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亮谢 强
1.闽江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1;2.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207
自从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引起了学术界高度关注。学界围绕这一主题,分别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角进行了大量研究。基于CSSCI文献的统计分析,2017年10月~2021年11月共发表学术论文6 150篇,其中2017年(10月~12月)共27篇、2018年共1 042篇、2019年共1 673篇、2020年共1 603篇、2021年(1月~11月)共1 805篇。从已有研究成果可知,学术界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主题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五个方面,即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研究;乡村振兴的理论来源、实践路径、时代意蕴研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研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针对乡村旅游等某一方面开展研究;国外乡村建设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研究。成果可谓丰硕,但也存在乡村振兴理论来源阐释不全面、发展历程论述不连贯、时代背景研究不深入等问题。与此同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1],在此背景下研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此,有必要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将乡村振兴战略理论来源、发展历程、时代背景、实践路径进行深入探讨。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批判继承空想社会主义者有关农业、农村、农民论述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农业、农村、农民思想。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中国化,为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三农”工作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论述主要体现在《共产党宣言》《法德农民问题》《德意志意识形态》《论住宅问题》等系列著作中。
第一,关于农业基础作用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一致认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并从两方面进行了重点阐释:其一,农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创造前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劳动工具简陋、生产效率低下,每个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为维持生存只能参加农业生产。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剩余农业产品的出现,出现了工业、产生了商人。实践表明,农业越发展,从事农业以外的劳动人数与劳动种类越来越多。因此,马克思指出:“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2]其二,农业的存在为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提供了物质资料。人类的繁衍生息、延续发展,首先要解决衣食住行等问题——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而这些主要依赖于农业,农业提供的物质生活资料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产活动的起点。
第二,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发展的唯物主义思想综合分析了城乡关系,揭示出城乡存在“城乡一体—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融合”的发展规律。城乡一体,即在人类社会初期阶段,由于生产水平低下,人们生活在没有剩余农业产品和明确社会分工的环境里,整个社会呈现一体化状态。城乡分离,即由于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方式转变,导致社会分工的出现,从而推动城乡关系演变,尤其是私有制的出现和工业化的推进,加速了城乡分离,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3]城乡对立,即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城乡对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其出现和灭亡都具有历史必然性。在私有制条件下,人们形成了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对立关系,于是城乡对立关系在封建主义社会时期表现为乡村统治着城市、在资本主义社会时期表现为城市剥削着乡村。城乡融合,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城乡对立的基础上对城乡关系的展望,即“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也将消失”[4]。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融合以消灭私有制为前提条件,同时工农业的有机结合也会有效地消除城乡对立。
第三,关于农民利益保护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了重点阐释:其一,改造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因其生产方式落后和生产水平低下,决定其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走向衰落的最终结局——被社会化大生产所取代。面对小农经济破产的必然趋势,是忽视农民利益使其因破产而陷入贫困,还是保护农民利益使其在破产前进行正确改造,马克思恩格斯无疑地选择了后者,因为“等到最后一个小手工业者和最后一个小农都变成资本主义大生产的牺牲品以后,才来实现这个改造,那对我们是没有好处的”[5]。其二,发展农业合作社。土地是农民进行生产活动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为此马克思主张土地国有化,“土地国有化将彻底改变劳动和资本的关系……靠他人的劳动而生活将成为往事”[5]。在土地国有化的基础上还面临着如何进行土地经营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发展农业合作社。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一文中指出发展农业合作社的生产条件和重要意义,同时发展农业合作社有助于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从而改变剥削压迫的状况、摆脱穷困潦倒的窘境。在引导农民加入合作社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坚持自愿互利原则、运用典型示范的方式,严禁损害农民利益、违背农民意愿。同时,农业合作社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程度必须实事求是。
列宁在俄国的革命、建设实践中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相关思想的指导下,与俄国具体实践结合,丰富发展了“三农”思想。
第一,关于农业相关问题的思想。列宁将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基础作用思想运用到俄国实际,并在实践中进行丰富。其农业相关问题思想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合作社是农业改造的主要途径。面对具有分散化耕作方式等为主要特征的小农经济与以集体化生产方式等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农业之间的严重差距,必须对小农经济进行改造,从而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目的。因为合作社具有联合性、灵活性、可行性等鲜明特征,于是成为改造传统农业的主要途径。同时,建立的合作社“使小农放弃私有制而走上集体经济道路,实现对传统农业的改造。”[6]其二,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依靠,在助推传统型小农经济发展为现代化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主要表现为:机器的使用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业生产规模化。其三,农业发展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工业的形成离不开农业发展、工业的发展依赖于农业支持,即农业是工业所需资源的供应者,农业为工业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粮食、原料等物质,同时农业也是工业产品的需求者,农业为工业的循环发展创造了市场、销路等条件。
