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荣
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被应用到新闻行业中,对促进新闻行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据中国记协发布的《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指出,现阶段正是国内新旧媒体深度融合的重要阶段,信息技术与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大部分的信息采集类工作内容可交由计算机软件进行编辑处理。
媒体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思想建设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责任与义务。电视台作为能够影响社会公众思想的重要主体,在帮助人们获取信息、传递正确价值观、建设文明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当前国际形势和环境复杂的背景下,维护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需要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媒体营造更加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
现代传播体系的建立,对电视台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台需要创新新闻采编工作路径来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媒体传播环境,更好地发挥其影响力和传播力。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主要分为采访和编辑两个部分,它需要记者运用自己的新闻采访技巧,通过个人的观察、倾听和思考,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制作。
因此,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要求记者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适应性,即能够在短暂的机会中迅速捕捉新闻事件、热点话题等。
创新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路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对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效率与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不足,在制定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创新方案时,没有根据新闻产业的运行发展规律,对信息技术引进应用所带来的多方面影响加以总结,使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创新无法得到有效的规划设计。并且,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不足,缺乏对信息技术特点的深入研究,无法使信息技术运用价值得到凸显。
另外,部分举措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倾向。同时,电视台对新闻记者基础技能培养不够重视,电视台新闻记者的基础技能、软件操作水平都有待提升。
电视台新闻采编在发布权威新闻内容、引导受众形成正确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融媒背景下,要想让电视台在推动主流媒体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要对电视台现行的新闻采编工作进行创新。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在制定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创新方案时,要加强对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特点的研究,并根据传媒产业的运行发展规律,加强信息技术在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的实践运用。
对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能够将电视台记者从信息整理的繁杂工作中脱离出来,让计算机完成相应的工作,从而将新闻采编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更有价值的方面。同时对信息技术给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带来的多方面影响加以总结,使符合融媒时代发展要求的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创新方案能够得到科学构建,使信息技术价值在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中得到有效凸显,以充分满足融媒时代传媒产业建设发展的工作需要。
在制定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创新方案的过程中,要重视对热点话题等资讯信息的收集,优化信息技术。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遵循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着力破除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完善采编工作体系,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增强创新策源能力。
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创新不仅是为了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还需要获得一定的社会效益,这种社会效益能够对促进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在传播社会信息的同时,电视台也承担着弘扬正确价值观、传播温暖正能量的社会责任。要对电视台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进行科学分析,使电视台新闻记者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深挖新闻信息资源,及时为受众做好信息解读和服务,进而提升电视台的影响力。
在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中组建高水平、专业化的记者队伍,实现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也会相对容易些。所以,若想增强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创新的有效性,必须提高电视台新闻记者的专业能力,加大电视台新闻记者的基础技能培训力度,从而提高融媒时代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效率与质量,促进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创新的实现。
例如可以定期开展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摄像以及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和制作等基础技能培训,为电视台新闻记者进行“充电”,并定期对电视台新闻记者进行考核抽查,检查记者在课程培训后的学习成果。另外,因为融媒时代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需要全能型人才,所以要求电视台新闻记者还应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并对当前我国新闻产业总体发展趋势有足够的了解。
综上所述,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创新涉及的问题较为复杂、烦琐。因此,在制定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创新方案过程中,应充分结合现阶段信息技术在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提升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创新方案的科学性,重新定位电视台新闻记者角色,组建高水平、专业化的记者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