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璇
《奥伯曼山谷》创作于1835年,当时李斯特正于瑞士旅游,在行至阿尔卑斯地区之时被山谷风景所感染,进而才有了《旅行岁月》的第一集,而《奥伯曼山谷》则是其中的第六首。瑞士的风土民情给予了李斯特以无限的创作灵感,为此以瑞士山谷加以命名,但其中的内容则是瑟南谷小说《奥伯曼》的主要情节,这一点在李斯特人物传记中也得以印证。奥伯曼对于钢琴音乐作品具有其独特的看法,相较而言更加重视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为此其音乐思想具备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而这一山谷也是其小说主人公奥伯曼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为此李斯特在行至这一山谷时便不由得想起了小说主人公的悲惨一生,结合眼前的壮观景色便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奥博曼山谷》这一作品的情感基调与小说《奥伯曼》相一致,虽然大部分为忧郁且悲凉的情感基调,但并没有持续至全曲结束,这与李斯特本人所秉持的生活态度具有密切关系,他始终认为人应当掌握自己的命运并最终成为一个强者,为此在全曲的最后部分其情感基调也由阴郁逐渐转变为明朗。
《奥伯曼山谷》这一作品影响深远,后人在对其曲式进行研究时其观点也有所差异,但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即套曲形式、奏鸣曲形式及复合再现四部曲形式,全曲的节奏型为4/4拍并采用了Lento assai速度,而本文在分析时以第三种观点为基础,分别从乐曲的“起”、“承”、“转”、“合”加以概述,从严格意义来讲“起承转合”并不能看作一种作曲结构,在钢琴作品中只作为一种陈述功能的音乐类型出现,但由于在再现性二部曲式中非常常见,为此也可以将《奥伯曼山谷》看作是二部曲式乐曲,而“起承转合”则可以视作为不同部分的特征。
“起”主要是用于表达奥伯曼的忧郁心境,左手负责1~8小节的主旋律,且谱例上明确标注了低声部的处理方式,此时右手的伴奏织体应当做到均匀且轻柔,进而达到烘托背景气氛的作用,且从第9小节开始其重点由左手也转移至右手,音乐形象之间实现了有效对话,内心疑问也得到了回答,在演奏时一定要强调音乐层次的划分,演奏过程应当跟随主旋律走向并区分各个声部所起到的作用,且为强调作者此时的悲苦心境还对触键方法做出了明确的要求。
“承”即为对第一部分的承接,作者采用了C大调以带出高声部旋律,其开端为第75小节,左手设计为双音的伴奏音型而右手则以小指勾勒线条,以此来突出宁静的氛围,此处以小乐句连接长乐句,进而实现了自然的过度,这一部分的重点在于右手小指的演奏,需要在落键的时候找准出音点,按照谱例上的弱音踏板标注进行演奏,第一(75~84)、第二层次(85~94)之间需要表现出向上递进的感觉。
“转”是指音乐性格的变化,这一部分的表达方法为宣叙调,以左手的连续震音来烘托紧张的音乐氛围,同时又右手的连续八度突出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作者在创作时采用了奏鸣曲展开部的手法并将其简单分为四个部分,其情绪层层递加,其速度突然转急,故事情节的矛盾冲突也达到顶峰,同时以双手的大型和弦齐奏为结尾,通过区分轻八度、中八度及重八度来凸显音乐性格的变化。
“合”为第四部分的开端,作者创作时在谱例上第170小节处做了lento标记,代表着乐曲的情绪由紧张变为柔和,同时对主题进行变形处理,对第一部分进行再现,此时右手的两个声部需同时行进,区分主旋律及背景旋律,而左手则需要以单音点出低音以增加乐曲的立体感,就175小节而言双手需要使用相同的音型,就180~187小节而言可以在两种演绎法中任选其一,就188小节而言双手需要使用大型和弦以凸显情绪变化,而其中的rinforz标记也使得乐曲变得更加明朗。