第二,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思想基础上,结合俄国实际情况创新地提出城乡协调发展思想,有力促进了俄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其城乡协调发展思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废除私有制、消灭农奴制,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奠定物质基础。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私有制出现是城乡分离、城乡对立的根源观点基础上,提出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即通过社会革命方式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进而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土地国有化的观点,在进行土地国有化改革中消灭了农奴制残余,改善了农民生活、促进了农业发展,从而为城乡协调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其二,利用城市的优势助推农村发展,在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中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由于社会分工的出现、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等各种社会资源流向城市,从而导致发展的城市与封闭的农村之间经济、文化等差距越来越大。为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协调发展,列宁提供了科学方案:一方面,拥有得天独厚优势的城市要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帮助农村发展,改变农村落后贫穷面貌;另一方面,处于封闭隔绝状态的农村要在人口、土地等方面支持工业迁移,增加农村自我发展活力。
第三,关于农民相关问题的思想。列宁充分认识到农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性,高度关注农民状况、积极维护农民利益。其关于农民相关问题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在改革农业税收中减轻农民沉重负担。余粮收集制作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打赢战争、保卫政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激起了农民反抗。于是,列宁推行农业税收改革,即在废除余粮收集制中采用粮食税,从而减轻了农民负担、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其二,提供生产资料,保障顺利生产。针对俄国当时农村经济落后、农民生活贫穷的现状,由国家提供种子、农具、灌溉、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保证农业生产活动顺利进行。其三,在发展农村文化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针对当时农民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素质低的情况,列宁认为要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于是加大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保障农民教育权利的充分实现、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热情、促进农民教育载体的丰富多样。
中国共产党始终从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高度关注“三农”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农业、农村、农民思想的中国化,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三农”思想。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将农村作为革命重点突破地区,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胜利。七届二中全会之后,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但强调要将城市和农村的工作统筹协调好,城乡协调发展,毛泽东同志提出“城乡必须兼顾”[7]的发展理念,从所有制高度解决小农经济的局限性,提出走集体化道路,发展农业合作社,创造性开辟了适合中国社会主义性质的道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邓小平同志认识到农民生产自主权和土地经营自主权对于释放农村生产力的重要性,进而提出要改变土地所有权,强调“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8],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农业“第二个飞跃”[8]。随着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从城乡统筹的视角,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效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结合时代背景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走好“七条道路”,实现“五大振兴”,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瓶颈制约,最终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9],从而把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提升到了新高度、落实到了最深处。习近平同志关于“三农”问题的重要论述构成了一个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中国乡村社会实现了从腐朽无序到文明有序、从贫困落后到全面小康的伟大历史性转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土地革命,进行土地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消农业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展农村综合改革,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深刻体现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接续探索,体现在四个阶段的“三农”工作大局中。
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让贫苦农民获得耕种土地、免受地主剥削,发动农民进行4次土地革命,1928年、1929年、1947年分别制定、发布《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中国土地法大纲》;在土地革命时期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在抗日战争时期施行减租减息政策、在解放战争时期施行耕者有其田政策等,极大地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需求、促进了农村生产力解放、助推了农业合作化的建立。总体而言,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战略处于起步阶段”[10]。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变我国农业落后的局面,促进农业生产大幅增长,毛泽东同志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思想指导下,对我国“三农”工作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实践。主要体现在:第一,对农业进行改造。