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爽
(南京市高淳区审计中心,江苏 南京 211399)
从战国时期秦国修筑的闻名世界的都江堰到如今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繁荣的三峡水电及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不仅控制了洪涝水害对人民生命和经济财产的威胁,还充分利用水能资源为人类造福,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水平,使曾被洪涝灾害导致歉收的万顷良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旱涝保丰收,稳定了粮食生产,保住了江河两岸人民的饭碗,促进了社会稳定;使水能资源得到广泛开发,由水生电,增加了绿色能源的供应,促进了江河沿岸城市的经济发展;使南国优质水源“北上抗旱”,解决了我国北方水资源匮乏对经济发展的困扰,取代了京津冀鲁豫等地劣质饮用水源,促进了人民健康,提高了饮水安全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对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具有安全质量保障作用,新形势下,随着水利工程项目多样化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创新应用,更应该对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系统地探讨研究。
水利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的源头就是设计不合理,造成施工工程的设计变更较多,质量控制标准不统一,有的交叉施工返工较多,施工质量隐患在所难免。水利工程项目属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除了修河、挖渠、建造水库、除险加固、修桥、筑坝外,现代化的水利工程逐渐增多,水电站、核电站、水资源保护工程等等,一般情况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经过论证批准立项后,首当其冲的工作就是项目选址的勘探测量,进行工程施工图纸的设计工作,施工图纸设计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安全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对于桥梁、水电站等项目来说,还需要在设计标志建筑物体时,注意遵循美观性原则;可是,在实际工作当中,水利工程项目的设计单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设计图纸只能作为标准的工程文件做参考作用,很难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一是勘测质量问题。有的设计单位为了节省成本,在设计过程中,不进行二次勘探测量,根据相关文件资料数据标准,作为设计依据;二是设计方案合并优化问题。水利工程是综合性较强的基础设施工程,包括土建工程、橡皮拦水工程、监测工程等,设计施工图纸是多项设计方案的优化合并的结果,在优化过程中,数出多门,造成质量控制标准不一。三是设计图纸的质量审查问题。很多因为设计问题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项目,究其原因,大多是设计图纸审查不严,质量控制标准有出入,导致施工质量不保,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
一是土建建筑材料问题
水利工程施工中土木建筑施工项目居多,比如,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专门水工建筑物等,需要大量的山石、土、沙子、水泥。钢筋、橡胶、沥青等建筑材料。由于种种原因,出现的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不大标准等问题,始终存在,影响施工质量
二是专业工程材料问题
比如,城市供水项目施工中使用的管道、开关、水表等材料,质量不达标,影响人畜饮水安全。
三是配套工程材料问题
比如,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发电机组安装过程的固定部件、导电装置等有大量的易损零件,存在老化质量问题,投入使用,带病作业,往往导致事故发生。四是新材料出现的题。有的水利工程施工中,引进新材料时,对其功能、性质、质量标准了解的不是十分精确,深受推销人员的误导,也有可能发生材料质量问题。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普遍存在规模大、工期长、交叉施工多的特点,比如,闻名世界的“红旗渠工程”全长1500 多公里,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成为“人工天河”,从1960年2月施工开始,河南林县人民在缺吃少穿的极度艰苦条件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终于在1969年7月建设完工,解决了“十年九旱”饮水困难问题,工程施工期长达10年之久;又如,闻名世界的三峡水电站工程施工工期17年;在很多企业承包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处于降低成本,效益最大化的考虑,往往催促施工人员急赶工期,以提高所谓的“工程效率”,往往造成很大的事故隐患,或安全事故。比如,广东韶关市坪乳白杭大桥在施工中急于追赶工期,仓促搭设施工支架,导致施工中支架失稳坍塌发生事故,造成死亡32 人,受伤59 人,经济损失超过360 万元。急赶工期是基础设施施工企业承包工程施工普遍存在的缺点,往往跟盲目指挥、违规操作、擅自施工等“合力打造”“豆腐渣”工程。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在施工建设中,建设单位都是委托第三方进行工程公开招标,由中标施工企业组织施工,因为水利工程项目内容复杂,包括土建工程、电气安全工程、智能监测工程、自动化工程等,交叉施工内容很多,施工企业在组织施工的过程中,分段分包,以包代管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甚至转包施工,参与施工的各个工程队鱼龙混杂,好多从事施工的施工队不具备施工资质,在施工中全凭经验进行施工作业,对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要求“一窍不通”,比如,大坝基础浇筑施工项目,跟房屋基础浇筑项目质量要求的不同点和区别在于防水工程处理的效果如何。先做好防水施工,是进行浇筑施工的前提;很多施工队按照房屋建筑浇筑施工经验技术工艺进行操作,就造成质量问题;另外,由于分段承包,工程施工难以进行整体的施工方案控制,质量工艺技术标准不统一,交叉施工中窝工、返工现象较多,不同程度的引发质量问题。还有就是各个施工队伍的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施工要求的专业技能水平,往往达不到,对工程施工质量保障作用,远远不够。
