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资料管理现代化的思考与探索

2021-11-29 15:11:18姚显臣
魅力中国 2021年25期
关键词:图书资料检索图书

姚显臣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黑龙江 大庆 166200)

引言

新时期,图书资料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借助现代化技术,加强了图书资料管理效率,构建了更加高效的图书资料管理机制。因此,在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全面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积极学习现代化管理技术,有效地为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希望通过实践分析,能够加强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研究能力。

一、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网络技术的进步均为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工作人员可基于网络资源为图书管理创建信息化的平台。当前信息量持续增加,事业单位需侧重运用信息化手段,结合单位的实际需求构建信息管理系统,以迎合时代的发展速度。首先,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能够转变以往图书资料的存储形式。管理者对资料进行管理时,需及时对图书相关各信息进行整理和登记,但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后,便可妥善存储图书资料的原件,减少资料的借阅次数,从而降低资料丢失或破损的机率。同时管理者还可明确资料的具体存放位置,为此后的查找提供便利,从而在根本上优化了以往的资料保存形式。其次,运用信息化手段更便于资料检索和使用。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主要具有便捷性的特征,工作人员与读者均可在查阅和搜集信息期间节省大量的时间,明显提升工作的实施效率。整个信息检索期间,读者只需将资料的关键信息输入到检索栏当中,便可获得与之相关的所有资料内容,有效节约时间成本同时还可提升信息检索的精准性。最后,使用信息化管理手段能够对图书资料进行有效整合管理。图书资料的分散性较强,因此使用者在检索和运用数据信息期间便会遇到较大的障碍。而运用图书信息管理系统便可对图书资料进行优化整合,实现信息的互通共享,从而拓展信息的使用范围,提升资料的使用效率。

二、图书资料管理现代化的思考

(一)创建科学高效的管理系统

事业单位以往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已经难以迎合当前的信息化需求,工作效率和质量也无法获得进一步提升。因此需在单位内尽早设置图书资料管理系统,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图书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实施效率与准确性,尽量降低人为误差,避免出现人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浪费。首先,可创建图书资料数据库,运用数字化手段对资料进行科学整理录入,从而使事业单位资料管理专业化、完整化,并提高数据统计工作的精准化程度。其次,需加大建设官网、微博等线上渠道。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时期,信息共享已经成为当前的主流交互形式。运用信息化平台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更便于事业单位工作者及时了解新的资讯信息,保障图书管理中信息更新的时效性和及时性。同时在线上平台进行宣传,形成更为稳定的文化育人氛围,通过便捷的阅读方式提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以此发挥图书资料的使用价值。同时,在事业单位之间建立顺畅的联系渠道,通过图书和文献等资源共享的形式来实现优势互补,从根本上解决图书资料短缺的问题,明显提升资料的使用效率,大力推动事业单位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发展电子阅览室

电子阅览室能够有效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图书信息的整合使用,以新颖的阅读形式吸引读者。读者可依据自身的兴趣和信息需求选择阅读内容,同时还可最大程度实现信息共享。电子阅览室在功能上实现了对传统图书馆的延伸,可作为创新手段,改善图书资料管理的复杂困境。与以往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相比,电子阅览室的优势在于:首先馆藏信息量明显提升,将图书资料以电子形式呈现在网络平台,解决以往图书馆存在空间局限的问题。其次,打破了图书资料的保存年限的障碍,电子图书资料形式无须保证存放条件,极大延长了资料的保存时间。再次,图书管理的水平更高,明显提升了管理的效能。最后,图书来源丰富,读者浏览的体验也更为舒适。

(三)实现图书管理网络化

1.图书采编系统

该系统能够完成图书资料的采购、编目等工作。主要可通过下述模块发挥作用:第一,业务处理:在图书采购和验收环节进行各类信息处理。第二,经费管理:主要需针对采购的经费进行分配和统计。第三,单据管理:在图书采购期间所形成的订单、新书通报等单据进行管理。第四,书商管理:对书商的信息进行添加和删除等管理。第五,图书编目:主要完成文档的查询、卡片处理等。

2.图书流通系统

该系统主要可在图书的入库和流通环节发挥管理作用,通过下述模块发挥功能:第一,图书的借还处理:主要承担图书出纳的职能,具体包括借阅、归还和续借、图书损毁处理等工作。第二,预约处理:依据图书馆所制定的任务需求满足特殊读者的预约需求。具体包括预约登记、取消等工作内容。第三,读者管理:能够办理读者的办证、挂失、补证或者查询等工作,第四,流通统计:对工作人员的各类工作量进行统计,包括既定时段内的借阅、归还量、续借登记、罚金数量等。第五,典藏调拨:可实现对图书的调拨、盘点等工作内容。

3.图书检索系统

面向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和读者开通的检索信息系统。其主要功能为,依据题名、作者、分类号、ISBN、出版社、主题、读者等多种关键信息进行检索。能够在馆藏资源范围内,运用较短的时间对图书资料进行准确检索,显示图书的具体信息,以及其存放的位置等。如果该图书资料已被借阅,则在系统中能够显示出借阅人的信息和归还日期。

(四)强化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素养

信息化时代可为以往的图书资料管理方法带来新的技术支持,同时也对资料管理工作设置了更高的标准。在图书资料管理方面引入信息化手段,明显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的同时,也对管理人员的技术操作能力和知识储备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要求图书资料管理者更为熟练地应用信息管理技术,引导读者通过现代化阅读模式获取目标信息内容,随时为读者答疑解惑,可见在新型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下,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也需持续加强。

首先,需引导读者形成运用网络渠道进行阅读习惯。通过电子渠道进行阅读的形式较为新颖,多数读者,尤其单位中年龄偏大的群体对此接受程度并不高,也会形成相应的排斥心理。这便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做好必要的引导,让该部分人群体验到运用电子渠道进行阅读的便利,从而自发选择网络渠道获取信息,以此推动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信息化的运用和发展。

其次,需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当前沿用以往的图书资料管理方式显然无法迎合需求,图书管理者需侧重优化服务态度,以更高的责任感来提升图书资料的管理质量,促进图书管理工作的优化提升。需要管理者与读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具体需求,运用对系统操作使用的专业知识为其提供引导服务,同时从读者角度出发掌握其需求,运用专业知识及时提出有效的服务方案,使读者获取更多有效信息内容。

最后,需进一步提高图书资料管理者职业技能。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复杂性较强,需及时对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除了需储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外,还需在基本应用网络技术基础上,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保证图书资料查询、检索和借阅等工作的顺利开展,以此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功能。

结束语

在结合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基础上,提出了运用现代化方法开展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对策,作为新时期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要提高工作认识,创新思维,积极学习现代化图书管理方式,提高现代化图书管理水平,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阅读方式,营造更加优化的阅读体验,实现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

猜你喜欢
图书资料检索图书
图书推荐
南风(2020年22期)2020-09-15 07:47:08
关于图书资料管理创新的分析与研究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2:02
近代杜定友图书资料管理思想的思考
时代人物(2019年27期)2019-10-23 06:12:00
2019年第4-6期便捷检索目录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促进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的策略分析
大众文艺(2019年18期)2019-01-29 01:29:49
班里有个图书角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专利代理(2016年1期)2016-05-17 06:14:36
图书资料管理现代化途径和实践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