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探析

2021-11-29 15:11:18汤正华
魅力中国 2021年25期
关键词:镇安县秦岭环境保护

汤正华

(陕西省商洛市中共镇安县委党校,陕西 镇安 711500)

近年来,镇安县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牢牢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循环发展,认真落实《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切实当好秦岭生态卫士,推动可持续发展。

一、镇安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基本情况及成效

(一)四大保卫战初见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一是空气环境质量稳中向好。2020 年镇安县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56 天,较2019 年增加9 天,优良率96.8%,连续六年位列全市前列。二是水环境质量趋于稳定。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要求,饮水质量安全放心。辖区内旬河、乾佑河、唐家河三条主要河流水质达到功能区标准。三是青山保护措施得力。以秦岭保护条例为主线,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标杆,严格矿产企业资源开发利用,督促企业编制并实施矿山生态保护恢复治理,做到开发治理并重。四是土壤环境治理持续开展。制定《镇安县净土保卫战2020 年实施方案》,完成了镇安县米粮镇、锡铜沟土壤治理,锡铜铅锌矿涉镉整治工作。持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2019-202 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2020 年-2021 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正在建设。

(二)环境保护力度不断提升,四项减排任务全面完成。2020 年开展减排项目9 个,共削减化学需氧量17.12 吨、削减氨氮2.49 吨、削减二氧化硫85.38 吨、削减氮氧化物20.77 吨,挥发性有机物零增长。2020 年核发排污许可证15 家,全县持证排污企业(含登记管理)达到263 家,占全县所有企业的100%,四项减排任务顺利完成达标。

(三)认真落实环境网格化监管及生态环境监管责任。县、镇、村三级已全部建立、开通、使用商洛市网格化环境监管平台,利用APP 开展辖区内环境任务下达、环境巡査、问题处理上报等,严格落实双随机抽査制度,出动执法人员300 余人次,抽查企业70 家,立案7 起,罚款24 万元,査封2 家,收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线索2 件,充分发挥环境网格化监管手段,科学利用大数据网络平合,夯实生态环境监督责任。

二、镇安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全民共识待提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存在死角死面,对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还没有根深蒂固,保护生态环境责任尚未形成自觉。少数干部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依旧停留在会议提一提、记录补一补、检査转一转的层面上,很多问题年年提年年催、年年依旧存在,没有将问题拿在手上,放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上。个别企业盲目追求眼前利益,不能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重开发利用轻环境保护的现象依然存在。基层群众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焚烧垃圾、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农村面源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二)机制体制不完善。一是运行机制体制不顺畅。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镇(办)之间出现“两张皮”现象,如部门争取项目及资金在各镇办建设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成后将各环保设施交付各镇使用、维护,但由于镇办没有资金维持运作,大部分项目未发挥应有作用。二是部门配合不紧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涉及环保、发改、公安、农业、水利、住建、城管、林业、商务等多个职能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镇办之间责任划分不明确,建与管、维护与使用环节脱节,导致各个环节责任监管落实有断档,导致后期问题处理职责不清。如城区雨污分流管网项目,住建局负责建设,建成后交由城管局管理使用。

(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区污水管网建设不到位。断头管网多,截污不彻底,有的污水旱季进管网,汛期进河道,青山沟、大西沟污水管网欠账较大,桂花路夜市摊点污水直排河道。各镇村集中连片居住区、社会服务机构、社会管理机关的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不到位,垃圾集中无害处理能力较差,设施设备配置覆盖率不高,大部分村是空白。

(四)农村面源污染不容乐观。农村超标准超范围使用禁用农药、化学化肥,造成地表水、农产品和土壤污染;农户还存在厕所、猪圈建在河边、沟旁,粪便直接排入河道,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河边路旁随手乱扔乱撂垃圾现象依然存在,焚烧垃圾现象时有发生;全民自觉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还未形成。

(五)执法监管力度不够彻底。行业监管部门对市场监督执法检查不严,特别是小餐饮、夜市烧烤烟尘随意性排放,不合格劣质煤市场监督还有一定漏洞,高污染、难分解的农药市场监管不力,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三、镇安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习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全县上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会习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系列讲话精神,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宣传贯彻例力度,坚决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刻汲取秦岭违建历史教训,自觉做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五位一体”发展理念,切实担负起秦岭生态卫士的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

(二)统筹协调,完善生态环保工作机制体制。一要进步夯实各级领导责任,严格落实镇(办)、部门主要负责人就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第一责任人,充分运用“三项机制”推动环保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终身追责等刚性要求,对履行环境保护工作不力,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要严肃追责问责。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和“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要求,认真履职尽责,加强协作配合,健全条块结合、权责明确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二要厘清部门职责。生态环境局要牵头抓总,整合住建局、农业农村局、水利局、自然资源局、发改局等部门工作职能和管理资源,强化各部门协同作战,明确其责、权、利,避免因管理缺失导致工作脱节。要形成“河长+警长”、“督察员+监察员”的环境监管模式,构筑强大的工作合力和联动工作机制。在项目建设上,要坚持建、管、维护一个部门一抓到底,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有人管,避免因职责不清、管理混乱导致推诿扯皮无人管的现象发生。三要完善行政审批的流程,加快审批节奏。禁止越红线审批,加强现代政务手段基础建设,让数据跑路达到精简审批的目的。

