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亮
(北京城建北方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1300)
渗漏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十分常见,一般发生在连接结构位置,防渗漏施工技术能够对建筑中存在的渗漏问题进行防范和处理,将渗漏问题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基于此,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建设时,应加强对于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关注力度,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保证防渗漏施工的有效性。想要将防渗漏施工技术合理地应用到建筑工程中,要求施工单位制定出科学的防渗漏施工技术方案,确定好防渗漏施工的具体步骤和流程,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进行解决。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建筑工程的内部结构不同,采用的防渗漏施工技术也会有所不同,要求施工人员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技术选择工作,提升防渗漏施工的效果。
某国际二期工程,建设类型为住宅建筑,总用地面积约54621.21m3,总建筑面积约223884.37m3;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162956.4m3,地下建筑面积约60927.9m3;共有19 栋住宅楼;建筑层数为2-32 层,地下3 层;建筑高度为99.10 米;建筑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与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根据本次工程建设情况,若出现渗漏问题,可以分别从设计、施工与材料角度入手分析,具体如下。
在房屋建设工程中,出现渗漏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防渗漏材料的选取与购买上。在采购环节中,未按照设计方案中的标准对材料进行采买,导致在施工过程中使用质量不达标的防渗漏材料。另一方面,在防渗漏材料的选取中没对其进行质量的监督,将良莠不齐的材料运用到建筑中,导致工程不达标,出现渗漏的情况。此外,防渗漏材料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导致在房屋建设过程中防渗漏施工出现质量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居民楼的渗漏问题主要出现在厨房与卫生间等经常用水的地方。其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有:施工过程中对于厨卫方面的防渗漏的工程不重视,或者是施工人员自身的施工技术水平有限等。在建设过程中,施工技术落后是主要问题,由于一线施工人员多数没有经过专业的知识技能训练,在施工过程中忽视对于细节问题的处理,甚至在材料方面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对于材料的拼搭和连接有时也不按照设计进行规范施工。
在门窗与墙体的连接施工中,在砌筑封堵材料的施工过程中,原有的洞口拼接处存在着一些比较大的裂缝,如果对其封堵的材料和工艺不合格,在建筑物投入实际使用中就会发生比较严重的渗漏问题。例如,采用漏缝封堵的密封发泡剂的质量,若是不符合实际方案中的质量标准和使用剂量,不仅会造成渗漏问题,还会缩短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其设计方案尤其重要,在建筑施工中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在建筑设计中,工程设计师如果对于工程渗漏的影响因素考虑不全面,就会导致工程建筑设计不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最终会造成整个建筑物的渗漏问题越来越多。除此之外,由于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进步,建筑方向逐渐向着复杂的建筑改变,对房屋的施工方案的要求有很大的提升,传统的建筑施工方案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建筑要求。但是部分建设设计人员由于专业水平有待提高,运用传统的施工设计对现有建筑工程进行设计,从而导致了实际建筑施工和房屋投入使用过程后不断有问题出现。
为了提升屋面整体防渗漏水平,工作人员不仅要严格依照有关规范操作施工技术,还需要积极引入新的屋面施工材料,本工程采用新的防渗漏处理方法——聚氨酯涂膜防水层施工技术,具体过程为:(1)大面积涂布,之后防止基层表面出现松动、掉灰的情况。(2)均匀涂刷基层处理剂,起到隔断基层,防潮的目的;对基层加固之后,能够避免涂层出现气孔,提升粘结强度。(3)在初次涂层作业环节,需要等待基层处理剂干燥之后,使用塑料涂刮第一层涂料,在4h-5h 小时内涂刮完成,避免出现涂料固结的情况。(4)第二次涂层作业,控制涂刮方向与初次涂刮相垂直,根据作业时的涂料温度与涂膜固化情况控制时间间隔。(5)固化技术之后,抹防水砂找平层,之后清理表面,洒水湿润。(6)分隔缝设置在防水层与图面突出构建连接区域,控制防水层与端板缝相互对齐,且在分隔缝中加入密封材料。(7)控制砂浆铺设距离与高度符合设计要求,12h 之后养护处理,控制养护时间≮10d。
积极调整外墙施工技术,通过使用新方法,提升外墙体质量,避免出现渗漏问题,具体过程为:在施工阶段减少干砖的使用,利用技术手段增加干砖湿度。加强对砌体、梁柱孔隙环节的操作,使用具有较高粘结度的砂浆填补,之后预留一定孔隙,以此应对墙体沉降情况,提升砌体与梁柱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垂直裂缝情况。采用对穿墙螺旋杆技术、外墙洞口防渗漏技术,使用干硬性的水泥砂浆,控制水泥砂浆比例为1:2,从室内向室外填补,采用橡胶塞从室外塞紧。
