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预算管理中的风险与防范研究

2021-11-29 09:37:42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营销界 2021年17期
关键词:财务预算管理企业

陈 婷(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现代社会的信息化时代全面来临,资讯的获取速度更快,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经济挑战。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经济现象纷纷涌现,导致新时期企业的运营和发展面临着更多难题。企业的财务管理者发现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和销售过程中,存在财务收支和财务预算严重不符的问题。企业预算管理面临着一些风险,并且这些风险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愈演愈烈,为了规避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必要积极应对企业预算管理中的一些风险因素,从企业预算管理风险防范的角度予以解决。

■ 现代企业预算管理中的风险

(一)企业财务预算编制存在滞后性

由于大部分企业在编制财务预算时,对市场的预测和调研不足,导致财务预算编制难以适应市场的综合需求。很多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发现财务预算缺乏弹性,由于对周围市场环境的预测存在滞后性,对市场的估算过于理想化,导致财务预算编制缺乏快速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企业财务预算编制存在滞后性,因此在市场适应层面会表现出不良反应。

(二)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素质不足以应对财务发展变化

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变动因素必须被考虑在内。财务预算的编制效果由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所决定,很多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不足以胜任预算变化需求。企业的经营性行为正在不断提升,但是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很慢,培训机制效果不明显,会使财务预算管理的应对能力弱化,贻误财务管控时机。

(三)财务预算管理框架不完善

由于企业财务预算所涉及的部门比较多,财务预算框架应能够适应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要求。但是部分企业存在着对财务预算管理和预算条目的误读,认为财务预算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和自己的部门关联性不大。这就导致了预算的执行有差异性风险,很多员工缺乏对财务预算执行的主动性,使财务预算管理框架不够完善,部门和部门之间的配合度不高。

■ 企业财务预算中风险防范策略

(一)加强财务预算编制的全局意识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编制财务预算时,应有全局预测精神,在客观可靠的数据基础之上编制财务预算,做好财务预算编制的各项准备工作,详细了解近年来企业预算增长和变化的情况。预算中的细化项目应该更为精准,比如,对工资支出、固定设备和仪器支出、采购方式、采购项目和资金来源等进行更加详尽地列报。通过准确确定预算项目所需资金,出具财务预算编制报告,尽可能细化报告中的一些重要内容,可使建设性项目和专项支出规划更为细致,精准限定企业未来几年内财务预算细节。这样的财务预算编制不容易出现概念混淆或预算项目资金不当的情况,由于财务预算编制的全局意识,导致各个资金—项目—数量等变化均在事先规划和考量范围之内,因此有效的规避了财务预算管理中的风险,使防范风险的方式更加行之有效。

(二)强化财务预算执行力度

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将直接关系到企业工作和市场执行计划的成败。预算管理的执行影响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并影响其下一步的市场运作规划。预算管理需要有具体的执行步骤才能发挥作用,预算管理在批准下达之后,同样具备了强有力的指令性。企业加强对各个部门预算执行力度的要求,强化刚性管理,使不同部门尊重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指令。在日常工作中,应围绕资金管理和财务预算管理,认真组织实施相关要求,严格执行预算管理政策,合理安排本部门内的各项支出,使支出总额不超过整体限额,严格按照预算内容和项目从事企业部门内的各项上级交办任务,既满足本部门的长期发展,同时又严格执行财务预算管理政策,合理安排本单位的经济成本支出。只有各个部门均有财务风险管控意识才能在执行预算时,严格盯紧企业内部的各个工作内容,按照预算内容项目执行企业总体预算要求,并督促各个部门之间相互监督,使整个单位都处于一种积极、严谨、自律的强势预算执行态势之内,形成良好的执行效果。

(三)实现财务预算执行结果分析

财务预算计划是事先编制的,编制人员预测企业在一段时间之内的财务状况和资金使用量,必然存在着一定的波动范围。为了能使财务预算更加具有可行性、更能适应企业预算执行结果的要求,可依托于本单位内部各个部门的实际预算执行力度。因此,需要深入分析各个部门预算差异情况,并再次进行深入的定量分析和复核,深入了解财务预算差异产生的原因,解决差异形成的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这一分析结果将会为下个阶段的财务预算执行及计划带来更好的数据基础。财务管理人员制定财务预算细则及执行办法时,需要考虑在预算执行时不同部门的大致反馈以及整体波动范围,以便能够在财务预算执行过程中督促有关部门和个人的执行行为,使其符合财务预算全局的具体要求,不拖后腿,达成财务预算的全效管理效果。

(四)加强预算的考核与奖惩工作

对于最高管理层而言,企业预算的完成是绩效,而对于企业的全体员工而言,预算意味着更多的付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付出越多,得到的回报越大。唯有如此,才能使员工的付出变得持久,员工的这种行为才能得到积极强化,管理制度才能行之有效。所以,预算管理既要注重过程,也要注重结果。考核预算成果,实行奖惩,考核指标和奖惩制度应客观、公正、科学、全面地考虑。财务预算编制的考核和奖惩制度是保证财务预算合理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奖惩和考核制度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极为重要,能够使人心更齐,调动全员的积极性。落实财务预算的编制计划和各类要求,使得公司内部各个部门都能够解决财务预算编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调整和监督,使绩效考核机制能够深入人心。

(五)企业管理者在设定年度经营目标时的注意事项

1.战略管理过程与企业战略管理过程相一致

在制定年度经营目标时要区分出哪些是正确的和哪些是错误的。新的战略管理过程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具体实施项目,在制定年度经营目标时进行精准区分,企业一定要分清楚正确项目和错误项目之间的关联性,因此在确认年度经营目标和财务预算时,把控二者之间的联系,不会出现严重的财务预算错误。

2.整合预算和计划

公司要编制预算,要注意与经营计划的协调。分解和细化年度经营目标是企业的预算目标,企业要根据业务计划和财务计划编制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而且,良好的预算可以发现企业的不足,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配置。预算和调整风险与计划之间的关联性非常明显,财务计划的协调性常常导致企业和企业之间竞争时的优势更为凸显。合理的财务预算编制使企业的经营项目能够更加具有可行性,而如果企业的财务编制不够合理,那么在年度经营目标中,将可能出现财务预算方面的漏洞。

3.进行全面预测并选择正确的预测出发点

利润和收益是企业年度经营目标的两个重要指标。全面预 测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的主要项目发生变化,以避免指标不一致。财务预算编制以正确的预测出发点为准,需要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和企业的决策者高瞻远瞩,从全局出发,具有大局意识。在全面预测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着力点,能够预测企业未来3~5年甚至10年的发展变化,规避在此过程中的市场风险。

■ 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财政部在2002年颁发了《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对于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基本内容、组织机构以及各类编制依据等都进行了规范性指导,企业必须要考虑预算管理所实施的内部制度变迁,并有效防范预算制度体系内的风险。美国反舞弊性财务报告委员会发起组织COSO委员会在2017年版《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强调了风险与价值的关联性和融合。即使环境、市场、技术等存在不确定性,企业仍要将风险管理融入业务,形成价值链管理的数据链,为智能化管控夯实基础。考虑财务预算编制的各类因素,使企业的财务绩效和内部盈利效益相结合,能够促进企业的快速成长,并实现现代化管理的新动向。

猜你喜欢
财务预算管理企业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20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医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加强中职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04
试论国有林场财务预算绩效管理
中国市场(2016年44期)2016-05-17 05:15:07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杂文月刊(2016年1期)2016-02-11 10: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