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霞霞 ,袁兴中,贾恩睿,3,常昌明
(1.天泽(北京)湿地保护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080;2.重庆大学,重庆 400044;3.国家湿地保护与修复技术中心,北京 100080)
湿地,作为支撑地球生命的三大生态系统之一,与海洋、森林生态系统共同编织成地球生物圈,其自身也在不断演化和繁衍出无数物种,发挥着多种多样的功能,不仅包括调节功能、支持功能、供给功能,还具有文化功能(即人们通过精神感受、知识获取、主观映象、消遣娱乐和美学体验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非物质利益,包括精神与宗教、娱乐和生态旅游、美学、灵感、教育科研、地方感、文化传承等),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提供多种服务[1~3]。
湿地文化是人类在对湿地的认识、利用和改造过程中,人类与湿地自然双向诠释和对话的产物,是人类认识湿地自然的实践活动成果。人类从湿地中孕育成长至今形成的湿地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核心,尤其是生态文化的核心。湿地文化有多种分类方式,依据湿地类型划分,分为河流文化和人工湿地文化等;按湿地组成元素划分,分为湿地水文化、湿地植物文化、湿地动物文化等;根据文化形态划分,分为湿地物质文化、湿地精神文化、湿地制度文化等;按文化内容划分,分为湿地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景观文化等[4,5,11~13]。另外,湿地文化具有明显的生态特征、人文特征、民族特征、地域特征;具有时代性、多样性、差异性、可创新性(发展性)、脆弱性(不可再造性)等特性,同时还具有国际性[6,7]。湿地文化是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深度挖掘湿地文化的意义,有助于提升全民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城市的软实力,提升区域形象,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梁平史称梁山,地处山地丘陵地带,有“一山两水七分田”的平坝地形,素称“川东著名第一大坝”“巴蜀粮仓”[8]。 据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梁平境内有408条溪流、77座湖库、80万亩稻田湿地和以众多的库塘、溪河、稻田等为主体的乡村小微湿地,有河流湿地、人工湿地2个湿地类及永久性河流、洪泛湿地、库塘等7个湿地型,湿地资源共1.98万hm2。
丰富的湿地资源孕育多样的湿地文化,梁平区湿地文化浓厚,如传统的农耕文化,功能完备的水利设施水塘文化、渡槽文化,历史久远的古桥、古建筑、古寨,湿地植物文化竹文化、果林文化,以及非遗文化等,无处不彰显渝东北丘区的生态智慧。梁平湿地文化属于中国湿地文化7个大区19个亚区中的长江中下游湿地文化区、巴蜀湿地文化亚区,以富饶的平原为依托,传统农耕经济比较发达[9]。梁平湿地文化具有典型的巴蜀文化特色、世界遗产特色,同时具有传统性、原真性和完整性。
梁平素称“川东著名第一大坝”,自秦汉时期就有水稻种植,唐宋以后,随着梯田开垦,水稻种植更为广泛,据文献记载,唐代梁平县“稻田蕃庑(多而肥),常多丰年”,主产稻谷,巴渝第一,因盛产水稻获誉“川东粮仓”[10]。因其地势特点,稻田呈山间梯田型,稻田片片相连,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梯田是镶嵌在天边云顶的农耕锦绣,景观效果极好。梁平农耕历史悠久,地域优势明显,陆游《题梁山军瑞丰亭》赞曰“都梁之民独无苦,须得晴雨得雨”,此乃风调雨顺之地。梁山先民因天之时,地之利,勤于农事稼穑,成就了梁平繁荣的农耕文明。“万旦耕春”是梁山八景之一,清光绪《梁山县志》载:“万石楼,县东北正阳寨背城外数十步,宋知县李中孚建为省耕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在这片丰饶的土地上,凝聚着先民的汗水。
