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曹义铭
随着我国步入汽车化社会,车上人群特别是私家车车主成为广播的主要收听群体。他们的出行特点是频次多、时间短、时段相对集中,广播节目的伴随式收听随之成为主流,碎片化的“小插件”短音频节目应运而生。
笔者结合义乌电台人物专访插件类栏目《我在义乌》开办以来的实践摸索,探究广播栏目“小插件”的创新和运用,以此探讨广播节目的短音频化融媒生产。
目前,无论是广播直播节目还是录制节目,广播电台对“短、精、快”的碎片化节目理念越来越重视。于是,广播插件这种短小精悍的小型录播节目,在各台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义乌电台为例,目前主持人自制的广播“小插件”栏目有近10档,集中在专题类(如经典老歌推荐、科普知识)、文艺类(如广播微剧、笑话段子)、资讯类(以快讯、新闻评论为主)。总之,节目碎片化的基本特征是将内容做成一个个短小单元,再点缀到大时段节目中去。这些节目大多短小精悍,品种丰富,可重复播出。
《我在义乌》作为义乌电台的一档插件栏目,创办于2015年4月。每期节目时长在两分钟以内,呈现内容以在义乌的建设者们工作、生活的状态为主。六年来,栏目名称从一开始的《1062南腔北调》,改成了如今的《我在义乌》;采访对象从外来建设者拓展到了在义乌工作、生活的全体居民,甚至包括了常驻义乌的外商及其家属;播出频次从早晚高峰的5次,扩展到全天14次;展现形式也在全程被访者口述的单一模式基础上,增加了主持人极具个人风格的旁白插入模式。
碎片化的广播插件节目在满足当前听众的收听需求外,也能提升听众参与节目的便捷性与多样性,便于上传,可以实现点对点的人际传播或点对面的网络传播,特别是在各种音频集成平台推出后,更是打通了广播媒体向新媒体的融合之路。
义乌电台之所以推出《我在义乌》这档人物专访类的广播“小插件”,是在2015年节目改版时基于丰富“小插件”类型的考量。在当时笑话段子、歌曲类插件为主的情况下,这类人物专访“小插件”是一种独特的存在。
2015年4月,FM 106.2义乌新闻广播在春季节目改版中,推出“小插件”《1062南腔北调》,在每天早晚五个小时的交通高峰期间,每个小时的逢45分播出。节目初期的模式,是主持人介绍自己的家乡话,设计一段故事场景,就一句家乡话进行解释。这种方言的推广,固然有趣,但也容易小众化,更多的听众没有兴趣收听,这就背离了开设这档节目的初衷。所以,我们要求每位主持人每个月至少完成两篇采访,跑出去结识生活在义乌的各行各业的人,强调用故事的方式,呈现他们在义乌的工作、生活点滴与感悟。
节目思路调整后的第一个月,主持人采访了30多位外来建设者。他们聊在义乌的创业故事和生活经历,说出了这座城市中人们熟悉的生活,折射出义乌这座包容、奋斗之城的独特魅力。
渐渐地,《1062南腔北调》的名称已不能涵盖这档栏目的主题,到2015年的8月,栏目名称就被更名为《我在义乌》;播出时间也向全天14个时段延伸,一些时效性不强的采访甚至可以跨季节滚动播放。
节目从推出起,就在义乌电台微信公众号“义乌新闻广播”上进行二次创作和传播。在被推送的相关文章中,除了文字、音频,还有被采访者的工作生活照及短视频;在公众号的下拉菜单中,也可以收听往期节目。2020年开始,节目被推上了义乌市融媒体中心“爱义乌”客户端。这些努力与尝试,就在于多平台推广《我在义乌》,实现了“小插件”的短音频化融媒生产。
1.主持人IP个性化特征的打造
《我在义乌》节目既然是以主持人采访为主,那么呈现方式也可以融入主持人的IP个性化特征。比如我们的晚高峰娱乐节目主持人大头,采访过一位名叫郝梦康的电商,在当期的《我在义乌》中,就融进了个人的主持风格。
这期节目最大的亮点,就是表达方式与主持人诙谐的主持风格相吻合。像作品中提到的如何从“客服小郝”转变成“郝总”,以及“为自己定下的小目标”等内容,都是当年流行的网络用语,是义乌众多创业者的真实写照,也是主持人在做节目时经常用到的词汇。在结尾,当“郝总”说出自家淘宝店铺的名字时,跳出了被主持人叫停、要求付广告费的旁白,活跃气氛的同时,也让听众更容易记住这个人物与作品。
受这期节目的启发,在后来的《我在义乌》制作中,我们鼓励主持人在制作中加入适当的旁白,张扬自己的个性。随着这些带有主持人IP特征节目滚动播放,主持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大大增加。
2.阶段性生产形成集群效应
广播作为有温度的媒体,给受众带来的不仅仅是信息和愉悦,还应有温暖和情谊,形成共情性。这些年来,《我在义乌》栏目还与义乌电台的活动结合,重点关注新老义乌人的工作生活状态,感受他们对义乌城市的认知,分享他们创业成功的喜悦,实现节目的系列化制作。
如《我在义乌》把关注的触角延伸到那些做出了突出业绩的平凡人,像两会的代表委员、年度慈善人物等,都是《我在义乌》的报道对象。我们每年都参与浙江之声组织的“鲜花送雷锋”活动,除了广播公益广告宣传、新闻报道、现场连线,这些身边的“活雷锋”也成为了《我在义乌》的报道对象,比如义乌的“献血英雄”程青梅,又比如“浙江好人”朱庆宝。这时候,当事人说起对学雷锋、做公益的认识,尽管只有一两分钟,但在伴随式收听的情景下,同样打动了听众。
总之,节目的系列化制作,既保障了节目滚动播出所需的节目量,更形成了宣传的集群效应。
《我在义乌》采用被采访者的口述内容,虽然是个人主观化的陈述,但其中的细节力量,是用新闻的形式,从历史的角度诠释了义乌为何能从改革开放初只有60余万人的浙中小县,发展到了目前总人口已经超过240万的国际商贸名城。
作为一档人物专访类的“小插件”短音频节目,旨在记录新老义乌人的酸甜苦辣;而两分钟不到的容量,固然有意犹未尽之憾,却也成就了车上伴随式收听,也助推了它在新媒体端口的推广。无论在微信公众号还是“爱义乌”客户端平台,推送的音频、文字、照片以及短视频,既丰富了报道内容,更是对广播可看性缺陷的弥补。这些努力,都在于使广播传播的渠道更宽泛,用户的体验更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