常参与积极性较差
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获得运动技能的关键渠道。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可知,除体育课堂外,当前学生每天自发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为36.5%,仍然具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会主动参加体育锻炼。总体来看,学生体育锻炼日常参与积极性较差[1]。
3.每次体育锻炼时间短
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可知,除体育课程外,35.6%的学生每次体育锻炼时长为25min,15.0%的学生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长为40min,7.5%的学生每次体育锻炼时长为50min,其余学生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间在25min以下。总体而言,学生有效体育锻炼时间无法得到保障,总体锻炼状况不够理想,甚至随着年级的提升而呈现下降趋势。
体育教学是学生接触、获知各项运动项目并掌握体育锻炼技能的关键途径,也是学生培养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主要指导,在引导学生自发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方面的显著作用了然于目。通过对当前体育教学手段进行分析可知,多数学生认为体育教育教学内容较为简单,缺乏挑战性,趣味性较低,且运动项目数量较少,无法满足个性化体育锻炼、学习需要,也无法在学生锻炼习惯培养中发挥良好作用。
通过对前期调查结果所反映的情况进行深层次剖析可知,很少有学生认定教师教学水平存在问题,但是多数学生认为当前体育课堂教育教学方法不适合自身需要,缺乏有效组织,教学效果不佳。再加上当前体育课堂为大班教学方式,教师无法考虑个别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爱好、意愿,仅注重引导学生按部就班地逐一完成体育技能锻炼任务,在侧面影响了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2]。
通过对当前体育教育教学中学生体育锻炼场地进行观察以及对一线教师、学生访谈了解到,当前多数学校多多少少存在体育场地空间狭窄、器材设施匮乏的问题。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体育课堂中运动项目教学的正常开展,而且限制了学生个性化体育选择,致使其无法真正自由、放开的活动,进而影响了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学生处于身体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身体方面,抗摔打能力强,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在心理方面,独立感强,思维活跃,敢于面对挑战。其参与体育锻炼主要是:让力量更强大,实现运动的更高、更快、更强;展现个性与能力,获取同伴、朋友的认可。基于此,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就需要根据学生对健壮、能力、个性、力量、速度等方面的需要,不断丰富教育教学内容[3]。并根据时效性、季节性、目的性、可行性原则,进行锻炼内容的合理分类选择。
当前体育教育教学内容可以划分为球类项目、体操类项目、田径类项目、水上项目、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新型运动类体育项目、健康教育类项目几种类别。其中在球类项目内容设计时,除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常见球类项目外,还可增设台球、网球、排球等球类项目;在体操类项目内容设计时,可以在健美操、广播操、眼保健操等内容的基础上,增设艺术体操、现代舞蹈、韵律操、街舞等内容;在田径类项目内容设计时,可以在以往“跑”“跳”“走”“投”为主的内容中,增加“攀”的比重;水上项目主要为划船、游泳、垂钓等内容;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可以根据本地情况,恰当选择器械套路、长拳套路、太极、散打等内容;根据学生体质情况及体育教学安全要求,可以增设郊游、轮滑等新型体育类项目;健康教育类项目是近几年体育教育教学新增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对学生的理解,恰当选择体育营养、体育心理、体育卫生、体育健身、体育养生、体育保健、体育医疗内容。
新时期,学生体育锻炼需求发生了多元变化,教师所面临的教学任务也不断演变,逐步由“教会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转变为“将学生带入体育锻炼中”。为了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体育教师应主动转变角色,不仅需要担任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传授者,而且需要担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带动者、激励者、示范者[4]。基于此,教师应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感召、带动学生加入身体锻炼的队列,进而由学生带动、影响身边的人,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风尚。除了自身示范带动以外,教师还需要根据阶段体育教育教学需要,更新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知识、体育锻炼的兴趣,进而产生并牢固运动健身信念,自发开展长期体育锻炼[5]。
重复锻炼法、变换锻炼法、间歇锻炼法、循环锻炼法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基本方法。除此之外,还包括有氧健身法、养生健身法、情操陶冶法、休闲娱乐法、平衡调整法等。锻炼习惯培养有法,但无定法,关键在得法,还可创造新法。比如,“零星”健身法,引导学生抓住学习间隙,“见缝插针”地从事踢毽子、跳绳、日光浴、在校园中散步等活动,促使学生自主锻炼行为得到持续性发展。同时,为了帮助学生持之以恒地开展体育锻炼,教师可以从微观入手,适时应用激励策略、诱导策略、养成策略及监督策略。比如,在足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应用“控球游戏”(类似足球版的抢椅子),标识一个直径15.0m的圆圈,使用10个锥桶设置路径的内外边缘并指定其中5个锥桶为控球门,每一名学生具有一个足球,由六名学生同时朝着任意方向绕着五个空球门构成的圆圈运球,在给出可视信号后,全部学生开始抢占5个空球门中的一个,没有抢到的学生丢掉一分,得分最高的学生为获胜者。通过上述诱导策略,可以恰当运用教育媒介刺激功效,激发学生从事足球锻炼内驱力,促进其足球锻炼兴趣、习惯的养成。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体育设施条件是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的物质基础。因此,教师应主动与学校领导沟通,争取足够的运动场地空间、设备器材,在保证体育教育教学多样化的同时,满足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自主选择运动项目的体育锻炼需要。与此同时,体育空间狭窄、体育设施匮乏阻碍了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除学校应积极探索社会体育场地设施为体育教学所用的有效模式,开辟学校与社会开辟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有效渠道,形成学校 社会体育场地设施互通共享的良好局面[6]。
除了开发现实教育教学场地空间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优势,创造生动的体育锻炼自然情境。在情境中告知学生体育锻炼项目内涵,并引导学生开展进一步观察、对比、思索、辨析,认识对应体育项目的特征以及锻炼的意义,在思想意识层面树立身体锻炼意识。进而主动从局域网络、互联网络及周边社会环境中汲取体育锻炼知识,为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体育锻炼习惯是个体在后天持续重复身体练习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较为稳固的自发行为。当前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体育锻炼参与主动性较差、锻炼时间少、锻炼频率低、锻炼意志力薄弱,且无法对自身身体健康状况作出科学而全面的判断。因此,体育教师应立足体育课堂,综合分析当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因素,构建更加完善的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策略,为国民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