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亚娜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1)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人民群众收入的不断提高,家庭汽车数量的迅猛增长以及公路网络建设的不断完善,统的观光旅游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自驾游因其自由化与个性化、灵活性与舒适性兼顾的特点和魅力,逐渐成为国民旅游的主体形态,也成为“后疫情时代”中国游客出游的重要选择。这对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全国来看,《中国西部自驾旅游发展报告2018》统计显示,2017年中国自驾游人数达3.1 亿人次,规模呈两位数增长,《全球自驾游报告2019》统计显示,2018年国内自驾游达5.8 亿人次,截止到2021年自驾游人数已连续四年超过国内旅游人数总量的60%;从云南来看马蜂窝发布的《2021 旅游大数据系列报告:自驾游》显示,2021 自驾游省份热度云南超过四川、海南等省排名全国第一。2014年、2015年、2018年云南曾三次获得“自驾最佳目的地省份”的殊荣。因此,云南发展自驾游与汽车旅游营地是顺应自驾游市场发展趋势的现实需要。
在此宏观背景下,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露营地与自驾游的发展,提前谋划,根据《云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旅游强省的意见》、《云南省汽车旅游营地建设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指出,露营地与自驾游都是云南省委省政府高位引导发展的旅游新产品和新业态,以露营地建设为抓手推进“自驾友好型旅游目的地省”建设,把汽车旅游营地打造成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和引领旅游市场消费需求的新增长点,实现旅游强省的战略目标。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核心要素,能够满足游客游览观光、休闲娱乐、求知求奇等旅游需求。在观光旅游阶段,景区是云南旅游的核心吸引物;到了以个性化、自驾游为特征的度假旅游阶段,传统景区的吸引力弱化,汽车旅游营地自然地成为旅游目的地吸引自驾游客停留的旅游吸引物,它不仅满足自驾游汽车的停靠、补给需求,还提供休闲度假、康养、娱乐等各种复合需求,因此,云南汽车旅游营地对自驾游客的吸引功能、服务、吸引力大小将决定着云南旅游产业能否顺利实现转型升级。
2017年7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云南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重点任务的通知》,要求大力发展自驾露营旅游产品。高标准建设一批自驾游线路,把云南省建成一流自驾旅游目的地。2018年2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云南省“一部手机游云南”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云南省精品自驾旅游重点线路建设方案的通知》及《云南省汽车旅游营地建设工作方案》;2018年7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配合制定支持云南自驾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通知要求云南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省公安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消防总队等12 个委、厅、局出台具体的自驾游、房车以及营地的配套政策,狠抓落实、深挖盲点,责任落实到具体主管部门,针对汽车旅游营地现存主要问题中的立项审批难、合法经营难、依法保障难等问题进行了专项研究。这是开启云南省旅游营地及自驾旅游产业发展时代的重要标志。
2021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云南省培育发展新型消费释放消费潜力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云政办发〔2021〕33 号)(以下简称《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推进以半山酒店为代表的高品质度假、户外旅行、主题营地等综合性文化旅游新项目建设,打造一批以供给侧转型升级拉动消费需求的精品旅游品牌,这为云南汽车旅游营地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发展环境。
云南省露营地与自驾游虽然起步较晚,但总体上呈现出快速、有序的良好发展态势,各地已初步建成了一批房车、自驾车露营地,一些传统旅游企业也纷纷转型,将露营地与自驾游产品的打造作为未来发展的一块重要领域。2015年末,云南省已建和在建露营地有 24 个,其中已建露营地 16 个,在建露营地 8 个;到2018年建成具备基本接待条件的营地有38 个;截止到2021年上半年,云南已建成的汽车旅游营地数量有53 个,其中云南省五星级营地8 个,国家级的五星级汽车自驾运动营地5 个。
