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欢
昌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昌吉 831100
由于种植户延用传统的施肥方式,施用过量的尿素、磷酸二铵等,导致土壤板结、酸化、次生盐渍化日趋严重,蔬菜作物连作障碍日益突出,特别是辣椒连作给种植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微生物菌肥含有大量的有益活菌物质,施用一定量的微生物菌肥不但可以降解土壤中残留的化肥、农药及重金属等污染物,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还能提高作物的抗病和抗逆能力,在促进化肥减量增效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该试验通过比较施用微生物菌肥与常规施肥处理,分析辣椒生物学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差异,验证该肥料在昌吉市范围内种植的辣椒上施用的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微生物菌肥。由福州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在昌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基地,试验实施时间为2020年4-10月。
辣椒,品种为牛角椒。
试验地地势平坦,潮土土类,盐化潮土亚类。质地砂壤,土层厚度≥100cm,无明显障碍因素。试验地灌、耕、排水便利,土地平整,肥力均匀,0~20cm土壤有机质19.72g/kg、速效氮89mg/kg、速效磷12.7mg/kg、速效钾256mg/kg。常年平均≥10℃,积温3374℃,无霜期平均165d,年均降水160mm。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3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三次;小区面积60m2,试验地总面积540m2。处理A为施微生物菌肥,处理B为当地常规施肥,处理C为只施基肥、等量清水对照。
处理A:基肥:重过磷酸钙25kg/666.7m2、尿素10kg/666.7m2、硫酸钾20kg/666.7m2;追肥:整个生育期随水冲施微生物菌肥1200mL/666.7m2,分3次施入,辣椒的苗期300mL/666.7m2、始花期500mL/666.7m2、果实膨大期400mL/666.7m2。
处理B:基肥:重过磷酸钙25kg/666.7m2、尿素10kg/666.7m2、硫酸钾20kg/666.7m2;追肥:苗期随水滴施尿素8kg/666.7m2,始花期随水滴施尿素10kg/666.7m2,果实膨大期随水滴施尿素12kg/666.7m2。
处理C:基肥:重过磷酸钙25kg/666.7m2、尿素10kg/666.7m2、硫酸钾20kg/666.7m2;追肥:不施任何肥料,冲施等量清水。
该地于2019年11月进行秋翻冬灌,2020年4月29日移苗移栽。亩保苗4500株左右。6月9日现蕾,7月20日进入坐果盛期,9月22日开始采摘。6月20日防治病虫害,7月18日进行第二次防治病虫害,生育期共滴水10次,水量320方。9月15日开始采收,同时进行1%田间测产工作。
从表1中可以看出,处理A比处理B单株果实数增加0.8个,单果重增加2.7g;比处理C单株果实数增加5.2个,单果重增加19.8g。施用微生物菌肥对辣椒生育特性有较显著的影响,植株生长健壮。
表1 不同处理对辣椒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从表2中可以看出,处理A的平均亩产量最高,与处理B、处理C之间差异极显著;处理C的平均亩产量最低,与处理A、处理B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施用微生物菌肥对辣椒产量有较显著的影响,平均产3084.64kg/666.7m2,比常规施肥处理增产162.3 kg/666.7m2,增产率达5.55%;比只施基肥处理增产960.5kg/666.7m2,增产率达45.22%。
表2 不同处理对辣椒产量结果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三种处理下,处理A的辣椒亩收入最高,除去肥料成本外可达9004.42元,比处理B增收468.9元/666.7m2,比处理C增收2809.5元/666.7m2;处理B的辣椒除去肥料成本外收入8535.52元/666.7m2,比处理C增收2340.6元/666.7m2。
表3 不同处理的经济效益分析
施用微生物菌肥辣椒平均产量达3084.64 kg/666.7m2,除去肥料成本外收入达9004.42元/666.7m2,比常规施肥增产16.23kg/666.7m2,增产率5.55%,增收468.9元/666.7m2。微生物菌肥能促进辣椒植株生长发育,提高植株的单株结果数和单果重,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试验仅进行了一年,今后还需继续进行试验和示范,以便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本试验结果仅对提供的肥料样品作出的结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