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琴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幼儿肥胖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肥胖症是一组代谢性的疾病,对幼儿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从导致幼儿肥胖的原因与有效的干预措施方面展开阐述,希望对减轻肥胖对幼儿的不利影响,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幼儿肥胖;干预措施;饮食;运动;科学治疗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肥胖问题逐渐成为了全国乃至世界都重视的健康问题之一。有研究表明,我国幼儿肥胖年增长率达到了9.1%,这个比例可谓触目惊心,幼儿年龄较小,处于身体发育的初始时期,如果产生了肥胖问题,对身体健康会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最主要的就是会加大幼儿成年后心脏病、高血压的患病几率,对其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本文整理了諸多文献中的资料,对幼儿肥胖的原因与干预措施进行了梳理,具体如下。
一、导致幼儿肥胖的原因分析
(1)饮食因素。幼儿由于自制力较弱,面对一些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时,控制不好摄入量,造成了脂肪沉积,造成了肥胖问题。另外,幼儿饮食时间、次数、规律等不科学,也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原因。
(2)运动因素。幼儿缺乏运动意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了学习与生活中,没有规律的运动计划。另外,电子产品的泛滥也占用了幼儿的大量时间,影响了幼儿运动意识的培养与运动实践的进行。
(3)习惯因素。幼儿正处于习惯的养成时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但是幼儿习惯的养成如果没有科学的引导,也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尤其是在不良饮食习惯上,对造成肥胖具有重要影响。
(4)其他因素。有遗传因素影响,有研究表明,若父母一方有肥胖,则有45.3%的幼儿引入存在肥胖现象。与此同时,父母不良的生活与饮食习惯对幼儿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从饮食角度干预,减少摄入量
在饮食方面,幼儿家长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应当注重家校结合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当对肥胖幼儿的饮食种类以及数量进行限制,具体而言,在饮食结构方面,在保证幼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并且注重进食量、进食频率的把控。在营养构成与进食规律方面,家长应当为幼儿提供高蛋白、多维生素的食物,注重肉、蛋、奶、水果的搭配。进食过程中不适宜过快,应当细嚼慢咽,促进食物营养的全面吸收。
三、从运动角度干预,增加消耗量
运动对于降低幼儿肥胖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效干预肥胖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减少摄入量,其二是增加消耗量,引导幼儿适当运动可以落实增加消耗量的目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视听结合、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幼儿意识到运动的好处,普及运动知识。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喜欢的运动方式,动态调整运动教学模式,如陪同幼儿一起晨跑、踢毽子、跳绳等等,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使幼儿乐于运动、善于运动。
四、从习惯角度干预,培养好习惯
常言道:“有一个良好的习惯,会为美好的未来奠定基础。”诚如所言,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有利于形成一个长期向好的局面。如在饮食习惯方面,遵循“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少而精”的理念,养成按时吃饭的习惯,在非餐时间段尽量不要摄入高热量的食物。如果幼儿有其他因素需要进行调整,则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在生活作息方面,制定符合幼儿成长规律与精神状态的作息时间,培养幼儿树立早睡早起的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在饮食习惯、作息习惯方面做到科学合理,幼儿肥胖的问题会得到有效的解决。
五、从医学角度干预,配合科学治疗
医学角度干预可以细化为食疗、药疗、心理治疗,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特点,但是殊途同归,都是为解决幼儿肥胖问题而服务。从食疗角度来看,根据幼儿总热量需求与营养摄入需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为幼儿制定特色食谱,采用分阶段、分周期过渡到正常摄入量的方法,食物来源以鱼、牛肉、牛奶、豆制品等为主,辅之以新鲜的水果蔬菜以及水分的摄入。从药疗角度来看,如果食疗对于解决幼儿肥胖问题没有明显的效果,则可以在医生知道之下进行药物治疗。如餐前半小时口服2.5-5mg的苯丙胺,以6-8周为一疗程,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饮食。从心理治疗角度来看,有文献提到,肥胖会对幼儿生理、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阻碍了幼儿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不利于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应当对有心理问题的肥胖幼儿做心理疏导,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使幼儿的才华充分的展示出来,提升幼儿的自信心。
总而言之,导致幼儿肥胖的因素有很多种,包括遗传因素、饮食因素、运动因素、习惯因素等,因此干预措施的选择也应当以致使肥胖的原因为主,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方法,以科学方法为立足点、以促进幼儿健康快乐为落脚点,培养幼儿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引导幼儿积极的锻炼,鼓励幼儿积极投入到相关活动中,进而切实解决幼儿肥胖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红.肥胖幼儿家园合作干预方案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25):17.
[2]张红梅.肥胖、超重幼儿干预管理的实践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9):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