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芳 兰 旭 罗新年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江西赣州 341000
口腔溃疡是一种口腔黏膜损伤的慢性疾病,通常由饮食习惯、缺乏维生素、营养不足等导致舌、颊、牙龈等口腔黏膜上形成小而浅的缺损或溃烂现象,往往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局部烧灼感[1-2]。大多数口腔溃疡呈现圆形或椭圆形,中心为白色或黄色,边缘为红色[3]。口腔溃疡是患病率最高的口腔黏膜病,但目前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虽然目前单纯应用口服或外用药物对促进口腔溃疡愈合、止疼、消炎等具有一定作用,但疗效并非十分显著[4-5]。本研究通过比较肿痛安内服结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外用、肿痛安内服外用治疗口腔溃疡的效果,探求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指导临床用药。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 例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为A 组与B 组,每组各39例。A 组中,男21 例,女18 例;年龄20~65 岁,平均(42.99±5.31)岁;病程2~10 d,平均(6.34±1.28)d;临床分型:中轻型15 例,重型11 例,疱疹样溃疡8 例,其他5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23 例,高中及以下16 例。B 组中,男22 例,女17 例;年龄20~65 岁,平均(42.31±5.46)岁;病程2~11 d,平均(7.03±1.31)d;临床分型:中轻型16 例,重型10 例,疱疹样溃疡7 例,其他6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24 例,高中及以下15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资料明确、完整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20~65 岁;②患者符合口腔溃疡的诊断标准[6];③患者对本次使用药物没有过敏反应。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②存在其他口腔黏膜疾病、存在肝肾功能不全、全身免疫性疾病、肿瘤者;③本次治疗前1 个月内使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等者。
两组患者均给予肿痛安胶囊(河北奥星集团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3021496;生产批号:20150713)口服治疗,2 粒/次,3 次/d,且在外用药物前用给予0.9%生理盐水漱口。A 组患者增加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商品名:贝复新;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S20040001; 生产批号:20150409)外用,患者每次漱口后用棉签擦干创面,在患处涂抹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200~250 U/cm2,3 次/d。B 组患者增加肿痛安粉末外用,将肿痛安胶囊打开,每次漱口后根据创面大小用棉签蘸取适宜粉末涂抹,3 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7 d。
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治疗前后口腔溃疡疼痛程度、溃疡面积、溃疡个数。①临床疗效[7]:痊愈为溃疡完全愈合,且没有渗出,无痛感和局部炎症;有效为溃疡面积消退>60%,疼痛和局部炎症明显改善;无效为溃疡面积≤60%,疼痛现象和局部炎症并未得到改善。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8]评定患者口腔溃疡疼痛程度:分级为0、>0~4、5~6、7~<10 分;分别为无疼痛症状、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无法忍受的剧烈疼痛;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高。③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溃疡面积、溃疡个数。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进行数据转化后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n(%)]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溃疡面积、溃疡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低于治疗前,溃疡面积小于治疗前,溃疡个数少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 组患者的VAS 评分低于A 组,溃疡面积小于A 组,溃疡个数少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溃疡面积、溃疡个数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溃疡面积、溃疡个数的比较(±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VAS(分)治疗前 治疗后溃疡面积(mm2)治疗前 治疗后溃疡个数(个)治疗前 治疗后A 组B 组39 39 t 值P 值5.69±0.52 5.51±0.51 1.543 0.127 3.49±0.24a 3.22±0.26a 4.765 0.000 3.55±1.59 3.62±1.61 0.193 0.847 1.62±0.19a 1.43±0.18a 4.534 0.000 3.74±0.53 3.69±0.52 0.421 0.675 1.63±0.36a 1.19±0.34a 5.549 0.000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是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在创面修复过程中能够早期趋化炎症细胞,诱导免疫细胞转移,缩短炎症反应,且能够促进细胞分裂,可用于创面愈合、烧伤、外伤、手术等[9-10]。肿痛安胶囊是一种中成药,由三七、天麻、僵蚕、白附子、防风、羌活、天南星、白芷组成,具有祛风化痰、行瘀散结、消炎止痛的作用,可用于口腔溃疡、口腔炎症等[11]。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 组患者的VAS 评分低于A 组,溃疡面积小于A 组,溃疡个数少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肿痛安内服外用能够提高口腔溃疡的疗效,且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减轻症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能够消除口腔溃疡的炎症反应,且可通过刺激胶原酶合成和分泌分解过剩胶原,加速口腔溃疡创口愈合,再与中成药肿痛安同用可提高疗效。肿痛安中三七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天麻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僵蚕、天南星具有化痰散结的作用,白附子、防风、羌活具有解毒镇痛的作用,白芷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口服肿痛安可以通过全身血液循环快速到达口腔溃疡处,刺激细胞再生,而外敷肿痛安粉末可以使药物快速进入膜下组织,使其发挥消炎止痛的作用,以此进一步增强疗效和消除症状[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肿痛安结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与肿痛安内服外用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均较显著,但内服肿痛安加肿痛安粉末外用对减轻疼痛及控制溃疡程度的效果更佳,与张晓蕊等[14-15]的研究结果一致,为本研究提供了一定支持。但本研究存在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少、观察指标有限及随访期短等,未对患者的生化指标变化及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肿痛安胶囊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口腔溃疡的近远期疗效还需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后进一步论证。
综上所述,在给予肿痛安内服基础上增加肿痛安粉末外用比增加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外用的疗效更好,且能够减轻口腔溃疡的疼痛程度和症状,建议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