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城市居家体医融合可行性及实现路径

2021-11-29 23:33马国栋刘艳环韩军梅
关键词:体医处方居家

马国栋,丁 忠,刘艳环,张 鹏,韩军梅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对世界各国经济、文化、政治和格局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对我国而言,疫情期间的封城、停工、停学、居家隔离、暂停聚集性体育比赛与娱乐活动及体育运动场馆的关闭等措施对疫情扩散的控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在世界各国疫情依然肆虐的情况下,我国已经进入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常态化控制阶段。在做好安全防护的情况下,我们已实现复工、复产、复学等社会秩序的正常化。但疫情期间催生的在线教学、居家工作、居家健身、居家防疫、远程医疗等学习、工作、生活方式,在后疫情时代对社会依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疫情肆虐期间形成的增强身体“免疫力”社会共识提升了全民健身的热情,并将居家健身与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上升到爱国的层面,成为“为国贡献的可取之道”[1]。同时,为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大力推广居家科学健身方法的通知》的要求,学校体育教师、体育科研人员、知名运动员及社会健身专家等积极行动起来,向公众推出了丰富多彩的居家健身方法。基于上述健身的需求侧和供给侧的现实,形成了居家体育这一新的体育锻炼方式。居家体育不但成为疫情期间健身的主要选择,而且还将会成为后疫情时代健身的新模式和新常态。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了体医融合的称谓。此后,体医融合在研究和落实方面稳步推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突发的疫情不仅对体医融合的发展提出了挑战,而且更加彰显了其对健康实现的重要性。面对后疫情时代形成的居家体育模式,体医融合也应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基于居家体育和体医融合的社会基础以及当前的疫情现状,居家体医融合将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体医融合发展的重要模式。为此,我们对后疫情时代实现居家体医融合的可行性及实现路径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完善体医融合理论及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一、居家体医融合的概念

关于居家体育的概念。以往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家庭体育上,但疫情期间较长时间的家庭隔离催生了居家体育的概念。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以“居家体育”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目前只检索到5篇文献,且均为2020年3月份以来的文献,但这些文献均未对居家体育概念进行探讨,只是在探讨居家体育的锻炼方案和实施策略且其针对的均为学生[2-6]。对居家体育概念的讨论只局限于居家体育和家庭体育简单的对比,并未进行系统的研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于素梅认为:“居家体育属于家庭体育,但家庭体育不一定都是居家锻炼,居家体育是足不出户在自家庭院锻炼。家庭体育是由家庭成员自主、自愿、自发地在家内外参与的体育活动,包含学、练、赛多种形式。家庭体育和居家体育参与锻炼者均为家庭成员,可单人独立,也可双人或多人组合。与居家体育相比,家庭体育的锻炼场所更大、内容更广、形式更多。”[7]从字面意义上来说,居家体育就是以家庭或某一区域的空间为活动场所,进行体育锻炼的方式,具有空间的特指性和空间的局限性。疫情期间居家体育其场所的限制更为严格,绝大多数就是家庭居住的空间,在锻炼人员组合上可以是一个人、两个人或一家人(由于居家隔离的要求,几乎不可能有邻居和亲戚朋友的参与),在锻炼手段上可以选择徒手和器械,在锻炼表现形式上可以选择自我锻炼、合作锻炼,在锻炼方式上可以采取普通练习和比赛的方式。疫情期间的居家体育事实上是一无奈之举,所以居家体育也会带来成员之间因长期待在一起而产生的锻炼矛盾,如在选择锻炼方式上、锻炼时间、锻炼手段等方面的意见不统一。但随着疫情发展和疫情结束时间的不确定性,居家体育时间将会延长,居家锻炼也将逐渐成为人们自愿的习惯。

居家体医融合的概念目前尚无研究进行界定。在探讨居家体医融合之前,应首先考虑居家体医融合中体育专家、医学专家和锻炼者所处空间的异质性,因此要实现融合的过程则必须借助可相互交流、指导、监督、监控的平台。这个平台应该包含锻炼者所需的智能设备(包括智能化运动器材、智能化穿戴设备、健康监测设备、体质监测设备等)、居家的智能终端、能够在线交流的医学专家和运动专家平台、有保障的医学和体育学专家库、智能化的医院急救系统等。总结起来居家体医融合概括为:以家庭为锻炼场所,借助互联网、智能运动装备、智能终端,实现锻炼者与医学专家和运动专家在线交流与互动,从而达到体育和医疗的智慧融合,最终实现提升健康的目的。

