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发展新思路——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

2021-11-29 23:36:49向雅琪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国防理论课军事

向雅琪

新形势下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发展新思路——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

向雅琪

(湖南科技学院 文法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国防意识、增强国防观念、提升大学生国防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因此,加强高校军事理论课创新性建设,对于切贯彻落实军民融合人才培养战略,促进国防后备军的发展,将大学生培养成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从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的师资队伍、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机制三个方面论述新形势高校军事理论课发展的新思路。.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师资队伍;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机制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国防意识、增强国防观念、提升大学生国防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加强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建设和研究,实现军事理论课的创新发展,有利于发挥军事理论课的思想政治育人、课程育人功能;有利于贯彻落实军民融合人才培养战略,促进国防后备军的发展,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习近平新时代强军梦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随着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不断完善,高校军事理论课开设已有二三十年,基本形成体系化教学模式,但在创新、教学的实际效果、课程的亲和力上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1]。因此,在习近平强军思想背景下,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军事理论课应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事而新的教学思路,结合时代特点、当前国际国内局势以及当前国情,积极探索出适合新形势下国防教育的高等教育路线,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以湖南科技学院近年来开展军事理论课的教学为例,探究当前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发展的新思路。

1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发展现状

近年来,作为大学生国防教育必修课的军事理论课,在普及国防知识、军事国情,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国家安全观意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的经验,但纵观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军事理论授课情况,军事理论课教学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在师资建设、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索新的发展思路。

1.1 专职教师缺乏,以行政类兼职教师为主

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大纲要求保证课堂基本概念“精准”“透彻”,教学案例“典型”“时效”,教学内容“生动”“有趣”,进而使学生的国防意识得到提升[2]。要达到《大纲》教学要求的前提条件则是具备一支专业的军事理论课师资队伍,但目前大多数院校的军事理论课专职师资力量相对匮乏,多半是是辅导员、机关行政人员承担课程教学工作。因缺乏系统的军事理论专业知识学习及规范化培训,任课教师的知识储备相对不充分,教学水平也相对参差不齐[3]。因此,在大班课堂教学情景中,很难讲透、讲细、讲实、讲趣军事理论课教学点,很难达到大纲的教学要求。

1.2 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模式是指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而形成的,是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活动的范型。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的概括。乔伊斯和威尔根教学的理论根源将教学模式分为:信息加工教学模式、个性发展教学模式、社会交往教学模式、行为修正教学模式。我国学者吴也显从师生教学关系这一维度出发,将教学模式分为师生间单向反馈(记忆水平的教学)、双向反馈(理解水平的教学)、多向反馈(斯克哦水平的教学)。在此基础上,吴也显认为第三类教学模式(多向反馈)是教学改革的方向,在此教学模式上可延申出三类教学模式即引导——发现式、情景——陶冶式、示范——模范式[1]。

从目前军事理论课的班制上看,大部分高校进行的是大班制教学,人数基本在250人以上,有些甚至达到600人左右。同时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授课教师采用的是“合堂+视频”“ppt+教材”灌输性教学课堂教学,而“引导——发现式”“情景——陶冶式”“示范——模范式”的教学模式则很少涉及。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授课内容也相对陈旧、军事前沿性和热点性不强,同时在教学设计过程往往忽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对不同专业背景群体的学生的学科知识差异性进行分类、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以致课堂趣味性不足、课程亲和力不够,因此大课堂形式的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1.3 教学评价机制缺乏,以单一的考勤为主。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估(课堂、课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即考试与测验。

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虽然是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必修课,但一些高校把其作为一门考查课,因此,一些高校对军事理论课的政治站位认识度不够,对军事理论课的重视度不够,缺乏相应的教学评价机制,仅以单一的出勤为主要的考评依据。这导致一些军事理论课教师简单的追求课时量,不探究授课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授课质量。大部分学生则也是为了学分,出勤到军事理论课堂上。因此,在没有健全的教学评价机制作用下的军事理论渐渐成为了流于形式的国防教育课。

2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发展新思路

大学生在校接受国防教育的主要形式是以实训为主的军训和以理论课为主的军事理论课。作为国防教育主要形式的军事理论课肩负着国防教育中的课程育人功能。因此,在新形势下,在全球化利益交织的和平与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在高科技军事信息技术背景下,探索出新形势下军事理论课的发展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1 进行“师徒制”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教学质量保证的前提条件是有专业、优质的教师队伍。因此,新时代高校军事理论课的“金课”建设,“教学案例库”建设,“课程资源库”建设,“资源共享”平台的打造等等都离不开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为了克服专职教师资源不足的现实条件,湖南科技学院军事理论课教研室不定期组织培训一批经过试讲筛选出的兼职教师,通过以老带新的“师徒制”模式,责任到人的委培方式,培训新进授课教师。为确保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教学内容的备考方面,采用专题的形式,由资深专职教师牵头,新进教师参与,在教材的基础上,植入最前沿的军事热点和时政热点编写教案、课件,然后由校级军事理论课专家审教案、课件,最后再由负责专题的教师进行全校性的军事理论课专题讲授。新进授课教师授课期间,则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全程督促、指导。教研室新进教师在经历教学各环节的打磨后,由“师傅”和教研室同时认可后才能独立开展教学工作。湖南科技学院军事理论课的“师徒制”教师队伍建设模式从源头上确保了授课教师的质量。

