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草原旅游地的地方性塑造:三维一体法运用

2021-11-29 03:52宋河有阿荣娜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1年12期
关键词:草原旅游文化

宋河有,阿荣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特色是旅游产品的灵魂,独特性是旅游地的持续追求。每个旅游地在进行旅游开发时都应考虑挖掘自身特色和塑造独特性,与周边形成差异,实现“在同类中凸显不同”[1]。特色与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地方性、新奇性、专有性、不可复制性等方面。虽然实践中每个旅游地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特色化打造,但是很多旅游地常常不由自主地陷入跟风模仿与雷同化建设误区,从而导致其在地方性塑造过程中出现产品趋同或文化异化现象。

长期以来,内蒙古众多的草原旅游地一直面临着彼此雷同、地方个性不足的窘境,这不但导致草原旅游地形象单一,无法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而且引发了本区域内各旅游地之间的同质化恶性竞争。本文尝试解析内蒙古草原旅游地在地方性塑造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并在四层一体法和纵横法的基础上,从地方历史演进、人地关系、旅游区域空间等方面探索草原旅游地的地方性塑造方法,以期为内蒙古草原旅游地和资源同质区域内各旅游地的地方性塑造提供借鉴与参考。

1 地方性的内涵

“地方”概念由美国学者Wright于1947年提出,认为地方是指承载人类主观性的区域[2]。1976年,Relph指出地方是人类与自然的高度融合,反映了人类的经验和情感,是区别于他处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包含区域的唯一和背后主体的唯一[3]。1977年,Tuan提出地方是被赋予文化意义的空间,而文化意义具有主体性[4]。国外学者围绕“地方”提出了地方性、地方感、地方认同、无地方性等一系列概念,而“地方性”作为地方文化的本质描述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国外对地方性的理解出现了人文主义主观性、马克思主义空间化、福柯主义符号化、结构主义客观性等多种主张[5]。部分人文主义学者认为,地方性由人类经验与情感而产生,具有主体性和内生性;结构主义学者则认为,地方性由所处的外部环境所决定。我国学者周尚意、杨鸿雁、孔翔研究认为,这二者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均强调地方性是特定地域具有的特性[6]。

国内关于地方性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末。如,陈传康提出地域文脉概念[7]与地方性具有相似内涵;吴必虎提出地方性即为地格,是旅游地的地方特性[8];唐文跃认为地方性是一个地方拥有的特质和独特性,包含自然地理环境、当地人积累和传承的社会文化特性(地域文化符号和意义)、地域附着性(当地事件)[9]。可见,地方性概念既有特定的空间氛围内涵,如特定空间、特定环境、特定文化,又有时间演进内涵,如地方历史文化与当今文化、历史人物事件与当今人物事件。也就是说,地方性是随着时间的演进而不断变化的。本文汲取以往学者的观点,认为地方性由当地自然特性和人文特性两大方面构成,并可进一步细分为3个方面:地方自然特性(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地方社会文化特性(地方社会与文化)和地方物象特性(地方景象、人物与事件)(图1)。其中,地方物象特性反映了特定物象的地域附着性,可能是自然属性的景象,也可能是人文属性的事象。

图1 地方性的内涵与解构

2 内蒙古草原旅游地雷同化表征

2.1 自然景观相似

众所周知,内蒙古众多草原旅游地属于广袤的草地区域。从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干燥度梯度视角分,内蒙古的草原分布类型自东向西依次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按旅游区域,自东向西依次为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锡林郭勒草原、乌兰察布草原和鄂尔多斯草原。从宏观上看,这几大草原的草地景观呈缓慢过渡变化趋势,其中地处东北部的呼伦贝尔草原成为众多游客心目中最向往的草原旅游地;从微观视角看,草地景观在地域空间上呈缓慢过渡状态,地理位置临近的草原旅游地在自然景观上并没有明显差异。

2.2 静态草原文化景观雷同

除了草地自然景观在临近区域间没有明显差异外,静态草原文化景观的雷同性表现得更加明显。在内蒙古草原旅游地居住的少数民族以蒙古族为主,传统蒙古族民众“逐水草而居”,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草原文化,如今虽已定居,但很多居民仍以畜牧业为主,兼顾农业或旅游业,继承了优秀的传统草原文化。材质多样而外形趋同的蒙古包、蒙古族传统服饰、勒勒车、敖包、蒙餐食品等一系列可视化民族文化景观构成了草原文化的物质化表层,它们高度相似的外观成为内蒙古草原旅游地的有形文化符号。