施工中,质量技术的监管作用非常重要,监管作用没有发挥,或者发挥不够,就会造成隐患,引发安全事故。比如,青海省共和县沟后水库溃坝事故;山西“9--8”尾矿溃坝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良田冲毁,基础设施破坏,等惨重程度大得惊人。国家每年下拨转款,进行库区清淤、加固;很多地方就是花钱不办事,做样子工程,青海共和县沟后水库溃坝就是发人深省的案例,经权威部门对事故原因的调查认定,主要是输水清淤施工质量监管不到位,导致水库溃坝。水利工程施工作业面大,工期较长,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等复杂,质量监管存在一定难度,越是这样,越要加强施工质量的监管工作,从机制、人员、装置设备等方面予以保障,否则,就会导致施工质量监管不到位问题的发生,一定程度留下事故隐患。水利工程施工监管不到位还有可能是对工程施工质量监管的认识不高,麻痹大意,走过场,搞形式,工程监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质量监管人员责任意识不强等等。
水利基础设施工程绝大多数是公益项目,由国家投资或者财政补贴资金支持建设,因此,各级党委、主管部门的党组织对项目质量的监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加强集中领导,确保工程建设高标准完成。一是建立分包责任制。地方党委和水利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党组织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对工程施工质量负全责,坚持定期调度,督促检查,确保质量控制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党组织的主要领导,协调到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监管涉及到方方面面,作为主管部门的党组织书记或者地方党委书记,必须注重掌握一线一手材料,积极协调各方面相互配合,促进施工高质量完成。三是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在施工过程中,设立临时党支部,组织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确保施工高质量完成。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针对具体的施工场地、内容和质量标准,完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标准。比如,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办法;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自动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等等。把相关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标准统一进行归纳,形成完整的工程质量控制体系,作为施工质量监管督促检查的依据。一是开工之前,进行技术交底,开展全面地安全生产、高质量生产岗位培训,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标准进行全面贯彻;二是施工过程,质检人员、工程监理依据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标准,监督检查,落实质量控制要求;三是注重引进信息技术设备,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监测数据信息在信息中心得到及时掌握,分析可能出现的隐患,及早排除。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过程中,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建筑材料质量达标,工程质量标准就控制了一半以上,因此,采取措施,控制建筑原材料的质量,是促进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一是严把建筑材料进场的质量关。主要是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的质量技术标准,公开招标采购,严格审查供货厂家和质量认证标准;二是严把建筑材料检验关。就招标采购的建筑材料,根据施工图纸的质量标准,进行化验比较,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才批准采购使用,严格材料购置合同管理,对采购材料的批次、数量一一审查;三是严把建筑材料的运输、保管关。做到运输材料不积压、磕碰,轻挪轻放,登记清楚;报关材料做到不使建筑材料风吹、日晒、雨淋、冷冻,材料货场做到干燥通风;
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不是一条制度,也不是一次检查,而是系统地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施工作业中的质量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等等,在制定质量控制策略中,要把各种质量控制措施有机地系统起来,狠抓管理,使各项措施责任落实到位。一是机制管理。对管理机制进行审查完善,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二是督促管理。针对质量控制的机构人员和工作方案,要不断地调度过问,严查细管,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措施见实效。三是具体管理。针对岗位施工、交叉施工、部分施工的重点部分,实行具体审查监督管理,列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与旁站监理共同合作,确保局部质量控制到位。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形成一定的安全隐患,或者发生安全事故。因此,水利工程施工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