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筠鹏,黎江涛
(1.厦门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2.厦门市翔城中学,福建 厦门 361100)
新冠肺炎疫情自2019年末在网络媒体上引起关注,随后迅速爆发,上升成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再次被推到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也引得某些反华势力蠢蠢欲动,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地炮制新冠疫情的谣言,以“武汉肺炎”“中国病毒”称呼新冠病毒。部分西方媒体带着偏见与傲慢,报道充斥负面态度的内容,甚至放弃新闻媒介的职业道德与操守,发布歧视性信息。例如德国《明镜》周刊封面赫然写着“新冠病毒,中国制造”,华尔街日报刊登了标题为“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的文章。某些别有用心的西方政客和媒体塑造了中国的负面形象,以此渲染民族仇恨,煽动反华情绪。
当国家形象遭遇公共危机时,诸多学者会将注意力放在主流媒体如何应对国外的舆论环境以及研究政府形象的对外传播路径与策略。但值得注意的是,大众传播同样有“社会协调”功能。赖特认为,大众传播不仅仅是“告知”,更重要的是在“社会和谐”指导下的“解释”。[1]主流媒体固然需要在对外构建中国形象上下功夫,但对国内大众也不仅需要做到“告知”,还要做到“解释”。《人民日报》的“钟声”栏目,则以新闻评论的形式,满足了国内广大受众的“求解”需求。
“钟声”的文章立场鲜明,反应迅速,在《人民日报》平台刊发,代表了媒体编辑部集体的意见,具有相当高的权威度和指导性。因此,笔者拟对“钟声”栏目于《人民日报》微博发布的关于驳论新冠疫情的“中国污名化”相关文本进行质性分析,以厘清在应对“中国污名化”问题上,“钟声”栏目新闻评论文章(以下简称“钟声文”)的写作技巧与特征,再通过对相应文章下的微博评论进行抽样选取研究,分析网民对于文本的态度与意见。
本次研究样本选自“人民日报”新浪官方微博在2020年3月至6月期间通过“钟声”栏目发布的关于驳斥外部势力借由新冠疫情从而污名化中国的评论文章,选取标准为文章需同时涉及新冠疫情、造谣及对谣言的驳斥与澄清三方面内容,最终获得了3月20日至6月11日期间的15篇钟声文。
获得样本文本后,我们将文本导入质性研究软件NVivo 11中进行编码构建,在系统编码前初步明确本次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在编码过程中对节点和各级子节点予以修正。通过分析样本,查阅相关文献和书籍,将文本以结构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最终本文确立了以下三个研究问题:
第一,本次选取的15篇钟声文中出现的高频词,其背后的含义是什么?
第二,15篇钟声文在标题起拟以及论证技巧上体现出什么特征?
第三,网民对于钟声文的反馈呈现什么变化?
