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 玥
(聊城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聊城 252059)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地域性①蒋宝德、李鑫生主编:《中国地域文化》,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7年,第5-6页,第69-70页。,中国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密不可分,他们是主流与支流、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②王利平、贾俐俐:《地域文化课程教学的“文化立场”研究》,《教学与管理》2021年第24期,第77-79页。。地域文化是不同地方的人类创造的文化区,中国地域文化大致可分为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秦文化、楚文化、三晋文化等。③蒋宝德、李鑫生主编:《中国地域文化》,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7年,第5-6页,第69-70页。不同的地域文化有各自的特殊之处,而不同地域文化的共同之处则汇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每一种地域文化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呈现中国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是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丰富资源,一些院校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课程实践中融入地域文化资源,是一种良好的尝试。以山东为例,部分院校实现了地域文化与高校课堂深度融合:山东建筑大学结合学科特点建立鲁班工作坊,开设了《鲁班文化》课程④田静萍、聂西文:《论文化自信下的山东高校齐鲁传统文化建设》,《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8年第5期,第54-57页。;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开出了《中国传统文化》、《齐文化概论》、《齐文化发展史》、《齐文化旅游概论》、《孙子兵法》、《中国古建筑欣赏》、《齐文化与成功学》等课程,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走出一条齐文化特色课程系列化的路子⑤朱艳红、陈一平、石艳玲:《地方高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以山东理工大学为例》,《管子学刊》2014年第4期,第79-82页、第90页。;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依托当地丰富的运河文化、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聊城明清圣旨博物馆等馆藏资源,开设了《古往今来话运河》、《明清宫廷史事》等课程,在聊城大学的地域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文科专业必修课与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具有较高的开课率。通过各高校的实践效果总结可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融入地域文化内容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新颖教学思路。
广泛利用挖掘本省、本地文化资源来优化《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学生反应好、接受程度高、师生共鸣强。例如:聊城大学政管学院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讲授“中国传统宗教•道教”这一节时,以聊城市阳谷县张秋镇关帝庙作为案例;在讲解“中国古建筑•馆堂”时,以聊城市大码头街山陕会馆作为案例,两处案例均涉及到聊城作为运河大都市的历史,体现出聊城“运河古都”的文化底蕴。家住聊城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极高的荣誉感,外地学生对于耳熟能详的地名背后的故事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堂抬头率和发言率显著提升,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本课融入地域文化显著提高本地学生地域文化素养的深度,提高外地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的广度,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多样性,增加学生对学校所在地文化的理解度和归属感。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性质决定了其必然具有学术性和日常性两个方向,形而上的思想理论通过形而下的生活文化表现出来,十分适合依托地域文化建设讲授+实践的教学模式。具体表现为:第一,课程内容的日常性,学生只需用心观察体验,便可在生活中找到答案。第二,课程内容具有世俗性,素材来源于生活,如传统节日、民俗服装、礼仪规范,全部依托地域文化。在聊城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班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设计了大量的实践课,以直观的形式带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走进齐鲁大地。春季学期开学之初的“二月二,龙抬头”这节课中,请学生品尝聊城民间小吃“炒豆子”,讲解“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民谚的由来,通过“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的民间故事,引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图腾崇拜与农耕社会的密切联系。根植于百姓生活的地域文化,能够使理论知识生动化、形象化、接地气,容易在学生脑海中产生画面感,加深课堂印象,使《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效果得到极大提升。