厨房、卫生间是建筑物中最容易出现渗漏的位置,这两个位置一旦出现渗漏就会严重影响居住环境.这两处的渗漏一般是由于后期装修过程中的厨卫防水质量较低、破坏原本墙体中的管线导致的。一般应对措施为:(1)避免随意打凿地面,避免外力破坏墙内预埋的给水管与防水层。(2)在房内清晰标志出直饮水管道、给水管道等位置,将其位置、走向喷绘于墙面上,避免后期墙体内管道与防水层被破坏影响房屋质量,出现厨卫渗漏问题。
(1)结构自防水,采用抗渗混凝土材料,设计抗渗等级为S8,严格按照设计强度等级制定混凝土材料配合比,避免出现余浆过多或者不足的情况;在地下室外墙的支模螺栓位置设置止水片,焊牢止水片与螺栓;严格管理加强带,提升加强带混凝土抗渗等级,采用AEA 微膨胀剂等新型材料改善混凝土的收缩秦光,减小裂缝的出现概率,提升地下室自防水能力。(2)外防水处理,采用聚氨酯防水涂膜材料进行涂刷处理,根据设计规定,选择符合性能指标的聚氨酯防水涂膜材料,按照“一底二涂”、“一层布一层水泥砂”的方法敷设防水材料。
在本次建筑工程施工中,要加强对16 栋住宅楼施工成品保护,避免其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破坏房屋的防渗漏能力。针对屋面施工成品,在浇筑的过程中尽量保护钢架结构,且避免过早拆除屋面模板,保证混凝土硬化之后才可以拆除;在施工结束之后,要加强对屋面的养护,及时清理屋面通水口,从而有效防止屋面渗漏。针对厨卫部分、墙面等部位,需要适当添加外加剂,提升其自身整体性能,同时在作业之后加强对混凝土结构的保温养护,避免内外温差过大造成墙面裂缝、厨卫墙面裂缝,影响建筑物的防渗漏能力。
考虑到本次工程中的施工周期较长,建议严格展开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加强对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的检查与成品维护。混凝土施工是建筑物防渗漏技术的关键环节,也能够决定建筑物防渗漏能力的高低,因此,要定期检查施工现场,检查浇筑技术操作过程、检查施工成品是否出现裂缝与冷缝,加强对房屋建筑的质量控制,保证其防渗漏能力稳定。
在本次16 栋住宅楼额防渗漏施工作业中,提前从整体角度规划屋面防渗漏的相对宽度,设置屋面防水涂料增强层;可以使用防水涂料与网格布形成复合加强层,提高屋面防水效果。加强对防渗漏施工过程的监督工作,借助BIM 技术输入工程信息,模拟防渗漏施工全过程,观察模拟施工效果,进行仿真密封性测试,保证防渗漏施工技术应用效果。此外,还可以根据本次住宅楼剪力墙结构、筏形基础、50年设计使用年限、160Pka地基承载力等数据参数,输入剪力墙、构造柱、楼板与框架梁、钢筋级别参数,进一步展开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判断其是否能够满足这样的住宅建筑防渗漏需求,有效提升住宅建筑防渗漏水平。
综合考虑本工程中住宅楼防水要求等级,且整个屋面采用的防渗漏材料是SBC120 双面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在具有较高防渗漏要求的卫生间、厨房等位置选择的是1.5mm-1.9mm 规格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卫生间墙面的防渗漏上翻高度控制在1800mm 左右。在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之后,需要加强对防水材料的质量控制,从而实现整体防渗漏目标。立足工程实况,材料质控可以分为柔性材料质控、刚性材料质控、防水涂料质控。其中刚性材料质控中需要考虑防水材料性能与墙体厚度的相对关系,若墙体材料为硅酸盐水泥,则刚性材料需要配合相应比例的外加剂,充分搅拌刚性防水材料与外加剂,在最大程度上发挥防渗漏施工效果。若材料中含有膨胀水泥,则需要考虑周边环境因素对防渗漏效果的影响,比如:湿度影响、温度影响等,控制温度与湿度条件,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效果。
防水涂料性能与质量能够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整体防渗漏效果。本工程住宅楼部分选用的防水涂料为聚合物类型涂料与聚氨酯类型涂料,这两种涂料对外部环境的温度、湿度要求不同。若防水涂料涂膜没有完全凝固成型,此时涂料性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会影响检测效果,难以实现真正的监测目的。因此,要在防水涂料涂抹完成成膜之后进行检测作业,保证防水涂料监测结果真实有效。
防渗墙能够影响建筑物的整体防渗漏效果,随着防渗墙强度的不断提高,要加强对混凝土灌注过程的关注。在实际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灌注过程,保证钻头钻进速度符合设计标准,且全程控制钻头钻进速度在合理范围内,保证混凝土灌注均匀,强化效果,提高防渗墙强度。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结合清空作业标准,保证二者充分配合,提高防渗墙强度。还要严格选择振捣器,立足工程施工需求选择合适规格的振捣器,控制振捣器在混凝土中的深度、振捣时间,充分提高防渗墙强度效果。
综上,防渗漏施工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升房屋建设质量,为人们营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根据实际建筑工程分析可以发现,屋面、外墙、卫生间、厨房、地下室是容易出现渗漏问题的部位。因此,要积极改进防渗漏施工技术,加强对以上部位的处理,从根本上规避房屋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出现渗漏问题。另外,要合理选择防渗漏技术,加强对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过程的技术调整力度,提升整体效率;还要定期检查维修建筑物,及时发现渗漏隐患,将隐患去除,从而维护房屋建筑质量,实现建筑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