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丽红
新闻标题是在新闻正文内容的前面,对新闻的内容加以概括或者评价的简短文字。标题是用来揭示新闻内容、吸引读者阅读的。新闻标题相当于人的眼睛,可以传递文章精髓。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浏览信息也常使用快餐方式。要想在浩如烟海的信息大潮中,使自己的文章有竞争力,标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吸引读者阅读新闻,编辑制作标题时不仅要注意通过标题向读者提示新闻事实,而且要善于用生动的形式去吸引读者阅读新闻。因此,标题表现形式是否生动,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
修辞是在写作时对词语进行修饰的手法,使它更加生动形象,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在拟定文章标题时,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各种修辞手法,准确表达内容主旨。在修辞手法上多下功夫,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能够为新闻标题点睛赋彩,会取得举重若轻的效果。
例如,《让爱点燃生命希望之火》(刊载于2021年1月21日《中国火炬》)是一篇反映沈阳市沈北新区第二小学发动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奉献爱心,积极捐款,救助一名突患白血病的小学生的动人事迹的短文。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家奉献的爱心比作火种,重新点燃小病患的生命之火。读者一看标题就马上想到这是一篇爱的颂歌。
再如,《温暖传递使命担当》(刊载于2021年2月9日《中国火炬》)这条新闻讲述的是沈北新区关工委组织“五老”立德树人活动进学校,对同学们进行红色教育;春节将至,学校安排师生代表去慰问“五老”。文章标题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一面点出了“五老”关心、关爱、关注青少年成长的职责担当,一面传达了师生对“五老”的关爱和慰问。对偶手法的运用与所要表达的主题正好适合。
再举一个例子,《“悦”读有爱共助成长》(刊载于2021年4月26日《中国火炬》)这条新闻介绍的内容是光明日报社为辉山学校捐赠书籍的事。标题用了谐音借代的修辞手法,用“悦”代“阅”,既简洁明了又增加了感情色彩,寓含着快乐阅读的深意,使读者一打眼就感到有新意。
新闻标题力求言简意明,平易亲切,准确新颖,富有吸引力。采用哪种标题得根据文章内容,酌情而定。我们的国家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成语是其中的一个宝贵矿藏。成语一般都是言简意深,精辟入理,说出来大家还都知道其含义,是汉语中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在新闻标题中运用成语既能增加标题的文采又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比如,《文明美德结硕果助人为乐暖人心》(刊载于2021年4月15日《中国火炬》)这则短文介绍了李禹宵同学热心助人的生动事迹。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助人为乐这个成语常说常用,意思妇孺皆知。这里与“文明美德”形成互文,用在题目上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巧妙搭配。
再以《鲲鹏展翅铸就辉煌》(刊载于2021年6月28日《中国火炬》)为例,鲲鹏展翅这个成语是指施展抱负,实现宏伟理想,创造一番事业,比喻前程远大。这则新闻的主题是为参加中考的孩子壮行。用鲲鹏展翅这个耳熟能详的成语搭配“铸就辉煌”四个字作为新闻标题,反映了全社会对青年学子的殷切希望和美好祝愿,特别符合新闻的内容。
近几年,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热词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读者的视线中。将网络热词引入新闻标题,为新闻标题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注入了新鲜元素。
以《光盘行动从我做起》(刊载于2021年4月14日《中国火炬》)为例,标题的桥面就在“光盘”两个字上。按通常的理解,光盘是用来存储数据的一种物品,人们常说常用。而这里的“光盘”却是另外一个意思,说的是就餐时把盘子里的饭菜打扫干净,使其“光”起来。两个意思毫不相干。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光盘行动”可是作了大贡献,这里把社会公众喜闻乐见的网络热词“光盘”用在新闻标题上,别有用心,更见新意,耐人咀嚼,会使读者阅后印象更深,过目不忘。
再如,《你笑起来真好看》(刊载于2021年4月23日《中国火炬》)的标题本来是一首流行歌曲的歌名。笔者喜欢这首歌,估计在网络上它的“粉丝”也很多,觉得用它作题目与内容还很匹配,就移花接木,把它用作了自己的文章标题。这样做的目的还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为新闻标题增添另类风采。
《乘“双减”春风,教“幸福”语文》刊载于2021年9月15日《中国火炬》上。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落地,“双减”这个词热了起来。“双减”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一定是人们特别关注的话题。文章内容紧跟形势,而且题目中把“双减”比作温暖的春风,还用“幸福”作为“语文”的定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使题目鲜活起来,凸显了新意。
随着全媒体传播时代的开启,海量信息充斥于人们的生活,给新闻从业人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闻工作者只有守正创新,不断通过学习、培训等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才会制作出更多、更好的新闻标题去吸引读者,打动读者的心,引起他们的关注,从而获得好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