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周乐
【摘 要】伴随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如今人们更加关注初中生的艺术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对于初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初中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中,应当注重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恰当融入非遗艺术知识,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并在非遗文化知识学习中提升自我,并升华自我精神境界,在本文中则具体围绕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融入到美术课堂教学中展开详细分析,让初中生深入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美。
【关键词】非遗艺术;初中美术教材;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
在如今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出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果,但是在当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其最为值得深入反思的则是当前非遗艺术与初中美术教材内容相结合,在具体美术课堂教学中忽视非遗艺术,片面强调美术基础知识的教学,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的提升,容易促使学生们对于民族传统文化以及文化自信等方面缺失,因此在初中美术教材中恰当融入非遗文化,创新美术课堂教学方式,可以进一步强化初中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
一、非遗文化与初中美术教材内容相结合的意义
(一)进一步继承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具体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将非遗文化融入到初中美术教材中,不仅可以扩展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延伸美术教学的深度,恰当合理性融入时代精神以及民族精神等,实现美术教育事业深入有效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本身有着丰富独特的美术韵味,处于多元化背景下,在班级中出现了部分学生崇拜外来文化,对于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作为载体,恰当融入传统文化知识,注重扩展美术知识,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
(二)有利于进一步符合初中美术新课程改革要求
处于具体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当关注学生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并在社会发展背景下,我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与世界其他传统美术艺术文化形成完整性的艺术文化体系。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知识,帮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以及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将其严格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进一步提升学生自身文化素养,将文化素养与艺术素养深入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们在美术学习中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三)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在具体初中课程教学体系中,美术学科属于重要性内容体系,同时美术学科知识也是全方位落实与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们深入具体把握传统文化知识。在具体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尚未真正意识到美术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在美术学习中忽视了对于传统文化知識的掌握与学习,不利于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无法引领学生们在美术课堂学习中树立正确价值观,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恰当合理性融入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知识,丰富美术教材内容,引领学生们深入学习与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形成正确美术学习价值观,有效促进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全方位提升。
二、非遗文化与初中美术教材相结合策略——以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为例
(一)以美术教材为载体,深化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内涵
在过去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直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展现美术知识,让学生们对于美术知识的掌握以及认识停留在浅层层面,其本身不利于学生们对于美术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掌握,其本身不利于学生深入挖掘美术学习资源。因此教师在具体展开美术教学中,不妨借助具体的实物直观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为学生的美术学习带来更为直观的美术学习体验,同时对学生的美术认知形成巨大震撼。非遗文化本身就具备精悍的艺术水平,其设计过程复杂,有着超高的艺术水准,非遗文化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理念将会对于学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合理性运用实物,将其直观呈现在学生的面前,那么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具体原因在于实物的非遗文化作品是真实存在的,可以让学生们零距离的感知以及感触,为学生的美术课堂知识的学习带来全新艺术体验,整个观摩以及学习中深化对于非遗文化知识的了解与认识,更好的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多变的色彩》美术课堂教学中,美术教师为学生们讲述生活中各种不同的色彩,然后为学生们呈现彩虹,让学生们直观分析彩虹究竟有几种颜色,学生们在观看中了解彩虹的颜色,之后教师让学生们分析我们的眼睛为何会看到不同的色彩呢,然后讲述光的映照相关知识,继续呈现色彩的属性、色环以及色彩的渐变等,教师为学生们直观呈现《姑苏万年桥》实物,让学生们从《姑苏万年桥》中体会当时社会经济的繁荣,品位宏伟场面,繁华的城市等,用自己的手感触摸以及感知《姑苏万年桥》作品中的细腻线条以及典雅繁复的艺术风格,真实体会当时新兴市民阶级的思想生活以及审美趣味。之后对于《姑苏万年桥》木刻年画中的色彩进行分析,色彩中运用了黄色、红色和黑色等比较突出,用黑色装饰房顶和桥墩,给人以经年累月之感,带来浓厚历史气息,用黄色点缀门窗和船舶顶部,在偌大的绘画中带来星星点点的跳跃感,丰富了年画的层次,而红色穿插于褐色和红色中间,起到了烘托作用,在年画中有一处最为明显的高楼,用黄色点缀屋顶,红色点缀墙面,如同年画中最为繁华地段,人来人往,几处颜色渲染出当时社会经济的繁荣,让学生们在真实感知中认知以及了解传统文化,感受非遗文化,继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二)融入非遗文化知识,凸显美术教育价值