确立需要研究的问题后,采用文本分析法,将数据与新闻传播学理论进行结合分析并得出结论。
本研究把15篇钟声文集合在一个文本里,通过NVivo 11新建词频查询,将词语最小长度设置为2,并选择同义词分组后运行查询。除去量词、数词、助词等与本文研究无关的词语后,将词语按照“对象类”归纳,又由于NVivo 11未将人名纳入中文词库,对于出现频率最高的人名“蓬佩奥”,其词频是由WPS查找和替换功能中的“突出显示查找内容”得出,最后本研究归纳的词频如图1所示:
“对象”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第一描述为“行动或思考时作为目标的事物”。[2]本文按照此条释义归纳了在样本文本中词频超过40次的“对象类”词语。因为我们是根据同义词组进行的词频统计,所以会产生一义多词的现象,例如:“美国”包含了“美国”和“美方”、“中国”包含了“中国”和“中方”、“全球”包含了“全球”和“世界”等。
通过图1可知,在驳论新冠病毒的“中国污名化”问题上,美国成为钟声文的主要关涉对象,其出现频次多达269次,远超批判行为的发起者“中国”,例如《美方政治偏见误己害人》一文中的“这些事实说明,根本不是中国耽误了美国,而是中国帮助了美国。美方一些人现在对中国大搞污名化,良心何在”。
而批判内容多围绕“疫情”和“病毒”展开,旨在澄清谣言、提出建议以及驳斥造谣者,例如《必须抵御污名化之毒》文中写道“目前病毒溯源工作仍在进行中,尚无定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扩散、蔓延之际,携手抗击疫情是当务之急”,“在病毒来源未明的情况下,美国一些政客迫不及待地指责、诬蔑他国,不容探讨真相,到底居心何在”。
由于新冠疫情属于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立足于世界范围进行讨论,因此“全球”一次出现频率高达102次。世卫组织作为在该次事件中的医疗权威方,其观点也被频频提及用以佐证文章论点。而某些西方政客罔顾事实,漠视生命,把新冠疫情当作玩弄政治权力的游戏,因此“政客”“政治”“生命”的出现频率较高。
在样本文本中,被批判的具体对象则是美国政客,其中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出现频率高达40次,其可谓是拿新冠疫情来对中国展开“污名化”攻势的头号人物。根据统计显示,在15篇评论中,有4篇指名道姓地对蓬佩奥的行径进行批驳,并以其为代表,把不遗余力地利用疫情对中国进行造谣诽谤的政客统称为“蓬佩奥们”。
“行为类”词语是指在样本文本中用于描述主体实施的动作的词语。与“对象类”词频一样,“行为类”词频也是由NVivo 11根据同义词组统计得出,因此也会出现一义多词的现象,如“合作”包含了“合作”“联合”、“控制”包含了“控制”“遏制”“限制”、“进行”包含了“进行”“实施”等,在通过NVivo 11初步得出词频,又经人工修正部分错误后,得出具体词频如图2所示:
根据归纳后的词频,可将词语情感分为正向、中立、负向三个维度。
经过对高频词中正向词语(“合作”“抗击”“帮助”“分享”以及“保卫”)的归纳总结,可看出其行为的实施主体多为中国。其中表示“合作”意义的词语在样本文本里出现频率最高,共达47次,体现了中方多次呼吁世界各方合作抗疫的意愿,并反衬了美国某些政客多次破坏国际合作的情况,例如《别玩与科学作对的荒谬游戏》一文中谈道“美国一些政客一再将疫情问题政治化,破坏国际抗疫合作的行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愤慨”。而具有“抗击”“帮助”“分享”以及“保卫”等意义的词语也展示出了中方在抗疫过程中的决心和付出,以及对世界各国的友善,与美方部分政客蛮横傲慢的行为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在样本文本中,负向词(“破坏”和“指责”)行为的主要实施者则是以蓬佩奥为首的美方政客,例如《污名化是危险的“政治病毒”》中写道“美国一些政客的拙劣表演,只会破坏全球合作抗疫的努力,破坏命运与共的共识,破坏守望相助的家园”,连用三个“破坏”,将美国政客只为一己私利不顾大局的狭隘视野展示出来。而与“指责”对应的文本材料则是突出了部分美方政客无理取闹的一面,例如《怀疑中国病亡率纯属政治化的臆测》一文表示“美国一些政客指责中国隐瞒病亡人数的论调刚出笼,连西方媒体也加以驳斥,直言‘绝无可能’”。可以说,钟声文用了大量负向词来描绘蓬佩奥等人的小丑形象。
