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川 邢青松 梁 闯(重庆交通大学)
2020 年10 月1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审议通过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旨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拓展市场空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而重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内陆开放高地,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互结点上,是推动国家西部经济大开发、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战略支撑点。为了充分发挥重庆重要支撑点的作用,加快构建协作配套能力强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完善重庆的现代物流体系成为支撑重庆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目前重庆现代物流体系的发展尚不足以支撑现有产业集群升级的需求。因此,本文在分析重庆产业集群和现代物流体系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重庆产业集群升级及现代物流体系发展中的问题,研究产业集群升级与现代物流体系发展之间的联系,并为重庆产业集群升级中现代物流体系的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路径及对策。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至某一阶段的产物,是指具有相互关联的企业公司、科研院所及社会机构集中于某一区域范围所形成的具有稳定合作关系及可持续竞争力的集合体。重庆自1997 年开始作为直辖市以来,产业结构已由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单一产业体系逐步发展为以汽摩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主、以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产业为辅的多元产业体系。
目前,重庆已形成拥有年产量达400 万辆汽车综合生产能力的汽车产业规模,并通过强链补链延链,完成了重庆汽车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实现了重庆汽车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格局。而在摩托车产业方面,重庆作为全国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基地,不仅拥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也是世界上最成熟的摩托车产业配套基地。这些在扩大重庆摩托车产业规模,促进摩托车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完善及推动重庆摩托车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重庆作为西部地区有名的传统制造业生产基地,从1978年开始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其工业总产值达到了2.06 万亿,累积增加了2503%,其产业体系也形成了集金属制造、通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专用设备、电气器材及仪器仪表等门类全面发展的行业体系。近年来,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政策的不断深入及“渝新欧”中欧班列对重庆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重庆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精密机械装备及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等方面已形成显著的规模优势,并已发展为具有产业集群效应的装备制造业体系,推动了重庆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型。
重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使其在生物医药及药材原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重庆的地形地貌、天气温度条件等因素成为众多药材的种植地,并促生了一批本土的龙头医药企业(如太极、莱美、华邦等),为医药产业集群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另外,随着近几年的不断发展,重庆的医药企业已经达到20 多家,促进了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形成,为将重庆打造为西部生物医药新高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推动了重庆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截至2020 年低,重庆拥有36 家三甲医院,形成了广阔的医药产业市场,也进一步促进了医药企业的发展,为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最后,重庆现在拥有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一批高水平的医学科研院所,为推动重庆医疗水平的提升与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重庆重要的支柱产业,已经形成了以笔记本电脑及其配套产品为主的产业体系。自惠普于2008 年进入重庆后,重庆的电子产业在惠普生产基地的引领下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重庆造”电子信息产品占领其产品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电子信息产业也已经形成了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 年重庆的笔记本电脑出口产值达1726 亿元,手机出口产值达2020.4 亿元,电子制造业总产值达6700 多亿元。至此,重庆电子产业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包括“芯屏器核网”在内的比较完备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目前,重庆通过建设3 大枢纽型物流园区、12 大节点型园区和N 个配送型物流园区来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发展过程中物流园区体系的建设。同时,截至2020 年底,重庆完成了“三环十八射多联线”高速公路网络建设,实现了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中的公路运输建设;在航空物流通道方面,重庆于2010 年和2017 年对江北机场进行了两次扩建,还完成了万州五桥机场、黔江武陵山机场、大足登云机场、梁平机场等航空枢纽的建设,基本实现了航空物流枢纽的现代化建设;在港口海运方面,重庆的渝甬铁海联运班列于2018 年建成通车,使其再添出海出境新通道,基本上实现了海上物流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在铁路运输方面,重庆通过在2013 年和2016 年对“渝新欧”铁路班列物流运输能力进行了扩充,也完成了对物流体系中的铁路通道完善。最后,据重庆口岸和物流办公室颁布的全市物流运行情况资料显示,2019 年全市的社会物流总额28389.9 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3463.9 亿元,物流业总收入2785.4 亿元,物流业增加值1164.3 亿元;同时,据重庆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资料显示,2019 年重庆现代物流体系中物流通道的货运总量达11.28 亿吨。其中,全市铁路物流货物运输量达1692.45 万吨,所有港口码头的货物吞吐量达21093.77 万吨,公路物流运输的货物总量也达到了89965.00 万吨,航空港口的物流运输总量达到14.16 万吨。
1.产业现有规模较小、集群效应不明显