二、疫情期间居家体医融合实现的可行性

(一)提高“免疫力”的社会共识为居家体医融合确立认识基础

疫情期间,在互联网上人们形成了这样的共识:疫情来临了,突然发现自由不重要,财富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提高身体对病毒的“免疫力”。这虽然带有调侃与戏谑的味道,但却成为健康理念在全国层面的一次大普及,远远超出了之前全民健身宣传的影响,使更多的民众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其影响之广、之深均是空前的。增强身体“免疫力”成为了全民的共识,且进一步将健身与免疫力的关系上升到爱国的高度,落实到行动上就是健身热情的高涨。在政府、体育工作者和健身爱好者的大力推动下,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克服了隔离期间空间的限制和约束,快速形成了居家锻炼的全新格局[7]。新冠病毒对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人群的高危害性,更加深了适应人群对健身锻炼与提升免疫力关系的认知,这一群体成为了居家锻炼的生力军。

居家期间的体育锻炼虽然与户外或专门的体育场馆相比,其活动区域面积、自由度、选择性、趣味性等明显不足,但其方便性、时间选择的自由性、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利用性等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现实条件使人们逐步在思想上认可了居家锻炼这一健身方式。

(二)网络推送多种居家健身方式推动居家体医融合发展

疫情的突然来袭,迫使人们居家隔离,限制了人们户外和利用运动场馆锻炼的方式,打破了人们体育锻炼的习惯,被迫由家外空间的体育锻炼转为居家锻炼的模式。新的居家锻炼模式必然需要新的居家锻炼方式。基于此,国家体育总局于2020年1月30日及时推出了《关于大力推广居家科学健身方法的通知》,号召地方体育部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推出简便易行、科学有效的居家健身方法。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居家健身的重要性,推广居家健身方法,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倡导疫情防控时期的健康生活方式[8]。通知下发后,体育工作者充分体现了他们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结合专业和特长,通过多媒体推出了丰富多彩的居家体育锻炼的小视频与电子书。

从供给主体上看,主要有三个群体:一是学校体育教师,包括中小学和高校科研院所教师,其中以高校教师为主体(如北京体育大学王正珍教授、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冯强博士),他们提供的锻炼理论和锻炼方法均在“学习强国”平台上进行了推送;二是冠军运动员(如短道速滑冬奥会冠军武大靖、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冠军徐梦桃),他们充分利用自身的社会影响力,结合自身专项特点和多年训练经验,推出了一系列居家健身方法;三是一些社会健身俱乐部健身专家,他们结合自身指导健身的经验,推出了一系列健身方法,这类专家与前两类不完全相同,这一类的系列推送既有公益性特点,也有部分为自身所在俱乐部或机构宣传的目的。

从供给内容上看主要包括理论类的宣讲(如北京体育大学的王正珍教授),方法类的练习(如拉伸练习、瑜伽练习、广播体操类、健身操类、传统武术类、力量练习类等),居家健身防护系列类(如运动损伤的预防、损伤应急处理方法等),自测运动能力类(如自测平衡能力的方法)。这些运动方法中既有徒手系列,又有器械系列;既有单人项目,又有双人或多人项目;既有力量练习,又有有氧运动,可以说是精彩纷呈,种类丰富,基本能够满足居家体育的要求。

(三)居家锻炼习惯与家庭体育设施配置满足居家体医融合要求

《现代汉语词典》对“习惯”的解释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9]教育专家关鸿羽认为:“习惯是大脑中建立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是在有规律的、重复出现的刺激下,形成的稳固的神经联系,也是在反复练习中养成的行为、语言、思维等方面的生活方式。”[10]互联网上流行的21天养成一个习惯的说法被认为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的,但其出处存疑,所以说21天养成一个习惯的说法也是靠不住的。有研究发现,选取8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30分钟跑步等运动方式,经过84天的练习,大部分参与实验者在66天时基本养成了运动的习惯,但也有少数参与者84天也没养成习惯[11]。据于公认的上述实验,疫情期间人们居家隔离的时间均达到了实验的天数,也就是说疫情隔离期间大部分人已经养成了运动的习惯,即使没有完全养成,其惯性的作用也会使其形成一定的居家锻炼习惯。另外,疫情期间居住条件允许的家庭已经设置了健身区域,同时购置了相关居家健身所需的锻炼器材。

