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美术教育专业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021-11-30 07:29王世莹
大众文艺 2021年21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美育美术

王世莹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03)

美术教育专业是跨学科的教育领域,它处于美术学和教育学的这两门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既有艺术学科的内容,又有科学研究的性质。因此,作为美术教育专业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下,须要拓展自身的科学研究能力,根据美术学科的特殊性,青年教师想要体现其科研的能力,途径可以多样,既可从科研论文中体现,也可从美术创作中展示。

2020年10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意见》当中对于美育的工作进行了宏观上的把控,也为美育工作者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地方专科层次院校虽地位上不如本科类师范院校,但在教育功能上是相同的,均是为国家培养未来一线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学要求,提升科研能力,地方高校的青年教师作为高校科研的新生力量,需与时俱进,沉淀自身,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识和审美素养,不断增强自身的学科影响力,为培养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

一、制约美术教育专业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原因

(一)内部原因

1.迫于生活压力

青年教师是高校的新生力量,承担着教学主要任务之外,生活压力也是科研能力薄弱的因素之一,如工资待遇低、房价过高、结婚生子、赡养父母、养家糊口、资历不够、职称难评等问题,部分年轻教师面对现实问题无法百分百投入到科研工作当中。在当前高校有三大职能:第一,教学。第二,科研。第三,是服务社会。如果青年教师连最基础的生存压力都无法得以解决,便无法考虑教学科研,更遑论服务社会。

2.自身准备不够

在高校三大职能当中,教学应该是中心职能,只有把教学搞好,科研自然而然可以作为教学的有力支撑。然而笔者根据访谈得知,现状却不尽如人意,青年教师虽具有高学历,也经历美术专业学习训练,但他们刚刚走出校园,还并未完成从学生转换成教师的角色转化,自身的准备还不够,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效果也并不理想。

3.缺乏积极认知

部分青年教师缺乏对科研积极认知,觉得做科研毫无意义,只要把教学搞好就可以了。殊不知,科学研究是寻求知识的过程,教学是科研的主阵地,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还有的青年教师空有一些理想抱负,但缺乏独立经历过重大科研的实战经验,对科研环境不了解,无法将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在时间的磨砺下会呈现躺平状态,久而久之,也无益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外部原因

1.工作任务过重

青年教师除了基本的教学任务外,还需接触行政管理工作,工作精力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同时当下高校不断强调教学评估,青年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检查当中,听课查课、调查问卷、开座谈会、评教评学、考试考查等工作层出不穷,尚无多余的精力关注科研工作。

2.没有科研氛围

青年教师在校期间,都是跟着自己的导师做课题,有专业学术背景和权威专家的指导,而工作后,青年教师苦于“单打独斗”,尤其是美术教育类教师,每个学校更是少之又少,科研的氛围不浓,自身的水平有限,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对课题的申报和开展流程并不了解,只能居于“孤立无援”的状况。没有经验的青年教师往往竞争不过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课题的申报上还处于“观望”的状态,长期“游离”于学术边缘。

3.扶持力度较弱

地方专科层次院校相对于本科院校来说,经费有限,对于青年教师的科研经费扶持更是少之又少,青年教师想要做出成绩,缺乏一定的物质保障,学术研究的周期较长,受益和付出又不成正比,没有相应的经费奖励,自然会对科研工作敬而远之。

二、美术教育专业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策略

(一)提升自我,加强对外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给央美八位老教授的回信中谈道“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这充分肯定了美术教育在美育中不可忽视的价值,具有普遍意义,美育既针对高等美术教育,也包括基础美术教育。地方高校既作为高等美术教育的阵地,又肩负着培养未来基础教育的工作者的任务,作为美术教育专业的青年教师,应体会中央美术学院几位老教授的苦心,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精神,明确中华美育的精神内涵,更新观念,探索实施美育的有效途径,努力提升美育教育的质量,扎实推进教师教育的高质发展,努力培育优秀的美术教育人才,主动走出去,多参与本学科课题研讨活动,与前沿的专家交流,吸收他人的宝贵经验,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撑。鉴于美术教育专业的特殊性,青年教师还可以和一线的教师、当地的教研员学习,建立双向互动沟通,形成良性互动,为未来的教育实践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转变观念,培养良好的科研意识