在政府、企业、科研院所、服务机构等多方群体的协同推动下,经过多年发展已经由单极的产业结构驱动发展为由汽摩、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电子信息产业多元化发展的产业结构,为重庆产业的多元化、稳定性、持续性、创新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目前各个产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慢,且核心元器件缺失、优势产业企业规模也较小。另外,从产业集群效应方面来看,只有部分企业实现了物理客观要素间的集聚化效应,缺少深层次的联动合作,导致企业间的联动性较差,且产业之间的协同性也不强,从而导致重庆产业的集聚衍生孵化效应不明显。
2.产业人才储备不足、可持续创新能力弱
目前,重庆拥有55 所高等院校、44 个科研院所,近三年的高等教育毕业人才数量平均为21.3 万,但与北京、上海、广州、甚至成都等地区相比,仍具有较大的差距。此外,重庆的人才引进政策相较于其他一线城市也存在一定劣势,导致重庆的高科技人才吸纳不足,尤其是支撑互联网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主的创新型产业更为缺乏;同时,重庆产业集群中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经费与北上广深等城市也相对较少,阻碍了产业创新能力于产业升级的步伐。
3.产业发展层次不高、竞争力不足
重庆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长安、庆铃、迪马、通用、太极、华邦等一批著名本土企业,且在汽摩配件、金属制造、交通设备、电气器材、制药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从而其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工业设计服务、定制化制造,以及通过供应链管理优化获得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建立智能系统覆盖柔性制造,通过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精准研判销售和采购的变化趋势,实现与供应商快速无缝对接,推动产业集群供应链标准化、智能化、协同化、绿色化,形成高校协同、安全可靠、高发展高层次的智慧供应链网络等产业。
1.物流体系的资源整合利用难度大
目前,重庆已经形成了集铁路、港口海运、公路运输及航空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体系。但由于重庆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造成了其地区的物流园区和物流节点较为分散,从而导致其现代物流体系在铁路、公路、港口海运等方面的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营过程更加困难。另外,重庆现有物流体系网络的规划也极易造成了其物流体系运转过程中经常出现多式联运的情况,造成其物流要素之间的综合协调难度增加,甚至存在冲突、脱节等现象,从而导致其体系中的资源整合利用难度较大。
2.物流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较低
重庆现代物流体系中的就业人员大部分是由传统工业制造行业、仓储运输行业转型而来,其相关知识储备、专业技能、工作经验等能力与现代物流体系中对从业人员的要求都存在较大差距,导致现代物流体系内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较低。此外,尽管重庆作为国家“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节点,其物流体系中所包含的国际性要素也越来越多。但重庆现代物流体系中的人员大多都处于本地或周围地区的务工人员,与现代物流体系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不相匹配。
3.物流体系的信息化配套设施较为落后
近年来,重庆产业的现代信息化建设也随着现有技术的进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物流信息化设施建设也随之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但物流信息化投资力度不大,造成现代物流体系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进程也较为缓慢,从而导致物流体系中的信息化配套设施建设较为落后。
现代物流体系作为支撑产业升级的重点,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集群升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地区产业集群升级也能进一步促进现代物流体系的发展。因此,分析产业集群升级现代物流体系发展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在重庆的产业集群升级和现代物流体系协调发展过程中,由于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速度较慢导致产业规模较小、集群效应不明显,致使支持产业集群升级的现代物流体系发展存在一定的规模限制,再加上不同行业、物流方式、物流园区等基于行政隶属关系的条块分割,导致相互间的协同性、一致性较差,资源整合利用难度大,资源利用效率低,基于5G、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智慧物流和数字化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相对滞后。
产业集群的升级必将改变产业发展的方向。而现代物流体系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也必须及时调整未来的发展规划,提升产业集群升级和物流体系发展之间协调性,从而满足产业集群升级的需求。因此,重庆在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集群效应的同时,应充分了解物流体系发展现状,积极跟进现代物流体系发展方向,建立不同行业、物流方式、园区的现代物流体系协同协调机制,为现代物流体系发展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重庆应该根据产业集群升级的具体情况,完善在铁路、公路、港口与航空等物流运输通道的建设,构建以重庆航空物流港、西部现代物流园、果园港物流园等为重心的物流园区体系,并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发布平台、物流信息共享机制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来实现物料流、信息流、商流的同步共频,从而助推重庆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与发展。
为了加快产业集群升级的速度,重庆在提升本地高校毕业人才在渝工作比重的同时,也要优化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以吸引更多的外地人才来渝就业,以扩大重庆产业从业群体的高科技人才数量,从而提升产业集群升级中的人才储备量。而现代物流体系作为助力产业集群升级的重要支持,其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对其体系的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重庆应该优化并完善行业人才梯队建设机制,针对性地培养现代物流体系中的专业性人才,大力发展物流行业中的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从而完成重庆现代物流体系中物流行业专业人才的梯队建设。
为了增强产业集群升级与现代物流体系发展的协同性,重庆在提升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中互联网5G、人工智能及区块链等科技实力的基础上,通过创建智能化多式联运基地调拨中心来构建陆运枢纽、海运口岸及航空港口等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运输过程中多式联运的数据实时共享和一站式服务,并通过构建面向整个供应链的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平台完成物流体系中电子商务平台运营模式的创新,从而提升物流体系的信息化水平。
现代物流体系的协调发展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影响产业集群升级的关键。重庆要避免现代物流体系发展过程中因城市与农村两地物流产业差距较大而导致的地区产业发展不协调问题。因此,重庆在大力推动城市物流体系发展的过程中也要兼顾农村地区的物流产业发展,加大农村地区的物流网点建设,优化农村地区的物流配送网络,并通过建设产地直销、销地直采等物流运营模式打通农业物流通道,实现农村地区物流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从而补齐物流体系的发展短板,增强物流体系发展的协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