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生存状况研究

2021-11-29 14:06刘晓敏唐海利杨小军陈宝莹赵华栋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浸润性年龄病理

刘晓敏,郭 康,李 珍,唐海利,杨小军,陈宝莹,赵华栋

(1.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甲乳外科,陕西 西安 710100;2.93558部队门诊部,河北 石家庄 050000;3.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陕西 西安 710100;4.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影像科,陕西 西安 710100)

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有报道指出乳腺癌的发病与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因素存在密切相关性[1]。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国外60岁以上的乳腺癌患者占总患者人数的48%左右,我国比例不足30%[2]。虽然目前我国老年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低于西方国家,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们防癌意识的提高和乳腺癌普查工作的开展等,老年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3]。由于老年人群机体各项生理机能均明显衰减,且自然寿命有限,对于手术耐受力和辅助化疗的耐受力较差,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因此更应该积极了解并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4]。临床中现有的较多乳腺癌相关临床试验是对于年龄不足70岁的患者群体开展的,老年患者的治疗是基于年轻人群的临床资料开展的,故对于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案中存在较多争议。因此,对老年女性乳腺癌妇女的临床病理特点与生存状况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对于临床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48例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60~85岁,平均(69.48±4.33)岁。所有患者诊断依据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相关指南标准[5],且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纳入标准:①年龄大于等于60周岁的患者;②原发性乳腺癌患者;③顺利完成外科手术治疗;④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②依从性差或不配合研究的患者;③治疗中转院或放弃治疗的患者;④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⑤资料缺失的患者。患者依据3年内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19例和生存组129例。

1.2 观察指标

①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初潮年龄、绝经年龄、生育年龄、肿瘤位置、哺乳史、恶性肿瘤家族史、乳腺癌家族史、合并其他疾病、合并症;②肿瘤指标,包括病理类型、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病理T分期、病理N分期、脉管癌栓、高复发风险、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状态、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状态、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状态、Ki-67、P53、分子类型、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肿瘤大小、内分泌治疗、化疗、放疗。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包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对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中年龄70~79岁(54.05%)、初潮年龄≥15岁(60.81%)、绝经年龄<55岁(88.51%)、初次生育年龄<30岁(72.98%)、左侧乳房肿瘤(51.35%)、有哺乳史(86.49%)、无恶性肿瘤家族史(75.68%)、无乳腺癌家族史(94.59%)、合并高血压(24.32%)、合并症为2个(37.16%)的患者占比例较高,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资料Table 1 General information of patients

2.2 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情况

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以浸润性导管癌(70.26%)、病理Ⅱ期(45.27%)、组织学2级(56.08%)、病理T2分期(51.35%)、病理N0分期(57.43%)、无脉管癌栓(97.97%)、无高复发风险(81.08%)占比最高,见表2。

表2 患者临床病理资料Table 2 Clinicopathologic data of the patients

2.3 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生物学特点情况

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以ER+(68.92%)、PR+(61.48%)、Her 2-(70.95%)、Ki-67未知(71.63%)、P53-(60.82%)、分子类型Luminal A(68.92%)占比最高,见表3。

表3 患者的生物学特点Table 3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ients

2.4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死亡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将死亡组与生存组进行比较,年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病理T分期、病理N分期、高复发风险、ER状态、PR状态、是否淋巴结转移、是否化疗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的年龄≥70岁、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3级、病理T3和T4期、病理N2和N3期、高复发风险、ER-、PR-、淋巴结转移、未化疗的占比较高,见表4。

表4 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死亡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Table 4 Univariate analysis of related factors of death in elderly female with breast cancer

(续上表)

(续上表)

(续上表)

2.5 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死亡相关因素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

回归过程采用逐步后退法以进行自变量的选择和剔除,设定α剔除=0.10,α入选=0.05。回归结果提示:年龄≥70岁、浸润性导管癌、病理N2和N3期、ER-、PR-、淋巴结转移、未化疗是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死亡的危险影响因素(P<0.05),见表5。

表5 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死亡相关因素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Table 5 Multivariate Logistic analysis of related factors of death in elderly female with breast cancer