梁平有在山丘三面环丘、一面开口处锁口筑坝成的塘(简称山塘),平地以下挖成的塘(简称坪塘),还有村庄院落分布的风水塘等。梁平区各个街道、乡镇均分布有水塘系统。水塘是梁平区全域小微湿地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集体或个人修建的蓄水容积500~100000 m3小型农用蓄水工程,主要解决农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属于小型水利设施。水塘系统具有灌溉渠系短、整治成本小、水量分布广、管理难度低、水利用系数高、农田灌溉效果好等特点,是广大山区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保障,也是水利系统的“毛细血管”,更是梯田湿地之眼。
渡槽,也称高架水渠,是跨越河流、道路、山冲、谷口等地的架空输水建筑物,除用于输送渠水外,还可排洪、排沙、通航和导流。在20世纪60、70年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渡槽早已跃出水利的范围,在中国文化史、建筑史、社会史中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梁平四维青山,丘陵起伏,一条条天渠、一座座渡槽先后在梁平大地建成,如双桂渡槽、七桥渡槽、明达渡槽等,不仅有着厚重的历史沉淀,有着让人沉思的故事,而且造型也最为优美,极具观赏价值,已成为梁平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作为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见证了梁平农业文明的跨越式发展阶段。目前梁平渡槽多数已停止使用,曾是一座座丰碑,一个时代的烙印,已成为梁平境内历史性的重要人文景观。
有水的地方就有桥,每座桥都有动人的故事。梁平桥之多,嘉庆《梁山县志》记载梁平古桥40余座,到民国24年有古桥66座,现仍遗存古桥50余座。桥是架设在山水之间的建筑物,它们或高悬低卧形态万千,或一桥多用巧夺天工,或跨越岩壑溪间增辉山川,或雄距山岙野岭古朴雅致,或坐落闹市通衢造型奇巧。梁平古桥形式多样,多有200~300年的历史,有单孔石拱桥如曲水镇万善桥、新盛镇喷雪桥、竹丰镇向炳桥、龙头桥等;多孔石拱桥如礼让镇福拱桥为四墩三孔石拱桥等。在梁平古桥中,多以自然花草、动物图案、吉祥图案、人物故事等雕刻为装饰,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较高的艺术价值和重要的历史价值,记载着梁平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
据《梁山县志》载,梁平山寨多达 210多座,如金城寨、滑石寨、猫儿寨、七斗寨、观音寨、太平寨、璧山寨、四方寨、天星寨等。梁平古寨在古时具备完善的功能,包括各种集市等,在寨中还有消防池、古堰塘等多种功能储水结构,古水井多为泉水,作为寨内居民的饮用水源,同时在降雨季节储存雨水,在旱时灌溉农田。
此外,梁平古民居建筑与山水、气候相宜,与文化、风俗相映,它们穿越时光而来,闪烁着祖辈智慧的光芒。相传建于明朝末期的文家院子,历经百年风雨,屹立至今,传统的木架穿斗结构,历史悠久,具有明显的巴渝居民特色,整个建筑群为纯竹木结构,以木头为椽梁,以竹篾编织的竹板为墙,是典型的老竹山房屋。
梁平被中国竹产业协会、国际竹藤网络中心联合授予“中国寿竹之乡”称号。有着“竹类博物馆”美誉的重庆梁平百里竹海,是国内独有的以寿竹为主的竹海景区,拥有成片竹林35万余亩,生长有寿竹、白夹竹、楠竹、斑竹、慈竹外,更有苦竹、黑水竹、实心方竹等稀有竹种,竹种类近100个。百里竹海内自然景观、“竹文化”和人文景观相结合,是梁平独有的。
梁平果林文化历史久远,乾隆年间福建柚子引入梁平,由梁平水土培育成的梁山柚香满全国,2004年12月,梁平被授予“中国梁平柚之乡”称号。梁平还以坡改梯地和种植经果林为手段,治理水土流失。现如今梁平区内库塘、河流、村庄小微湿地旁多伴有柚树等果树,不仅发挥生态功能,景观效果良好,还具有经济效益,果林产业是梁平生态产业的重要支撑。自1999年8月梁平举办首届中国·梁平柚子节,至今已开展了10届,充分展现了梁平果林文化。
梁平荇菜属为数不多的天然荇菜群落,极具代表性,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是水生昆虫、鱼类、底栖动物、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及庇护场所。荇菜是水环境标识物,荇菜所居,清水缭绕,具有净化水质、改善污染水体的作用。荇菜还具有食用、药用、观赏、科研等价值,在李时珍《本草纲目》、唐代药学家苏恭《唐本草》中均有记载,荇菜全身都可以入药,有清热利尿、消肿解毒的功效。另外《颜氏家训》里写到:“今荇菜是水有之,黄华似纯”,以此训导族人,人活世上要像荇菜一样,有清澈爱洁之心。
