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运莲 何 怡
乡村振兴战略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财税政策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熊运莲 何 怡
(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现代农业是乡村振兴的支撑产业,是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而财税政策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分析了近几年四川省为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布的主要财税政策,分析了当前财税政策对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主要支持作用,进而分析当前财税政策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涉农税收政策主要是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其他税种等方面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财政支农政策主要是从四川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的认定、金融配套、强化用地保障、提供人才支持等方面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供财政支持,更好地促进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可以通过进一步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农产品深加工的税收优惠力度、阶段性奖励补助、建立内在沟通与协调机制等措施进一步改进财税政策,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高质量发展,推进四川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园区;涉农税收政策;财政支农政策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于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全面关注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等问题。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新时代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现代农业园区一头连着农业、农村,一头连着工业服务业和城镇,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柱。
四川省是农业大省。截至2020年10月,四川省已初步形成“以国家级园区为龙头、省级园区为骨干、市县级园区为基础”的梯次推进体系,累计建成各级园区948个,初步形成以产业园为主要抓手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工作局面[1]。本文立足于四川省的实际情况,剖析了四川省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主要财税政策,探讨了当前财税政策对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支持作用,进而提出改进建议。
近年来,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园区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以“现代农业园区”为“题名”搜索文献700余篇,围绕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规划和财税政策的主要研究如下:
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规划方面:庄天慧、骆希[2]分析了小农生产的特征和困境,提出从提高小农生产扶持政策的效率、精准度等路径将小农生产引入到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中;户俊峰等[3]运用SWOT分析了北京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休闲旅游发展的优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现代农业园区休闲旅游发展提供借鉴;罗其友等[4]对我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践进行研究,探讨了现代农业园区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利益机制等发展机制;江旭聪等[5]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研究了农业园区的发展规划,提出了明晰规划思路、完善政策标准、强化科技支撑等建议。上述文献对现代农业和农业园区的发展规划进行了深入研究,但较少涉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财税政策。
现代农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方面:鲁昊[6]以元谋县的热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为立足点,分析了现阶段财税政策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赵虹[7]对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现行财税政策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财税政策的实施现状和存在的不足,通过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财税政策,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探讨了我国财税政策的调整建议;张桃林[8]认为需要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三位一体”协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刘廷限[9]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农业财税政策和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总结了发达国家利用财税政策支持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一些启示;张小军[10]认为优化税收政策有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综上,上述文献涉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研究很少,也未立足于四川省的实际省情。在上述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分析四川省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布的主要财税政策,分析四川省当前与现代农业发展有关的财税政策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支持作用,进而分析当前财税政策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为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四川省省委做出了“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进一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通过查阅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等网站,收集与整理出近几年与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相关的主要财税政策21项,主要涉及现代农业园区认定、绿色信贷、四川省新型职业农民认定、人才支持等方面,如表1所示。
表1 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所涉及的主要财税政策