人们到达文化自信的境界之前,需经历对文化的自知和对文化的认同这两个关键步骤。以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缺乏地域性,学生往往身处文化之中而不自觉。本课内容融合地域文化后,让学生从认知地域文化入手,进而实现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最后上升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因此,课程思政与传统思政课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基于专业内容而开展思政教育,这也是课程思政相对于思政课的显著优势。例如:讲解“中国古代水利设施•运河”时,首先,引入大运河聊城段遗迹、文物,组织学生参观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直观体会运河的历史。其次,设置分组活动,本地学生查找聊城运河相关的文献,做聊城运河主题PPT并讲解;外地学生查找聊城以外的古代水利设施,如台儿庄古镇与运河、成都都江堰等。最后,动员学生走访聊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几处遗产点,撰写调研报告。聊城大学通过《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选修课这一优势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普及式的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对运河历史的认知水平、对运河文化的认同水平,进而提升文化自信,意义深远。
本课教学内容的改革重点在于建设高校本地素材库。《中国传统文化》教材众多,开设本课的高校更多,因此,本文目标不是建设适用于某地、某校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而是旨在建立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使每所高校都能够建设一门具有本地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引导学生在文化实践中形成文化认知、文化自信。以聊城大学为例,本课在融入地域文化的同时配合项目导向教学法,将课程改革目标分为以下三个层次,逐级构建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地域文化素材库”。
省级素材库涵盖山东省的代表性素材,体现山东地域文化的特征。在地理方位上,取材山东省内各地区的地域文化;时间顺序上,从旧石器时期以来的齐鲁文化遗存、新石器时代的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夏商周以来各历史时期文化的代表人物、思想;在学习对象上,融入思想文化、典章制度、科教文卫内容;整理省内各地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纪念馆等资源,形成目录;整理省内代表性的古建筑、古村落、古镇、特色街区、景区、遗址、遗迹等资源,形成目录。
市级素材库涵盖聊城地区的代表性素材,让学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聊城大学地处鲁西平原,有大量的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存;夏商周时期以来,方国文化在聊城冲突、融合,思想文化在聊城传播、发展,地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结合聊城的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明清圣旨博物馆、范筑先纪念馆、孔繁森纪念馆、聊城契约博物馆、东昌木版年画博物馆、东昌葫芦博物馆、鲁西茶文化博物馆、明清紫砂博物馆、红木家具展览馆、金丝楠木博物馆、戏曲文化展览馆、聊城婚俗博物馆、民俗文化陈列馆、东阿阿胶博物馆等公共资源,总结出聊城地区的地域文化素材库。配合项目导向教学法,鼓励学生自发组成项目小组,在本市辖区内负责一个“接地气”的传统文化项目。
山东省外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所需素材,也应分门别类按照课程结构而归纳整理,省外素材适用于学生在课外时间的考察和课程结束以后的体会。如“中国古典园林”这一部分涉及到的北方皇家园林、江南私家园林、岭南园林,素材分布于北京、河北、江苏、广东等省,教师整理出几种典型的园林作为不同园林类型的代表,通过课堂讲授、观看图片视频来传达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尤其注意省外素材应具有代表性,让学生产生“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学习感受。例如:选取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恭王府、北海公园代表北方皇家园林,和园、个园、拙政园、留园代表江南园林,余荫山房代表岭南园林,课堂上通过总体布局、平面风格、空间处理、建筑色彩、园内景物的对比展现出三种园林类型的鲜明差别。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有大量的内容来源于生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更能凸显出本课程的特色,也有助于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度和广度。课堂讲授尽管具有系统性,易于教师把握课程的思想性和深刻性,但容易降低课程的生活性和趣味性。因此,课程采用课堂讲授配合项目导向式教学方法,辅以专题活动、以赛促学、课外巩固和变更考核方式等方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对课程的掌握力度。