李斯特通过营造悲凉及抑郁的音乐氛围来表达其心中的纠结与挣扎,一改以往采用简单小调及偶然离调的创作方式,反而采用了多变的、频繁的游离调式,全曲中常见等和弦转调以及不明确转调,通过对边缘曲式结构的调性游离处理来增加乐曲感染力。以开篇的第1~4小节为例,其调性由e小调转变为g小调,以第26~28小节为例,其调性也由♭b小调变为a小调,以第214~216小节为例,全曲以E大调为结尾同时又进行了同主音的大小调转换,并以e小调作为尾声的补充,最终结束于不稳定的音响之上,作者希望以此暗示主人公奥伯曼与悲惨命运的斗争仍在进行,再次突出了作者的悲观及抑郁心境。
1、独具特色的和声
李斯特在和声的使用上进行了创新,《奥伯曼山谷》之中的和声应用不再局限于主音之后,反而采用了半音级进与停滞的方法,由此产生的和声音响用于描述主人公的纠结情绪非常贴切。以开篇的第1~9小节为例,以e小调为开端并持续向下行进,演奏者的右手部分以小七和弦为主,且每个节奏群的第一拍都使用了休止符,而左手部分则更加突出强拍音,A段中包含了两个乐句,第二句中则采用了等和弦转调的方式,实现了到g小调的自然过渡,而第五小节中的第一、二句材料只在音高设计上所有区别,用于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而第8小节以♭b小调为止,低音部与高音部的结尾处都进行了延长处理,这也使得音乐的停顿感更加明显,随后进入B段以表示主题发展,全曲中不协和音程相对较多,而和声部分所渲染出来的音乐氛围以阴郁为主。
2、不协和音程
钢琴曲《奥伯曼山谷》中常见各种性质的七和弦设计,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向导作用,可以将乐曲的紧张气氛推至高潮,为此用于表达作者的内心纠结非常贴切,其中以柱式七和弦及其分解和弦的应用最为常见,七和弦与三和弦的交替进行实现了音响效果的丰富,分析增三和弦可知其主要特征为跟音,且其中的三音及五音均为大三音程,相较其他半音阶化的和声设计而言其音响效果更为尖锐。钢琴作品《奥伯曼山谷》中出现了浪漫主义音乐时期并不提倡的不和谐和声,这对于准确刻画人物形象并突出内心情感具有重要意义,且不协和音程的使用使得乐曲表现力大大增强,尤其是二度音程以及由和弦转为而来的二度音,且二度音程虽然极不和谐,但相较增三和弦而言已经算是众多不协和音程中较为柔和的一种,能够促进整体旋律的平稳推进。
3、半音阶式和声
李斯特为强调抑郁及悲伤的情绪以小调为该曲主旋律的调式,同时大量使用了半音阶式和声以进行氛围渲染,且在第1~9小节中最为常见,第2小节之中的右手部分进行了低音小二度行进且持续全曲,而在主旋律的创作之中为突出弱起处理就在强拍处进行了小二度处理,而小二度在大范围内的应用也使得一个固定的音乐形象由此形成。虽然《奥伯曼山谷》这一作品中出现了多声部的同时进行,但其本质始终为主调音乐,这就意味着旋律与伴奏之间的分工非常明确,这对音响效果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且伴奏部分大多为低音与和声层的同时进行,其伴奏织体的形式也较为多样。以第75小节为例,其旋律主题在上层,虽然并没有使用低音,但其行进依然基于柱式和声,缓缓的由升f小调转变为C大调,且旋律行进至第77小节处在C大调的基础上加入了少许和弦外音,用于表达平静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小插曲,且此时的和弦外音大多为半音,以主题中的小三度变化为例,其和声实现了升f到g小调的转变,同以第81小节中的二度音程为例,其下方和声层中的和弦并无变化,通过将跟音置于上方主题之中以形成小二度。