这些疫情期间形成的配置设施,并不会因疫情减弱或消失时完全抛弃,必然会在较长的时间内使用,这会强化居家锻炼的习惯,特别是在天气条件不适合外出或又没有合适的室内运动场馆的情况下,这些居家锻炼的设施必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健身的效果来说,居家体育的选择性明显低于户外或专门的场馆,但其优势是时间更有保证、更自由、更方便快捷、更易锻炼的随机性,所以受疫情影响形成的锻炼习惯和居家锻炼的优势,必然会在一定范围的人群中得到认可,即满足了实施居家体医融合健身群体数量的要求。

(四)远程诊疗的应用为居家体医融合提供了健身指导和医疗指导的可能

在疫情发生前,已经在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部分验证了远程诊疗方案的可行性[12-13]。鉴于新冠病毒的高传染性,远程诊疗实施步伐的加快成为必然,目前已应用到新冠病毒病例的诊疗中,如安徽中医药专家远程会诊指导贵州新冠肺炎诊治[14],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云南省传染病医院间的远程诊疗,通过5G三维数字化会诊系统,两所医院的专家对患者进行诊疗[15]。5G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我国大面积的推广将为远程医疗的快速展开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2020年2 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利用中国电信5G 技术,通过远程控制黄陂体育馆方舱医院超声机器人,给患者进行了超声检查。5G的高速度、大宽带和低延时的特点,为远程诊疗插上了翅膀[16]。

已有利用远程诊疗有效实施积累的宝贵经验,结合体医融合特点,利用疫情期间建立起的平台,可以将医生和医疗资源对接居家健身群体和相关健身专家,从而实现居家体医融合模式。疫情期间远程诊疗应用为实现居家体医融合在技术、组织与管理上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五)电商从业人员的增加与居家工作模式为居家体医融合发展提供受众

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大部分实体商店闭店和歇业,使互联网线上电商平台数量出现明显增加,从京东2020年第一季度的年报则可见一斑。京东集团第一季度净收入为1 4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7%,日用百货商品销售的净收入为5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2%。京东旗下社交电商平台京喜,仅在1月份17天的时间内有超4万家中小企业入驻[17]。这从侧面反映了疫情期间有更多的人参与了线上经营。在疫情期间增加的众多电商中,很大部分为停工人员的居家短期行为,但有些人在疫情期间的短期电商行为可能会变为长期行为,即使复工后,也会继续选择留在电商平台工作。据数据统计,2019年我国网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上升到20.7%,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达5 125.65万人[18]。已有的存量电商从业人员加上疫情期间新从事电商且复工后继续从业人员,2020年电商从业人员将会大大超出2019年的从业人数。电商工作人员多数是在家从事营销业务,其工作的重要特点是长时间利用互联网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交流和交易商品,他们不能离开工作场所拿出固定的时间到户外或专门的健身场馆进行锻炼,其最为理想的方式就是采用居家体育的方式,灵活运用空闲时间进行健身锻炼。这一群体对健身的需求,是推动居家体医融合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因疫情期间防控安全的须要,应减少人员聚集。为减少各类单位、企业和员工个人损失,政府积极倡导具备条件的企业和员工居家办公。为实现特殊时期的居家办公要求,各互联网公司争相免费开放资源,帮助企业“战疫情”,如阿里巴巴的“钉钉”智能移动办公平台、字节跳动旗下企业协作平台“飞书”、苏宁易购集团一体化工作平台 “苏宁豆芽”、华为的智能工作平台“华为云welink”、江苏云学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云学堂”等。众多的线上办公软件,加快了企业居家办公发展的步伐,其工作效率的提升与办公成本的降低,必然使疫情期间形成的居家工作模式成为后疫情时代更多企业的选择,使居家工作模式成为常态。与自由职业者不同的是,居家工作者依然隶属于某一企业或某一组织,其工作灵活性是可以不到单位上班,但其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依然与其在单位并没有大的差别。其居家和较大工作量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以家为办公地和难以保障的集中空闲时间,而居家锻炼则成为这一群体的最佳健身选择。