2.2 构建多元化的双向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传统的“合堂+视频”、“ppt+教材”的灌输性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当下国防教育发展的需求[2-6]。因此,单纯依靠单向的教师主导式的灌输式教学或者开放式的网络自主学习很难达到课程教学质量的要求。军事理论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掌握引导——发现式、情景——陶冶式、示范——模范式等教学模式理论,发挥出多元化的双向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作用。探索出新形势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的创新性教学模式,进而提高教学效率、授课质量,使学生对国防教育知识入心、入脑。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军事理论课教师采用引导、发现的方式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将授课内容按课程章节性质进行具体划分,比如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则采理论教学模式、武装力量则采用实践教学及国防动员则采用情感体验式教学模式等等[4]。同时,各种具体模式下又相互混合使用,比如理论教学时进行教学分组,让学生精心准备授课内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老师负责指导。

此外,湖南科技学院的军事理论融入实践课,通过走访永州本地的红色文化基地(比如陈树湘纪念馆、陶铸故居),在参观红色文化过程中,将红色文化和当下的军事热点相结合,及时有效的向同学们传授国防教育知识,增强同学们的国家安全观,以及厚植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这种情感体验模式下实践教学模式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情感体验融合,增强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体验,赋予了军事理论课教、学、做的实际意义。实现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双重目标,有利于国防后备军力量建设、有利于实现习近平新时代强军梦。

引导-发现性教学模式下,湖南科技学院军事理论课的课堂学习氛围由以前的枯燥、无趣转变为生动、有趣,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得到高涨,课前课后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加深。有些学生主动提出和老师一起做军事理论方面的科研项目。

2.3 构建教学评价新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高质量的教学成果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估(课堂、课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即考试与测验。湖南科技学院军事理论课教研室构建了一套针对军事理论课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制度[5]。

教师教学评价方面。军事理论课教研室成立校级专家组(由7位资深的副高级成员组成),在军事理论课开课前半个月,专家组集中检查各专题组的教案、课件,并听取各专题组成员的课稿报告,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在整改完成后继续组织督查,直至专家组全票通过。至于多次整改未达到大纲教学要求的,取消授课教师本年度在军事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其次,就是学生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评估,采用问卷调查法量化学生对授课教师的满意度(半个月一次),对满意度低于70%的授课教师及时提出问卷中的整改意见,对整改不到位的任课教师,采用“师徒制”连带责任,取消对指导教师的指导津贴。对于表现优秀的专题组,教研室给予相应经费支持,并在科研项目、职称评聘上给予相应的倾斜。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方面。湖南科技学院军事理论课突破原有单一的出勤考核依据,采用线上点到(10%)、网上学习平台打卡(10%),翻转课堂参与度(15%),科研参与度(10%)、平时作业(25%)以及期末考试(30%)相混合的考核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这种定量和定性相混合的多元化考核模式,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科研实践能力,从制度上克服了军事理论课流于形式的局面,进而提升军事理论课的育人实效。

3 总结与展望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纵观国际形势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深度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在继续深入发展。全球战略格局正处在利益和矛盾交织期,世界范围的经济、政治、军事等环境处在调整变化期,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带来军事技术的不断革新,全球军事革命和战争形态也随之加速演变。在此情况下,国际形势的变化动向,以及我国国际处境的好坏,对我国正致力的全面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无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及时了解和认清国际形势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能使我们更好的审视判断我国当前面临的整体环境,更好地理解我国加快改革调整的总体方针政策。

青年大学是我国国防后备力量知识水平较高的特殊群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2020年,面对突出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族青年不畏艰险、舍身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因此,身为青年的大学生也应将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付之理想,了解政治时事,关心国家大事,从青年学生时代就应培养国防意识、增强国防观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争做新时代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践行青年大学生的使命和担当。

军事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国防意识的主要课程,对提升大学生的国防知识、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民族使命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习近平主席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各类课程都应守好一道渠,种好责任田,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将学生培养成新时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是传播国防教育知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课本中的中国武装力量、国防动员、军事思想、信息化作战、现代化武器装备等蕴含着课程育人的因素,通过军事理论课可以发挥出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从思想上加强学生的国防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前,随着教学手段、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学校军事理论课虽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在各大高校中,军事理论课的教学仍存在许多矛盾和不足,《大纲》的教学要求并未完全实现。因此,鉴于此现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各高校校情的军事理论课教学发展的创新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1]钱龙.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科技教育,2019(31):167-169.

[2]蔺玄晋,尹建平.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 128-131

[3]丁文.军事理论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以湖北科技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2019(15):163-164.

[4]程义红.高校军事理论课的情感体验式教学方法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8(22):15-137

[5]胡中锋.教育评价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6]刘俊杰.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西部学刊,2020(113):92-94.

G42

A

1673-2219(2021)05-0120-03

2021-08-14

湖南科技学院2018年度校级科研项目(18XKY035)

向雅琪(1990-),女,湖南娄底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责任编校:文春生)

猜你喜欢
国防理论课军事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少先队活动(2021年9期)2021-11-05 07:31:04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学习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14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学习月刊(2015年12期)2015-07-09 03:36:56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27
军事幽默:局
军事文摘(2009年9期)2009-07-30 09:40:44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