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润烧伤膏治疗剖宫产及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疗效观察

2021-11-29 23:35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会阴换药湿润

孙 颖

剖宫产术和会阴侧切术是临床常用的助娩方式, 有利于胎儿的顺利产出, 但由于高频电刀的使用、 孕妇腹壁脂肪偏厚等原因易导致剖宫产术后切口出现脂肪液化, 以及会阴部位置特殊易导致会阴侧切术后受恶露、 尿液及粪便污染等引发切口感染而延长切口愈合时间。 临床多采用碘伏消毒换药及引流处理此类切口, 但操作过程中的机械刺激及化学刺激, 不仅会破坏创面修复机制, 导致切口愈合不良, 而且还可增加产妇的疼痛程度, 严重影响了产妇的产后恢复及母乳喂养。 因此, 为提高此类产妇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笔者鉴于湿润烧伤膏可通过调节创面多种细胞因子分泌而提高创面组织细胞的抗感染能力、 激活创面潜能再生细胞等促进多种创面的愈合, 将其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与脂肪液化以及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感染的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6 月至2019 年12 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0 例剖宫产及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产妇 (6 例为外院转入) 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 例, 观察组患者年龄 (28.2 ±1.5) 岁, 初产妇18 例、 经产妇12 例,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10例、 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14 例、 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感染6 例, 合并肥胖者12 例, 合并贫血者16 例, 细菌培养阳性者 17 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27.5 ±1.3) 岁, 初产妇 21 例、 经产妇 9 例,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8 例、 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15 例、 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感染7 例, 合并肥胖者11 例, 合并贫血者14 例, 细菌培养阳性者15 例。两组患者年龄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t=1.932,P=0.058,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疾病类型、 产次、 合并肥胖者、 合并贫血者及细菌培养阳性者分布情况对比采用卡方检验,χ2= 0.334、 0.659、 0.071、 0.267、 0.268,P=0.846、 0.417、 0.791、 0.606、 0.606,P均 >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且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符合切口感染、 切口脂肪液化等切口愈合不良的诊断标准; 入选前所有产妇术后切口除常规碘伏消毒换药外均未进行其他方法处理。 排除标准: 合并有切口局部皮肤疾病; 合并有全身感染、 免疫系统功能障碍、 糖尿病等影响切口愈合的疾病; 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成分过敏或为过敏体质;依从性较差, 无法配合治疗。

2 方法

2.1 全身治疗

给予切口感染者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后期及时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为敏感抗生素, 并待体温正常2 ~3 d 且切口无明显脓苔后停用; 给予贫血者口服硫酸亚铁、 益血生等补血药物治疗;嘱低蛋白血症者行鱼、 瘦肉、 牛奶、 蛋类及豆类等高蛋白饮食。

2.2 局部治疗

观察组: 首次换药时, 采用0.5%碘伏常规消毒剖宫产术后切口、 0.25%碘伏清洗及0.5%碘伏常规消毒会阴侧切术后切口; 消毒后, 清除局部坏死组织, 并用3%过氧化氢及生理盐水冲洗切口(会阴部切口单纯使用生理盐水), 继而使用无菌干纱布拭净后均匀涂抹湿润烧伤膏 (切口较深者填塞湿润烧伤膏药纱), 厚约2.0 mm, 剖宫产术后切口覆盖无菌纱布包扎、 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暴露; 后期换药过程中, 仅用无菌干纱布拭净创面分泌物、坏死组织及残余药膏即可, 无需再用生理盐水冲洗, 根据切口渗液情况, 每日或隔日换药1 次, 待切口渗液减少后, 改为每3 ~4 d 换药 1 次, 直至切口愈合。 嘱患者健侧卧位, 保持床单元清洁, 注意勤换内衣裤。

对照组: 给予剖宫产术后切口0.5%碘伏常规消毒后, 清除局部坏死组织, 并用3%过氧化氢及生理盐水冲洗切口, 继而放置生理盐水纱布或1%依沙吖啶纱布引流, 覆盖无菌纱布包扎固定, 根据切口渗液情况每日或隔日换药1 次, 切口无明显渗出后去除引流纱布, 继续换药至切口愈合。 会阴侧切术后切口采用0.25%碘伏清洗后行0.5%碘伏常规消毒; 消毒后, 清除局部分泌物及坏死组织, 再用生理盐水及0.25%碘伏冲洗, 暴露切口, 每日或隔日换药1 次, 直至切口愈合。 嘱患者健侧卧位, 保持床单元清洁, 注意勤换内衣裤。