实行农业合作化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途径,并且具有避免小农经济两极分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的重要作用。毛泽东同志对于农业合作化原则、方针、政策进行详细阐释,即坚持以自愿互利为原则、以稳步推进为方针、以逐步过渡为政策(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同时强调了农业合作化的阶级政策,即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消灭富农。农业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社会安宁稳定,还要提高农业机械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第二,对农村强调发展。毛泽东同志强调农村发展要坚持“两化”,即坚持农村发展工业化,这是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变农村贫穷面貌的有力支撑、重要措施、发展方向。坚持农村管理民主化,切实保障农民在管理农村公共事物中的权力,让“人民主权”在农村实现了由“概念”到“现实”的重大转变。第三,对农民加强教育。毛泽东同志认识到农民具有先进的革命性,同时也兼具落后的封建性,为了充分调动农民投入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作用,必须要让农民摆脱愚昧思想、使农民提升整体素质。对此,毛泽东同志强调要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力度,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政治觉悟、科学文化教育提高文化素质、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积极性,邓小平同志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对“三农”工作进行了继续探索与实践。主要体现在:第一,重视农业发展。邓小平同志在构建宏伟蓝图、进行顶层设计中,始终把农业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始终把“农业为本”重要理念付诸实践。在农业发展方面,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发展需要科技支撑,其为农业发展提供高端人才、先进工具,促进农业生产提高效率、转变增长方式。强调要切实贯彻“科技兴农”理念,做好农业科研、农业科技的推广工作。同时,农业发展需要政策倾斜,科学的农业发展政策是促进农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前提。第二,进行农村改革。邓小平同志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进行农村改革举措主要包括: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效解决了农村以往经营的不足、促进了农村生产效率提高;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加速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有效解决了人民公社存在的显著弊端,激活了农村发展动力、提高了农村生产效率。第三,促进农民富裕。“农民是农村改革的主体,让广大农民增收致富是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11]为此,邓小平同志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重要的价值目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等改革举措为实现农民富裕奠定了深厚基础。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对“三农”工作进行了接续探索与实践。主要体现在:第一,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在充分认识到“三农”问题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如何强化农业基础地位进行了深入思考,即坚持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为其适合农业生产特点,促进了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坚持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途径,符合农业发展的前进方向。第二,促进农村加速发展。对于如何促进农村发展的问题,江泽民同志认为要在进行农村改革中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即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在进行农村教育中促进农村文化发展,即通过思想教育增强社会主义信念、通过文化教育提升科学文化素养、通过普法教育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第三,保护农民切身利益。在进行扶贫开发、减轻负担中保障经济利益;在推进村民自治、实行依法治村中保障政治利益;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科学文化素质中保障文化利益。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将“三农”工作定位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其关于“三农”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主要涉及到“农民怎么富裕、农业怎么发展、农村怎么建设”的问题[12]。主要体现在:第一,发展现代农业。确保粮食生产放在首位,即确保农田耕种面积、农业投入力度、农业生产能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质量效益为目标;注重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实现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第二,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业不仅要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农业帮助,还要在生产农用工具、引导农民使用中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城市不仅要在教育、医疗、人才等方面辐射带动农村,还要在吸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中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13],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第三,培养新型农民。胡锦涛同志高度重视农民的重要作用,强调要“积极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14],具体而言:通过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通过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来满足农民文化需求、通过形成农村文明风貌来引导农民崇尚科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三农”工作置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对“三农”工作进行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主要体现在:第一,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三农”工作实际,准确把握新时代“三农”工作呈现的新特点新趋势,以新发展理论引领“三农”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并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创造更多经验。”[15]发展现代农业,是新时代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要充分发挥现代科技作用、依靠先进技术力量,在加快农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融合中,让先进技术贯穿农业生产全过程、全方位,推进农业农村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第二,强化治理体系,创新乡村治理模式。