作为高校师资的新生力量,青年教师要树立积极向上、不畏困难的科研意识。学科内部沟通的融洽有利于形成有效的科研团队,虚心向老教师求教,通过信息的共享和教研室合作,青年教师可以快速成长,逐步形成自己的节奏,建立属于自己的科研团队。在平时的工作之中注意积累,科研能力不仅局限于论文、课题、美术创作也是体现自身科研成果的一部分。因此,在培养自身科研能力的同时,要摒弃旧观念,努力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升华到美术理论的高度。

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某些青年教师盲目浮躁,急功近利,写论文、做科研只是单纯为了聘职称,没有职称的需要就不会去搞科研,殊不知没有一定的积累,是不会有高质量、有水准的论文的。青年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始终保持对新知识的热情,对自己的科研能力充满信心,坚定地探究自己的专业领域,激发学术潜力,持之以恒,静待结果。

(三)提高教学,促进教学科研双赢

青年教师学历层次虽普遍较高,但教学经验却不足。美术教育学者钱初熹教授认为,只有具备完备的专业素养的美术教师才是优秀的美术教师,这里的专业素养包括具有美术教学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等方面。教学的主要功能是为学生传授新知,科研能够促进教学,将新的研究成果代入到课堂学习当中,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因此,青年教师要协调好“教学”和“科研”,两头都要抓,从教学中积累科学研究素材,在科学研究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地方高校可以重视个体发展,努力创造青年教师成长的良好环境,加强对美术教育专业类青年教师的师资培训,建立“老带新”“青蓝工程”等帮扶制度,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别的教学竞赛和各类专业展览创作,支持他们到一线的中小学实际中锻炼,建立更多优质平台,促进美术教育专业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双赢。

(四)给予重视,提高科研鼓励机制

美术教育专业青年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现有的画室、工作室、实训室条件,尽快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加强与当地中小学、美术培训机构的横向交流,积极申报市、校级课题,丰富实战经验。地方高校也应该加强对美术教育类青年教师科学研究的扶持力度,尽可能地拓宽课题项目的申报渠道,以多种手段为他们建立专项基金。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要暂时放下功利性的心态,真正保证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持续、有效的提升,形成合理的科研人才梯队。地方高校学校领导可以对青年教师给予具体的指导,同时建立奖励制度,多给青年教师心理上鼓励,物质条件上支撑,肯定其工作和业务水平,这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些课题项目申报的过程中,高校还应当大力支持有热情、有想法的青年教师申报立项,打破传统的职称论资排辈机制的限制,为他们开辟科研空间,让他们施展拳脚和抱负,在校内形成偏向青年教师队伍的良性循环,这有利于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发展青年教师,让他们有机会进行科学研究,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结语

在当前视觉素养变得日益重要的社会背景下,培养符合新时代挑战美术教育专业教师越来越重要,这就依赖于强有力的、擅长课程、富有创新精神、科研意识的青年教师。美术教育专业青年教师要明确这一目标,将教学和科研齐头并进,提高教学的艺术性,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升综合素质,扩充美术知识储备,把握美术教育前沿发展的方向,实事求是的搞好科学研究。同时,高校也要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给予青年教师优质的扶持力度,让青年教师致力于学术研究,和他们共同树立“科研兴校”的理念,努力取得科研成果,实现美术教育与科研的优势互补,有机统一,共同发展。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未来的栋梁。目前的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还有赖于各方的不懈努力。本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薄弱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求教于方家,以其能够为有志于提高个人科研能力的美术教育专业的地方青年教师、关心地方高校科研的领导、行政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当然,要想真正使地方高校美术教育类青年教师的科研成果提高,最终还是有赖于落实到每个人的实际行动。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美育美术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论公民美育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结合能动专业地方高校提升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美术篇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美育教师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