3 讨论

3.1 乳腺癌流行病学及对女性健康的影响

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乳腺各级导管和腺泡上皮,从腺上皮的不典型增生到原位癌、早期浸润癌以及浸润性癌是其组织学渐进演变的过程[6]。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乳腺癌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病率不同,这与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经济文化等因素有关[7]。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生活压力增加,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另外,随着中国人口结构老龄化,乳腺癌的发病高峰年龄有可能出现后延,提示处于高发年龄段的患者尤其应重视乳腺疾病的筛查,而老年女性的乳腺癌筛查亦不能被忽视。国内一项调查研究显示1999至2017年天津市女性乳腺癌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且乳腺癌死亡率和疾病负担也呈现较快上升的趋势,故应持续实施生活方式干预和重点人群筛查等防治策略[8]。来自北京的调查结果显示,近10年来中日友好医院单中心收治的乳腺癌患者确诊病例呈递增趋势,高发年龄段为45~49岁[9]。

3.2 老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老年人群是恶性肿瘤患者的特殊人群,虽然年龄较大,但发病率相对较低,患者发病后由于身体器官功能的下降不能耐受相关治疗,故生存期短,生活质量严重下降[10]。乳腺癌作为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人群主要为50~55岁者,其中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女性患者发病率不足2%,但因老年女性年龄较大,且缺乏定期体检意识,乳腺超声检查率更是极低,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病情危重[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女性乳腺癌发病人群年龄以70~79岁为主,左侧乳房肿瘤发病率稍高,但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因年龄较高,合并高血压和多项合并症的发生率较高。分析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发现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要类型,有报道指出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中近70%为浸润性导管癌[12],其次浸润性小叶癌的发病率也较高,说明国内老年女性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偏低。老年女性乳腺癌以病理Ⅱ期、组织学2级、病理T2分期、病理N0分期为主,进一步说明了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病情分期较低,病情相对较轻。正常乳腺细胞胞浆内含有雌激素受体,与雌激素结合后可维持乳腺组织的正常变化和生理功能,ER-、PR-、Her2-说明患者为非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分化较差,恶性程度较高,易转移至内脏器官[13]。Ki-67阳性率越高,说明肿瘤恶性程度越高[14],转移率越高,但实际临床中对于该指标的使用范围相对狭窄,并未广泛推广,因此,本文所纳入的患者中Ki-67未知率较高。P53为抑癌基因,可抑制细胞生长,P53+说明肿瘤恶性程度较高[15],本文中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虽P53-所占比例较高,但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Luminal A为低级别浸润性癌,既往研究中也曾指出其为年轻人群乳腺癌患者的常见类型[16],在本文中也得到相似结果,说明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主要分子类型也为Luminal A。

3.3 老年女性乳腺癌的生存状况

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年龄≥70岁、浸润性导管癌、病理N2和N3期、ER-、PR-、淋巴结转移、未化疗是其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这与国内外学者报道一致[17]。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其有限的生存期,且老年患者常合并各种基础疾病,因非肿瘤因素所致的死亡率高于年轻人群,且老年患者对于放化疗、手术的耐受性较差,或无法耐受内分泌治疗,无法开展标准化、规范化的治疗,影响了临床疗效和预后。尤其是当患者为病理N2和N3的中晚期时。ER-、PR-患者为非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分化较差,恶性程度较高,易转移至内脏器官或淋巴。淋巴结转移患者可能在术中无法彻底清扫病灶,术后复发率较高,而影响预后。化疗是利用了不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使用化学药物抑制或杀死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是目前临床中广泛使用的抗肿瘤有效手段,可辅助杀灭术中未得到清扫的病灶,获得较佳的临床疗效,故未进行化疗的患者预后较差。

综上所述,老年女性乳腺癌妇女以浸润性导管癌、病理Ⅱ期、组织学2级、病理T2分期、病理N0分期、ER+、PR+、Her2-、P53-、分子类型Luminal A占比最高,应对年龄≥70岁、浸润性导管癌、病理N2和N3期、ER-、PR-、淋巴结转移、未化疗的患者加强监测,提高生存率。

猜你喜欢
浸润性年龄病理
变小的年龄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年龄歧视
算年龄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