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兴刚
(五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江门529020)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是中国政府从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确定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指导方针、发展愿景和具体时间表。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制订了“双一流”建设的实施办法和“双一流”高校的遴选方案,并将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突出国际影响力、提升国际综合实力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抓手。[1]党的十九大再次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双一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内外兼修、合力推进,但无论如何,国际化道路都无法避免。只有放眼全球、面向世界,以国际化的理念审视自己,在全球范围内确定自己的坐标;以自信、开放、包容的姿态融入世界,不断加强与世界大学、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勇敢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将国际化理念渗透到课程设置、教学科研管理之中,加快与国际融合的步伐,才能认清与世界一流的差距,明确自身的方位和目标;才能充分吸纳、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博采各国高校之优长;才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提升国际竞争力,赢得国际国内的普通认可。离开了国际化的所谓“双一流”建设,无异于坐井观天、痴人说梦,不但难以缩小与世界一流的差距,而且还会与世界一流渐行渐远,成为国际社会的笑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重新开启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国政府和高校增强了国际化意识,制定了国际化战略,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如逐渐从简单、单线的人员交往到多层次、多维度、多向、复杂的国际化实现形式、[3]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国际合作办学迈出新步伐、出国留学和回国服务的人员逐渐增多、来华留学人员显著增加、国际化教育取得新进展、师资国际化水平有较大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体系日趋完善等。但与世界一流高校相比,中国高校国际化程度无论在广度、深度,还是在效度上,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国际化理念不够浓厚、国际化管理不够科学、国际化运行机制不够畅通、国际化学术交流有待深化、国际化办学能力有待加强、国际化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国际化师资水平亟待提升、留学生质量不高、文化走出去步伐过慢、国家战略急需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匮乏等,因而必须以国际化为抓手,带动人才培养、师资培育、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全面进步,推动“双一流”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双一流”建设,观念创新是前提。离开了观念上的真正创新,就不可能有实践上的实质性突破,在实践过程中就会出现“名变而实不变”“穿新鞋走老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等诸多咄咄逼人的怪事,“双一流”建设也就不可能取得真正突破性的进展。
“双一流”建设的国际化观念创新,指的是政府和高校在思想观念上要真正重视国际化,要把国际化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加以切实推进,要善于从战略的高度对“双一流”建设进行科学谋划、总体布局。这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那样,建设“双一流”,不能将国际化视为学校发展的一种工具和策略,不能急功近利,而应当把它作为新时期的办学思想和理念,[4]“国际间的迎来送往、师生的进进出出,这些都是外显的国际化,更为重要的是办学理念、视野、战略的国际化”。[5]
秉持国际化理念,要求政府主管部门和高校必须打破得过且过、四平八稳、坐井观天、故步自封、老大自居的陈旧理念,强化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全球意识、开放意识和共享意识,开阔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必须将国际化理念融入到高校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阶段性规划中,明确学校的战略目标、战略措施和保障措施等;必须以国际化的视野和眼光定位、规划高等教育发展和“双一流”建设;必须以国际一流大学为参考来评价自己、提升自己;必须以立志高远、追求卓越为目标,不断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将大学和学科打造成为汇聚全球英才、引领国际学术前沿、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地。
“双一流”建设,教育教学是基础,是固本工程和生命线。高等教育首要的、根本的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质量好坏是一流大学的根本标志和评价标准。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固然也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但这三者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才培养这一根本职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曾多次在多个场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发表重要论述。中国的高等教育,就是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双一流”建设必须以培养熟悉国际规则、通晓国际规则、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具备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能够引领世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的国际人才为目标,加强教育教学的国际合作,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6]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强调,必须以国际化的视野培养世界一流人才,“双一流”更要强化育人的核心地位。[7]
而要推动教育教学国际化,就必须以国际化视野重新审视和修订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制度安排等;科学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管理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经验,锐意改革传统教学管理体制,优化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加大联合培养力度,鼓励本科生、研究生赴海外攻读学位,参加海外交流、交换、实习项目,使更多的学生拥有海外学习经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际会议,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国际交往能力和学术水平;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严把质量关的前提下,有计划、按比例地增加留学生的招收数量,优化留学生的生源结构和层次结构;加大国际师资硬性和柔性引进力度,定期邀请国际著名专家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加强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提高外语类课程及使用全外语授课专业、课程(不含外语类课程)的门数、占比与质量,提高学生的外文水平和国际交流能力;大力开展国际化专业认证;有鉴别、有计划、有针对性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数字化图书馆,不断开掘国际化的数字教学资源;积极开展远程网络教学,充分利用慕课、翻转课堂、智慧课堂、云教育等先进信息技术,锐意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大力加强国际化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国际化校园文化气氛;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促进本土学生与留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以增进相互理解,提高本土生国际化程度。凡此种种,都是为了有效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全球意识,增强国际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竞争能力,提升人才质量,终结“钱学森之问”。