2012年云南省制定并实施了我国第一个露营地标准——《云南省汽车旅游营地等级划分和评定标准》,该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对促进云南省露营地标准化建设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也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2018年修编了《汽车旅游营地建设与管理规范》地方标准,针对云南汽车旅游营地行业建设与管理的空白,规定了汽车旅游营地的建设要求、服务规范、等级划分要求、等级评定等,有效引导云南省露营地步入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的发展轨道。
2010年云南省成立旅游业协会旅游自驾车与露营分会,并在全省16个州市成立自驾游工作站,全面协调推动全省自驾车与户外露营行业的发展。随着近年来自驾游的迅猛发展,为进一步促进云南省自驾、房车、露营产业的资源整合和市场发展,2015年3月,在原“云南省旅游业协会旅游自驾车与露营分会”的基础上成立“云南省自驾车与房车露营协会”,随后云南省自驾车与房车露营协会在省内16 个州市成立了分会,整合省内自驾游路线、房车营地资源,联合相关企业推进营地建设工作,并对省内现有和在建的营地进行统计和归类。
经过五六年的建设发展,云南汽车旅游营地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
云南汽车旅游营地景区化建设的要求是:在景观环境良好、交通条件便利的区域建设的,为自驾汽车、房车旅游者提供集营地住宿,符合景区化、生态化、精细化、智能化建设要求,综合利用所在地的资源优势,参照A 级旅游景区标准,把整个营地作为旅游景区来进行规划设计,营地景区化表现在:
1.在空间上有明确的地域范围,景观环境良好、交通条件便利的区域建设
2.有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健全,能够承担应急抢险、防灾抗灾、运营管理、投诉处理等综合运营的企业组织;
3.产品功和服务功能上,以房车、木屋、帐篷等为住宿单元,具有休闲、度假、运动、娱乐、观光、餐饮、综合服务、公共社交等多种功能;
4.设施设备方面,具备相应道路、给排水、电力,以及各类营位、水电桩、餐饮设施、游览设施、商业购物设施、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等。
总之,营地景区化是营地自身的属性,也是营地在建设之初云南省政府明确提出的要求,营地是为自驾汽车、房车旅游者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是具有公益属性的经营类汽车休闲度假旅游综合体。云南省政府鼓励营地参加A 级景区的创建工作,从建设成效来看,腾冲茶博园营地被、弥勒太平湖森林公园房车露营公园等一批营地都通过了A 级景区评定,因此,从建设到建成,云南汽车旅游营地具有鲜明特色景区化特征。
我国东部地区是露营产业发达的地区,其交通发达、配套设施齐全,是我国最大 的都市圈,其既是自驾游的客源地也是目的地,营地选址大多是城市依托型,如北京、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云南则与之不同,营地选址主要呈现以下两种最为典型依托类型:
1.道路依托型选址
目前,云南有精品自驾旅游重点线路有32 条(包括区域性自驾旅游环线),汽车旅游营地根据热门自驾线路分布情况选址,在自驾旅游知名度较高、基础服务设施较完善的昆明、大理、丽江、迪庆、西双版纳等州(市)沿线选址。如著名的康藤·高黎贡营地、禄丰侏罗纪小镇汽车营地、红河谷帐篷营地、磨憨国际自驾游营地、野象谷自驾车营地、大理国际汽车营地中心、飞来寺露营地等,这些营地均位于昆--大--丽--香、昆明曼大道等主要的精品自驾游及出境自驾沿线。
2.风景资源依托型选址
云南良好的区位条件、独特的地理环境、典型的立体气候,孕育了云南丰富多样,神奇独特,品味极高的自然景观。为自驾游及汽车旅游选址创造了有利条件。如罗平航空营地,地处滇东高原罗平县因油菜花而久负盛名,营地作为近水楼台无疑占据了油菜花节的客流量。目前营地可提供直升机、动力三角翼飞行体验、航模、热气球等飞行娱乐项目,2016年营地参与承办了由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主办的全国航空模型大赛和首届无人机摄影测量与遥感全国邀请赛,由此,罗平航空露营地也成为著名的旅游营地IP。除此之外,还有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域内的勐腊勐远仙境旅游营地、香格里拉哈巴谷旅游营地、南涧樱花谷旅游营地、位于元阳梯田域内的康藤红河谷帐篷营地等均是依托优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风景资源选址布局的。
云南的汽车旅游营地最大的优势在于接入“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在规模、档次、经营管理和接待服务等各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同时,营地是参照A 级景区来进行建设的,且很多营地已经通过了A 级景区评定,其数字化服务水平与智慧景区一致,具体表现在:
1.实现4G 通讯网络信号全覆盖,无线 WIFI 网络信号覆盖游客聚集区域;
2.在电信设施的配备规划中已经考虑并能满足营地数字化建设的需要;
3.在营地入口、游客中心、营区、住宿、餐厅、活动地点等游客集中区域能够提供免费无线网络服务。支持无线漫游,跨路由上网,无需重复认证功能。
