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耀荣,赵星星,谢天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
农产品社区电商是以互联网为形式,以社区的生活为中心,整合社区周边相应范围内的资源开设的实体门店或者设置代理点,通过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日常所需的农产品。
农产品社区电商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呈现出多种发展模式,一是大型电商平台,二是垂直型电商平台,三是以自身传统为优势的电商平台,还有传统的超市电商平台以及电商平台代购配送模式。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出现了新模式,有“店+社区”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借助互联网平台购买产品然后到线下社区门店取货或者送货上门。第二种则是“团长+社群”社区拼团模式,该模式借助移动互联网社交工具,整合多个社区社群资源,采用社区团购系统(如微信小程序)或者微信群方式,为用户提供日常生活消费服务。
由于从事农产品社区电商主要以农业类为主,工作相对繁重且收入不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普遍低下,而且高等院校此专业又较少,专业技术人员不足。
物流等基础建设不完善且发展较慢,在发展中冷链体系建设还有待提高,现有的冷链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配送效率。
农产品的相关标准不统一、不完善,未建立起完善的溯源机制。包装保鲜技术水平低下,没有结合先进的食品保鲜技术,消费者的满意度不高。
为了快速抢占市场份额,早期农产品社区O2O电商的普遍方式是通过拼低价来吸引消费者,然而低价的结果,是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我国消费者购买农产品长期是线下为主,还未形成线上购买的偏好,且线上对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反应较迟缓,这导致消费者体验差,使得用户黏性低。
企业需要不断引入专业人才,同时更要积极培养本公司的人才,建立完整的人才定期培养模式。
完善“最后一公里”物流体系建设,构建农产品集中配送平台,减少流通中的冗余环节,使整个供应链简单化。可以开展“T+1”送货模式,即次日达模式,规定几个备选的送货时间,给用户一定范围内选择的自由。
加强产品标准化建设,加强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提高各个物流节点之间的协调性,实现冷链物流的集约化和规范化。
走社区化发展道路,激发社区团购群活力,在社区附近建立更多的线下实体店,增加网点,最大可能地减少代理商。社区负责人每日在社区团购群中发布平台的促销和特色农产品商品及销售链接,以吸引社区客群点击进入平台,并随手下单。
社区营销模式的优势在于线上购买、线下取货快捷便利,应多开展推广活动,让消费者感受到这种营销模式的好处,引导新消费习惯建立,提高用户购买黏性。
未来的发展中,农产品社区电商市场会呈现多种商业模式并存的现象,一家独大的可能性较低,随着相关基础建设的完善、扶持政策的推出、社会各界关注度升温,农产品社区电商主体定位会通过政府层面深入到实地的基层,会逐步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成为一个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