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莉, 刘媛婷
(兰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50)
2017年1月19日习近平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绿色低碳的世界”[1]。经济全球化的日趋深入和不断发展使世界日渐处在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统一体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休戚与共的生命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生态共同体,并日益呈现出生态全球化的趋势。全人类同呼吸、共命运,任何一个国家的生态问题都可能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值此背景之下,中国政府立足全球视野,为全世界人民谋发展,郑重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举措,为人类文明的永续繁衍贡献了中国智慧,提出了中国方案。
中国政府在认识和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和中国发展之路的基础上,充分了解了世界各个国家之间处于一个既有矛盾冲突,又有一致利益的共同体中,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真挚态度,主动践行大国担当,诚挚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论述和内涵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目的是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绿色低碳的世界”[1],以实现全球发展共享共赢。其中,建设一个适合人类生存并永续发展的生命共同体是其首要之义。“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2]138。建设绿色家园的最终目的是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宜居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与建设绿色家园在一定程度上是高度契合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有利于全世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同时又是推动建设美丽中国的应有之义。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着力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表达中国态度和立场。中国立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与宏观视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推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理念和观点,积极探寻化解生态危机的现实路径,以促进绿色家园的建设。
人类生活在一个无法分割的生态系统中,承担着延续其种群繁衍生息且永续发展的共同利益追求,从而构成了一个无法分割的人类共同体。人类作为主体,其最终利益追求,从本质上而言则是维护人类种群生生不息的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不被损坏。人类作为大自然之中的物种之一,拥有其种群生存发展的共同利益和追求,这也就决定了人类个体都要维护自身的共同利益,人类成员个体的利益也体现着整个种群的共同利益。但是如果共同利益得不到实现的话,那么个体成员的利益也将无法保证。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那么人类主体将不复存在,所以这一共同的生态利益是人类主体行为的重要前提。随着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的日趋严重,人们开始关注人类整体的命运。人类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促进经济发展的建设都必须以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为必要前提。
人与自然本就是共生共存的生命共同体。人类作为生态命运主体和生态利益主体的双重主体,在应对全球性的生态环境挑战时,应紧密协作与配合,发挥好人类的主体作用,以主人翁的精神和气魄,凝聚全人类的力量,共同应对生态挑战,解决生态困境。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少数几个国家的单独行为,而是许多国家团结合作的共同行动。面对世界共同的生态难题,中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主动迎接挑战,并且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有全世界各国共同参与、共同协商、共同治理,才能打好这场生态文明建设的攻坚战。
“自然资源作为一种非竞争且非排他的公共产品,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具有很强的外部性”[3],这意味着人类可以共同享用和消费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为人类带来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但是人类对于自然环境被破坏的恶果也无法逃脱或避免。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既是当代人类宝贵的自然财富,同时也是子孙后代繁衍生息的重要物质前提。自然环境作为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条件,不仅为当代人源源不断地提供生存的养分,也为子孙后代享有同样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提供不竭的物质资源。因此,为了维护人类世世代代的“共同体”的代际公平,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要想维护人类共同体的利益和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维持生态多样性的发展,保护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同时,经济建设也不能超过自然承载力。人类进入18世纪以来,由于工业革命的发生,加上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力度空前加强。人类不可持续的黑色发展模式,在利用宝贵的自然资源为人类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积聚了大量的人与自然的矛盾。经济无序发展破坏了人类代与代之间的代际平衡,剥夺或减弱了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可能性。同时,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导致人类心理与物质发展的脱节,不利于人类文明的承续与繁荣。
“我们要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平衡推进二〇三〇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144面对日趋严峻的生态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已被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认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时代的要求,人类更应主动自觉地坚持可持续的发展原则,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自觉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行;在实现当代人利益的生产与生活过程中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基本底线,同时不伤害或破坏后代人的生存利益,维护人类世世代代发展的基本属性,上述这些都是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的重要体现。
随着人类生活关联性的不断深化和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严峻,在谋求全世界的生存与发展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已经成为人类共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与生态文明思想的目的都是为了建设一个清洁舒适的适合人类居住的美好家园,实现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
