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勋勇 钟海敏 庞小淇 吕桂权 丘保贤
(1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马坡镇农业服务中心,陆川 537700;2 广西桂穗种业有限公司,陆川 537700;3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平乐镇农业服务中心,陆川 537700)
惠优6601 是广西桂穗种业有限公司用自育优质不育系惠A 与自选恢复系R6601 配组育成的感温型三系杂交稻。2011 年5 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稻2011022号)。该品种产量高、米质优、生育期适中,表现突出,深受种业界人士关注,可在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或桂南稻作区作早稻种植。但是近年来制种季节气候多变,严重制约了惠优6601 种子的安全生产。摸清把握好品种特征特性及父母本的生长习性,有助于制种产量的提高。本文对该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等进行了介绍,以期为杂交稻种子生产能力的提高提供指导,为同类型品种(组合)制种技术的探索提供参考。
1.1 恢复系R6601恢复系R6601 在广西陆川种植,主茎15 叶左右,播始历期秋季72d 左右;其株型集散适中,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叶片宽厚短直,花粉量大,与惠A 的亲和力强。
1.2 不育系惠A不育系惠A 主茎13~14 叶,在广西陆川种植播始历期早造70d 左右,晚造62d 左右;其株型稍紧凑直立,叶短,对“920”反应敏感,开花比较集中,花期短。
2.1 农艺性状惠优6601 属感温型三系杂交稻,在桂中、桂北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1d,桂南稻作区早造全生育期120d。植株叶型好,集散适中,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叶片宽厚较大、稍内卷、色浓绿,耐肥抗倒,后期熟色好。每hm2有效穗数274.5万,株高101.1cm,穗长20.9cm,每穗总粒数140.9粒,结实率80.9%,千粒重26.6g,谷粒细长、淡黄色。
2.2 品质及抗性惠优6601 商品性好、市场米价高。2009 年经农业部稻米及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依据NY/T 593—2013《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糙米率82.3%,整精米率64.3%,长宽比2.9,垩白米率36%,垩白度7.4%,胶稠度65mm,直链淀粉含量20.8%,稻米外观较好、腹白少,米饭柔软可口、口感好,稻米市场售价比一般早籼米高15%左右。2018-2019 年经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品种抗性鉴定:苗叶瘟6~7 级;穗瘟损失率42.9%~59.82%,均级7~9 级;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6.8~8.0,抗性水平为感病~高感;白叶枯病Ⅳ型7级,Ⅴ型9 级,抗性评价为感病~高感。
惠优6601 丰产性好、产量高,增产幅度大。2007 年参加桂中、桂北稻组区晚稻中熟组初试,5 个试点每667m2平均产量501.70kg,比对照中优838 增产6.84%;2008 年续试,5 个试点平均产量505.38kg,比对照中优838 增产7.81%;2 年平均产量503.54kg,比对照中优838 增产7.33%。2009 年参加桂中、桂北稻组区晚稻中熟组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498.16kg,比对照中优838 增产7.88%。
4.1 合理安排亲本播差期花期安排父本比母本早2d 为宜,父本分2 期播种,确保花期、花时相遇较好。在广西陆川县马坡镇春季制种,第1 期父本1 月下旬至2 月初播种,7d 后播第2 期,1 期和2 期父本叶龄差1.5~2.0 叶,母本与第1 期父本叶龄的播差1.5 叶;秋季制种,父母本播差期为10~12d,第1 期父本6 月下旬末播种,3d 后播第2 期,待第1 期父本播后10~12d 播母本。
