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
(成都市新都区新川外国语学校,四川 成都 610000)
传统的教学方式受到多个方面的局限,导致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受到极大的影响。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之下,利用互联网和中学教学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扩大学生知识获取的广度和深度,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互联网所传输的信息,时效性更强、获取更加便捷,更能满足现代中学德育教育的需求。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地探索新的教学路径,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观念,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够使得学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成为祖国的栋梁,更好地满足未来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的需求。
中学生刚刚步入青春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处于发育的黄金时期,尤其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确立更是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代的教育不仅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知识基础,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精神境界。互联网本身具有非常丰富的信息,学生能够利用互联网进行各种信息的查找。但是由于现阶段的互联网环境非常复杂,学生在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查找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社会思想潮流的冲击,导致学生的思想健康成长受到严重的阻碍。因此,在进行中学德育教育工作时,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养成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能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且,由于中学生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经验有限,在面对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并不能进行正确的分辨,往往会根据自身的主观感受而选择错误的应对方式。需要提升学生的是非分辨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传授为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相对被动地学习地位,这样的“填鸭式”教育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发展的需求,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更不能结合学生本身的学习状态来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和提升。这也会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枯燥无味,很难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而利用互联网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能够归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能够在互联网的引导之下发展自己的个性。并且,通过建立相应的互联网教学平台,还有助于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得到有效的改善,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更有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得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不断上升,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教学方式会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的教学,能够打破传统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来进行各种教学课件和教学资料的搜集,还能和其他的教师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德育教学更是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积极地探寻新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德育思想的提升,养成良好的德育习惯。通过互联网进行各种德育教学信息的搜集,不再受到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有助于帮助教师打破传统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束缚,结合互联网所拥有的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对学生德育教育能力的培养。并且,在丰富的教学资源的支持之下,使得教师的德育教育能够全面提升,教学方式更加灵活。
由于时代发展的影响,使得现阶段的中学生虽然在物质生活上过得非常充裕,但是在精神需求方面却一直无法得到满足。并且,中学生的个人经历和社会经验有限,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较高的自律性,导致很多学生在利用互联网进行德育知识的学习时,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感到课堂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学生很容易利用互联网来进行各种娱乐活动,而忽略了互联网本身用于学习的重要功能。面对互联网中的各种新鲜事物,学生很难抵抗诱惑,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利用互联网聊天交友、玩游戏、看视频等,互联网上各种虚假信息的出现,学生并不具有相应的是非分辨的能力,导致学生的德育思想观念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带来经济方面的损失。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对学生加以引导,很可能会导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生扭曲,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发展。
德育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导致现阶段很多中学德育教学会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制约,大多数的中学德育教师都只注重课本教材中的各种德育理论的讲解,而没有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作为基础,使得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对很多德育理论并没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由于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教材中的很多德育教学理论对学生而言理解起来相对困难,如果没有实践教学活动作为基石,学生很难在学习的过程中全面地进行这些知识的吸收,导致课堂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降低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家庭和社会共同应当承担的责任。家庭是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第一场所,对学生的德育思想和行为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思想上相对叛逆、极端,很容易和父母产生情感上的冲突。如果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而没有及时地跟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很容易主观地进行对一些问题的看待,导致学生采取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只有在充满关心和爱护的家庭环境之中成长的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接受德育教育,家庭的关怀直接影响着学生性格的养成和思想观念的形成。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地采取家校合作的教学模式,引导家庭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加强中学生和父母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关心学生在思想上的变化,结合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迅猛,信息技术的更新更是飞快,导致学生在使用互联网进行各种知识的学习时,会受到社会上各类思潮的影响。为了使得学生能够正确地分辨是非,坚定自己的信念,就需要加强民族文化教育,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正确的引导。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来帮助进行互联网环境的净化,中学德育教学更是需要提高对互联网所存在的各种信息的重视,加强对互联网上各种信息的了解和监控,在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制度的影响之下来进行德育教学。而学生在使用互联网进行各种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免会出现接触不良信息的现象。只有加大民族文化的弘扬力度,帮助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使得民族文化压倒不良文化,从而帮助学生摒弃不良信息。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教学类活动,能够很好地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注重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可以在网络上开展关于各种道德事件讨论的会议,加强中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和法制观念。
理论知识的教学固然重要,但是实践教学才能够真正地促进学生全面的吸收理论知识。在进行中学德育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当加强学生在德育实践方面的活动开展。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地利用互联网技术来进行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互联网技术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机遇,在实践活动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中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也是进行德育教育尤为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德育教学实践活动应当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互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德育教学的意义,在实际生活和成长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吸收德育理论知识,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自身成长的养分,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场所,父母更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养成的重要时期,在成长的过程中更是离不开家长对学生的照顾和影响。在进行中学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并不只有学校承担着进行学生德育教育的责任,家庭和社会同样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只有家庭能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工作,才能使得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进行学校中德育知识的学习。父母在中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榜样作用,只有父母首先能够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使得学生能够通过父母对事物的处理态度或者面对困难的解决方式中得到相应的启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父母的教育是包括形象和榜样两个方面的,主要是通过父母对学生的德育引导,来帮助学生在遇到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勇敢地面对。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但是灵活地运用互联网的优势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兴趣更浓,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进行德育教学知识的导入和引申,和学生实际的生活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进行各种复杂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吸收这些理论知识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实践教学活动之中,在兴趣的引导之下学生的大脑活跃程度更高,有助于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进行知识的联想和想象,在互联网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之下,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新时代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中学德育教育也应当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积极地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和提升,利用互联网和教学相互结合的方式,充分地利用互联网中的各种资源来进行中学德育教育工作。需要不断的打破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束缚,积极地寻求新的教学路径开展中学德育教学活动。只有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注重课堂教学和家庭教学两个方面,才能够使得中学德育教学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