“双一流”建设,科学研究是支撑。没有世界一流的科学研究,中国高校就难以在国际社会立足,更难以提升自己在国际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前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指出:“世界一流大学不但是高水平的教学中心,而且是高水平、有影响的研究中心。”[8]“产出国际水平的学术成果、做出高水平的国家贡献,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大学学术声誉的重要载体。”[9]国际合作在建设世界大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中国高水平大学通向世界一流大学的终南捷径。其作用至少体现在抬高学术起点、造就学术大师、培养创新能力和改造学术生态等方面。[10]开展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学术研究国际合作,既是大学的使命所在,同时也有利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追踪学术热点,把握学术前沿;有利于联合攻关,攻克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有利于扩大中国学者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话语权;同时也有利于开阔国际视野,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的科研管理经验和学术研究方法,提升中国高校的学术竞争力。
而要增进学术研究国际合作与交流,就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在务求实效的前提下,积极鼓励教师和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学术组织、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以拓展视野,增长知识,提升才干;要通过政策、经费、政策导向,激励教师通过共同举办国际会议、共建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共同申报课题和发表国际高水平论文等实质性合作方式,与国外同行进行联合攻关;高度重视外专引智工作,加强与海外优质教育科研资源的深度融合;定期不定期邀请国际一流人才来校进行访问、教学,以加强本校科研人员与国际社会的联系与交流;鼓励教师在国际学术组织和国际期刊担任职务、在国际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实施这些举措的目的,都是为了增进学术研究的合作与交流,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双一流”建设,师资队伍是关键。国际化人才离不开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培养。教师是教学科研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双一流”建设的主力军。离开了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双一流”建设必将沦为空谈和泡影。世界一流大学,必然拥有一大批活跃在世界学术前沿的国际化教师队伍。“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其师资力量往往是高度国际化的,这已被世界上许多著名大学证明。”[11]当今世界一流大学的典型特征,是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在世界范围内遴选世界一流师资,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通行做法和成功经验。师资队伍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师资结构的国际化与师资水平的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增强世界一流人才的培养能力;有利于增强科学研究实力,强化学科建设,增强学校发展后劲,提高课程设置和学术的国际化水平;有利于增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思想碰撞,激发创新的火花;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一言以蔽之,就是有利于保障和提升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国际化水平。
面对国际范围内日益激烈的师资人才竞争态势,中国的“双一流”建设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和紧迫感,紧紧抓住师资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制定科学的人才发展战略规划,做好师资队伍国际化的顶层设计;制定灵活务实的人才引进策略,如采用非全职聘用、定期不定期邀请国际一流人才来校访问、交流、讲学等方式;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不拘一格引进海外一流人才,显著提升海外师资的比例;在加大高层次海外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本土人才的国际化培养力度,通过有效的体制机制创新,如在薪酬分配、职称评审、年终考核、人才评价、绩效评估上适当向教师国际化方向倾斜,积极鼓励本土教师通过攻读国外博士学位、进行国外博士后研究以及进行海外进修、访学、合作研究、国际交流等形式,不断提高本土教师的国际化水平,使海外人才与本土人才“并轨发展”“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结合;要改革现有的科研政策,鼓励教师永攀科学高峰、锐意追求世界一流;要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体制机制性障碍,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才成长环境和宽松、自由、民主、和谐的学术研究氛围,全面激发教师活力和激情,深度挖掘教师潜力,以体制机制的创新汇聚一大批国际顶尖人才、学科领军人物、一流科学家和创新团队,使高校成为引领国际学术前沿的科研重镇。
国际化是通往世界一流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双一流”建设必须走国际化道路,以国际化为抓手和引领,海纳百川,博采众长,有效推动人才培养、师资培育、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的全面进步,不断提升“双一流”建设水平,从而为中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和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支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在走国际化道路的同时,必须注重国际化的内涵式发展,正确处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而不能停留在只重视数量和规模的外延式扩张的浅层次、低水平上;必须注重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不能只顾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此外,还要正确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中国与西方的关系,着力构建既立足于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又充分汲取世界文明精粹的“双一流”体系。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当首先坚持两点论,既不能以国际化为由拒绝本土化,也不能以本土化为由反对国际化。在坚持两点论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坚持重点论,在奉行国际化战略的同时,还应坚持中国特色,“我们既不能关起门来自说自话,也不能丢掉自己的传统、自己的优势、自己的特色,被别人牵着鼻子走”。[12]在融入国际的同时,更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教育,促进国际化教育模式与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注重树立中国高校的特色文化品牌,而不能在国际化过程中丧失自我、迷失方向——毕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本土化是我们的根和本,失去了中国特色,所谓的国际化就成了无根的浮萍,最终也必将中国的“双一流”建设引入歧途。这也是习近平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的深层次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