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柄
【摘要:】本文主要从 高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思考进行阐述说明。化学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关键的意义,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进行化学知识学习的期间得到更多的知识,并且还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实验活动过程中积极思考,锻炼身心,运用实验来验证自身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当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从多角度出发,运用化学课堂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创新能力;实践分析
引言:创新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并且教育事业在不断发展中也需要创新,学生是未来的花朵,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不懈动力。化学是一门自然性的学科课程,并且也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关键,应当全面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化学的现象。化学主要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内容,实验则建立在相关规律发展之上所总结出来的内容。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枯燥单一的化学教学现状,让课堂变得生动具有趣味,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新思维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要掌握的基本原则
高效原则
创新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保证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自身的学科素养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期间,应当考虑的就是教学方式是否高效,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在讲解《认识有机化合物》的过程中,对于这部分的知识内容,可以为学生讲解本课程的相关知识,从而使学生可以对“有机物”得到全新的认识。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当全面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实施教学计划,保证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引下形成健全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化学学习能力,保证学生化学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实践性原则
如果教师在化学教学中一味的将教材的知识内容灌输给学生,并没有引导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转变为实践,那么就会导致学生难以掌握书本中的知识内容,限制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化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开展中应当保证学生可以形成独特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可以形成健全的创新思维,坚实实践性发展原则,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内容运用到生活中,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日后的学习提供动力。
问题性原则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可以全面激发学生知识学习的欲望,从而使学生积极探索化学的学科知识内容。不仅如此,教师应当注意的就是问题的提出应当保证多样性,避免出现枯燥单一的形式,应当结合学生自身的兴趣提出问题,保证学生可以参与其中,进行全面思考。在此教学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以问题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从而在不断学习中激发自身的创新能力,保证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高中化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因素
为了积极响应教学的实际发展需求,促进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应当以全新的姿态开展化学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虽然起到了部分的成效,但是其中还是存在部分的问题。首先,高中化学教师应当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但是当前教师根本不重视。教师因为受到应试教育影响,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期间更加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关注,从而导致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有所忽视。虽然部分的教师在心理上认可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仍然在存在着明显的逃避心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并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其次,部分教师在课堂化学教学活动开展的其中一味的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恨不得一下让学生掌握全部的知识学习内容,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难以全身心的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不仅如此,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会更加注重自身的演示活动,部分简单的实验为了节省课堂的教学时间还会不进行,由此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高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思考
高中化学的学习是在初中化学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更深一步的教育,并且也是为了落实教学发展下的全新需求,从而更好的提升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高中阶段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时期,化学教学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并且教学目的十分强,其根本的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学科知识,为学生日后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深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化学教学当中课堂互动不只是简单的教师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是在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面发展。因为在当前的学生心理,往往深处都会产生对教师的畏惧,虽然教师在教学中在不断的转变自身的角色,并且尽可能的为学生塑造亲和力,但是在学生心目当中塑造的根深蒂固的思想只有学生自己能够明白。因此教师应当注意的就是,不仅要在教学中转变自身的角色,并且还应当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性得到提升,呈现高效的教学手段。