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馨月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在土建类专业教学多年探索与改革下,其课程体系已基本成熟。随着建筑业发展和“加快现代化教育建设”、“新工科建设”等概念的提出,社会和建筑行业对高校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不断更新。而课程体系关系着培养目标的实现,是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因素[1]。因此,土建类专业课程体系仍需要进行持续优化并完善。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创建之初,围绕工科办学基础设立土木工程专业,后借助院校管理学等学科发展设置了多学科交叉的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如何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以保障土建类专业高质量的长远发展,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核心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依赖于课程体系的优化。同时,考虑到哈尔滨远东学院办学定位、优势与特色等因素,不能随意照搬黑龙江省内高校土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经验。因此,借鉴和总结黑龙江省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土建类相关专业开展方法与建设规律,成为问题解决的关键突破口。
为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2020年黑龙江省拟认定10所院校为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目前,10所院校中有5所开设土建类专业,分别是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哈尔滨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和黑龙江工程学院。在调查中分析土建类专业发展现状,发现上述5所院校经过久远的办学历史已具备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土建类相关专业办学规模较大,专业定位明确,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如黑龙江工程学院设置的土木工程专业,作为省级重点专业以行业企业为依托,面向建筑工程、道桥工程等领域,为大型国企和地方行业龙头企业输出具有工程意识与能力的高质量人才。如何突出专业定位特色与社会需求准确对接、以及重点培养学生何种工程知识与实践能力等,是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土建类专业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待明确的问题,这5所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能够为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参考。
土建类专业是在多学科交叉下形成的,面向市场需求变化与技术经济发展,其课程体系也在不断调整。黑龙江省5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探索中基本形成了适应本校发展的课程体系。通过对5所院校土建类各专业中具体课程设置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考虑学生计算机、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上,该课程体系要求学生掌握土建学科中的基本原理与技能知识,重点开发学生工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工程意识及其他人文素养。在对5所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进一步调研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经验并分析人才培养规律,从课程体系优化系统论的三个层面出发[2],将5所院校土建类专业课程体系的专长与优势总结如下:
总体结构层面。课程体系的总体结构上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横向结构设置和纵向结构设置两方面。横向结构设置人文与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及专业教育及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教育平台对学生道德、文化和能力素养均做出了要求,纵向结构设置工程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方向模块等完成学科知识的递进,达到最佳时序衔接。整个课程体系中必修课与选修课学时分配合理,学生可根据兴趣及社会发展特点自主选择课程而分流方向,避免局限于学分与课时比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对社会需求反应的灵敏性。
课程类型层面。课程类型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综合素质教育平台课程形式多样,平台涵盖德育和智育课程,在课程设置中更注重课程教学方式与教学有效性,而不是在课时总量上下功夫,如黑龙江科技大学在人文与艺术模块开展《哈尔滨近代建筑艺术》课程,并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充实政治、经济新观点,促进土建类专业人才的高水平综合发展。第二,专业基础教育平台宽而坚实,在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依托院校优势学科,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借助现代化大农业鲜明特色建设,在土建类相关专业中设置农业物联网、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等课程,实现人才培养与本校特色学科相结合的“厚基础、宽口径”。第三,应用方向多而灵活,在大类招生录取背景下前三学期不分专业与专业方向,大类基础课程完成后按兴趣与能力进行专业分流,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学业规划能力。
