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四个维度讲好党史故事
——以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

2021-11-29 15:11:18刘欣
魅力中国 2021年25期
关键词:党史中国共产党维度

刘欣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925)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百周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百年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光辉历程,从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到经天纬地,每一步都是鲜活的历史素材,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财富。2021 年2 月,习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特别指出“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思政课是落实党史学习的主渠道,而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党史案例的精选、分析与解读更是具体落实党史教育的途径。本文旨在探讨党史故事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结合,从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四个维度上讲好党史,引领学生成长。

一、讲好党史故事的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各专业的必修课程。此门课的教学内容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贴合,故事性的教学内容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理解和参与。习总书记也指出:“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1因此,讲好党史故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历史维度:讲好党史故事使大学生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中华民族危难之时,此时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被三座大山重重地压在身上,在这危急存亡之秋,中国共产党人扛起救亡图存的时代责任。然而,高职高专的大学生对百年党史的学习、了解情况却不容乐观,一方面是因为高职高专的大学生动手能力较强,文化类知识的学习兴趣不大,因此大学生对于党史知识了解也甚少,部分同学对党史的学生也是一知半解甚至是一无所知。另一方面,大学生了解党史的重要途径是影视作品,而部分影视作品缺乏科学的态度,娱乐性的历史情节高校大学生会在不自觉中接受其信息误导。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更多地融入党史故事,比如,革命烈士李大钊、江姐等,他们在面对敌人的屠刀时,从容就义,视死如归,充分体现革命成功的来之不易,学生也能够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

(二)现实维度:讲好党史故事使大学生借鉴历史,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以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百年党史蕴含着砥砺品格的智慧、启迪人生的经验,为大学生更好的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以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素材。只有更好地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认识现在,也只有更好的认识现在,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在百年历史中,共产党人临危不惧、英勇奋战,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党旗,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们为何这样?因为他们在入党举起右手时宣誓时,就已经将自己的生命与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发展和民族复兴紧密联系起来,而这些感人的瞬间正是引导大学生最鲜活的故事,也是大学生珍惜今天美好生活的力量源泉。

(三)未来维度:讲好党史故事使大学生思考“读史明智,鉴往知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习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讲话时说:“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不仅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也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他强调: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1,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的慷慨之词激励着这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党史则成为青年人成长的营养剂。一是增强“四个自信”,通过党史故事的分享,能够加深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与本质的理解,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第二,党史故事让大学生获得强大精神动力,“读史明智”是基础,“鉴往知来”是核心,只有在读史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充分认同才能实现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成为担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从“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四个维度讲好党史故事

党史中有大量的动人故事和感人案例,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作为思政课教师,应当结合课程的特点、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从“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四个维度充分挖掘党史故事的内涵,把党史故事讲活、讲深、讲实、讲好,从而达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

(一)从“明理”的维度讲好党史故事——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明理是指明白是非、通晓道理,而学史明“理”,这里的“理”指人间真理,是指通过学习党史,大学生应该明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等。对于高职学生要掌握这些理论性知识,需要有生动的案例,而党史故事就是最好的案例,这部分内容可以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第二章第二节,第四章第二节内容结合起来。

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看来,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任人欺凌宰割,民不聊生、黑暗悲惨。一些有识之士和党派,为救民族于水火,带领中国走向独立富强,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开展了一系列斗争,试走了一系列道路,但他们都失败了。十月革命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解马克思主义并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比如毛泽东同志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一创举课本内容结合,从“明理”的维度分析这一历史事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应该组织学生分析中国当时的具体情况。其次,引导学生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第三,这样做带来的结果的是什么?这种层层递进的分析方法,主要是运用党史故事这一块“砖”,来引“玉”,也就是以党史故事为载体,激发学生思考,并明白其中缘由,从而培养学生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样党史故事深入分析,也能让学生“明理”从而实现党史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

(二)从“增信”的维度讲好党史故事——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增“信”,这里的“信”指前进信心。从中国共产党员百年历史,我们亲眼看到,百年前一个只有50 多名党员的政党,经历百年发展、百年建设和百年奋斗发展成今天9000 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这样的成绩正是成千上万的中国共产党坚定理想信念,前赴后继,英勇牺牲为我们换来的。这一部分内容可以与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结合,帮助学生梳理自身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确立远大抱负。

比如,长征过程中,有很多红军在爬雪山,过草地的过程中牺牲,他们吃草根,啃树皮,历经艰险,但是仍然坚持的感人故事。面对这样的故事,从“增信”的维度讲好党史故事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将故事讲的引人入胜,营造动人的环境,并配合影视、图片、音乐等综合展现故事情节,使学生感受到心灵的冲击。其次,要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是你在这样的环境下,你会选择怎么做?同时可以利用教学的现有场景进行现场“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感悟历史;第三,通过学生的感悟然后分析,当时的老红军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们在坚持什么?第四,可以请同学结合自身的情况谈谈学生自己的感受。通过以上四个层次对于党史故事的分析,学生能够认识到这一段历史是一段战火纷飞的岁月,是一次血与火的洗礼,是艰难困苦,是风餐露宿,是赴汤蹈火,这一壮举的背后又是什么呢?是梦想、是坚持、是理想信念的支撑。有着这样的革命先辈,今天学生更应该树立自己的理想信念,只要我们能坚定信仰信念,就一定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出新境界,这就是党史的魅力所在。

(三)从“崇德”的维度讲好党史故事——彰显中国精神

崇“德”,这里的“德”指高尚品德,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1

习总书记在建党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中指出:“受到表彰的‘七一勋章’获得者,救是各条战线党员中的杰出代表,在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屏蔽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第五章的第一、二、三节的内容进行教学安排。

从“崇德”的维度讲好党史故事,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要通过历史故事、历史人物讲好共产党人的“德”,讲清楚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涌现出了太多视死如归、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忘我奉献的共产党人,如“渡江英雄”马毛姐,14 岁参加“渡江突击队”,6 次横渡长江,运送3 批解放军成功登岸的动人故事,正是这一个个动人故事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精神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也使高职学生通过课堂的党史学习深刻感受到共产党人伟大和艰辛。第二,要利用党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红船精神”的形成可以激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转移”?“为何选择嘉兴南湖”?“为什么把建党节定为7月1 日?”通过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更透彻的了解“红船精神”,感受到革命先辈在烈火纷飞的年代所体现出来的责任和担当,也启迪着今天的学生担当起 “以青春之我 创建青春之国家”的时代重任。

(四)从“力行”的维度讲好党史故事——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学史力“行”,这里的“行”指具体行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奋斗出来的。学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做到知行合一。这部分内容可以与第一章第三节、第二章第三节、第三章第三节、第四章第三节和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相结合。

从“力行”的维度讲好党史故事,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组织学生讲党史,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行动分享感悟。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的那样,“讲故事,不仅老师讲,而且要组织学生自己讲”。1这样的方式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用学生影响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学习党史故事对自身的影响。通过这种学生分享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激励,更好将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转化为学生的实践和行动。第二、结合党史与课本内容,组织学生讨论“如何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这一主题的讨论就是引导学生思考,面对新时代的中国,如何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实现自己的发展之路,“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如何让学生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学生可以从个人规划,创新创业、成就出彩人生等方面进行思考,将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中国精神融入到个人成长中,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这就是知行合一的重要体现。

猜你喜欢
党史中国共产党维度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散文诗(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第一次学党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22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海峡姐妹(2021年12期)2021-01-01 03:58:58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中华诗词(2019年7期)2019-11-25 01:43:00
光的维度
灯与照明(2016年4期)2016-06-05 09: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