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红波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高中的学习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学习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興趣,同时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进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概述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进策略,希望对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达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进
引言
高中化学强调实验教学,是一门注重实验专业化和实用性的学科,实践能力和操作水平是其教学的重点。如何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标准,提高教学质量,是当今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于学生发展而言,实验既是学生认识化学知识、理解化学规律的载体,也是协助学生个人思维能力成长的重要平台。事实上,巧妙地应用化学实验,给学生的发展所带来的优势众多,并且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成效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进的意义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特定的实验场景,运用实验的方式对高中化学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化学思维的建立,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是化学学教学中需要完成的一项工作,这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一部分。用这种方法进行化学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化学学习效果上有显著的进步。针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进,首先突破单一教材讲解的限制,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其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习效果。从化学实验教学的角度出发,实验教学学习是高度可控性的,使学生能够对化学现象进行全面而详细的观察,以便他们可以随时记录和分析数据,并根据学生的需求提取实际过程,从而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操作和思考,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同时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1.改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化学知识是通过化学实验获得的。只有在化学实验中,学生才能深刻理解实验的意义和化学教学中包含的知识体系。实验教学基于化学教材基础知识,科学设计实验过程,提高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达到教育标准教学要求。例如,在教授“原电池原理”和“电解池原理”时,运用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溶液中离子流和电子流的方向,通过动画模拟,可以直观地帮助学生看到各种离子在水溶液中的运动方向和双极电子的增减特征。此外,通过展示双极实验现象,让学生能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反应机理,为学习化学概念和规律提供足够的实验基础。以此培养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1]。
2.利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化学是一门研究分子、原子和电子等微观粒子运动的科学学科,比如电子运动、晶体结构、有机分子的空间结构、同分异构现象等,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为了使学生摆脱对高中化学学习的恐惧,并对化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使用生活中的例子开展实验教学,通过观察、分析、思考和归纳来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并得出有效的结论,并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例如教师可以以“探究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实验为例,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实验设计。让学生在实验室可以自主设计实验并自由选择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达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3.通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效率
高中化学主要以专业课程为基础,因此,有必要贯彻运用在教材中的原理,组织专业课程教材,丢弃与专业无关、较复杂的材料。高中化学老师要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育思想,对学生的化学学习进行有效的教学,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意识,结合化学教学目标,合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避免浪费学习时间。例如有机物的消去反应、加成反应、酯化反应、聚合反应、取代反应、催化氧化反应等反应机理,教师只是单纯的讲课本知识讲解给学生,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生硬,学习效率不高。而以实验教学的方式则能最大限度上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以此克服化学学习难点,有效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2]。
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社会高速发展的局面,高中化学教师要善于利用高科技和新技术,有效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效掌握相关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同时在具体的应用中积极采取改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通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效率等策略,实现学生实验技能的提升,满足当下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丽芳.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7.
[2]罗红,吴静.实验教学在医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8(10):1044-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