对于中立词而言,除了“控制”一词外,其余词语(“进行”“发表”“传播”“指出”“研究”)的实施主体大多为中、美之外的第三方,主要用于客观陈述和信息补充。“控制”本为中立词,但会则根据表达主体和语境的不同而呈现出较大差异:若中方为表达主体,“控制”则体现出褒义倾向,如“中国是有14亿人口的大国,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殊为不易”;若美方为表达主体,其感情色彩则完全相反或加上否定前缀,如“中国控制世卫组织”“全球疫情蔓延就是因为中国没有控制住病毒”。
国家主义的特征可分为两个参照系:其一,以个人为参照系, 指的是在主权国家内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要以国家为中轴;其二,以全球为参照系,强调的是在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与人类共同体的关系要以国家为中心。[3]国家利益为国家主义的核心。通过对文本的词频分析可看出,在“对象类”词语中“中国”“全球”频次颇高,而最高频的讨论对象则是“美国”。面对美国政客对中国形象的恶意抹黑,中国想要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则需要在舆论场占据主导地位。《人民日报》作为党媒,除了代表中国的主流权威媒体对外发声,建立、维护中国形象之外,同时也要肩负起新闻媒介的守望功能,传播国外的信息,回答人们所关心的事实,渴望了解的情况,消除读者的不确定性。“钟声”通过密集的评论文章发布,多次强调“行为类”词语的正、负向,澄清谣言、拆穿谎言,用事实安抚民心,同时维护中国政府的形象,保证国家利益。
新闻评论可分为标题和正文两个部分。学者丁和根在评论梵·迪克的新闻话语结构理论时认为:由于宏观结构表达最重要的信息,它首先作为总结被表达出来;而该总结的最重要信息又在标题中被再一次概括。[4]标题是原子命题浓缩后的表现形式,包含着新闻评论的信息要素,一篇新闻评论的标题会根据情境不同而有选择的突出正文的论题或论点,同时,也会根据不同需求在标题形态上选择积极修辞或消极修辞。对此,有学者从信息与修辞两个方面对标题类型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四类标题:论题—消极修辞型标题、论题—积极修辞型标题、论点—消极修辞型标题、论点—积极修辞型标题。[5]以此作为分类,通过对15篇钟声文的标题进行归纳,得出图3:
由于样本文本皆为驳斥污名化谣言的论说文,考虑到信息传播与接收的效率,需要在标题直截了当地表达评论者的价值判断结果,因此,在15篇钟声文中共有13篇的标题以突出论点为主。
以突出论点为主的标题,在形式上可通过修辞手法来达到增加美感和吸引力的目的。但并非所有的标题都适合使用修辞手法,当文章论点强劲并且犀利时,只需直接展示论点即可,刻意的艺术表现反而会弱化其气势,甚至有可能导致意义模糊,因文害义。因此,可将此类标题分为论点—积极修辞型标题、论点—消极修辞型标题两类。在钟声文中,这两类标题的出现频次分别为7次与6次。
在论点—积极修辞型标题分类中,标题多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美国政客的形象更具象化。例如《必须抵御污名化之毒》《如此散“毒”罪责难逃》《污名化是危险的“政治病毒”》,三次将“污名化”称之为“毒”,使其意象与当下新冠病毒产生关联,生动地反映了造谣者的危害。如果说《别玩与科学作对的荒谬游戏》《追责索赔闹剧是文明之耻》两个标题是通过把美国政客的行为称为“荒谬游戏”“闹剧”,从而塑造了其无理取闹的“三岁小儿”形象的话,那么《“甩锅”岂能拯救生命》《诿过推责是赤裸裸的“政治讹诈”》两个标题则是生动描绘了其没有担当的无赖形象。
论点—消极修辞型标题则是直接表现评论者的观点与意图。以《全球战疫没有输赢只有共赢》为例,这个标题直接表达了评论者呼吁世界各方合作,抵制互相推诿挑衅的初衷,简洁明了,不会产生歧义,同时也表明中国官方的态度与立场。而在对谣言的澄清上,《怀疑中国病亡率纯属政治化的臆测》则是以判断句作为标题,直面回击国际社会上的质疑,态度坚决,言语有力。
