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蓉
(延安王家坪革命旧址管理处 陕西延安 716000)
党中央到达陕北以后,随即成立了蒙古工作委员会和定边工作委员会。1937年,党中央决定成立以赵通儒为秘书长的少数民族工作委员会。此前成立的蒙古工作委员会和定边工作委员会撤销。同年8月,中共中央在发表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明确提出了动员蒙、回以及一切少数民族在民族自治原则下共同抗日的主张。1938年10月,在延安桥儿沟召开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进一步阐明了团结各少数民族共同抗日的民族政策。这次会议后,中央决定成立几个工作委员会,来分担中央的部分工作,在这几个委员会中就有西北工作委员会。
早在1935年春,陕北特委和陕甘边特委召开联席会议,正式成立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工农红军西北军事委员会,统一领导陕北和陕甘边两块根据地和两区革命武装,惠子俊当选为书记。在中共西北工委的领导下,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游击队都得到了发展壮大。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长征到达中共西北工委驻地永坪镇。17日,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派驻西北代表团主持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中共陕甘晋省委,撤销中共西北工委和鄂豫陕省委。1939年初,中央成立了以主持陕、甘、宁、青、新、蒙等各省党的地下工作,尤其是少数民族工作的西北工作委员会。书记张闻天(兼),委员有张闻天、郭洪涛、李富春、牙含章、谢华、王若飞、贾拓夫、李维汉、谢觉哉等,李维汉任秘书长。由于张闻天忙于其他工作,委员会的实际工作由李维汉和贾拓夫负责处理,只有遇到比较重要的问题才向张闻天汇报。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有刘庚(春)、牙含章、张光天、刘庚、何承华、何长庆、周仁山、王铎、朱侠夫、孔飞、谷敬、秦义、陈洪、郑义、沈遐熙、谢华等人。为了便于工作,西北工作委员会就设在杨家岭。
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问题的研究,西北工作委员会专门设立了民族问题研究室,主任为刘春。下设两个研究组,即回回民族问题研究组,工作人员有牙含章、秦义和朱侠夫等人;蒙古民族问题研究组工作人员有王铎、孔飞和周仁山等。研究室工作的重点是对抗日战争有直接影响的蒙古族和回族这两个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进行调研,从而做出实际的结论,为党中央制定民族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当时,西北工作委员会的研究工作很困难,仅有的只是列宁或斯大林的关于民族问题论述的几本书籍。为了给中央提供详实的资料,西北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整理文字资料,一方面还派人进行实地考察。1940年12月初,西北工作委员会和陕北公学文艺工作团联合组成“蒙古文化考察团”,由王铎、焦心河率领赴绥蒙一带考察蒙民的生活和文化活动。同月又派出三支回民巡视团分别到关中、陇东和三边一带考察。
1940年4月25日,西北工作委员会在《共产党人》刊物上发表了由李维汉起草的《关于回回民族问题的提纲》和《关于抗战中蒙古民族问题的提纲》,这两个提纲是当时指导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中国共产党制定民族区域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尤其是在《关于回回民族问题的提纲》中首先阐明了回回民族的历史渊源,一针见血地戳穿了国民党以及日本侵略者对回回民族的政策是“没有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教育上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没有减轻过去北洋军阀当权时代的压迫剥削,同时还尽量地维持回族内部一切落后的和黑暗的势力,利用回族的上层封建分子以巩固对整个回族的统治”。指出“摆在回族面前有三个基本矛盾:回日矛盾,回汉间民族矛盾,回族内部民主力量(主要是农民)与封建残余势力的阶级矛盾。因此,回族解放的历史任务,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消灭国内民族不平等,消灭封建残余。但这三个历史任务的解决与整个中国革命的发展和胜利不可分离,今天回族的命运,也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一样,只有从彻底抗日的斗争中,才能争取一切其他方面的解放。因此今天回族的首要任务,也和整个中华民族一样,是抗日,但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回族的主观认识上还没有把抗日提到第一位,实际还压在第三位”。
为了把回族人民团结起来,团结到抗日的阵营中来,中共中央依据回回族的特点,制订了以下纲领:
启发并提高全回回民族坚决抗日的认识和信心。为此目的,必须:在回族中广泛地进行抗日的宣传解释工作;在回族中广泛地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汉奸与反共分子挑拨回汉恶感,制造反共谣言,破坏抗日团结的一切阴谋诡计;坚决反对任何对日妥协投降的企图。
回族在政治上应与汉族享有平等的权利,为此目的必须:在共同抗日的原则下,允许回族有管理自己之权;中央政府及甘肃省政府应有适当数目的回人参加为委员和行政工作人员,内地各省回汉杂居的县、市区地方政权机关,同样应有适当数目的回人参加;国民参政会应增加适当数目的回人参政员,凡有回民聚居的地方,其省、市、县参议会,应有适当数目的回人参议员;凡回汉杂居的地方,当地政府应设行由当地回族人员组成的委员会,作为省、县、市政府的一个部门,管理和回族有关的事务,调节回汉间的关系。
尊重回族人民信奉宗教的自由,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发扬回教的美德,提倡抗日回教保护清真寺,反对和禁止任何污蔑与轻视回教的言论行动。
帮助回族强大抗日武装部队,以充实国防力量。为此目的,必须:回族军队享有与其他国民革命军同等待遇的权利;改善兵役制度;提高官兵抗战建国的政治认识;扶助民众抗日武装。