中国立足当下,展望长远,在国际社会重要场合多次呼吁:“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4]目前,全球共同面临着环境承载压力大、资源枯竭、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5]。这些方面的生态问题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发展,甚至可能导致部分地区发生战争。动荡不安的局势严重地影响了世界的和平和人民的幸福。基于全球利益的一致性,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动承担起中国的责任,并且将中国的生态治理方案与全球各个国家共同分享,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国家建设的各个环节中。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全人类的生存利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为了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和不断繁荣,国际社会应当携手同行,共同努力,树立生态保护意识,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为人类的长远利益贡献力量。
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一直贯穿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在义利问题上体现出先义后利的义利观,在面对全球共同的危机与挑战时表现出责权一致的责任观,在经济发展方面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观,在未来大局上是希望各国合作共赢的大局观。
古人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古往今来,义利的取舍一直是困扰人们价值选择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经久不息的讨论主题。中国人强调先义后利,“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2]136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与我们中华民族君子“舍生而取义”的高尚人格不谋而合。如今,在国际交往中,中国承诺绝不走“国强必霸”的歪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中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必秉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与世界各国友好相处,坚持正确的义利观,体现出中国的君子气概。
“中非合作绝不以牺牲非洲生态环境和长远利益为代价。”[2]137中国在国际交往中,始终以君子之态,践行大国担当,坚持义在利先,绝不以牺牲弱小国家的生态环境利益为代价。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国际社会应守望相助,合作共赢。“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凝聚力量,有效克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带来的不确定因素。”[2]140-141应将热情友好的人文情怀推行到各个国家和地区,反对狭隘极端的个人主义和种族主义,提倡和鼓励各个国家与地区同舟共济,共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体利益的实现。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世界共识。“中国愿意继续承担同自身国情、发展阶段、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责任。”[2]130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根据自身国情,当今世情,主动承担大国的责任,积极应对生态方面问题带来的挑战,主动谋求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且将中国生态保护的经验教训分享给其他国家;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希望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都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承担起生态保护的责任。
“有的车已经跑了很远,有的车刚刚出发,这个时候用统一尺度来限制车速是不适当的,也是不公平的。”[2]132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发展程度都各不相同,所以无法要求所有国家按同一标准执行。发达国家应该主动作出表率,承担更多的生态责任;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则是要避免踏上老牌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和错路,积极探索新的绿色发展之路。每个国家根据自身国情,提升生态保护意识,相应地承担生态保护责任。中国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起者和倡导者,更是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与世界各国同心同力,为世界绘制生态蓝图贡献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地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了国家战略布局中,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中国向世界表明的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态度。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将生态利益放在首位,绝不因一己之私而破坏生态环境。“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中非合作要把可持续发展放在第一位。”[2]137生态环境具有整体性的特征,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功能的完好性。中国在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中,也主动将生态环境利益放在优先位置,而不是盲目地为了经济发展而忽略生态环境的维护。无数次的历史教训表明,生态危机的爆发很可能会导致国家的破裂和民族的灭亡。因此,保护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行不仅对于中国的长治久安意义深远,同时对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人类社会的永续繁荣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构建一个普遍安全的生态共同体,始终坚持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第一位置,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运行,提倡绿色消费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进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建设的理念与行动中。
人类全球化的开端始于民族的历史转变为世界的历史,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是全球化的重要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出发点是站在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立场上,呼吁全球共同参与生态治理,共同对抗生态挑战。“我们要坚持同舟共济、权责共担,携手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2]128保护全球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保护全球能源资源安全与应对全球性的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对的生态挑战。生态治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区域性治理,而是关系到全人类生存发展的全球性治理。