《中国传统文化》按照内容可分为思想文化篇、典章制度篇、科教文卫篇,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的三个层次,体现了文化的“深入浅出”。不论是教师对课程的整体性把握和系统性讲解,还是学生对文化实践项目的汇报和文化活动的总结,都离不开课堂教学。
《中国传统文化》的课堂教学容易产生一些问题,如:教学资源欠缺,师资力量薄弱①马赫:《OBE理念下民办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探究》,《文化产业》2021年第19期,第110-111页。,教学内容浮光掠影,无法触及深层文化内核;学校不重视、学生不重视,教师惰于挖掘文化内核②杨姝琼:《融媒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导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究》,《内蒙古电大学刊》2021年第1期,第74-77页。,等等。为解决课堂教学的弊端,很多一线教师尝试使用不同方法,如任务驱动教学法③罗瑞:《“任务驱动”教学法培养师范生核心素养的路径思考——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为例》,《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第53-57页。、混合式教学法④梁玉洁:《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线“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第64-68页。,改善课堂教学效果。聊城大学政管学院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法,将学生负责的传统文化项目贯穿到课堂讲授中,使课堂讲授和项目指导与提升结合起来,增加了课堂讲授的接受率,也便于教师全面把握学生项目,增加师生针对传统文化项目的探讨与关注。
本课程设计8-10课时的实践课,用于进行参观讨论、田野调查等专题实践活动。本课程可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法,组织学生成立6人左右的项目小组,根据上文所述的地域文化素材库内容,由学生自发设计项目,每组承担一个地域文化项目,学生在周末和假期自发组织项目相关的实践活动。例如:东阿县的学生带领组员成立了“东阿阿胶文化研究”小组,在周末、清明假期内前往聊城东阿阿胶博物馆学习,在阿胶制作车间参观;贵州学生组成了“水族马尾绣文化传承研究”小组,学生在聊大校内查找资料文献、准备汇报材料,学生家长在贵州老家提供大量照片和现场拍摄视频。学生项目的多样性和地域性为课程带来极大的活力,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来组织课堂实践活动。例如:在“中国陶瓷”这一章课前布置所有学生带来一件或多件自己的陶器、瓷器,在课堂中摆放在讲台上,由学生相互参观,以小组为单位写出其中一件或多件器具的材质与釉料,造型与色彩。学生携带的陶瓷多为花盆、杯具、餐具、笔筒、摆件、存钱罐,笔者的教具是紫砂壶、夹砂陶花盆、白瓷茶具、青花瓷餐具、铜胎画珐琅手镯、陶制香炉,请学生小组代表上前辨认并讲解。通过这种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确陶器和瓷器的区别,加深学生对陶器、瓷器的感知,带领学生欣赏中国陶瓷造型艺术与审美。
把《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与各类学生比赛相结合能够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消化理解、提高参赛内容的学术性和深刻性,加深参赛学生与指导教师的沟通程度,一举多得。以“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大赛为例,此类竞赛强调参赛作品的创新性、科学性、现实意义,要求参赛作品捕捉社会热点,关注社会痛点,解决技术难点。《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作为“挑战杯”参赛选题,以聊城地域文化为例,京杭大运河沿岸居民的运河文化观念状况、运河文化传承问题、东昌木版年画等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产标准问题,切合大运河文化建设的社会热点,触摸文化传承的疑难杂症,与本校教师研究领域有交叉重合,因此都是学生可以做、能做好的选题。聊城大学政管学院在课程开展的同时,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团队的“大运河沿线居民运河文化观研究”课题参加2021年“挑战杯”,获得山东省一等奖的成绩,证明了以赛促学模式的可行性。
“以赛促学”遵循实践-认识-实践的认知逻辑,由“光学不做”变成“边做边学”,由满堂灌的“大锅饭”变成小组项目的“开小灶”。在课程大纲和地域文化素材库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设计文化项目,教师修订、提升项目选题,使用项目导向教学方法,由学生主导项目实施,教师指导项目方向,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认知传统文化、认同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实现理论知识的稳妥“落地”。
每学期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开展之前,布置参观、考察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充分利用假期为课堂做铺垫。笔者在开课前通过超星学习通建立课程班级群,在开课学期之前的假期开始之初,要求学生在假期里参观家乡或者旅游目的地的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公共资源,观察、了解、记录家乡或旅游目的地的风土民情、节日民俗、自然风貌、民间活动等内容,形成一个PPT或vlog,在正式开课后进行汇报、总结。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先在群里发布一些照片或视频为学生做示范,以便学生明确范围。