丁柏铨主编的《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提出了三种在新闻评论中的论证技巧,分别为比较、比喻和反讽。[6]将这三类技巧设置为节点,在NVivo 11中对15篇钟声文内容进行论证技巧编码,得出结果如表1:
表1 钟声文论证技巧编码及结果
从表中可见,钟声文常用的论证技巧为比喻,且使用频率远超其他技巧。比喻的主要功能可分为三项:它可以使沉重的话题带上幽默的色彩;它也可以使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明晰,令受众不再望而生畏;有的时候,它还能够一针见血,达到理性分析所难以达到的效果。[6]在钟声文中,比喻常用于表现美国政客面对新冠疫情爆发时所做的各类行为,例如“甩锅”一词在钟声文中出现了21次,生动展现了美国政客抗疫失当后把罪责推诿给中国的表现,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更是将美方政客利用疫情来谋取政治得分的行为比作“玩火”。在表1比喻技巧的编码示例中,作者用“幌子”和“棍子”把抽象的“人权”概念具象化,令读者一眼就能明白,所谓“人权”,只是有些人为所欲为的借口与武器。
钟声文中的比较手法多用于论证中国与美国双方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做法和理念上的不同以及对比美国在同类事件上采取的双重标准。唯一一处反讽则用在对蓬佩奥的抨击上,“蓬佩奥先是被美国媒体称为‘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国务卿之一’,并很快‘晋升’为‘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国务卿’”,用反讽的口吻尖锐地揭露了蓬佩奥在美国媒体中的形象。
新闻评论的主旨是阐明道理,因此说理在新闻评论中占据着主要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摆事实、讲道理就是新闻评论的全部。从标题的起拟以及论证技巧中都可以看到修辞手法的身影,从修辞手法的使用中又可窥到新闻评论的美学内涵。新闻评论需要通过评论者赋予的美感增强感染力,提高传播效率。而美感的形象直接性则表现在美的欣赏中不假思索,不需要借助于抽象的推理或思考,并能直接断定对象的美,直接引起我们的美感。[7]因此,评论标题不仅是文章信息的总结,同时也是勾起受众兴趣的门面。而在作者行文过程中,除了要在内容上下功夫之外,还需要考虑形式的美感。例如钟声文将蓬佩奥的行为之“毒”与新冠疫情之“毒”巧妙的关联在一起,受众在阅读时即可展开类似联想。联想是审美心理的高级形式,形式的美感融合在新闻评论中,不但提升了文章的可读性,也增强了受众的享受性,从而扩大了传播的感染性。
为调查网民对钟声文发布的反应,本文利用Python抽取了15篇钟声文下所有一级评论(不含对评论的回复)共9723条,平均每篇钟声文含评论648.2条,钟声文评论数最少是379条,最多可达1066条。一级评论的排列与微博前端显示一致,均是按照热度排列。据此,我们拟在15篇钟声文的评论中以3为间距进行等距抽样,剔除原数据中无效评论(包含无意义、不相关的文字或符号),每篇钟声文抽取30个样本,即15篇钟声文共抽取450个评论数据样本,以此作为考察网民整体意见的基础样本。随后将样本导入NVivo 11进行编码,以每篇钟声文为单位,将网友评论内容分类。对钟声文的抨击对象抱有极端态度并伴随着侮辱字眼的,或带有明显讽刺意味的评论归为嘲讽/辱骂类;保持理性情绪并对中国政府、《人民日报》、网友等对象提供建议或对社会进行呼吁的归为建议/呼吁类;对钟声文驳斥对象持谴责批判态度但保持理性且用语文明,或对驳斥对象进行客观分析的归为批判/分析类;其余部分归为其他类,主要构成元素为网友表达的个人感慨,包括同情、赞美、支持的情感表达,或没有明确态度倾向地客观内容陈述。根据钟声文在微博发表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最后得出编码如果如表2所示:
表2 网民评论内容编码及结果