生态治理没有国界,人类处于一个共同体中,共存共生;面对共同的生态挑战,全球人民应携手共度,坚持合作才是王道,只有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全球的生态治理本就是一个复杂多元的难题,只有全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精诚合作,才能真正为子孙后代探索出一条永续发展之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结合新时代的发展特征,为人类发展提出的中国方案能够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继承性、时代性、科学性和国际性密不可分。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国古人讲究“天人合一”的境界,自然与人类合二而一,成为一体,即“天人合一”的理念。天道与人道相协调、相一致是“天人合一”理念的核心要义。“天人合一”强调:人类与自然的统一性,人类与客观规律的统一性,人类与自身道德的统一性。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坚持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将人与自然置于统一体中,不违背自然,不对抗自然,将自然视为是与人类本身共存共生的有机体来保护,而不是将其看成是消灭人类、反对人类的异己力量来排除。其次,坚持了人类与客观规律的统一性。在经济建设中,将人类的主动能动性与自然的客观规律相结合,不能盲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而违背自然的客观规律;要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法则。最后,坚持人类与自身道德的统一性。在开发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不能违背人类的伦理道德,不破坏子孙后代的生态利益,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损害了长远利益,在坚决坚持人类自身伦理道德的前提下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生态文明建设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并且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与推进,中国在呼吁全世界的民族与地区互联互通,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着新的国情和世情,生态文明建设也增加了新的内涵。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围绕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展开,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为人类的生存与繁衍提供一个绿色美丽的生态家园。但是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过程,会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发生着变化。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征,并且随着社会的更新,要根据不同的国情与世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时、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摒弃黑色发展模式,跳出“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为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地注入新的血液。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主流趋势,而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经之路,要想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需要国际社会为之坚持长期不懈的奋斗,才能最终实现这一共同理想和愿景目标。面对当今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生态安全困境与挑战,人类需要用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戮力同心,积极共同应对。
人类命运共同体孕育着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是中国哲学在推动全球治理格局中形成的世界观、方法论。这是一项有益于推动全球发展的伟大方略,对人类未来的发展给出了科学指导,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代表着人类社会未来的全球治理走向。由此,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了全球生态治理格局的形成,促使全球生态治理路径更加科学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由责任命运共同体与利益命运共同体升华演化而来的,由此提出新的全球治理格局为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也为全球的生态文明发展贡献了力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发展的整体性特征日趋明显,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全世界各个国家共生共存,利益一致。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事情,而是关系全人类生存发展的共同事务,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袖手旁观。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拓宽了其内涵的广度和深度,生态文明建设不再局限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而是彻底打破了局域限制,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的事务。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视野,面临国际社会普遍存在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诸如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污染严重,等等,达成国际社会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的共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筑加强了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突破了种族、文化、地域的多重限制,形成了国际社会携手共商共赢方案的态势。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立足于全球的宏阔视野,贯彻全球共商共建共享的生态治理方针,呼吁全球各个国家共同参与、共同协商、共同治理,从而使全球的生态治理成果惠及所有的国家和人民。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的终极目的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成,是中国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宏伟视阈,为全世界提出的超越阶级、超越意识形态的伟大构想。实现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国际社会的作用,为全世界人民的生生不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家园。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立足新的时代方位、把握新的时代脉络基础上,给国际社会提出的全新的中国治理理念与治理方案。生态环境保护关乎人类的前途与命运,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环节之一。世界本就处于一个共同体中,人与自然休戚与共,在人类共同栖息的地球村里,世界各国都应该面向未来,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加强国际间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生态文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阈下,全世界都要朝着这个共同的生态目标努力奋斗。这既需要国际社会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也需要人们同心同力、守望相助的相互支持与合作,更需要一代代人薪火相传的坚持与传承。只有人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守护人类共同的生态利益,才能真正做到人类文明的永续繁荣,并为人类绘制一幅壮丽的生态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