《中国传统文化》开课学期内的小长假和周末,以及开课学期结束后的假期,教师可鼓励学生带着所学知识在生活中体会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例如在学期结束后的除夕,笔者通过学习通以群聊的方式发出家乡春节祭祀的视频,绝大多数学生都积极反馈各地的春节祭祀情况,包括家族祠堂、祖先牌位、祭祀环节、祝祷词等内容,反映出各地迥异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理解“敬天法祖”的传统力量。课外巩固的意义在于鼓励学生思考某一文化现象形成的原因、演变、现状,思考文化现象与自然风貌的联系,促使学生不再囿于一课,而是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习惯和观察习惯。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以往的考核方式常会导致上课和考试“两张皮”——喜欢上课是一码事,考试高分是另一码事。这往往造成课程后期学生上课兴趣降低,课外实践后劲不足,照搬照抄拼凑论文。
为了加强学生对课程的投入程度,从根源上深化课程改革,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不再采用以往的闭卷考试或学术论文等形式,而是结合项目导向教学法,采用田野调查课堂汇报和答辩的形式作为期中考核方式。小组团队成员在课堂上进行10分钟的PPT演示与调研成果汇报,老师和台下同学对汇报内容进行5分钟的问辩,根据汇报质量、答辩情况,作为期中考试的打分标准。期末考试为项目研究报告,学生依据所在小组负责的项目,形成10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和8000字以上的项目研究报告。每小组交一份报告,同一小组成员共享同样的期中和期末成绩,仅课堂签到成绩不同。考试形式的改革使学生乐于与老师交流,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增加学习传统文化的主动性。
为了方便更多的学生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学习与传统文化调研活动和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有机结合,开课院校应积极展开校外合作交流活动,与本地传统文化景区、展馆等文化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平台,让学生在具体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下进行传统文化主体的实地调研,于实践中获取知识,发展知识,并用于指导实践,在民间发现文化。
聊城大学《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邀请博物馆、景区、文旅局等机构人员作讲座,让学生有机会从不同角度了解生活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未来努力的方向是在校外建立多个文化实践基地,如:聊城市运河沿线的张秋镇、李海务等古村镇;大码头街、羊使君街、米市街、菜市街等聊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学生以志愿者、讲解员的身份服务于实践基地,参与传统文化生活,便于双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维护课程实践基地的稳定性。
地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来源。人们对于一种文化的热爱,始于他对某一地域文化中某一元素的热爱,这种热爱,必须经历文化认知、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文化自信的落实过程。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从懵懂无知的幼童成长为归属于某一文化的社会人,依次接触家庭文化、社区文化、亚文化,最后才是社会文化。而父母亲人的语言、家庭和社区习俗、当地社会观念,就构成了地域文化——这是每个个体最亲切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高校文化自信宣讲和课程思政建设的一大阵地,而没有文化认知的自信是盲目的自信,没有文化认同的自信是不稳定的自信,因此课程改革目标就是使学生从文化自知形成文化认同,文化认同产生文化自信,从“接受传统文化知识”到“自己发现传统文化”、“生活中体验传统文化”。
地域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改革,在内容上体现为教学中大量增加省、市的地域文化,挖掘本省资源素材库的建设;在形式上体现为运用项目导向式教学方法,以赛促学、开展活动、增加实践课时比重、更改考核方式等。未来,开设本课程的地方高校主管部门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校外合作项目,增加资金支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和实践平台;团委应关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与大学生双创项目的融合,挖掘其中能做成、能做好的地域文化学生项目,争取实现一箭双雕、一举多得的效应;任课教师应积极探索本地地域文化,发掘可以融入课堂的文化资源,丰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内容,为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事业注入“地方血液”,描绘“地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