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阐明乡村治理的对象及主要内容,为创新乡村治理指明了方向,具体可以从“四个明确”方面着手,明确治理主体,即坚持党的领导,“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16];明确治理内容,即乡村公共事务,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问题,并要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明确治理措施,即在构建新时代文明乡风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借鉴“枫桥经验”等良好调解方式中持续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明确治理目的,即增强乡村治理能力、维护乡村社会稳定、创造良好乡村环境。通过对乡村的有效治理,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第三,实现全面小康战略,助推农民脱贫致富。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亲自部署、亲自指挥脱贫攻坚工作,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国新时代反贫困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脱贫重要论述的指导下,完成了9 899万绝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艰巨任务,脱贫攻坚战取得的全面胜利为实现全体人民的小康梦想创造了重要条件,为“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奠定了深厚基础”[17]。
任何一种战略的提出,都有其现实需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时代发展内在需要,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做出的科学部署,是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时代基础上而做出的重心转移,是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时代背景下而做出的现实抉择,是在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环境下而实施的战略举措。
第一,战略地位:乡村振兴事关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过程中,为民族复兴奠定了重要的物质、精神、社会等各方面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民族复兴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对民族复兴的实现越来越有信心。民族复兴的基础是“三农”,民族复兴的潜力在“三农”。同时,民族复兴是包括乡村振兴在内的多方面复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16]
第二,时代背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高度重视“三农”基础地位、大力推动“三农”全面发展。尽管我国“三农”得到了快速发展、成效也十分显著,但还存在着农业基础不稳固、农村发展不充分、农民增收不持续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城乡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和农村发展不充分为其具体表现,因此,“乡村振兴战略既是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选择,又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举措”[18]。
第三,时代基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让困难群众脱贫、贫困群众致富是我们党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为此,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长期、持久的反贫困斗争,经历了建国初期“救济式”扶贫到改革开放“开发式”扶贫,再到新时代“精准式”扶贫,我国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底的77 039万减少到2012年底的9 899万、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97.5%下降到2012年的10.2%。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用8年时间实现了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目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创造有利条件、奠定时代基础。
第四,国际环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判断,尤其是2020年全球爆发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加速了这一变局。“变”主要体现在:世界经济重心由大西洋转向太平洋、国际权力格局由西方化转向多极化、全球治理体系由“治人”转向“失能”等,“变”在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让我国面临新挑战,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盛行、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萎缩、世界经济低迷,尤其是美国实施“美国优先”战略挑起中美贸易争端、提出针对我国的“文明冲突”论等,必须做好应对准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稳住农业基本盘,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这是我国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
总而言之,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选择,更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特征、发展趋势的战略举措。同时,绝对贫困彻底消除、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有力地助推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涉及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在内的全面振兴,而不是只重视乡村物质发展而忽视乡村精神空虚的振兴,也不是只顾乡村经济发展而放任乡村环境破坏的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19]为此,我们必须在新发展阶段继续发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找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子、法子,采取针对性、实效性举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20]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是激活乡村自我发展动力、增强乡村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对于解决农民就地就业、增加农民额外收入具有重大意义。充分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合理利用乡村优势条件加快乡村富民产业建设,可以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发展农业加工业。充分利用农产品资源优势条件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产品销售量。例如:洪湖作为湖北省第一大淡水湖,在水产品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当地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形成全年、全域可销、畅销的农产品,如将莲蓬加工成养生饮料、将莲心加工成养生茶叶、将藕带加工成泡椒藕带。二是发展乡村旅游业。乡村拥有空气清新、环境舒适、视野开阔等无可比拟的天然优势,要抓住时代发展机会,形成独特旅游品牌。如民族乡村挖掘民族习俗、民族文化等打造民族品牌旅游;红色乡村借助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形成红色教育旅游;花卉乡村举办菜花节、桃花节等发展亲近自然旅游。三是发展乡村养殖业。乡村具有土地面积广、承租价格低、人力成本小等优势,适合发展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乡村养殖业,不仅可以减少分散养殖存在的污染环境问题,提高集中养殖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坚持党的领导,是办好乡村事情、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而“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21]。