序号时间文件号政策名称 12015年9月川府发〔2015〕49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省级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22015年9月四川省第十二届人大会常委会公告第56号《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实施办法(2015修订)》 32016年7月中共四川省委十届八次全体会议《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 42017年8月川办发〔2017〕80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的意见》 52018年7月川委发〔2018〕17号《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62018年8月川府发〔2018〕31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 72018年9月川委办发〔2018〕32号《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82018年10月川委厅〔2018〕50号《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考评激励方案>的通知》 92019年3月省委发〔2019〕1号《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的意见》 102019年3月川财农〔2019〕176号《四川省省级财政现代农业发展工程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 112019年3月川农领〔2018〕8号《中共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认定评分标准>的通知》 122019年5月川财规〔2019〕4号《四川省财政厅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132019年6月川农函〔2019〕472号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方案(2019-2023年度)》的通知 142019年11月川农领办〔2019〕39 号《四川省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暂行办法》 152020年3月川财农〔2020〕19号《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20年省级财政现代农业发展工程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 162020年3月川府函〔2020〕57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命名四川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的决定》 172020年3月川农函﹝2020﹞246号《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20年省级财政现代农业发展工程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工作的通知>》 182020年3月川金发﹝2020﹞12号《关于印发金融支持四川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八条措施的通知》 192020年4月川农〔2020〕35号《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五良”融合农业装备指南及考核标准(试行)>的通知》 202020年5月川农﹝2020﹞45号《建立四川省农产品生产主体质量安全“重点监控名单”和“黑名单”制度》 212020年8月川农函〔2020〕640号《四川省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方案》
从表1可以看出,各项财税政策从不同视角对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这些财税政策有助于四川省推进“川粮油、川猪、川茶、川菜、川酒、川竹、川果、川药、川牛羊、川鱼”等10大优势特色产业和“现代种业、智能农机装备制造、烘干冷链物流”等3大先导性支撑产业(以下简称“10+3”产业)实现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推进四川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供“四川经验”。
涉农税收政策是财税政策中较为重要的政策工具,可以有效地促进现代农业产业的绿色、持续发展。涉农税收政策可以通过影响资源价格(如消费税)、鼓励涉农企业技术创新(如企业所得税)、引导绿色农业生产(如环境保护税)、优化现代农业产业链(如增值税)、倡导绿色消费行为模式(如消费税)、募集绿色发展资金(如企业所得税)等途径鼓励更多、更优的涉农企业参与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有助于推进现代农业产业融合[11],更好地发挥税收政策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积极作用,最终实现农业产业健康化、生态化和绿色化的发展目标。因此,涉农税收政策是推动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我国关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涉农税收政策较为零散,主要以初级农产品增值税减免作为政策的主基调,尚未出台专项的税收政策以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具体如下:
1. 增值税
我国自2006年起全面取消农业税,并对初级农产品实行免税政策。通过查询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等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五条、《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农户手工编织的竹制和竹芒藤柳坯具征收增值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5〕56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81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采取“公司+农户”经营模式销售畜禽有关增值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8号)、《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等涉农税收政策对农业生产制定了相应的税收优惠条款,且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的免税农产品可以按9%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有助于减轻涉农企业的税负,促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持续发展。国家税务局四川省税务局发布的《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 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在丝绵 夏布 苦荞茶 泡菜 茶叶和腌腊制品加工行业试点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公告(2018年第16号)》《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 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在稻谷、肉制品、调味品加工等七个行业试点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公告(2019年第6号)》等针对农业生产的涉农税收政策,旨在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减免增值税政策,促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健康发展。
2. 企业所得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试行)的通知》(财税〔2008〕149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农产品初加工有关范围的补充通知》(财税〔2011〕2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农林牧渔业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48号)、《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财政部 税务总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延续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公告2020年第23号)等规定,“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可以减免企业所得税,促进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国家税务总局没有专门针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主要是普惠性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没有明显地区分农业企业与非农业企业,如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抵免等税收优惠政策[12],促进现代农业园区的技术创新、引导绿色生产。
3. 其他税种
除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外的其他税种,主要涉及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印花税、房产税、契税等税种,均有规定对农民和农业生产实行减免税政策,有助于减轻农业生产者的负担,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例如,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第六条规定,“承受荒山、荒地、荒滩土地使用权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免征契税。尽管其他税种的税收优惠数量较少,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业生产者或涉农企业的税负,有助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稳步推进。