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美术教师善于发挥本土民族、民间与文物资源,在具体化运用中进一步打造丰富多彩的美术艺术活动,因此教师在进行具体美术教材教学中,将目光转移到非遗文化中,善于对于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进行扩展延伸,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善于以独特方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具体化呈现美术教育的价值。在美术教材内容中,教师注重为学生穿插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传统知识,关注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让学生们对于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形成深刻印象,之后展开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设计活动,无形中深化学生们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并严格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空间与层次》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们呈现中国不同建筑物的速写手稿,让学生们对于建筑速写手稿进行欣赏与探究,了解其属于哪种透视,究竟有何特点和视觉美感,之后讲述色彩透视和空间层次,以及景深与空间层次,空间与层次表现手法等绘画技巧,在完成技巧知识学习任务之后,教师为学生们呈现《西湖十景》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西湖十景》作品在画面上,多采用焦点透视,除人物面部外,衣纹、树石、房屋、动物的羽毛等均用明暗来表现,显得夹生。之后再次为学生们呈现苏州桃花坞年画山塘街店美术活动主题,让学生们积极对于各种环节进行设计,其中包含对于建筑现场的勘查、测绘、记录,并了解建筑结构,对于原有旧建筑进行设计与改造,保留建筑历史风貌和肌理,并在历史的旧文本上重新塑造新的时代内容,在设计中注重空间与层次,让建筑重新焕发出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
(三)恰当呈现历史故事,扩大美术教材范畴
初中阶段学生对于周围的事物始终充满好奇心,也比较喜欢听故事,教师在展开具体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恰当合理性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将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中的内容转化为故事,借助故事的形式引发学生们进行深入思考,并在思考中形成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掌握,获得深入启迪。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中本身蕴含大量的民间故事,教师则可以为学生们讲解故事,扩展初中美术教材的范畴,从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民间故事入手,鼓励学生们进行二次创作,绘制出自己心目中的传统文化,并在具体实践活动中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开阔学生审美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的情感,了解真善美。
例如《一目了然》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了解到标志设计的具体性原则,简洁、准确、独特、美观、色彩等知识,之后教师为学生们呈现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穆桂英已怀宗保骨肉,但仍凭无比勇气,不惜阵前产子,最终带领宋军成功大破天门阵,凯旋回朝,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们呈现历史故事,将历史故事融入年画中,扩展了故事的流传性,还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扩大了美术教材范畴,鼓励学生们进行二次创作,结合《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故事,融入到美术创作中,体现学生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激发学生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后续美术教学中,还可以恰当融入更多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作品,比如《杨家将》《忠义堂》《西厢记》《孙悟空大闹天宫》《白蛇传》《三笑烟缘》《定军山》《苦肉记》《战北原》等,引领学生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恰当合理性融入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传统文化知识,强化学生们对于美的知识的认可,培养学生们对于文化的尊重,提升学生自身文化素养。作为教师合理性贯彻落实传统文化教育理念,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更好的学习以及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在学习中学会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关注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在美术教材中的作用,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培养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三观,积极继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張聪.初中美术课程中非遗教学实施研究——以桂林雕版彩色套印版画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11):185-186.
[2]罗爱新.非遗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8):68-69.
[3]孙佳.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初中美术研究性学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0.
[4]李宇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学美术课程中的教学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20.
[5]张帆.非遗进课堂美术教学设计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