高中阶段的化学反应、化学元素与初中阶段来说有着明显的难度,并且学生自身的学习来说也有更高的要求,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十分的关键,使学生达到乐学、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深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例如,在《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教学当中,教师让学生针对化合物的分类方法、主要类别进行自主的选择和探究,有的学生能够有效的掌握按照构成有机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有的学生则针对有机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团分类的方法较为熟练,学生在相互的沟通中,不仅能够强化自身所学知识的内容,还能够从其他的同学的经验中获取相应的知识内容,这对学生的自主學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鼓励学生提问,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提问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如果在课堂的学习中积累了众多的问题,那么下一步就是面向问题出击,积极主动探索,从而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的期间,学生的创新意识自然而然就会得到锻炼。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推陈出新,及时转变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的期间应当格外注重问题的探究性,可以运用适当的手段来将学生所探究的问题转变成为现实。教学中通过问题的推动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将自身的经历投入其中,从而实现对知识的内化与分解。例如在教学《物质性质的探究》的过程中,部分的学生会表示,依照金属的活动性来说,钠要比铁的活性高,但是为什么在制取铜的过程中会运用到铁,而不是去运用钠?这样的话不是可以让制取铜的速度变得更快吗?面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必着急给出答案,可以因势利诱提出这样的问题:(1)在上述的两种溶液融合之后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所出现的这一反应是否与反应原理一致?(2)如果一致,那么可以运用金属钠来制取铜吗?教师在问题提出之后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进行探讨研究,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使学生明白其中的真理,积极思考,促进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三)注重实验,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化学实验可以说是教学中十分常见的教学形式,并且通过实验还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的公式展现出来。如果让学生一味的沉浸在课本知识的学习中,就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所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讲解的期间,在保证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可以转变成为实验演示的方式,边演示边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例如镁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十分的强烈,但是在烧尽之后就会变成白色的粉末,并且边缘还会出现黑色的颗粒。如果学生在这一阶段没有亲自实验验证,就会导致学生对现象的发生理解的并不透彻,并且产生疑惑。因此在实验教学的驱动下,学生就会发现化学学习的奥秘。高中学生对新事物的学习都有强烈的好奇心理,通过实验就会让学生打开脑洞,发现诸多类似的问题,引导学生打开创新能力,从而不断的学习。
(四)巧妙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高中化学教学相对来说会包含较多的实验内容,教师也会运用实验的方式来为学生进行教学演示,但是这样却导致学生的参与度有所忽视。在当前互动对话式教学中,教师应当巧妙地为学生设计课堂教学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参与度,从而保证学生可以对化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举例来说,在进行《铁与水蒸气》的教学实验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展开提问:“铁与水蒸气反应期间会发生怎样的现象?”学生在听到教师提出的问题之后会进行积极的思考,之后由教师指导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演示,鼓励学生善于动脑思考分析,从而呈现高效的实验内容。教师在与学生探究问题的时候可以运用石棉绒包裹铁粉,之后在将其放在玻璃管的位置当中,另一端塞紧,这样就可以保证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冒泡”、“爆鸣声”的现象,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五)划分小组,在小组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在当前经济迅速发展的阶段,各行各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教育行业也亦是如此。教育行业的壮大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才的培养以及国家文化实力的提升,因此应当对教育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当前核心素养发展的背景下,教育不仅仅要求教师为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并且还应当格外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格外关注核心素养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而激发学生的潜能。化学的知识相对来说抽象,学生更愿意选择团队合作的方式的来探索知识的奥秘。不仅如此,当学生自身的想象力受到严重的阻碍,就会难以面向更为前端的发展。但是将问题放在小组中进行探究就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思绪得到发展,头脑更加清晰,并且学生自身的思想也会逐渐的踊跃出来。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全面依靠自身的想象力以及自身的创新意识收获更多,让团队的学生可以积极探索具有趣味性的化学现象,促进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不仅如此,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模式可以让学生在高压环境发展下放松心态,促进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化学内容与其他科目有所不同,主要就是以实验课程活动为基础,保证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处于同等的高度,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会是一个高度发展的时代,创新能力是当前人们发展中应当掌握的主要需要,并且也是对人才衡量的标准,只有具有创新能力才可以更好的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促进化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龙旭,唐于平,史亚军,唐志书,郭惠,靳如意.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契机推进药学院化学实验教学发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12):236-239.
[2]张丹.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7):61-65.
[3]趙海鹏.论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6(11):39.
[4]林小驹,李跃,沈晓红.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J].教育导刊,2015(05):78-81.
[5]刘德芳,刘蓉,李红陵,宋丽,张建蓉.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10):166-170.
[6]刘梦琴,邝代治,冯泳兰,张复兴,王剑秋,许志锋,唐斯萍.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03):189-193.
[7]刘佞珺.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3(29):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