除涉农税收政策外,促进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财政支农政策主要包括直接和间接两类。直接促进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财政支农政策主要包括《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的意见》(川办发〔2017〕80号)、《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考评激励方案>的通知》(川委厅〔2018〕50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命名四川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的决定》(川府函〔2020〕57号)等政策,确立了直接促进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相关基金,如农村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农业产业发展融资风险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等。间接促进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财政支农政策主要包括特色信贷、特色农业保险等,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供金融保障。因此,四川省财政支农政策主要从四川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的认定、金融配套、强化用地保障等方面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四川乡村振兴,具体如下:
1. 四川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的认定
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开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农计发〔2017〕40号)的规定,认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主要标准有:主导产业特色优势明显、规划布局科学合理、建设水平区域领先、绿色发展成效突出、带动农民作用显著、政策支持措施有力和组织管理健全完善。2019年,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获得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2018年11月,四川省发布《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认定评分标准》,围绕基地建设、设施装备、产品加工等内容,确定了8个大项、23个子项的考核内容和评定标准。2019年1月,四川省明确了省级农业园区规模发展的要求是1 000-5 000亩,省财政每年安排资金5亿元用于现代农业园区的星级评定和动态管理,并对认定的不同星级的省级园区给予相应的财政补助,“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可获得高达2 000万元的补助资金,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2020年,四川省政府决定,将崇州市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等8个园区命名为四川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将资中县柑橘现代农业园区等12个园区命名为四川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将新津县稻渔现代农业园区等15个园区命名为四川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2020年10月,四川省发布《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认定评分标准(修订稿)》。《修订稿》是在强调“绿色是园区的底色”的基础上,增加了与四川省“川茶”“川酒”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对接力度,新增了农产品质量和保障措施2个大项的考核内容,并提高了设施装备的评分比重,有效推动农业产业绿色、高效地发展,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地增加收入,为持续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奠定坚实的基础。
2. 金融配套
金融配套政策主要包括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供财政资金补助、贴息贷款、专项补助等。四川省积极推广“政银担”合作模式,实施“川农贷”工程。2019年7月,四川省安岳县委县政府、四川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等联合发布“惠农担·柠檬贷”,设计了“T+N”的贷款和还款期限模式,为首批“柠檬贷”客户授信逾5 000万元,是财政金融协同配合、扶持柠檬特色产业的一项重大创新。2020年3月,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四川省财政厅等9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金融支持四川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8条措施的通知》(川金发﹝2020﹞12号),提出了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优化“三农”融资供给、加强农业担保体系建设等八条措施,支持四川省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的健康发展。第一,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为“10+3”产业发展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供中长期信贷支持;第二,鼓励担保机构为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提供政策性担保服务,完善农业保险政策,实现“10+3”产业全覆盖;第三,发挥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天府农业板”的作用,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引进股权投资,鼓励企业改制、挂牌、上市;第四,发挥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省级农村土地交易服务平台的作用,以农村土地入场交易为抓手,促进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金融配套政策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供金融支持,推动四川省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健康、持续发展。
3. 强化用地保障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需要大面积的土地作为保障。根据《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意见》,四川省采取多种举措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强化用地保障:第一,允许各地利用村庄整治、宅基地腾退等节余的建设占用土地,优先满足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第二,通过实施“点状用地”模式,为四川省“10+3”产业发展的项目开发建设用地;第三,针对列入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各地按不低于四川省下达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总量的8%进行用地配套,并优先用于安排现代农业园区用地等的发展用地;第四,将农产品烘干冷链设施、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农产品储藏流通设施、休闲采摘设施等作为现代农业的附属设施,并纳入农业设施的用地范围。强化用地保障,有助于解决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用地问题,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用地支撑。
4. 提供人才支持