(三)强化措施,持之以恒打好生态环保攻坚战。一要铁腕治霾,打好蓝天保卫战。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加大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加大建筑工地及道路扬尘管控力度、严格管控过境路段渣土车辆的物料覆盖工作、适时调整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及酒水频次。加大市场煤炭质量控制,禁止劣质煤、有烟煤进入千家万户,加快推进城区及县城周边人口密集区天然气管网铺设,同时政府出台相应的优惠补贴政策,降低天然气价格、取暖电价等措施,鼓励居民使用天然气、电类等清洁能源。多部门联合加强对城区小吃摊点特别是夜市烧烤点的执法检查,做到无油烟排放。加大禁燃令执行力度,全力以赴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二要严禁直排,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实施畜禽圈养制度,严禁在河边、沟边建厕所、禽畜圈舍,杜绝人、畜粪便直排。加快推进农村改灶、改则、改圈“三改”工作,推进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和有机肥加工配套建设,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集中处理,多建小型、适用的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设施,完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处理制度。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行动健全农村环境管理、村规民约等约束机制,教育引导群众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继续加强旬河、乾佑河等重点河道采沙管控,杜绝管控上的时间盲点、区域盲点。三要全面治污,打好净土保卫战。要完善农业生态监测体系,建立土壤污染治理专项台账管理制度、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片,持续开展土样采集、化肥利用率及肥效测试等试验,指导群众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大力提倡使用有机肥、易分解的生物农药。四要规范开采,打好青山保卫战。严格采石、采矿准入条件,把环境风险评价和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作为企业准入的刚性条件,依法审批备案,对准入企业实施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明确山体地质环境保护范围和复垦指标,按照“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实施“边开采、边治理”,依法落实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责任。对无法落实业主的废弃矿山,按照属地原则,责令当地政府负责治理。五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循环发展理念。企业要结合镇安县全域发展规划要求,完善环保设施,加快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清洁生产,由过去的粗放式、破坏式发展转变为服务型、旅游型、科技型、环保型企业,从源头上杜绝超标排放、偷排暗排问题发生。做到标本兼治、系统治理,持续打好碧水、净土、蓝天保卫战,常态化整治秦岭“五乱”问题,真正让镇安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四)多措并举,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力度。一要继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县级部门要进一步加大与上级相关部门的沟通衔接,积极争取环保基础设施项目、资金支持,力争更多环保项目在我县落地生根。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出合相关激励机制,积极引进环保型项目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二要加大县级财政投入力度。政府要想方设法为部门和镇(办)设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专项经费,以保障生态环境设施正常使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固定人员来做、能做得下去。三要合理规划项目建设。要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重大事项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特别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干部的意见和建议,确保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布局、规划、实施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减少盲目性、随意性,提高项目的适用性。邀请专业人士对老城区管网改造、污水处理搬迁小区环保设施进行科学规划,加快实施,补齐短板。

(五)严格执法,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化。一要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镇安县全面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十五条措施》宣传力度,提高干部、企业、群众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二要加强环保规范化管理和监督检查,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陕西省秦岭生态保护条例》《镇安县全面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十五条措施》等规定。三要依法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人和事。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企业和个人严厉打击,加重惩处力度,推动我县生态环境保护走上法治化轨道。同时定期梳理环境违法犯罪线索,从重从快从严打击环境污染犯罪行为,借助司法的威力惩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充分发挥激励导向作用,实现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企业“利剑高悬”的差别化监管,积极引导企业自觉学法尊法,在全社会营造守法的良好氛围。四要提高执法人员素质。通过开办环境监察讲堂、以案说法的形式,加深案件办理人对行政处罚法、环保法以及水、气、固废物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理解,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提高现场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整体队伍的执法水平。

猜你喜欢
镇安县秦岭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品牌研究(2022年29期)2022-10-15 08:01:00
暑期秦岭游
天天爱科学(2022年4期)2022-05-23 12:41:46
洞穿秦岭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28
在山沟扎根八年的“扶贫团”——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对口帮扶镇安县脱贫攻坚纪实
当代陕西(2020年15期)2021-01-07 09:23:10
镇安县板栗天牛防治措施
乡村科技(2020年3期)2020-04-20 11:50:12
好忙好忙的秦岭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镇安县近40年气候特征分析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福建轻纺(2015年3期)2015-11-07 02:52:38
在秦岭
诗选刊(2015年6期)2015-10-26 09:4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