疫情后形成的居家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居家工作人员及之前存量的居家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成为体医融合不可忽视的受众群体,他们对健康的需求也成为推动居家体医融合发展的动力。

三、居家体医融合的实现路径

(一)建立专家库搭建居家体医融合服务平台

建立体育和医疗专家库。专家库可设高端型和应用型两个类型。高端型专家库以我国体育和医疗领域的高水平专家组成,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居家体医融合发展的战略定位、理论创新、高端智力支持等。应用型专家库则以运动处方师、临床医师、健身教练等人员为主,他们的任务是具体提供运动处方及运动处方的落实、监督、回访,运动处方实施过程中的运动风险评估、预防措施、意外事故的处理等。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5G等技术,搭建居家体医融合的运动专家和医疗专家的服务平台,专家们依托该平台为居家体医融合实现远程服务,满足居家锻炼者对居家体医融合知识、运动处方落实、安全性保障等实现精准、有效、便捷的服务。目前已有北医三院心脏病预防康复联合研究中心、北大医院糖尿病预防康复联合研究中心、301医院AD和睡眠障碍预防康复联合研究中心、广安门医院呼吸病预防康复联合研究中心、中国疾控体育健康促进联合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重庆医科大学联合研究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北京儿童医院营养科、湘雅医院康复科、首都儿科研究所儿童早期发展研究室等十几个平台。这些平台可以纳入居家体医融合以实现资源共享。但这些平台主要是针对某一类疾病展开,而针对不同人群需要的综合平台不足,特别是针对一般居家健身人群的综合平台更是严重不足,并且目前的平台主要是以临床医院为主建立起来的医疗专家平台,主要参与者为临床医生,而运动专家参与度相对较低。

下一步应当加大运动专家的平台建设,使更多的运动专家参与到平台中,或与运动处方库专家平台对接,借助已有平台相对完善的体系,增加平台功能,优化完善居家体医融合的运动专家平台。

(二)建立居家体医融合运动处方库

我国运动处方是在1978年的《运动医学》编写组首先提出的,其定义为“用处方的形式规定体疗病人和健身活动参加者练习内容和锻炼量的方法”[19],此后又经过章拒林(1978)、刘纪清(1989)、邓树勋(1999)、陈栋(2002)、王瑞元(2002)、杨静宜(2005)等进行了合理的补充。目前,我国对运动处方最权威界定为国家运动处方库建设课题组在2016年作出的:“运动处方(Exercise Prescription)是由运动处方师(Instructor of Exercise Prescription)依据运动处方需求者的健康信息、医学检查、运动风险筛查、体质测试结果,以规定的运动频率、强度、时间、方式、总运动量以及进阶,形成目的明确、系统性、个体化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的运动指导方案。”[19]2016年国家运动处方库建设课题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该运动处方库的建设成功,必然加快我国实现全民健康的战略目标。该运动处方应用体系涵盖了健康人群、疾病风险人群、慢性疾病人群、身体活动功能受损人群、发展性障碍人群五大人群,并且在每一人群中均包含儿童、青少年、成年、老年人[19]。此运动处方库的建设主要着眼点是针对不同人群进行设计,具有很强的合理性和应用性价值。但突如其来的疫情催生的居家体育,则要求在建设运动处方库的过程中应增加这一因素的考量。尽管疫情期间,形成了大量的运动健身指导视频和电子书,但因时间仓促,缺少系统的组织,难免存在着内容针对性不强、重复性高等缺点。从受众的角度看,如此眼花缭乱的健身形式,可能会出现受众选择性困难,形成了这山看着那山高的局面,难以形成固定的、合理的锻炼方式。另外,居家体育锻炼受空间有限性的影响,限制了选择的多样性,很难精准地掌握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

疫情期间形成的多种健身方案,在针对具体人群的科学性上尚缺乏合理的评估,其锻炼的有效性也有待进一步验证。所以,疫情期间形成的指导视频与电子书等健身方案则不能满足真正实现体医融合的需求。因此,建议国家运动处方库课题组考虑居家体育空间有限、人数有限、锻炼方式有限的不足结合居家体育时间自由、行动方便等的优势,补充居家体育专门的运动处方,完善国家运动处方库。