2.3 活态草原文化事象相似

除了静态物化景观雷同外,各草原旅游地的活态文化事象也几乎一样。无论是最典型的草原那达慕大会和草原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活动“蒙儿三艺”,还是蒙古语、人生礼仪、各地盛行的敖包祭祀、苏力德祭祀等民俗传统活动和半牧半旅、半牧半工的草原生计状态,都是活态草原文化的象征,属于草原旅游地居民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这些活态事象构成的草原文化活动与社会生活状态使各草原旅游地雷同成为必然。

2.4 草原旅游活动内容雷同

在内蒙古众多草原旅游地上生活着具有不同地域特征的蒙古族居民,不同地域之间也必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社会群体文化差异,但在外来旅游者眼中,草原旅游地文化景观和居民的精神信仰都是高度一致的。长期以来,“草原、蒙古包、哈达、酒、民歌、手把肉、骑马、敖包”等物象不但构成了内蒙古草原旅游地高度雷同的草原文化表征,而且蕴含了草原居民较一致的精神信仰和情感。各草原旅游地在开展旅游活动时,常常对这些草原文化元素进行无差别的旅游化开发利用,而这些文化元素在草原旅游场域形成了一系列雷同化的草原文化旅游产品,最终使旅游者感知到的整个内蒙古草原旅游地具有高度同一性。

3 草原旅游地的地方性塑造困境

客观上,任何地方都有其客观存在的地方个性,但在外来旅游者的眼中,旅游地的感知却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旅游地要形成持续的旅游吸引力,需具有外来旅游者眼中的地方特色,吸引其驻足凝视。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自然景观和草原文化雷同的制约,内蒙古各草原旅游地虽然都在努力塑造其地方性,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笔者通过实践调查发现,内蒙古草原旅游地在地方性塑造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现实困境。

3.1 地方旅游符号未充分凸显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任何群体的定居地都会逐步形成地方社会文化。由于内蒙古草原旅游地东西跨度较大,客观存在着区位和环境差异,在各区域草原上生活的民众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地方社会与经济发展方式,所以各草原旅游地的地方社会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但在旅游场域中,外来旅游者眼中的地方感和本地居民眼中的地方感是不同的[10]。草原旅游场域中,很多旅游地在旅游者眼中是一样的,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当前各草原旅游地并没有通过明显的、可视化且易于识别的地方旅游符号来凸显地方性,旅游者很难明显认识到各草原旅游地之间的区域社会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异。例如,苏尼特羊是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草原特定生态环境中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历史悠久,苏尼特羊肉作为当地的羊肉经济品牌,蕴含了当地农牧民的智慧。在旅游场域中,旅游者须通过有形建筑、实物、节事活动、动态物象等地方旅游符号来识别其地方性。苏尼特羊肉品牌蕴含的地方社会与经济发展特色在当地旅游场域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凸显,那么在普通旅游者心中形成草原旅游地文化雷同的感知印象就在所难免。

3.2 旅游空间正义不足

空间正义是指资源和机会在社会空间中实现公正分配,避免在空间内出现“优势领地”,处于不利空间的弱势群体被边缘化[11]。旅游空间中,由于各相关主体常常无法得到公平发展机会和利益保障,从而出现了旅游空间非正义现象。在内蒙古各草原旅游地,地方政府、旅游企业、当地居民等参与主体在旅游发展中的权利并非等同。地方政府在旅游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引导、扶持和实践指导作用,通过旅游制度嵌入、吸引外来投资、鼓励社区参与等手段推动草原旅游发展。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常受到资本的驾驭和经济利益的驱使,有时会形成缺乏旅游空间正义的政策指向。一些大型景区在空间规模、资本量和区域影响力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运用资本优势大力开展景区建设,最终使景区内外两重天,形成“旅游孤岛”。在外来资金冲击下,当地牧民常常被边缘化,其根本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处于起步阶段的草原旅游地居民对外来旅游者的凝视尚不适应,缺乏安全感,更多关注草原旅游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对旅游开发产生消极甚至对抗态度。在兴起的草原旅游地,由于草场空间分布和房屋地理位置不同,不同居民在旅游发展中受益的程度明显存在差异,临近主干道、有高级别景区带动的草原旅游地发展良好,而远离交通干线、可进入性差的草原旅游接待户经营效益较差,无法享受到平等的旅游发展红利。地方社区精英和牧民合作社在草原旅游发展中享有一定话语权,普通牧户则更多是被动接受调配,缺乏公平分享旅游红利的砝码,当前存在的草原旅游发展参与度和旅游决策权力差异很难自我修复和调节。如果处理不当,不但无法使草原旅游发展惠及广大牧区社区居民,而且很容易深化和激发矛盾。政府、大型景区、外来企业与当地牧民等相关主体在草原旅游空间中拥有的话语权并不对等,导致他们在塑造地方性时很难做到目标一致,更难实现多元协同。