帮助回族改善人民生活,激发回族人民抗战热忱与生产热忱。为此目的,必须:政府拨款救济农村;废除苛捐杂税、无偿摊派及无偿劳役等有害民生的弊政;颁布减租、减息及取缔奸商垄断的法令;没收回奸财产,分给贫民;使“天课”实惠贫民;改善公务人员的待遇。
实施抗战教育,发扬回族固有的优良文化传统,培植抗战建国的回族人才。为此目的,必须:普遍实施国民教育,并设立各级学校;全国重要学校,应广招回族青年入学,设立回民班次,并有适合于回人生活习惯的设备;设立阿訇训练排,提高阿訇的文化政治水平,使为抗战的文化教育服务;回族有自己选择语言文字的权利;回族青年,有自己选择学校的权利。
开放民主,保证回族人民有抗战建国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之自由,并组织各种民众团体,拥护政府抗战。
扶助并发展回族农业手工业生产,设立工厂,开发矿山,发展交通运输,举办实利回民的生产消极合作事业与信用借贷。
回族有居住迁徒的自由,应撤销不准回族居住某些城镇和地区的禁令。
改善回、汉、香、蒙、萨拉各民族间的关系,巩固抗日团结。为此目的,必须:
从上而下的彻底根绝大汉族主义的传统,并教育回汉杂居地方的汉族人民,以平等亲爱的精神对待回族人民。在回族执政的地方,回族军政当局必须依据民族平等的原则,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给于当地其他各民族如汉人、番人、蒙人、萨拉人等以平等权利,调剂各民族间的关系,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并教育当地回族人民以平等亲爱的精神对待这些民族,克服狭隘的回族主义的偏向。
回民族与汉族及蒙、藏、番各民族在平等原则之下共同联合抗日,并实现建立统一的三民主义的新共和国的目的。估计到目前回族问题的形势及我们工作的状况,认为党在回族工作方面,须采取如下的方针和步骤:
要展开我们的宣传工作,以扩大党在回族中的政治影响,打消日寇的欺骗并战胜国民党大汉族主义与“防共”的错误政策,在思想上团结回族到坚决抗战的阵地上来。必须重视回教并把回教变成为团结回族抗日的旗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问题。在取得回族信任,在对抗日本的欺骗与国民党“防共”的挑拨上,都非常重要。极力亲近和团结回族的上层到抗战方面来,在回族中下层则进行长期的深入的工作。对于回族被日欺骗和劫持下的回族团体以及教主阿訇等,仍以争取为原则,采取说服批评的态度,不采取正面打击的态度。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便是搜集训练回族干部和适宜于回族工作的汉族干部。
《关于抗战中蒙古民族问题的提纲》,不仅全面介绍了蒙古族的历史、政治、文化以及生活习惯等,重点阐述了抗战时期日本、国民党和蒙古上层人士对蒙古人民的欺骗、欺压,蒙古人民在抗战初期的消极态度。蒙古人民在八路军进入蒙古以后,对抗战的态度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认识到了日本、国民党以及伪蒙政府的真面目。提出了团结蒙古族抗日的可能条件,制订了党对蒙古人民的一系列基本政策。由贾拓夫,何承华等人编写的《抗战中的陕西》《抗战中的甘宁青》和《抗战中的绥远》等小册子对当时研究抗日战争、民族问题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当时,西北工作委员会除了研究少数民族问题外,还在刘庚的负责下研究青红帮问题,这对争取国民党地区青红帮成员拥护党的抗日政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940年秋天,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成立了西北剧团戏曲表演团体。主演秦腔,兼演歌舞。陕北公学,隶属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领导。团长苏一萍,政治协理员兼副团长白衣(何纯渤),副团长斯曼尼,支部书记兼教务股长卫新,副股长赵纪。主要演职人员有陈瑞林、张云以及西工委从机关、学校调来的张安帮等。以演秦腔为主兼演歌舞小节目,排演的剧目除七月剧团原来的《大上当》《抓壮丁》《大钉缸》《团结舞》等,剧团均进行演出活动。
“为着统一整个西北工作的领导,1941年5月13日,又将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与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合并,成立中央西北局③”。从此,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撤销,原有的工作人员基本上合并到中央西北局。西北局最初驻延安城北张崖村,统管西北地区解放区和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以高岗、王世泰、张邦英、林伯渠、谢觉哉、陈正人、肖劲光为委员,贾拓夫、李卓然为候补委员。书记高岗,副书记谢觉哉,组织部长陈正人,宣传部长李卓然,统战部长贾拓夫,社会部长张邦英。
1942年9月,西北局由张崖村迁到延安城南花石崖砭。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在延安整风的关键阶段,1942年10月19日至1943年1月14日,西北局高干会议在延安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陕甘宁边区地方县级和部队团级以上的党员干部300多人,中央高级学习组全体同志,中央党校一、二部的学员到会旁听。西北局高干会后,西北局下属五个地委,即关中地委、绥德地委、三边地委、延属地委、陇东地委。当时的陕西地下党工作归关中地委管,甘肃地下党工作归陇东地委管,宁夏地下党工作归三边地委管。
1945年10月改组中共中央西北局,彭德怀、习仲勋分别任正副书记。1947年3月,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撤离延安,转战陕北。1948年4月21日,解放军收复延安。5月中旬,西北局机关迁回延安,驻王家坪。解放战争后期,习仲勋、马明方分任正、副书记。1949年夏再改组,彭德怀、贺龙、习仲勋分任第一、二、三书记。1950年2月,第一书记:彭德怀,第二书记:习仲勋,第三书记:马明方(至1950.4);副书记:马文瑞(至1953.1);贾拓夫、张稼夫、汪锋(至1953.1)、赵伯平(至1953.1)为常委,1949年6月14日,西北局迁入西安。
1954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撤销大区一级党政机构的决定》,西北局就此撤销。
在党中央领导下,当年,西北局在建设民主抗日根据地和边区局部执政取得了辉煌成就,团结带领西北人民浴血奋战、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