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王玲莉
周口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杨学奎
周口市地处中原,处于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区,气候条件适合种植果树。周口市果树生产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果农栽培果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全市果树生产形成了以梨、桃、柿、苹果、葡萄、枣6种果树为主的结构。2017 年统计结果显示,桃树生产面积达到了5140 hm2,枣树生产面积达到了1350 hm2。为进一步提高桃、枣生产的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本文探讨了枣树、桃树间作的增产性能和栽培技术。
早熟桃3 月萌芽,4 月开花,5—6 月果实发育,6月中下旬果实成熟;晚熟枣4 月底萌芽,5 月初展叶,6 月花期,6—9 月果实发育,10 月果实成熟。从不同生长阶段生育期来看,枣树和桃树在营养需求临界期错开时间较长,3—10 月能充分利用和吸收光照,提高光能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枣树属于深根系树种,根系大部分集中在水平方向0~200 cm,垂直方向0~70 cm 空间,根长密度和跟表面积密度占全根的80%。桃树属于浅根性树种,根系的扩展度大于树冠的0.5~1.0 倍,深度只及树高的1/5~1/3,吸收根分布在离土表的40 cm 以内,其中10~30 cm 分布最旺。枣桃间作时能充分利用不同土壤深度的肥力,充分挖掘土壤肥力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桃树是北方四大落叶果树之一,栽培面积大,果实质量优,经济效益高,果农生产经验丰富。栽培第2 年桃树挂果每公顷产量0.4 t,第3 年每公顷形成产量11.79 t,第4 年桃树每公顷形成产量23.19 t。第4 年枣树每公顷形成产量3.9 t,比单独栽培枣树每年每公顷平均增加桃产量12.99 t,每公顷新增产值10.39 万元。而间作小麦仅比单独栽培枣树增加产量4.8 t,每公顷新增产值1.1 万元。
枣树的很多病虫害只为害枣树,如枣锈病。桃小食心虫危害盛期在6—7 月,7 月后早熟桃已经收获并开始夏季修剪了。危害桃果的概率很低,交叉感染造成病虫害暴发的概率更低,便于病虫害防治。
枣树品种宜选择晚熟品种,如冬枣、傲雪、鲁枣6 号。桃树品种宜选择早熟品种,如水蜜桃系列早香玉、京春、早凤王、庆丰等,油桃系列曙光、艳光、华光等,蟠桃系列早露蟠桃、早油蟠桃等。
枣、桃隔行栽植,枣树栽培株行距3 m×6 m,每行加栽1 行桃树,与枣树株距3 m。
枣树定植挖长、宽、深各为80~100 cm 的定植穴,每穴施有机肥25 kg,复合肥0.5 kg。桃树定植挖长、宽、深各60~80 cm 定植穴,每穴施有机肥20 kg,复合肥0.5 kg。
定植当年5 月株施尿素0.5 kg,6 月株施复合肥0.6 kg。结果后每年10 月秋冬季落叶后可施1 次农家肥,采用行间开沟撒施,盛果期前每株施肥20~30 kg,盛果期开始每株施肥不低于50 kg。在枣树和桃树开花前后、果实膨大期各追肥1 次。
枣树一般采用小冠分层形和细长纺锤形,桃树采用自然开心形和“Y”形。枣树定植4 年时及时开甲促花促果。桃树结果后主要采用控旺促花措施。
枣树主要防治枣尺蠖、桃小食心虫、叶螨、枣锈病等。桃树主要防治蚜虫、潜叶蛾、穿孔病等。
枣树、桃树间作有效地解决了枣树前期生长慢、树冠小、结果盛期晚而形成的枣园前期经济效益低的问题,与间作粮食作物相比,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一般桃树第2 年开始挂果,第5 年进入盛果期,持续10 年左右。枣树一般在桃树第4 年开始挂果,第12 年树体结构形成,根量、枝量达到最大限度,第15 年开始进入盛果期,结果能力和产量最高,持续20~30 年。枣园进入盛果期前可以把桃树间伐,不影响枣园盛果期产量和效益。
枣树、桃树间作果园在施用有机肥时,必须加大施肥量,不能简单按照每667 m2施用有机肥的量进行,应按照单株施用有机肥的量进行,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这样能显著提高果园单位面积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