通过表2可以明显看到,当“钟声”第一次对污名化进行回应时,网民评论中带着极端情绪的嘲讽/辱骂类内容占大多数,其中也存在着理性的批判与分析的声音。而这两类的差距在第二篇钟声文发布时逐渐缩小,趋于平衡。这种短暂的平衡在第三篇钟声文发表后即被打破,建议/呼吁类评论突然增多,内容多与文章标题相关联,呼吁社会大众相信科学,抵制谣言。建议/呼吁类内容第二次飙升在《必须抵制挑衅现代文明的行径》发布后,此时网民评论的重点在于建议《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加强境外宣传工作,需要让国际社会听到中国的声音。并在此之后,“加强外宣”的建议一直是网民在建议/呼吁类中的表述重点。值得注意的是,到第七篇钟声文《污名化是危险的“政治病毒”》发布,其他类评论数目开始明显上升,网民开始更多地表达除了愤怒与谴责以外的情感。从这以后的钟声文网民反馈类型中可以看到,网民情绪趋于平缓,展现了以理性内容居多,极端情绪较少的常态化趋势。
网络与新媒体的崛起与普及为网民提供了自由表达的平台,而网民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则会与自己秉持同质思想的个人建立起集群。根据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观点,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互相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以及立刻把暗示的观念转化为行动的倾向,是组成群体的个人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8]在这个集群中,面对同一事件的情绪会在个体之间相互传染,然后趋向一致。我们按照情绪正负向分类,可暂且把建议/呼吁类和其他类划分到中立/正向态度里,而辱骂和批判实际上都属于负向态度,只是表达方式有极端与理性之分。从《必须抵御污名化之毒》的评论分类可以看出,面对境外势力对中国的污名化,网民的第一反应是愤怒,因此言语侮辱和谴责批判的反馈占大多数,中立/正向的态度极少。这种情况持续到第二篇文章的发布,中立/正向态度仿佛遭到噤声,陷入“沉默的螺旋”。但丹尼斯·麦奎尔(Denis McQuail)等学者认为,沉默的螺旋奏效的条件有两个,其中一条便是“个人不能相互交流意见时,这个理论才能成立”。[1]由于社交媒体的便捷性,个体之间可以利用网络与媒体达到跨时空的意见交流,使得这个条件难以成立。学者邹振东认为:所有的表达在其出发点上,或者在其目标上,都是在表达一种正确。舆论的表达,先是“自以为是”的表达,再到观点不同甚至针锋相对的“各以为是”的表达,最后有可能出现一致性的意见,变成“众以为是”的表达。[9]从表2中可以看到,自第三篇文章的发布起,网民的情绪从最初的极端愤懑逐渐趋向平和,于是另一方的声音逐渐变大,开始达到正负情绪相对平衡的状态。虽然中立/正向态度与负向态度没有完全被同化至某一方,但非理性的极端情绪明显减少,达到了理性表达与正向/中立态度的基本统一。
综合以上分析,可回答文章开始提出的三个问题:
第一,本次选取的15篇钟声文中出现的高频词均指向了《人民日报》的功能,它作为国家党媒,秉持着爱国主义精神,用其权威性和专业性在国内外构建了中国的正面形象,积极维护国家主义的核心,力求保证国家利益,并且较好的完成了其“解释说明”“协调社会”的职能。
第二,15篇钟声文在标题起拟合论证技巧上,通过了积极的修辞手法以及富有阅读美感的论证技巧,丰富了说理性文章的感性形象,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度”,从而体现出了新闻评论文章的美学特征。
第三,对于钟声文的发布,网民的反馈呈现出了从最初以负面情绪为主变为正、负情绪相对平衡的变化,最后达到了理性表达与正向/中立态度的基本统一。这归因于新媒体造就的舆论世界的竞争性。同时也暗示了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是否适用于日新月异的网络社会仍有待探讨。
本文主要通过对15篇《人民日报》“钟声”栏目的新闻评论文章进行质性分析,观察了在同一议题下钟声文呈现出的共性特点,并尝试挖掘其内在含义,再通过对网民评论的抽取,分析了其意见态度的整体变化趋势以及原因。当然,本文仍旧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往后进一步学习和提升。首先,本文主要使用质性研究,数据分类标准难免趋于主观;另外,由于样本较少,分析结果的普遍性仍需要通过扩大采样样本来加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