因此,乡村要振兴,组织必须兴。加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可从四个方面着力。一是加强政治建设,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把牢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方向,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站位,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担当,营造公道清明的政治生态环境。二是建设一支“三过硬”的干部队伍,即政治过硬,能够坚定政治立场,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方针、执行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本领过硬,能够掌握新知识,遇到的新困难有办法;能够熟悉新领域,应对新情况时有策略;能够开拓新视野,对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呈现的新发展有规划。作风过硬,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真心实意学习农民智慧、在解决关键民生问题中自觉主动接受农民监督。三是选派一批爱农兴农的人才队伍,要爱农业,精心钻研农业、熟悉掌握农业,为促进农业发展把脉问诊;要爱农村,愿意来到农村、真心留在农村,为加强农村建设奉献自己;要爱农民,主动走近农民、自觉服务农民,为帮助农民致富出谋划策。四是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渠道引入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切实让社会其他组织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助推器。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22]因此,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让文明乡风助推乡村振兴,可以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建设文明乡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精神,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23],能够引导农民增强爱国意识、强化敬业之责、坚持诚信做人、做到友善待人。推进乡村移风易俗行动,争创文明村镇和文明家庭,反对各种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习,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二是加强政策引导,强化农民宣传教育。宣传教育在帮助农民了解党的重大政策和创新理论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发挥关键作用。加强政策引导就是通过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例如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让其熟知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引导广大群众进一步知晓惠从何来、惠在何处,参与政策落实。三是融合地方性特色,创新乡土文化。乡土文化是乡村社会历史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是广大农民群众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与最独特的精神标识。其创新发展要在传承好地方特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从而形成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乡村文化,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村现代化夯实文化根基。
乡村公共服务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条件。加快乡村公共服务建设,主要做法是:一是健全基础性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加大农村规划整治,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实施交通道路畅通工程,延伸改造乡村道路,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条件,也为乡村旅游业、快递业发展创造条件。加大农村用水工程投入,确保农民饮水安全,抓好农村防洪排涝等水利建设,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二是健全公益性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经费向农村倾斜,补齐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教育和基本医疗服务的短板,实现从“有”向“优”、由“少”到“多”的转变。建设农村教育发展支持体系,加大对农村教育短板领域的投资,加强农村教师培养,建设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评价制度,保障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农村卫生、医疗、保健体系,提升医疗服务,为农民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完善农村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三是健全乡村信息公共服务体系。搭建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平台,发展“互联网+农业”模式,为农民提供科技咨询与市场信息服务。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农村工作队,邀请农业专家、技术人员到农村,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上的困难,提高科技创新服务农民的能力。
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一是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促进乡村绿色产业发展。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农业企业循环式生产、种植养殖加工产业循环式组合,加快培育产业链融合共生、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的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推进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二是形成绿色生产方式,推动乡村生产生态融合发展。深化农业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生态资源优势谋划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挖掘“农业+旅游”“农业+文化”的发展模式,摸索发展适合当地实际和特点的乡村生态经济。开展集约型绿色生产,比如在把握农田用水和养殖用水的交集关系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充分使用;在持续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中推进农业生产绿色转型;在改进机器设备、采用先进技术中,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低消耗、高利用。三是加强人居环境治理,改善乡村人居生态环境。乡村生态振兴要从开展乡村环境污染治理开始,逐步改善人居环境,让田园乡村重回绿水青山。持续推行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制,加强保护森林资源的责任落实和源头治理。结合地理因素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推进改厕模式,完善乡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探索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推进农村垃圾综合治理。“推进源头分类减量、资源化处理利用,建设一批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24]通过农村垃圾综合治理实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