乐曲开端的1~8小节对于触键的要求非常高,这是因为该部分为主题旋律的首次出现,演奏者的右手部分以伴奏为主而左手部分则负责主旋律的连奏,且其左手手指在下键时应当强调“慢下”与“深下”,同时还应当注意贴键技巧的应用,这一乐句的情绪相对平稳,且为准确的表达出柔和的音响效果就要对下键力度进行严格控制,不因下键过轻而导致情绪表达不到位,同时也不因下键过重而导致音程突兀或不连贯,进而准确塑造音乐形象并充分表达音乐情感。右手的部分在演奏时主要采用了柱式和弦伴奏织体,在演奏时需要控制下键力度并确保下键整齐,除此之外还应当强调手腕及手掌的协调与控制,从而确保手指以贴键演奏的方式进行演奏并将音响效果铺垫于旋律音层的下面,这对于营造山谷中阴暗与朦胧的氛围并凸显主人公内心的彷徨具有重要意义。由左右手分别演奏旋律及伴奏时其难度并不算大,只有以单手控制两个声部时其演奏技巧的难度才相对较大,以第170及171小节为例,右手需要同时演奏旋律及伴奏声部,演奏时需要以一指与二指负责和声的演奏,尽可能贴近琴键并将下键深度控制在1/3或1/2,进而为旋律部分的演奏进行铺垫,除此之外,演奏者还需要对乐句旋律及音响效果进行分析,进而选择不同的触键方式。
八度的演奏要求演奏者必须将一身的力量集中于手指,尤其是较快节奏的八度音阶演奏,演奏者的手臂应当呈放松状态并能够自然的将其前臂带动,而八度音程的大跳演奏则更加强调手眼的协调。钢琴作品《奥伯曼山谷》中采用了大量的八度音阶,相较单音旋律而言其音效效果更加饱满,以第46小节为例,八度音阶的演奏确保了旋律的连贯性,按照谱例要求应当进行力度的均与分配,此处的espressive标记要求演奏者尽可能将手指贴近琴键并保持连续的动作,灵活运用手腕的力量并以画半圆的方式来实现力量的合理分配,在结尾音符处应当做缓抬腕动作,从而使结尾更加自然;以第87~94小节为例,主题上的变化也使得单音转变为八度音阶,演奏时应当重点突出旋律声部并向高音清晰,而伴奏部分则需要控制其音量以达到渲染氛围的目的。
颤音可以简单分为单音符颤音以及和弦颤音这两种,演奏者一定要保持手臂的放松状态,充分利用指尖的力量并强调肢体的协调运动,以第119~120小节为例,此处的颤音位于伴奏声部,为避免喧宾夺主应当时刻控制演奏音量,不仅要使手指紧贴琴键还要确保发力均匀,不可过于松懈也不可过于紧绷;以第148小节为例,和弦颤音的演奏难度相对较大,这是因为和弦的音量往往大于单音,为此在要求演奏者固定手型并灵活动腕,进而确保下键的整齐、音量的适中以及音色的统一。演奏者在练习时应当以手臂及手腕力量的训练为基础,同时还需要关注触键的声音,对于颤音的演奏应当保证单音与和弦的音量一致,进而进行速度的变化以及踏板与表情记号的灵活应用。
踏板处理是钢琴曲《奥伯曼山谷》之中的技术要点,以音色的清晰及干净为其处理原则,乐曲开端的第一个音就要使用强音踏板,依据左手主旋律进行变化,由于这一部分的情绪较为平稳,为此切不可采用满踏板的处理方式,同时还要关注旋律的连贯性,这是因为乐句与乐句之间的连接也需要依靠踏板的变换,但当乐句中出现颤音之时,演奏者需要根据颤音时间的长短来决定踏板踩踏的时间,既要避免因踩踏时间过短而导致音响效果不明显,同时又要避免踩踏时间因过长而导致音响效果过于浑浊,为此乐曲开端应当采用半踏板并在颤音处做快速抖动,既可以控制颤音的音量又可以保证旋律声部的清晰。演奏者在练习时应当关注踏板踩下后的音响效果,同时还需要根据演奏的要求来调整其抬起高度,进而达到突出旋律层次并润色音色的作用。
李斯特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经典之作,而钢琴曲《奥伯曼山谷》不仅强调了演奏技术上的创新,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其独特的音乐思想,该曲创作于李斯特一生中最为平静的时期,此时的他不仅收获了美满的爱情同时还醉心于旅行,这一作品背后蕴含的文学价值值得深入探究,无论是其写作手法还是曲式结构都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而音响效果的完美展现则需要借助超高的演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