(三)建立智慧居家体医融合辅助系统

智慧居家平台是实现居家体医融合的重要保证,此平台是借助互联网、物联网、智能运动装备等现代技术,形成健康自我管理、远程运动监控、运动智能看护、运动处方选择、运动有效性评估、运动安全性评估、费用结算等一体化的多功能服务体系。要实现上述功能,则需要在家庭与社区布设完善的智能终端系统。其终端系统与搭建的运动专家、医疗专家平台对接,形成智能设备(包括智能化运动器材、智能化穿戴设备、健康监测设备、体质监测设备等)、智能终端、锻炼者、居家运动处方库、运动专家平台、医疗专家平台、医院急救系统的闭环结构。智能终端将智能设备所采集的锻炼者身体基本状况、运动机能数据、身体健康数据等传递到运动专家平台和医疗专家平台。根据其精准信息综合评判,运动专家结合运动处方库和自身专业知识给锻炼者提供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并进行跟踪、回访与调整,实现居家体医融合运动处方实施的网格化和专业化的全方位服务。医疗专家则根据运动专家提供的运动处方及锻炼者根据运动处方进行运动的各项生理指标参数,给予锻炼者在运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正确评估并给出预防措施与建议。当运动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时,小的意外可以通过运动专家和医疗专家平台在线解决;如果出现较为严重的情况,则启动医疗急救系统,快速联系医院救护车,将锻炼者送医救治。5G技术在中国的快速布局和发展将快速推动该系统的实现。截至2020年6月8日,我国已经建成25万个5G基站,覆盖34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5G终端连接数已超过3 600万[20],随着更多5G基站的建成,5G用户也必然快速增加。

5G技术在工业、交通和医疗等多个行业实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传输速度快、容量大、低延时和高可靠的特点,在未来完全能够助力智慧型居家体医融合模式的实现。

(四)实施行动障碍及老年慢性病群体居家体医融合工程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实现惠及每一个人群和全生命周期每一个阶段的“高质量、可负担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2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行动障碍及老年慢性病人口的数量也会急剧增加。如果这一群体实现不了体医融合,那么“实现惠及每一个人群和全生命周期每一个阶段”的健康目标则将难以完全实现。现实情况是社会各界对这一群体关注度尚不足,这从疫情期间网上推送的各种健身方案几乎未涉及这一群体则可见一斑。从这一群体自身需求的情况看,他们对居家体医融合的需求最为迫切。但这一群体的健康状况相较于其他年龄段的来说,有运动能力弱、行动不便、身患疾病、认知能力下降、对现代新技术的使用困难等的特殊性,所以实施居家体医融合具有难度大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其涉及的服务人员会更多(除了相关的运动和医学专家外,还会涉及到子女和社区工作人员或志愿者等)。

基于以上原因,本应在疫情之前就可逐步推进这一群体落实居家体医融合,但目前尚未完全展开。可借助后疫情时代规模化实施体医融合的机遇,一并将该群体纳入到体医融合的实施范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其群体的特殊性。运动处方制定针对性要更强,充分考虑其运动的风险性,做好风险防控预案,配备更有资历的体育运动和医疗专家,远程指导与监督要在线化,在特殊情况下应考虑子女或社区工作人员的现场陪护。总之,这一群体实现共享居家体医融合不仅是“以人民为中心”惠民思想的体现,更是实现全民健康的体现。

四、结语

突发的疫情对社会人群工作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单从健康促进的角度来说,疫情的影响更是加深了全民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提高“免疫力”的共识。在疫情的影响之下,无论是政府、企业、协会、学校还是个人应进一步适应未来发展的趋势,对各自的职责和义务作出适应性变革。作为提升全民健康重要手段的体医融合也应与时俱进,借助于5G技术、物联网、大数据、智慧运动装备、智能终端等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实现体医融合的多样化、智慧化、普惠化,为最终实现全民健康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体医处方居家
创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体系实践研究
后疫情时代安徽省体医融合现状的调查研究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的日子
体医结合背景下提升城镇老年人健康水平的策略研究
边界与可能:体医融合中的身体、技术与知识
人间处方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卫健委新规:药师将审核医生处方
微生高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