2019年5月,四川省发布了《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川财规〔2019〕4号)》,设置专项资金支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为促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供技术创新团队和专项资金支持。四川省依托现有科研力量与科技资源,如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以全产业链整合农业科技资源,组建跨专业、跨学科纵横联合、协同创新的农业研发及推广应用专家队伍,推动四川省特色农业发展,促进四川特色农产品的有效供给。2019年11月,四川省发布了《四川省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川农领办〔2019〕39号),进一步为促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主要有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等三种类型,有初级、中级、高级等三个认定等次,每年认定一次,每两年复审一次。该办法的主旨在于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推进四川省的乡村人才振兴,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为了推进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的优质建设,四川省从不同视角发布了诸多财税政策,但基于乡村振兴下现代农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视角,财税政策还存在尚待改进的空间。
在国家层面,国家税务总局针对农产品的出口发布了减免税政策。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财税〔2018〕123号)的规定,部分农产品(如鲜苹果)的出口退税率从6%提高到10%;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的公告》(财税〔2020〕15号)的规定,部分农产品(如改良种用家牛)的出口退税率从6%提高到9%。在四川省层面,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旨在贯彻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也未涉及农产品出口的税收减免范围、力度等具体问题。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在四川省层面,农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不高。农产品要走向国际市场,需要通过很多的国际产品认证,认证所需的费用较高。建议进一步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甚至可以实行农产品的零税率,降低农产品出口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缓解涉农企业的现金流压力,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助于农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在国家层面,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税收政策主要针对农业初级产品、出口、初级加工等实行减免税政策,尚未涵盖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的税收优惠。在四川省层面,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旨在贯彻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也未涉及农产品深加工的税收减免范围、力度等具体问题。现行涉农税收政策主要涵盖初级农产品方面,对于农产品的深加工而言,对涉农企业的税收优惠程度不够。建议针对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税收方面的优惠力度,同时将优惠的农产品深加工目录加以明确,适当扩大相关农产品优惠的具体区间,提升我国农产品深加工水平,为现代农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税收政策基础。另外,由于部分农业生产者的文化素质不高,对农产品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理解不够。建议各级税务部门加大税收宣传力度,帮助农业生产者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让农民更有动力加入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中来,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若当地农民在家乡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中上班,就能赚取可观的收入,提高农民的可支配收入,进一步促进四川省的乡村振兴。
在国家层面,有关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财政政策,如《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绩效评价和认定工作的通知》(农办规〔2018〕15号)等重在“锦上添花”,难以“雪中送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认定条件比较高,如“产业园年总产值超过30亿元”“主导产业覆盖率达到60%以上”“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60%以上”“农产品初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等指标。2018年,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等2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19年,四川省峨眉山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四川省蒲江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等29个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这些现代农业园区自身条件较好、利润率较高,但是,正在培育中的、最需要奖励性补助的现代农业园区往往难以满足奖励门槛。四川省层面,也存在类似现象,如2020年10月,《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认定评分标准(修订稿)》新增了农产品质量和保障措施2个大项考核,并提高了设施装备的评分比重,其中,增加设施装备评分比重的目的是“精准”地弥补现代农业园区的“短板”,改善四川省冷链物流、农机农具等配套程度不高的局面。但是,由于现代农业园区的培育周期较长,在急需资金支持的培育阶段难以获得补助或奖励。2020年3月,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关于做好2020年省级财政现代农业发展工程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工作的通知》(川农函﹝2020﹞246号)中,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工作重点突出产业融合和种养循环发展、质量水平提升,资金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现代设施装备建设、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如支持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补助标准不超过成本的30%”;种业园区重点突出补齐基础设施、科技创新能力等短板,如“科技创新补助资金不超过100万元”。上述政策,均未针对现代农业园区项目的培育进度,给予阶段性奖励补助。建议针对特色“川”字号的现代农业园区项目,根据培育进度,给予阶段性的奖励补助,并进行项目资金的绩效评价,更好地推动现代农业园区的科技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
近几年,四川省为了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布了很多财政政策力求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方方面面都给予支持,在内容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相互交叠的情形,容易诱发财政资金的低效使用。建议各级政府在执行具体的财政政策时建立内在的沟通与协调机制,注重政策的落实情况,对相应的财政资金进行绩效评价,真正做到在加强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的同时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进一步促进四川的乡村振兴。
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是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宏伟蓝图的重要内容,是深入推进四川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支撑。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本文梳理了四川省近几年主要发布的有助于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财税政策,并从涉农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农政策两个视角分析了当前财税政策对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主要支持作用,进而基于现代农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对财税政策提出改进建议。