3.3 旅游商业化明显

内蒙古草原旅游地整体上开发水平不高,旅游接待主体的商业化倾向普遍较为明显。大多数旅游景区与当地社区相隔离,形成了“旅游孤岛”,旅游商业化现象尤为明显。景区内以商业化利益为导向进行草原文化活动的舞台化展演,然而这些活动项目与当地文化融合并不充足,为游客提供的旅游体验并不深刻,且多为重复性循环生产,出现了“文化失真”的现象。为了迎合游客的舒适性需要,很多景区内的内蒙古包建筑材料和装饰装潢越来越明显地朝着酒店化方向发展,在景区周边的草原旅游接待点也各显神通。例如,景区外参与旅游接待的本地牧民、散户常常在大路边揽客、发放宣传单,一些牧民在景区周边招徕游客骑马。同时,旅游纪念品的商业化生产和传统手工艺品的缺失,使草原旅游纪念品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旅游者出于猎奇心理前来体验草原文化,而在景区中看到的常常是舞台化甚至是虚假的地方文化展演,在牧家乐接待户体验到的常常是缺乏主题的表浅型生活文化,旅游者在参与骑马、摔跤、沙地车等各类娱乐活动时,如果受伤也很难维权。这些明显的旅游商业化倾向和无序的旅游市场状态不但直接损害了当地的旅游形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和淡化了草原旅游地的乡土性和地方性。

3.4 “大地方”与“小地方”缺乏协同

从系统视角来看,内蒙古草原旅游地整体上是一个“大地方”旅游系统,每个特定的草原旅游地是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也就是“小地方”。宏观层面,当前各草原旅游地并没有明确的地域分工与引导,每个旅游开发主体在努力追求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全面开发利用。很多草原旅游地由于开发者地方性品牌意识不足,从而导致旅游地主题不明确,沦为了雷同化的旅游地,而不是具有特定旗县乡镇特色的地方性旅游地。微观层面,每个旅游景区经营者和旅游接待主体也没有充分考虑区位差异和地域分工,而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来打造旅游产品,各自为政的旅游开发使其呈现的草原文化旅游产品雷同成为必然。草原旅游地在宏观层面的“大地方”和微观层面的“小地方”缺乏整体布局和协同,加上每个旅游开发主体都想获得更多收益,而对本地在区域空间中的地位认识不足,导致大家在参与草原旅游开发时看似机会平等,但实质上并没有真正实现草原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没有充分展现各地的地方个性,也没有实现总体旅游收益最大化。

4 旅游地的地方性塑造方法

4.1 四层一体法与纵横法

关于地方性的挖掘与塑造,周尚意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分析视角提出了“四层一体法”[12],即剖析生计、制度、意识形态和自然4个圈层及其关系,并将4个圈层视为一个整体,从中发掘传统乡村的地方性。周尚意以北京房山区水峪村为例,解析了我国不同时间阶段的四层一体状态,指出不应仅对单一文化元素进行保护和利用,还应考虑地理环境和背景。在此基础上,李红、谢磊、徐邓耀进一步提出以“四层一体法”为基础的“纵横研究法”[13],即从纵向视角分析人和自然圈层的关系,也就是人地关系分析;从区域横向视角分析地方与周边的关系,从中发现地方的区位和地域分工价值。李红、谢磊、徐邓耀还以四川省昭化古镇为例,从军事、商贸和旅游视角分别分析了纵向的“四层一体”结构和横向的区域关联,结果发现不同时期的“纵横关系”是有所不同的[13]。

4.2 三维一体法

从 “四层一体法”可看出,生计、制度、意识形态和自然4个圈层的一体关系是指特定地方在某一时间阶段(节点)存在的人地关系。李红、谢磊、徐邓耀提出的“纵横法”认为“四层一体”属于特定地方的“纵向”人地关系,而地方在区域中的区位和联系属于“横向”关系。可见,“纵横法”相对于“四层一体法”而言,增加了地方与周边的区域空间关系分析。但如果从时间维度考虑,同一地方的个性特色无论是在人地关系方面还是横向区域关系方面,都随着时代和社会演进而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可根据当地4个圈层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划分为不同时期的地方性。例如,矿产资源型城市在向旅游城市转型前后可区分为矿产资源主导时期和旅游主导时期,这两个时期的地方性必然会有所不同。