4.2 适当增大母本插植密度针对惠A 株型较紧凑直立、叶片短的特点,适当扩大父、母本插植行比,增大母本插植密度,母本每hm2用种量30kg。每厢父母本2.6~2.7m,行比2∶12~14,父本行距20cm、株距27cm,父本和母本每穴分别插1~2 粒谷,父本离母本(人行道)26~27cm;母本行距17~18cm、株距13cm,每hm2栽父本2.7 万~3 万蔸、母本插(抛)27 万~30 万蔸。
4.3 合理施肥,培育父母本协调高产禾架施足基肥,插秧前每hm2施总养分≥45%的N-P2O5-K2O(15-15-15)复合肥225kg。及时追肥,氮磷钾搭配,培育健壮、生长发育协调的父母本群体。父本插后4~5d 单独施肥,每hm2施复合肥60kg、尿素45~60kg。母本插(抛)后7~8d 第1 次全田追肥,每hm2施复合肥105~120kg、尿素60kg;母本插(抛)后13~15d 第2 次全田追肥,施复合肥150kg、氯化钾60kg;第2 次追肥后3~4d,父本第2 次单独追肥,施氯化钾105~120kg、尿素22.5~30kg;幼穗分化4期末5 期初,全田施氯化钾150~165kg,如叶色太淡则加施尿素60~75kg。
4.4 科学管水,预防后期倒伏插父本前应开好田边沟和分厢沟(每隔5m 左右开1 条),便于水分管理。浅水插父本,薄水层插母本,插后浅水回青,每次施肥时田有薄水层,父本第2 次单独追肥后落干露田,露实田土后将田边沟和分厢沟疏通加深晒田,至施幼穗分化肥时回薄水层,自然落干后继续晒田。抽穗扬花期间,保持田间浅水层(早造如连续下雨田间不必浸水),授粉结束后保持湿润至成熟。
4.5 及早预测和调节花期根据秧苗素质结合插(抛)后父母本生长是否协调的情况,在第2 次全田追肥前后开始分析预测花期是否相遇,及早调节。幼穗分化分析有偏差的,视预测相差多少天数及时施肥调节。在分化前每hm2施尿素75~90kg,促其增加分蘖调节偏早的父本,施氯化钾75~90kg 调节生长发育偏慢的父本;而幼穗分化后施肥调节,应适当加大相应肥料的用量。
4.6 适时适量喷施“920”花期相遇或父本偏早的情况下,惠A 始穗10%~15%时开始喷施“920”,父母本同时喷施,每hm2用量240g,分3d 按用量60g、120g、60g 连续喷施,喷完3 次后,隔天用45~60g,单独加喷父本1 次,使父本高出母本15~20cm,利于授粉。若父本偏迟,母本先喷“920”,父本裂肚始穗时再单独喷施2 次,每次用量30g。母本偏早4~7d 时,母本喷完3 次“920”后,每天早上每hm2用7.5~15g 喷母本,连喷3d,保养柱头,以达到保持柱头活力的目的。
4.7 人工辅助授粉根据父本开花时间及时采用竹竿赶粉,在喷完3 次“920”后开始赶粉,在父本盛花时进行,连续5~7d,每天赶粉3~5 次,直至父本基本停花为止。
4.8 严格保纯去杂制种除避免常规稻品种串粉外,应做好制种基地周边和组合之间的安全隔离(包括时间隔离、空间隔离及屏障隔离)。此外,田间严格除杂,始穗喷“920”前1~2d,全面除杂1 次;喷“920”开始至盛花前彻底清除田间杂株,达到盛花期田间杂株在0.1%以下,授粉结束3~5d 将父本全部割除,清除干净。之后再复查除杂1 次,严防串粉混杂和收、晒、贮、运、加工、包装过程的混杂,确保种子纯度。
4.9 综合防治病虫害为保证父母本生长发育协调健壮、熟色正常、青枝腊秆,种子外观饱满、黄净,制种过程要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等病虫害。在第2 次全田追肥后、开始露晒田和分蘖高峰期都要施药防治纹枯病、叶瘟和稻飞虱等,破口始穗期和齐穗期要加强防治稻瘟病、稻飞虱和稻纹枯病等。晚造露晒田至分蘖高峰期还要结合预防细菌性条斑病。稻纵卷叶螟等其他病虫害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防治或单独施药防治。稻瘟病每hm2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0g 或40%稻瘟灵乳油1500g 防治;纹枯病用5%已唑醇悬浮剂1500g 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用20%噻菌铜悬浮剂2400g 防治;稻飞虱用50%吡蚜酮300g 防治;螟虫用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500g 防治。
4.10 及时收获,确保种子质量根据天气情况和种子成熟程度,及时进行收割。种子收获时间掌握在开始授粉后23~25d。春季制种,成熟80%时收割;秋季制种,成熟85%时收割。收割时应随收随运,及时散开晾晒或烘干,防止在包装内发热烧坏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