近几年,四川省为了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主要发布了21条财税政策。其中,涉农税收政策主要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其他税种等视角对农业生产者、初级农产品等进行减免优惠,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给予优惠政策支持,促进四川省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财政支农政策主要从四川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的认定、金融配套、强化用地保障、提供人才支持等视角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供财政资金、金融等支持,更好地促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改进财税政策的建议主要有:进一步提高特色农产品出口退税率,促进更多的“川”字号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高农产品深加工的税收优惠力度,促进农民的持续稳定增收;根据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进度,给予阶段性奖励补助,促进现代农业园区的培育和壮大;建立内在沟通与协调机制,注重相关政策的落实和绩效评价,促进财政资金的高效使用,为推动现代农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助推乡村振兴,推进四川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最后,感谢四川信息管理与服务研究中心(项目编号:SCXX2021YB03);四川军民融合战略研究中心(项目编号:JMRH-1810);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7GJZX16);西南科技大学继续教育研究与发展基金(项目编号:18JYF08)的资助。
[1] 本报评论员. 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动“农业多贡献”[N]. 四川日报,2020-08-27(001).
[2] 户俊峰,甄卞,张天柱. 基于SWOT分析的现代农业园区休闲旅游发展研究——以北京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9(13):120-122.
[3] 庄天慧,骆希. 小农生产主要特征、困境及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路径研究——基于四川省的实证研究[J]. 农村经济,2019(11):8-18.
[4] 罗其友,刘子萱,高明杰,刘洋,杨亚东. 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机制探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07):14-20.
[5] 江旭聪,石笑娜,陈红,唐小倩,肖新.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的发展对策[J]. 江苏农业科学,2020(13):13-17.
[6] 鲁昊. 元谋县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财税政策支持分析[D]. 云南财经大学,2018.
[7] 赵虹. 现代农业建设中的财税政策研究[D]. 天津财经大学,2015.
[8] 张桃林. 财税金融产业政策“三位一体”协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J]. 农村工作通讯,2015(06):31-32.
[9] 刘廷限. 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 东北财经大学,2012.
[10] 张小军. 税收政策对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影响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6):21-22.
[11] 李桃. 税收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适应性探究[J]. 税务研究,2020(06):99-103.
[12] 熊运莲,危劲松.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1):6-11.
Research on the Financial and Taxation Policy of Modern Agricultural Park Constructionunder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Taking Sichu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XIONG Yunlian,HE Yi
(School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 621010,Sichuan,China)
Modern agriculture is a supporting industry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for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realizing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Fiscal and tax policies play a pivotal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main fiscal and tax policies issued by Sichuan Province in recent year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parks under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the main supporting role of current fiscal and tax polici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parks in Sichuan Province,and the deficiencies of current fiscal and tax policies so as to make suggestions on improvement. Agriculture-related taxation policies mainly support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parks with preferential tax policies from the aspects of value-added tax,corporate income tax,and other taxes;the policies of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mainly include the identification of star-rated modern agricultural parks in Sichuan Province,financial support,strengthening of land use,and providing personnel,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parks in Sichuan Province. The fiscal and tax policies can be further improved by increasing the export tax rebate rate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increasing the tax incentives for deep process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providing staged incentives and subsidies,and establishing internal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al parks,and achieve the leapfrog development of Sichuan Province from a big agricultural province to a strong agricultural province.
rural revitalization,modern agricultural park,agricultural tax policy,fisc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policy
F810.422
A
1672-4860(2021)05-0035–08
2021-05-02
2021-08-13
熊运莲(1977-),女,汉族,四川广安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循环经济、财税理论与对策。
何 怡(1997-),女,汉族,湖南益阳人,硕士在读。研究主向:企业管理、会计学。
·感谢匿名审稿人对本文的建议,作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