课程内容层面,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包括对经典理论课程的删繁约简、对实践课程持续改进以求质保量。此外,课程内容中更大优势表现为内容的与时俱进,近年来BIM技术在土建类相关专业中迅速发展,这一方面要求土建类专业人才对BIM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在市场中形成了对土建类新型人才的需求,如基于土建技术的编程和软件开发人员。5所院校已全部开设BIM技术课程以及其他数字信息技术课程,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更是要求在课程内容中融入编程理论,培育计算机-土建复合型人才。
上述应用型本科高校土建类专业课程体系的专长与优势,是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需要加强的内容,也是办学定位与特色调整的重要方向。
成果导向(OBE)教学模式是通过反向设计,以成果或产出为导向根据人才培养需求设立培养目标。这种“倒推式”教学理念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清楚地知道学生应达到的要求,并实施有效而适宜的方法促成目标的实现。OBE教学理念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核心内容[3],因此进行土建类人才的企业需求分析确定成果导向,对土建类专业发展与课程体系优化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黑龙江省向全国各地输送大量优秀土建相关专业毕业生。在调研过程中,对在企业就业学生进行回访,分析现有课程体系的教学效果并在反馈中进行调整。调研发现,现阶段的人才需求首先应包括坚实的学科基础知识,这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是企业考察学生所具备行业竞争力的重要前提;其次是过硬的知识整合能力,企业每项工作规定的岗位职责并不是单一的,如造价工程师的岗位职责除了编制工程预算书工作,还要承担收集整理合同相关文件进行合同谈判、编制项目资金使用计划等工作内容,这就需要企业员工具有基于新技术的贯穿于土建工程整个生命周期阶段的问题解决能力;最后是良好的综合素质,其内容是由多层结构装配成的[4],包括工程理解认知性层次中的全球视野、终生学习理念,工程实践关系性层次中的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能力,工程提质价值观层次中的工程伦理、工匠精神等。
通过对上述示范高校土建类课程体系的分析,明确了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土建类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方向,同时结合土建类专业的学科特征、建筑行业需求与发展趋势,确定了课程体系优化改革中需匹配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仍以系统理论思想为指导,从课程体系总体优化、课程类型及课程内容三个层面,提出以下具体优化措施。
在成果导向教学模式下,教学目标先于教学内容存在,并居于主导地位[5],课程体系总体结构优化需围绕企业人才需求展开,达到横向与纵向结构合理设置效果。从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土建类专业课程总体设置来看,首先要适当减少总学分要求,在课程结构差异不大情况下,其总学分要求普遍高于其他示范高校,这意味着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较少,知识整合能力将得不到有效发展;其次需要削减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分,课程体系中设置的通识课程总学时数约为其他示范高校的1.3~1.5倍,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但极易出现抑制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情况[6],难以实现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目标;此外,在课程总体结构设置时应将学生学习习惯充分考虑在内[7],目前其土建类专业75%学生倾向于立即就业,25%希望继续深造考研,因此要将纵向课程作为整体进行规划,尽量在前3学年内完成课程体系中的专业主干课程,帮助学生提高在就业与研究生考试中的专业竞争力。
土建类专业高等教育作为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一直在转型、升级、改造中不断发展。在此过程中,课程类型的优化必须要遵循的原则为,课程设置与专业的一级学科和培养目标相协调[6]。从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土建类专业课程类型来看,首先应加强院校资源建设丰富课程类型,新类型课程的开设往往是建立在深厚的专业基础实力与成熟的办学经验上,现阶段学校的师资条件、基础设施等还处在不断完善阶段,这种情况下可利用兼职指导教师以及在线课程资源调整课程类型;其次应不断完善专业基础类课程,随着数字信息技术,尤其是BIM技术在土建类行业中的深入应用,与计算机专业交叉的学科特点更加明显,那些同时具备土建类专业技能和计算机编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市场需求中的优势不断增加,因此可借助学校人工智能学科领域建设,设置语言编程课程,为后续的PKPM、Revit、广联达等土建软件课程的开设,特别是为想从事土木工程专业软件开发的学生奠定重要程序设计基础。
建设高质量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是课程内容优化的核心。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土建类专业在理论课程内容优化中应及时更新信息知识,要在教学内容中体现现代科技的变化,并将新旧知识有机融合,另外还应对经典理论进行适当改造,在正确取舍的基础上增添新理论;在实践课程内容优化中应继续加强实践环节的建设,通过引入典型工程案例、搭建BIM管控平台等措施,切实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成果导向教学模式下土建类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优化措施的实施需要不同层面的人员与机构配合。以上所提出的观点将用于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土建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