梁平有梁平竹帘、梁山灯戏、梁平木版年画、梁平癞子锣鼓、梁平抬儿调等5项国家级非遗项目,还有市级保护名录 15个如梁平傩戏、土法造纸技艺、蓝印花布制作技艺、礼让草把龙习俗、双桂堂庙会、梁平孝歌、梁平竹雕等,区级保护名录87个,充分展现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深厚文化底蕴。
古洞蟠龙是中国四大蟠龙之一,是梁平历史上著名的祈雨之所。历代文人骚客多汇此赏景诗,现洞内残存有历代游客的碑石留词于洞,洞门顶书“孤寺秀杰”。洞外在50 m处,有高大的银杏树,“雌雄”二株,似蟠龙洞的忠诚卫士,相传是陆游三访蟠龙洞播下的两颗种子,距今已有700余年。前人有诗赞曰,“蟠龙洞侧喷龙涎,二百余丈匹练悬,不夏就雷声震地,非冬亦雪势漫天。” 人称“崖泉瀑布”。瀑布旁有近乎直上直下的石梯,称为百步梯,古人的“蜀道难”“蜀岭雄风”的岩上石刻至今犹存在百步梯旁。
梁平龙溪河上的七里滩,在整幅巨大的岩石上有无数密如蜂窝状的壶穴,蔚为壮观。壶穴以椭圆形、圆形居多,大的直径三四米左右、小的不过几厘米,浅的不过一手指,深的有七八十厘米,观其形状,如臼如缸,如锅如碗,如杯如匙,更有奇特的,洞中有孔,孔孔相连。当地人称它为“跑马滩”,传说是孙悟空当弼马温时牧马的地方,附近还有马儿岩遗迹。
近年来,梁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的湿地文化保护利用工作,如依托重庆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湿地文化宣讲、湿地文化资源研究及湿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项目;依托梁平景区开展梁平抬儿调、礼让草把龙习俗等非遗展演,传承与弘扬梁平非遗文化;开展了全区水塘系统整治项目等,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管理和利用了湿地文化,梁平湿地文化的保护利用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目前,梁平湿地文化保护利用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湿地文化的研究不够,湿地文化资料甚少;二是缺乏宣传,公众对湿地文化保护利用认知不足;三是对湿地文化项目资金投入不够,湿地文化资源开发欠缺,未形成湿地文化产业体系;四是制度保障不力,管理、经营与营销不善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梁平湿地文化发展,不能满足梁平湿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成立梁平湿地文化保护领导小组,建立保护协调机构,加强部门协作。加强湿地文化系统研究,开展湿地文化资源普查与征集活动,构建梁平湿地文化数据库,编制梁平湿地文化保护利用发展策略。建立湿地文化保护定期通报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公众和舆论监督机制。加快湿地文化保护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制定《梁平湿地文化保护管理办法》。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加大对湿地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将湿地文化建设融合到梁平湿地保护发展项目中,加强湿地文化队伍建设。构建湿地文化+生态旅游、湿地文化+自然教育、湿地文化+创意设计、湿地文化+影视创作、湿地文化+动漫创作、湿地文化+文学艺术等梁平湿地文化产业模式,打造梁平湿地文化品牌,挖掘地方特色,创新开发系列湿地文化产品,满足社会的多元文化需求。
加强湿地知识科普,增强群众的认知,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发挥群众在湿地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联合梁平湿地学校及地方院校,开发湿地文化教材,将湿地文化教育列入中小学生教育的计划中。充分运用各种新媒体及自媒体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制作宣传片、宣传画册、名信片等,彰显梁平湿地文化元素。开展湿地文化实践、湿地文化艺术节、湿地文化旅游等活动,举办各种湿地文化展演、展览等。加强湿地文化传承,发挥梁平木版年画、梁平竹帘画、梁山灯戏等名产特产的传统文化优势。多措并举,增强公众湿地文化保护意识,扩大湿地文化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