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在机关事业教育培训中的应用实践

2021-11-30 01:10:32沈传滔苍南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品牌研究 2021年13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案例单位

文/沈传滔(苍南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案例教学方法是一种实际案例的创新性教学方法,该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创新性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机关事业教育单位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员的探究精神与思考方式。机关事业教育单位教师(教师主要是部门负责人或者业务主干担任)在使用案例教学方法时,需要认识到学员主体的教学作用,创新相关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问题探究出发,最终返回问题探究结束。

一、机关事业单位开展案例教学的实际意义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方法的正确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抽象文本条例教学存在的枯燥、乏味的问题,是当下较为流行的机关事业教育单位的教育改革方法之一。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机关事业教育单位教师一直处于课堂的主导地位,十分重视抽象文本条例教学,注重学员对具体书本知识点条例的学习,常常忽视教学的实践环节,学员在完成知识学习后也难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1]。再加之,机关事业教育单位所传授的知识过于抽象、晦涩,学员学习难度较高,使得课堂传授效率十分低下。但是,在案例教学方法加持下,这种教学现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其充分地调动了学员的自主学习性与学习热情,极大地提升了学员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满足了学员的学习兴趣。

(二)增强学员的积极性

经过大量事实证明,案例教学方法可以最大程度上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利用实际案例,可以为学员剖析现实社会存在的具体问题,对社会发展问题以及难点问题案例进行编写,促使相关人员能够认真分析案件资料,转变传统教学课堂上教师与学员角色定位的问题,使得教师从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变成教学知识的服务者、搬运者,学员从被动的学习地位,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促使学员能够深入教学活动之中,身临其境地思考相关问题,以此来达到提高学员学习效率的目的[2]。案例教学方法不同于一般应试教学方法,它以案例为引导,以学员为具体剖析问题的主体,将教学活动变成双向探究活动,让学员也能够主导教学活动的发展方向。

(三)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事业教育单位的主要培育目的是让学员能够拥有正确的思政思想与判断能力,保障党政学员在完成知识培训后能够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3]。而案例教学方法则可以展示出更加丰富的内容,详细的分析各项政策、数据、材料、评价等内容,将抽象问题逐渐具象化,让学员逐渐从“上帝视角”转变为“当事人视角”,辅助学员进行系统的学习活动,进一步激发学员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学员在学习活动中既能够得到知识熏陶,也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锻炼。事业教育单位所教育的学员都是在某一地区独当一面的国家公务人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面对诸多复杂的综合性业务,不仅包含了多个工作领域,还会对干部判断能力、决策能力、思维能力都进行严重的考验[4]。因此,事业教育单位工作需要重视提升学员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案例教学方法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员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寻找正确的问题答案,更重要的是通过案例教学方法可以促使学员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提升学员对于知识学习的适应性,进而彰显出案例教学实际价值。

二、案例教学在机关事业单位培训中开展形式

(一)讲授式

讲授式的教学形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对案例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阐述、归纳、总结。这种教学方法适用于一般的简单案例的解说,案件结构一定要简单、情节逻辑顺序清晰,不需要学员进行深刻讨论就能够达到统一的观点,这样学员的学习时间也会随之减少,学习速度也会逐渐提高[5]。

(二)模拟式

模拟式教学形式需要教师提前完成教学版本的编辑,做好相关情景准备工作,从而引导学员正式进入相应的教学情境,扮演案例中重要的角色,再现案例中的实际角色,促使学员之间进行相互探讨、研究,从而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员的内在潜力。

(三)辩论式

辩论式引导方法就是利用辩论会的形式,对某一个案例进行细致探究,让学员能够组成“正方”与“反方”两个小组,对其中的存疑观点进行积极讨论,而教师需要充当点评人员,逐步引导学员接触谈论教学内容的核心,避免学员对无价值问题进行争吵。

(四)讨论式

讨论式教学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学习方法,它需要教师对学员进行分组探究,通过不同的案例问题,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满足学员的实际学习需求。该引导方法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去解决困难,让每个学员在小组学习中能够对事物进行思考判断,在遇到学习困难时,可以通力协作解决相关问题。

三、案例教学在机关事业单位培训中开展的具体方式

(一)选择案例

案例的选择是决定案例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步,成功的案例选择不仅能够激发学员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员对案例内容进行分析,避免在参与工作过程中遇到此类问题。选择案例必须遵守以下几点原则:其一,案例内容必须与教学方向相契合,满足学员学习的基本需要。其二,案例内容要符合学员学习认知程度,注意把控案例的难易程度。其三,案例内容一定要是真实发生的案件。只有真实案件才能促使学员积极主动参与讨论,虚拟案件或传闻案件一定会存在逻辑漏洞,若使用此类案件进行学习,会严重降低课堂教学的权威性,导致学员学习积极性下降。其四,案件需要尽量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提高学员思政思维。只有满足以上四点的案例案件,才具有材料筛选的价值[6]。此外,部分事业教育单位教师愿意使用部分国内外案例,但是在案例阐述过程中需要做好情景铺垫,避免学员个人情感大于理性分析。

(二)课前准备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案例教学质量,事业教育单位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活动时,还需要注意四点问题:其一,案例教学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案例内容,寻找出正确的思想观念,避免在教学活动中因为基础工作内容偏差而降低教学质量。其二,教师要对案例教学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7]。包括课件设计、技术分析、讨论方向,以及相关使用材料,只有完善相关准备工作,才能促使学员在案例探究过程中,不会因为以外界因素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其三,教师要做好案件补充工作。在实际案例教学活动中,教师所选择的案例基本是已经发生的案例,其发生的年代与相关故事已经成为过去式,而其中的观点与条例跟当下现行政策可能存在不符,教师需要利用过去案例进行讲解,以现代政策条例去帮助学员进行分析,以此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8]。其四,教师要做好“举一反三”的引导。开展案例教学的目的在于强化低于学员思维的引导,保障学员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而应用于实践则需要学员做好“举一反三”工作,提高学员的实践探究能力。

(三)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作为案例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其分析质量也会对学员学习效率产生差异性影响,为了能够达到预期教学效果,事业教育单位教师需要按照以下步骤开展分析活动:其一,教师要简化知识传授流程,将重点内容融入案例之中;其二,教师要精准安排教学时长,满足学员的分析时间需求;其三,教师要明确案例分析重点与情节内容;其四,教师需要规划出重点内容,使得学员能够明确教学方向。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教育单位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能够影响到学员的受教育质量。因此,事业教育单位教师需要针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使其能够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并利用案例教学方法,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调动学员内在的潜能,促使学员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学习之中,培养学员思维能力、判断能力,使得学员在完成学习后能够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案例单位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宁波通讯(2021年14期)2021-09-29 07:33:46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少先队活动(2021年2期)2021-03-29 05:40:48
填单位 要推敲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看错单位
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 08:41:36
协办单位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中国公路(2017年7期)2017-07-24 13:56:38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