综上,本文认为旅游地的地方性挖掘可采用从历史发展的时间演进维度、纵向人地关系维度(四层一体维度)和横向区域空间联系维度形成“三维一体”剖析法(图2)。以旅游地的“4个圈层”和横向区域关系为横截面,以时间发展为主轴,可以剖析发现旅游地在不同时期所呈现出的地方性。这也和陈传康、吴必虎等提出的“文脉、地脉、地格”等思想相吻合。对特定旅游地而言,当前的生计方式、社会制度、居民意识形态构成了地方社会系统,这与当地自然资源与环境共同构成了4个圈层,而旅游地区位及其与周边地域的关系形成了“横向关联”。从“纵横”两个层面来审视旅游地当前的地方性,可发现其与周边旅游地的雷同化程度。面对当前呈现的“横向”雷同化问题,旅游地需要从历史发展的时间演进维度去追溯地方文化演变历程,从中发掘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元素。这其实就是挖掘地方文脉,将曾经呈现的历史地方性文化元素运用于当今的旅游开发中,进而从旅游视角凸显地方特色。

图2 三维一体剖析法示意图

5 内蒙古草原旅游地地方性塑造方法

地方性是由当地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地方元素构成的,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发者对地方元素的挖掘和塑造方法会直接影响当地的旅游形象。就内蒙古草原旅游地而言,本文提出从系统全局出发,从宏观到微观,用三维一体法全面审视和重塑每个草原旅游地的地方性。

5.1 从时间演进维度全面挖掘地方基因

从历史演进维度看,任何旅游地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地方特性,当地居民总会留下或多或少的物态活动痕迹和地方历史性事件。例如特定旅游地曾出现的地方名人、地方故事或事件、地方遗迹、长期流传下来的地方精神,包括某一时期当地居民的特殊生计方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这些都是旅游地的地方性文化基因。内蒙古草原旅游地的地方性塑造可通过将地方文化基因转化为独特的地方文化景观来实现。文化景观是特定文化在特定地域空间上继承的景观表现,既包括能被肉眼感知到的物态文化景观,如建筑、雕塑、服饰等,也包括不能被肉眼直接感知的的非物质文化景观,如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禁忌、生产关系、传统技艺等[14]。各草原旅游地可以将本地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文化遗迹和事象在当今的旅游发展背景下进行场景化再现,尤其要注意挖掘独一无二的地方故事,实现当地历史文化元素的旅游化和符号化再生产,通过一系列具有地方属性的旅游符号来实现对地方性的重塑。

5.2 从人地关系维度充分展现地方状态

三维一体法认同四层一体法的基本思想,主张从当地社会的生活生计方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当地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来发掘地方特性。一般来说,对处于微观地域尺度的村落或城镇而言,从这4个层面发掘地方性特色比较容易实现。就内蒙古草原旅游地而言,从宏观地域尺度看,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锡林郭勒草原、乌兰察布草原、鄂尔多斯草原在草原类型上各有一定特点;从微观地域尺度看,大多数具体旅游地的自然地方性并不明显。草原旅游地的四层一体是:自然(草场草地)—生计(农牧业与旅游)—制度(牧民独立或牧民合作社或与企业、政府合作)—意识形态(地方信仰与地方精神)。在微观地域尺度,相似的自然和文化景观使内蒙古草原旅游地雷同性极为明显,因此要塑造各草原旅游地的地方性就必须从“四层一体”着手充分展现独特的地方状态。

从自然景观看,宏观尺度的区位差异造就了草原旅游地的自然环境差异,微观尺度上则差异很小。这就需要各草原旅游地在进行生态保护和环境美化的同时,还应注重塑造独特的自然景观,如特色景观道、特色林木、特色植被等。但通过人为塑造地表植被景观来改变自然地方性的影响力度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地方社会差异来展现地方性。从生计层面看,“畜牧业+旅游业”属于普遍的草原旅游地生计方式,各草原旅游地应在畜牧养殖和草原传统手工艺、民间艺术、传统体育等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选择当地居民最擅长的生产活动和地方技艺,将其重点打造成地方旅游品牌,从而形成地方特有的旅游生计方式。从制度层面看,内蒙古各地均出现了个体户、企业、牧民集体组织、政府等不同的旅游参与主体,以大型旅游景区拉动地方社区发展已成为普遍现象,因此各旅游地应形成具有地方特点的制度模式,如政府主导下的草原旅游合作社模式、景区与牧区社区协作模式。同时,大力支持当地牧区社区高度参与并保障其利益分配,形成以地方景区为引擎和招牌,以牧区社区接待为特色和重心的地方性旅游接待制度。从意识形态层面看,要在传承优秀草原文化的同时,积极展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特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上,凸显具有地方特性的地方精神。总之,无论是宏观尺度还是微观尺度,草原旅游地都应遵循四层一体思想,在发现地方性元素的基础上,通过当地牧民、牧民组织、旅游景区、当地政府等多元主体协同展现地方社会状态,共同塑造地方旅游品牌。

