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呼图壁县数字农业发展现状

2021-11-29 23:36:14
新疆农业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呼图壁县水肥田间

郭 斌

呼图壁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新疆昌吉 831200

近年来,呼图壁县结合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充分利用现有互联网、物联网、导航定位、通讯和网络技术、自动化控制等数字化技术,在大丰镇建设了智慧农业示范园。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利用远程信息系统定期获取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状态、土壤养分、墒情信息等,认真落实田间各项管理措施,进行数字化管理,达到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效果,带来了农业生产综合效益的提升。

1 基本情况

呼图壁县依托中国农大教授工作站的技术优势,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项目集中落实在大丰镇,建设现代大型灌区数字农业园,打造现代高标准农业示范区。经过几年建设,项目实施面积2000hm2,安装田间自动化电磁阀、电动球阀1061套,首部用水计量与控制设备42套,自动反冲洗过滤器37套,自动施肥机42套,农情及墒情采集设备170余套,布设安装农田自动气象站6套,明渠自动化计量装置30余套,移动农情采集管理装置46套,农情远程监控视频60处,监测覆盖面积2000hm2。通过田间气象、农情、墒情、水肥等信息采集与分析,可实时监测示范区范围内的作物生长状态、土壤养分、田间小气候等信息。可实现网页、APP、手机等方式控制田间阀门的开启与关闭,按照作物需求及时供水供肥,有次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带来了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提升。

2 主要做法

呼图壁县在建设大丰镇智慧农业示范园的过程中,坚持高起点谋划,加强智慧农业顶层设计,进行高标准建设,实现农业生产“精准”管理,积极将数字农业发展理念贯穿于整个示范区建设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1 坚持高起点谋划,加强智慧农业顶层设计

在呼图壁县大丰镇建建设教授工作站,引入高校和科研单位各个学科专家教授,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强智慧农业顶层设计,培养数字化智能型农业人才。结合数字农业发展制定了《呼图壁县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呼图壁智能灌溉与智慧农业专项规划》和《呼图壁智慧农业系统方案》,充分利用互联网建设智慧农业云平台管理系统,实施数字农业的升级改造,为呼图壁的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全面的科技支撑。

2.2 开展田间作物管理数字化

充分利用示范区内的各种仪器设备,以灌溉自动化为基础,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土壤水分测量与精细灌溉决策管理系统已在呼图壁县监测作物面积2000hm2,通过点面结合的监测系统,使示范区农田土壤水分管理走向了自动化和数字化时代。建立智慧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园和应用示范基地530hm2,形成示范区内生长环境、作物种植、风险管控的农作物全生育期生长模型,构建了土壤环境、水肥监测、田间小气候等数据采集系统,在农作物生育期管理、病虫害预测预警、测土配方施肥及水肥一体化、化学调控、作物产量预测、机械化采收等方面做了重点研究,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全程实施数字化升级改造,形成了“呼图壁农作物数字化种植集成技术应用”。

2.3 推进作物种植模式“精准”化

在全面总结呼图壁县农作物种植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农作物数字化种植管理新模式:开展农情信息采集—农业专家对采集的农情信息进行分析研究—落实各项田间技术措施—进行最佳实践操作—开展数字化试验调控—形成县域内标准化种植技术指南。通过农作物种植管理全程技术措施的优化,实施微电脑控制滴灌技术和智能化管理,远程打开或关闭阀门,进行全程自动化灌溉,实现了按作物需求浇水。农机卫星导航播种和“精准作业远程电子检测系统”实施,使田间作业精度提高到2.5cm,实现了示范园内对作业进度、轨迹以及作业质量进行监控、任务进行审查、面积进行管理。农作物生长全程墒情监测、气象监测、智慧农业云专家系统管理,实现作物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全程实现数字化精准管理,让数据多跑腿,农民少跑路,有效的提升全县数字农业科技水平。

2.4 积极探索农业产业集成化

充分利用全县4G宽带网络基站全覆盖和乡镇、村级电商服务平台的优势,积极构建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络,初步建成电子商务网货供需平台,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随时随地音频视频沟通。从种子、化肥、农膜等农资的采购,到作物收获及农产品的销售,都可以通过物联网、互联网在智慧农业管理云平台进行。按照农作物全生育期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全程数字化管理,结合温度、光照、养分、水分、土壤等外界环境要求,把农作物生产过程划分为品种选择、精细整地、精量播种、水肥调控、病虫害防治、机械化采收等环节,搭建了农作物全生育期管理物联网、农田作业机械联网、作物信息录入监控联网、田间苗情诊断视频联网,控制指令下达数据联网的智慧农业新模式。

3 取得成效

3.1 经济效益

通过农业数字化技术的实施,可实时监测田间水肥情况,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省肥料用量30%。通过适量精细灌溉,节约用水40m3/666.7m2。大力推进绿色防控,构建资源节约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体系,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病虫害防治减少农药用量25%。通过全程监测与管理,玉米、棉花增产幅度达到12%~15%,番茄单产由以前的6500kg/666.7m2增加到8900 kg/666.7m2,增产幅度达到36.9%。据测算,种植作物降低田间管理费用200元/666.7m2,节约肥料48.9元/666.7m2,降低用药成本10.5元/666.7m2,作物增产增效200元/666.7m2以上,可实现节本增效460元/666.7m2以上。

3.2 社会效益

通过实施微电脑控制滴灌技术和数字化管理农业技术,一个劳动力就可以轻松完成80 hm2面积系统的操作控制,大大降低灌水劳动强度,节省大量的劳动力。2000hm2示范园节省劳动力300人以上。这些劳动力转移到县城周边企事业打工,增加非农收入,人均增加年收入4万元以上。以整合技术为手段,探索社会化数字农业服务模式,探索建立了“政府+专家服务团队+智慧农业公司+合作社”的智慧农业运行服务中心,开展数字农业新技术培训30余场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和农业合作社成员、农民技术员1200余人次。并为新疆农业大学、呼图壁东泉干校等学校提供实习培训,实训120余人。

3.3 生态效益

实现农业绿色发展。通过数字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实施,全县的水井安装井电双控设备1687套,控制面积7.3万hm2,通过“数字化无线远程传输”有效控制地下水的开采,近年来呼图壁县退出低产农田1.4万hm2,进行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平衡。以高效节水“首部”为单元设专人统一进行水肥管理,实施微电脑控制滴灌技术、农田监测和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减少了水肥的地下渗漏和蒸发,防止污染地下水及养分过剩造成的损失,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猜你喜欢
呼图壁县水肥田间
春日田间
科教新报(2023年13期)2023-08-15 10:18:52
雅苒致力于推动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田间地头“惠”果农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11-28 05:07:50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20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金桥(2020年9期)2020-10-27 01:59:34
“水肥一体化”这么厉害!
中国农资(2018年25期)2018-08-07 08:21:48
浅谈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北方贫困山区的应用与推广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1:10
浅析呼图壁县种业发展形势
2014年气候条件对呼图壁县主要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