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存
(青海天启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青海 西宁 810000)
研究区主要出露基岩地层为古元古代金水口群白沙河岩组(Pt1Jb)。总体上,地层的分布受区域构造严格控制,地层总体走向呈北西-南东向。该套地层是研究区内出露的主要地层,为一套由各种变粒岩、片麻岩、混合岩、角闪岩以及白云石大理岩、大理岩等组成的中高级变质岩系。地层总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出露面积约占研究区内总面积的80%,内部多为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晚三叠世岩浆岩体侵入而发育不够完整[1]。根据岩石类型、组合特征等,自下而上分为三个岩性段。
主要出露于研究区中部及西南部,由浅灰色、灰色含矽线堇青黑云变粒岩、石榴黑云斜长变粒岩、条带状含矽线堇青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及橄榄白云大理岩组成,夹少量石榴透辉斜长角闪岩和石英岩。该岩段以灰色变粒岩和条带状片麻岩为主,夹多层灰白色大理岩,其分布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多呈北西西向、北西向展布。
主要出露于研究区东南部,由灰黑色石榴透辉斜长角闪岩、斜长角闪岩夹少量矽线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变粒岩和大理岩组成,该岩段岩石组合以斜长角闪岩为主。
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零星出露,为一套碳酸盐岩组合,岩性较简单,主要为橄榄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
现将研究区内主要岩石类型特征叙述如下:
长英质变粒岩:呈灰白色,具有显微鳞片粒状变晶结构、变余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有石英(40%)、钾长石(30%)、斜长石(25%)及少量的云母(5%)等矿物组成,其中变余斑晶成分主要为钾长石、斜长石及少量石英,斑晶颗粒大小一般0.5mm~2mm;基质中长石及石英呈不规则粒状变晶,颗粒大小一般0.1mm~0.2mm,长石及石英分布于斑晶之间隙中,有时见长英质矿物具明显定向性,白云母呈显微鳞片状变晶与长英质矿物绕斑晶周边而过,基质变质重结晶相对斑晶要强。
斜长角闪片岩:呈灰绿色,柱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由角闪石、斜长石组成,其中角闪石为自形柱状、粒状,粒径0.5mm~2mm,含量75%~80%,定向平行分布,构成岩石的片状构造,普遍见次闪石化及弱绿泥石化。斜长石呈不规则粒状,大小不一,沿解理发育裂纹等脆性变形构造,裂纹中多充填变质分解的微晶质绿帘石。
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岩石呈灰白色,具有斑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主要由斜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组成,其中变斑晶成分为角闪石[2]。基质主要由长英质组成,长石以斜长石为主,多已绿泥石化、绿帘石化,表面污浊,局部见半自形粒状结构;石英普遍见塑性变形,颗粒多呈塑性拉长状。暗色矿物以黑云母为主,呈不规则鳞片状,并且有较强的绿泥石化。
橄榄大理岩:岩石呈灰白色,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方解石和橄榄石组成,含少量的石榴石、透辉石和金云母。其中方解石多为他形粒状,含量55%~60%,粒径多为0.5mm~1mm,呈镶嵌状分布,颗粒间隙之间有橄榄石、透辉石、石榴石及金云母等分布,绝大部分沿解理、裂隙蛇纹石化、赤铁矿化、滑石化,橄榄石晶粒很少见。
白云质大理岩:灰白色,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白云石(75%~80%)和少量蛇纹石(5%~15%)、方解石(5%~10%)组成,其中白云石呈他形-半自形粒状或浑圆状,也见不规则状颗粒,颗粒大小0.5mm~1mm;蛇纹石均呈集合体状分布。
石英岩:灰-深灰色,具有显微粒状变晶结构、次平行状构造。石英为岩石的主要矿物成分,含量95%,呈不规则粒状变晶,石英颗粒细小,大小一般0.05mm~0.065mm,大体定向平行分布,构成岩石的次平行状构造。
研究区属于东昆中岩浆弧带,受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褶皱、断裂均较发育,本区侵入岩出露较广泛。总体构造线方向呈北西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按展布方向可分为北西向和近南北向两组。现分述如下:
F1 断层位于研究区东北部,展布方向大体呈北西南东向130°~310°,倾向50°倾角75°,为逆断层。断层上下盘均为金水口群白沙河岩组(Pt1Jba)地层,岩性以深灰、灰黑色的斜长片麻岩为主。研究区内出露长约1.3km。破碎带宽约3m~8m。构造破碎带内岩性为斜长片麻岩、大理岩、石英脉等;矿化现象主要为褐铁矿化、高岭土化、孔雀石化等。
F2 断层位于研究区东北部,断层属于逆断层,构造方位20°~200°,断层长约500m,破碎带宽约6—8m,带内岩性为斜长片麻岩,该条断层切割了F1 断层,在地形上表现一负地形,形成构造破碎带及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现象。
F3 断层位于研究区东北部,该断层为一条北西—南东向构造,走向160°~340°。断层性质为逆断层,构造带内岩性主要为斜长片麻岩、石英脉及少量断层泥等组成,岩性较为破碎,主要矿化现象为褐铁矿化、黄铁矿化、高岭土化等。
F4 断层位于研究区东北部,该断层为一条北西—南东向构造,走向120°~300°。为一条逆断层,该条构造由斜长片麻岩、石英脉、断层泥等组成,地表宽度为3m~5m,颜色为黄褐色,矿化现象以褐铁矿化、高岭土化、黄铁矿化等。
F5 断层位于研究区中部,该条构造为一条北西—南东向构造,走向130°~310°,为一条逆断层,该条构造由斜长片麻岩、石英脉等组成,矿化现象为褐铁矿化、高岭土化、黄铁矿化等。
F6 断层位于研究区中部,该条构造为一条北西—南东向构造,走向130°~310°,该条断层由斜长片麻岩、石英脉及少量断层泥组成,受构造影响构造带内岩性较破碎,蚀变较强,矿化现象为褐铁矿化、高岭土化、黄铁矿化等。构造宽约1m~2m。
F7、F8 断层位于研究区中部,两条构造彼此斜交产出,F8 断层北西向,方位方位130°~310°,F7 断层为近南北向走向170°~350°,F7 断层将F8 断层切割,YP8 号岩石剖面的高值显示属于该条构造影响造成。
研究区先后发现构造破碎蚀变带12 条(Sb1-Sb12),本次预查工作对Sb1、Sb2、Sb7 三条构造破碎蚀变带进行了重新圈定,新发现Sb9、Sb10、Sb11、Sb12 等4 条构造破碎蚀变带。
矿(化)体围岩主要以碎裂岩、强褐铁矿化斜长片麻岩为主,还有少量强褐铁矿化花岗闪长岩。主要围岩蚀变有黄铁矿化、硅化、褐铁矿化、高岭土化、黄铁矿化等,在与矿化带接触部位及矿化带中蚀变较强,远离矿化带,蚀变减弱。
在围岩蚀变强烈地段,黄铁矿化普遍较发育,其形态不一,有团块状、细网脉状、星点状及浸染状。团块状中黄铁矿粒级在0.1mm~0.5mm 之间,个别大于1.0mm 时以立方晶体状出现,分布不均匀,与硅化呈明显正相关特征,硅化强度地段,黄铁矿化含量增高,反之降低,最高地段可见1%左右。强烈的硅化、碳酸盐化及黄铁矿化等是找金的明显标志。该区矿化蚀变比较强烈,而且范围较广,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在研究区较普遍,强弱不均,多数硅化作用较弱,仅使岩石颜色变浅、硬度增高,局部硅化作用强烈,多形成石英团块、石英细脉及硅质条带。条带宽一般在2cm~5cm,个别条带宽可达3m,石英细脉宽一般在0.2cm~0.5cm 之间,长0.3m~1.2m 之间。
在研究区也较发育,强弱不均,与硅化成正相关,随硅化强烈,碳酸盐化显示较强,硅化程度减弱,碳酸盐化程度随之降低。在碳酸盐化强烈地段,可见到方解石细脉呈小条带或网脉状产出,一般宽0.1cm~0.3cm,长一般15cm~25cm。
高岭土化多见于构造破碎带中,显示较为强烈,呈浅红黄色条带(宽0.5m~2.5m)与接触带走向一致分布。
研究区断裂构造极为发育,形成一系列北西向和近南北向逆冲断裂,这些断裂带为本区金、铅、锌、砷等矿体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是本区的主要成矿因素。从矿体展布形态方面看:矿(化)体多产于构造碎裂岩中,并呈长条状分布。从矿体地质特征及成矿背景看,该区域矿体成因类型属于构造蚀变岩型。
北西向断裂构造为区内导、控矿构造,故北西向断裂及其次级断裂为重要的找矿地段,为区内间接找矿标志。
地表深褐色氧化带及浅黄褐色断裂构造破碎蚀变带是该区主要的赋矿标志。
地表见孔雀石化、蓝铜矿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以及硅化等蚀变强烈部位是金、铜矿的良好赋矿标志。
通过区内岩石地化剖面测制,发现区内,Au、Ag、As、Sb 四种元素呈正相关关系,As、Sb 高的地段,一般都会与Au、Ag 的矿化体出现。故Au、Ag、As、Sb 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段(尤其是四种元素套合良好的)可作为直接找矿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