2.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及切口疼痛程度。于治疗后3 d, 根据患者自我感觉评估疼痛程度[1]:卧床及注意力分散时不感疼痛, 仅坐位及行走时轻微疼痛或仅有隐痛, 不影响母乳喂养为轻度疼痛;坐卧行走均感疼痛, 影响母乳喂养但可独立完成为中度疼痛; 坐卧行走均感明显疼痛, 坐位及行走明显受限, 翻身时疼痛加重, 影响休息及睡眠, 母乳喂养困难需要他人帮助为重度疼痛。

2.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其中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 组间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百分比表示, 采用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 均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两组患者切口均在30 d 内完全愈合, 其中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10 d 者25 例、 10 ~20 d之间者5 例, 对照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10 d 者16 例、 10 ~20 d 之间者 10 例、 >20 d 者 4 例, 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对比采用秩和检验,Z=2.628,P=0.009,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3 d, 观察组患者中无明显疼痛不适21例、 轻度疼痛8 例、 中度疼痛1 例; 对照组患者中无明显疼痛不适5 例、 轻度疼痛18 例、 中度疼痛5例、 重度疼痛2 例。 两组患者切口疼痛程度对比采用秩和检验,Z= -4.203,P< 0.00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手术切口感染及脂肪液化是妇产科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其中手术切口感染约占院内感染的11% ~13%, 不仅会导致切口延迟愈合, 延长住院时间, 而且还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及心理负担[2]。 目前, 临床主要采用抗感染及营养支持治疗基础上行局部清创消毒、 利凡诺或生理盐水纱条引流等方式治疗此类愈合不良切口[3], 但治疗过程中机械操作、 消毒液刺激等均会导致患者疼痛加剧、 切口二次损伤等, 治疗效果较差。

湿润烧伤膏的主要成分为β-谷甾醇、 小檗碱及黄芩甙等[4], 部分研究证实, β-谷甾醇、 黄芩甙等成分可改变细菌生存环境, 促使细菌发生非遗传性变异, 降低细菌毒力, 预防和控制创面感染[5];小檗碱具有活血化瘀、 改善局部微循环等作用, 可减轻创面缺血、 缺氧程度, 促进创面再生愈合[6]。另外有研究显示, 湿润烧伤膏内含有的有效成分可与创面坏死组织发生水解、 酶解、 酸败、 皂化、 脂化和酯化等一系列生化反应, 无损伤地液化排除坏死组织, 为创面提供一个相对无菌和引流通畅的生长环境[7-8]; 可激活创面组织内的潜能再生细胞,并将其转化为干细胞, 再在原位增殖、 分化为创面各层组织细胞, 且其内含有的碳水化合物、 脂肪酸、 氨基酸、 维生素等成分, 还可为创面的再生修复提供充足的营养, 加快创面愈合[9-10]。 本研究中, 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 与既往研究显示的湿润烧伤膏可促进各类创面愈合的结果一致。 另外,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切口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 与李琳等[11-12]研究显示的湿润烧伤膏作为框架式软膏剂型, 可为创面的再生修复提供近似皮肤的生理性湿润环境, 在创面表层形成一层保护膜, 在减轻裸露神经末梢因受到各种外界不良刺激而引起疼痛的同时, 阻止创面水分丢失, 避免创面因干燥而导致疼痛的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 与常规治疗相比, 湿润烧伤膏可有效减轻剖宫产术后及会阴侧切术后愈合不良切口的疼痛程度, 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疗效显著, 且操作简便,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会阴换药湿润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产后会阴如何护理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周围神经阻滞和局部浸润麻醉在经会阴前列腺活检中的镇痛效果比较
The Desert Problem
舒适护理在外科门诊换药患者应用效果体会
如何预防和治疗会阴裂伤
海边的沙漠
浅谈换药室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阵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