5.3 从横向区域维度协同打造地方差异

从横向区域维度看,宏观尺度的草原旅游地在自然和人文上虽然具有一定差异,但是草原文化差异并不突出,各草原旅游地仍呈现出旅游者眼中的文化雷同现象。微观尺度的草原旅游地虽然人地关系有所不同,但在草原文化大背景下,它们之间的局部重复和雷同在所难免。因此,各草原旅游地在挖掘地方基因、凸显地方人地关系的同时,还应从横向区域角度考虑,努力打造和展现与周边旅游地形成明显差异的地方旅游特色。

首先,微观层面的每个草原旅游地都应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社会与经济发展特色元素进行主题化系列旅游产品和活动项目打造,形成本地专有的旅游主题。即抓住最典型的地方经济与社会元素,从有形物态空间、活态文化符号、社会制度和精神情感等多层面围绕特定主题打造地方个性。其次,从宏观的草原旅游地到微观具体的旅游地应实现旅游主题的层级化设计。内蒙古草原旅游区域为宏观尺度的“大地方”,区域内又有“次地方”,每个具体的旅游接待区就是微观层面的“小地方”。一方面,每个草原旅游地在进行主题化打造时,必须确保横向区域间的主题选择各有不同;另一方面,应从宏观旅游区域到微观具体旅游地,根据行政单元大小进行不同层级的主题化打造,从而形成不同主题的旅游旗县、村镇和社区。例如,根据草原五畜可打造马文化、驼文化、牛文化等不同主题的草原旅游区,其中马文化又可细分为养马、训马、马奶制品等主题。而这些主题层次可以和行政单元相呼应,在不同层级的草原旅游地分别形成不同层次的旅游主题,最终在同一主题下形成一系列地方子主题。

差异化和层级化旅游主题的打造离不开各级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协同,各级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应积极发挥战略调控和发展方向引导职能。如,根据各旗县具体条件确立旗县范围内的“大地方”旅游主题,引导各乡镇根据自身状况确立更加细化的“小地方”旅游主题,再具体到各村落社区设定其代表性地方旅游主题。每个旅游景区或接待户也可在大主题框架下选择自己特有的文化传承或专长技艺作为自己的旅游主题。如果任由旅游企业、景区和个体旅游接待户自主选择旅游主题,那么微观层面的草原旅游地将继续呈现互相模仿、内部恶性竞争的无序化状态,宏观层面的草原旅游地也将无法打破相互雷同的局面,各层次的地方旅游品牌也将难以形成。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通过对三维一体法在内蒙古草原旅游地地方性塑造中的实践运用阐释,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三维一体法坚持以四层一体法为基础,四层一体法不仅适用于小尺度地域,也适用于更大地域尺度的草原旅游地。②三维一体法主张从人地关系、横向区域关系和历史时间演进3个维度全面挖掘和展现地方性,这是对四层一体法和纵横法的继承与延伸,在旅游地开发实践中能更好弥补前两种方法的缺憾。③草原旅游地概念的地域范围并没有共识性界定,在使用旅游地地方性塑造方法时应考虑不同地域尺度下的“地方空间范围”,明确关注的“区域大地方”,同时关注其中存在的具体“小地方”。

6.2 讨论

鉴于地方性对旅游地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地方性研究被运用于旅游开发领域。塑造和展现独特的地方性成为内蒙古众多草原旅游地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在其他生态与人文资源同质化区域内,很多旅游地也面临着旅游产品雷同和本地恶性竞争的实践困境。在这种情境下,可采用三维一体法进行具体分析并打造地方专有的旅游品牌。需强调的是:第一,旅游地要正确把握地方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是主干,各地方文化是枝叶,各地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旅游活动中的地方特色符号凸显只是从经济与社会视角来更好地吸引外地旅游者,更好地促进他们与当地居民相互了解、交流交融。第二,旅游地的地方性塑造除了需要当地社区居民提升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技能外,各级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和技术帮扶也不可缺少。第三,以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基因的载体和传承者为基础,在政府调控和引导下发动当地社区力量来塑造地方性,可以更好地保障当地社会利益,从而推进旅游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草原旅游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谁远谁近?
旅游
可可托海的草原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