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海彬
地方媒体民生节目主持人属于媒体主持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有主持人的共性,也有其特性。民生节目主持人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个人魅力直接影响节目收视率,影响节目效果,只有高素质、有个性的主持人才能将一个民生新闻节目做好,将媒体的宣传作用发挥到最大,真正引领大众思潮,其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民生新闻记录的是百姓的真实生活情境,对广大群众关心的问题和矛盾进行分析,促进问题尽快解决。民生新闻报道勾勒出百姓的真实生活画面,聚焦百姓关注的热点社会问题,进行评论和总结,以达到解决问题和统一认识的效果。对广大群众来说,民生新闻节目贴近他们的真实生活,平民化特点显著,所以深受大众欢迎。
民生新闻本身具有一定的服务性,它能够为观众提供有效信息。尤其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一些地方性民生节目实际上就是老百姓自己的新闻,其民生服务价值比较突出。节目对大众生活进行全方位扫描,真实反映改革发展的现状,展示发展的成果和问题等,涉及的领域比较广。
民生新闻关注民生,但也不是泛泛而谈。乡村振兴背景下,民生新闻的针对性就更强。很多民生新闻实际上都是地方乡村振兴现状的反映,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民生新闻直观展示地方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人文特点及自然环境等,所以这类新闻节目很少有同质化问题,更能体现节目的优势和特点。
很多人认为民生新闻实际上就是将大众作为收视对象,基于普通民众的视角,以百姓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和报道形式,对百姓关注的问题和话题进行评述,能够为百姓解决问题,体现人文关怀的节目。这里强调的是民生节目的百姓立场和接地气的表现形式。在目前各地的民生节目中,观众看到的民生节目主持人和其他节目主持人还是有一定差异的,民生节目主持人可能不需要使用特别规范的普通话,直接用方言更接地气,其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更加贴近地区百姓,体现地方特色。不管民生新闻类节目针对的具体服务对象有何不同,对节目主持人的要求都是比较高的。
作为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地方民生新闻主持人,他们一定要“能说会道”。比如,为了拉近和地方观众之间的距离,采取用方言播报的形式来主持节目,突破了传统新闻节目的播报形式,增强观众的新鲜感,这样观众更加觉得贴近自身的生活,才能容易接受和关注节目。主持人要迎合地方观众的个性化需求,知道怎样让观众更加喜爱这类节目,这对主持人素养是一种考验。
民生类新闻节目聚焦民生问题,所以,主持人一定要放低姿态,保持主持风格和语言的平民化,准确把握观众的喜好,为他们提供喜闻乐见的新闻,赢得观众的喜爱。但需要注意的是,平民化并不是庸俗化,也不是虚拟化,而是以百姓的真实生活为基础,在保持新闻节目专业性的前提下,拉近和群众的距离,传递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所以,如何把握平民化和专业化之间的度,也是对主持人自身素养的一种考验。
当前媒体间的竞争比较激烈。如何讲述民间奇闻轶事,评说百姓关心的事,展示超强的情商和语言风格魅力,是民生节目主持人需要思考的问题。传统新闻节目中,主持人需要严格控制自身的情感,喜怒不能形于色,主持人更像是一个没有感情的复读机器,受到较大的束缚。在民生新闻节目中,如果主持人仍采取古板的主持方式,就很难实现和群众心连心,节目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就很难拉近。对此,需要民生节目主持人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做到和群众感同身受,体现和群众之间的亲密关系,关注民生,端正思想,在对民生事件的评述中也能立足百姓立场,富有情感,并合理把控情感。
民生新闻节目需要记者深入群众倾听民声,体察民情。所以,主持人在主持节目中,需要真正从民众的视角出发,去关注他们所关注的事件,为大众排忧解难,为他们答疑解惑。在主持中,还可以通过短信、视频通话、邮件、热线电话等形式,建立和观众之间的联系。主持人要谨记为群众服务的宗旨,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
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节目主持的质量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其自身个性化素养决定的。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一定要有特点,如果和其他主持人的风格一样,很难脱颖而出。有趣的主持方式和语言表达风格不仅能拉近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还能增强节目效果,增强互动性。个性化主持风格也让节目具有不可替代性,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民生节目主持人在思想上和专业上,都需要满足更高的要求。新时期,作为民生节目主持人,应该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具备个人魅力和社会影响力,他们不再是简单的主持人,还是记者、评论家、活动家、编辑、演说家等。要多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了解第一手材料。要善于观察,在众多材料中发现好材料,找到能够反映时代精神、能够引起广泛共鸣的新闻素材,运用丰富的新闻语言、主持方法把它融入节目中。在民生节目中,主持人播报的效果更多的是他们综合素养的体现。主持人要增强自身综合素养,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这样才能胜任本职工作,在主持人岗位上游刃有余,表现出超强的专业性。
媒体传播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支重要力量。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更加快速,更具互动和体验性,更容易搭建融合平台。因此要做出符合全媒体传播规律的、具有乡土气息和田园温度的民生新闻作品,及时反映百姓特别是农民群众诉求心声,讴歌基层群众伟大创造,展现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民生新闻节目应该是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生节目主持人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因此,必须提升民生节目主持人的职业素养。目前很多地方媒体民生节目主持人队伍建设中还有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解决,民生节目要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需要在主持人队伍建设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地方媒体民生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素养包括亲民性、人文素养、服务意识、个性化风格、综合素养等,所以,需要民生节目主持人从多方面入手,提升主持水平,汇聚起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