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新闻记者的变化与坚守

2021-11-29 02:24:08□杨
记者摇篮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传统媒体用户

□杨 帆

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及时性和超时空性等特点,对传统媒体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当下各类新媒体产品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人们也更倾向于使用新媒体获取新闻。

新时代背景下,新闻记者需要有对新媒体发展的客观认识,并积极寻找新模式、新道路,实现新闻质量的提升,这也是媒体行业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一、新媒体背景下新闻记者的变化

1.建立新思维,格式化旧思维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方式及人们的新闻需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增强新闻内容的吸引力,获取更多的用户关注,新闻记者需要进行思维的革新。

新闻记者要强化个性思维,能够根据用户的个性和喜好,以用户需求为中心进行信息挖掘,保证定位准确,以制作具有独特风格的新闻,满足用户需求;新闻记者需要具备跨界思维,由于互联网数字技术发展迅速,媒体边界模糊化,各种媒介的融合和交叉倒逼新闻记者成为复合型、多面手人才,以跨界思维实现融媒体发展;新闻记者要具备全球思维,互联网的出现缩小了世界沟通了解的距离,新闻记者应站在更高的站位对新理念进行传播;新闻记者要具备互动思维,新媒体具有着显著的互动特征,新闻记者要想更加出色地完成工作,需要具备分享、互动意识,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优势。

2.重新定位,改变角色

随着自媒体的迅速发展,每个人都可以是新闻的发布者,新闻内容也呈现丰富多彩的特点。在此时代背景下,新闻记者需要考虑自己定位的变化,并积极改变角色,确保不会被时代所淘汰。研究表明,现阶段用户获取新闻资讯的来源主要是网络环境。新闻记者可以对各种媒体平台中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进行搜寻、整理、分析、比较,筛选出大众比较关注的信息,核实后有针对性地开展采访,从而实现新闻的深度报道。公民记者虽然可以在第一时间抢到一些突发新闻,但是专业记者可以利用自身的新闻素养和专业知识从多方面对新闻进行判断分析,从而还原事实真相。同时记者通过新媒体技术,使用各种链接对新闻的深度进行扩展,对事件背景进行延伸,做出后续新闻,对事件进行专业分析和深度解读,确保新闻的权威性。

新媒体背景下用户不但能够产生信息,还能分享信息,新闻记者要尽可能多地抓住新闻信息,充分拓展传播新闻的渠道,实现新闻信息的及时获取、生产和传播。只要传统媒体记者坚持发挥自己的优势,不盲目跟风,做好新闻信息的核实和新闻内容的把关,始终以负责任的态度面对网络热点和社会热点,就能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良好融合。基层电视媒体主要的特色就是地域化,用户对自己身边的新闻是最为关注的,因此基层电视台新闻记者需要做好本地有价值新闻的采集工作,突出电视新闻报道的特点,使记者的工作具有社会意义和价值。

现阶段,各个省市电视台都十分关注媒体融合发展,并积极投身新媒体建设,促进自身转型。新闻记者需要改变服务单一媒体的定式思维,掌握新旧媒体的运行要求和传播特点,熟练掌握各种媒体的操作技能。新媒体背景下,自媒体可以第一时间传播、记录突发事件,但在通常情况下难以对事件进行全面、准确的传播,部分自媒体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还会散布一些不实信息和虚假信息。所以,新媒体关于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报道往往难以让人信服,易造成恐慌、误解,而受过专业训练、具备新闻专业素养的新闻记者能够对不良信息进行有效甄别、归纳、整理,为用户去除掉虚假信息,确保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公正性、真实性和权威性,从而提升传统媒体的公信力。

新媒体环境内有海量信息,用户能看到许多新闻,他们更需要价值高、真实性强、权威的新闻。由于信息的海量和庞大,新闻记者需要通过自身的专业手段,对其进行科学辨别、评价、遴选、分类并整合,有效核实信息来源,帮助用户消化、理解信息,从而正确引导舆论方向,阻止虚假信息传播。媒体介质不同,新闻传播特点和新闻表达方式也有差异,对同一个新闻事件也有不同的报道形式、结构、手法、内容。所以,新闻记者要对受众做好细分,合理选择媒介进行新闻生产和传播,适应不同受众和媒体形态的需求。

二、新媒体背景下新闻记者的坚守

1.坚守新闻职业道德

新闻记者应具备法律意识,避免权力寻租或个人牟利,禁止为了提高收视率或点击量而虚假炒作,获取采访材料过程中避免使用不正当手段,避免用虚假报道干预司法。新闻记者要履行自身职责,坚守道德底线,公正自律,保持对公民隐私权的尊重,关注弱势群体,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坚守记者职业道德。

2.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新媒体背景下记者需要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确保传播给受众的新闻是真实准确的。坚持公正、客观的新闻报道原则,在报道信息过程中避免带入个人偏见。

3.坚守质疑精神

新媒体环境下,每时每刻都会出现各种信息,新闻记者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思考,从中寻找事件的本质。通常情况下,自媒体由于缺乏规范约束,会存在过度挖掘新闻事实、泄露新闻事件当事人的隐私、引发网络暴力等问题。职业新闻记者需要避免此类情况的出现,对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进行强化,坚守道德操守,保证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背景下新闻记者要顺应媒体融合趋势,积极转变工作理念、工作方式,摸索出传统新闻未来发展的新道路,提高新闻制作水平,助力传统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传统媒体用户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宝藏(2020年4期)2020-11-05 06:48:12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媒评论(2017年3期)2017-06-13 09:18:10
关注用户
商用汽车(2016年11期)2016-12-19 01:20:16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新闻传播(2016年2期)2016-07-12 10:52:13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新闻传播(2016年1期)2016-07-12 09:24:44
关注用户
商用汽车(2016年6期)2016-06-29 09:18:54
关注用户
商用汽车(2016年4期)2016-05-09 01: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