云南省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浓厚的民族风情、优美的自然景观、典型的立体气候和神秘的边境风情,形成了汽车旅游营地一营一品,独具特色,每个营地都有特定主题,具体表现在:
1.综合利用营地所在地的自然风光、民族文化、森林生态、高原湖泊、温泉地热、乡村民俗、边境风情等丰富资源优势,打造营地主题;
2.联动周边资源,适当规划一定面积的辐射带动区域,在开发建设中将供水、供电、污水和垃圾处理,以及游路、步行道等基础设施向周边区域延伸,联动周边旅游景区、旅游小镇、旅游特色村等旅游目的地,积极融入当地的节庆和赛事活动等,形成营地特色主题。
从发展成效来看,云南已经形成与各类业态相匹配的、主题突出的一批知名营地,如:陇川滇缅国际雨林汽车运动公园以山地越野运动为主题、西双版纳南腊河康养度假营地以康养为主题的康养旅游营地、罗平航空营地是国内首家航空主题营地。
随着国家产业升级改造,旅游营地产业升级,云南的很多营地是在一个已有的实体/景区的基础上叠加建设,这个实体可能是农业、工业、自然保护地、景区等等,从而形成“营地+”,由于营地与其他业态融合叠加,也就自然形成了营地产品丰富多样,拥有极佳的自然景观,除房车、木屋、帐篷等多种多样的住宿体验外,还有乡村民族民俗、节庆体验、农事体验、特色餐饮、全地形车、滑翔伞、热气球、营地运动赛事等多姿多彩的主题营地产品。因此,云南汽车旅游营地与住宿业、农业、体育、自然保护地行等形成交叉融合,呈现出典型的产业融合特征,典型的有:
1.营地与乡村村寨融合,共赢发展。乡村民宿融合、与乡村农事活动、节庆活动融合,既能形成营地主题特色,又能实现共赢发展。例如,南腊河康养汽车旅游营地是在一个原生的傣族村寨的基础上建设的。
2.营地与半山酒店融合,共赢发展,如云缦普洱倚象山汽车旅游营地,依托极具优势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气候条件,幽香的茶山、茫茫的云海,与高端木屋帐篷酒店融合、叠加汽车旅游营地配套服务设施,形成极为舒适高端的茶主题度假营地。
3.与景区融合,如,丽江东巴谷汽车旅游营地在原先的东巴谷景区(4A级)的基础上叠加汽车营地业态和产品,形成以汽车自驾运动为主题的国家五星级营地、
目前,国外的露营旅游已经开始网络化。云南汽车旅游营地从规划建设之始就提出网络化经营的要求,目前已经实现露营旅游的营方式拓展到线上经营,各小各类营地均接入“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游云南APP”,通过携程旅行网、途牛旅游网等OTA,实现“互联网+露营旅游”营销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做好汽车旅游营地宣传工作的同时,实现虚拟游览、旅游咨询、路书制作、网上预定、支付等相关业务办理,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进而将线下经营方式与线上经营方式相结合。
在云南省自驾车与房车露营协会统计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截止2020年末,云南省已建露营地仅有53 个,营地建设总量少,离目标建设任务相差甚远,与庞大的自驾游客源市场规模不相适应。从分布情况来看,多数分布在昆明、大理、版纳、丽江等部分旅游热点区域,云南省绝大部分区域露营地旅游服务产品尚处于空白状态。
就云南省目前已建的和在建的露营地来看,相关政府职能管理部门和投资商对露营地概念认识不清,没有与《休闲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和《云南省汽车旅游营地等级划分与评定》等有关标准要求充分衔接,有借建露营地之名,行圈地建酒店之为的嫌疑,造成露营地建设内容不完善,有的露营地,只配套建设酒店及一些户外娱乐设施,而专业的露营旅游服务及配套设施缺失,如只有营位没有水电桩等现象普遍存在。在对露营地项目进行立项、审批和建设过程中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和监督,使得露营地项目有产品,无服务。
云南省露营地盈利模式较为单一,基本停留在露营场地租赁、餐饮、住宿等大众娱乐消费层次。多数露营地所提供的服务以观光、文化体验为主,只有少数的露营地开展休闲度假、养生、户外拓展体验等服务。在市场对接方面,主要是通过旅行社、自驾车俱乐部、协会等旅游企业进行宣传营销,面对庞大的自驾游市场,市场精准营销渠道比较单一,新媒体营销力度显得不够。
云南省自驾游发展所需的配套服务设施基本停留在观光旅游以及道路交通所建设的配套服务设施,专门层次的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如自驾车游客服务中心、自驾游标识系统、自驾车房车旅游主题餐厅、住宿以及针对云南全省自驾车房车露营地系统的信息服务系统、道路标示、应急救援保障系统等服务设施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云南积极顺应消费升级变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发挥资源优势,明确功能定位,聚焦业态创新,完善配套设施,汽车旅游营地的建设发展成效初显,按照“一个营地一个景区、一个营地一个主题”的要求,打造集旅游体验、综合服务、公共社交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汽车旅游营地产品的综合目标基本实现。不足之处是营地品牌化经营尚未形成;云南汽车旅游营地虽然主题化和个性化比较突出,营地自然环境优良景观极美,但是旅游宣传做得不够,没形成知名度和品牌。
近年,云南推动“旅游革命”,“聚焦新产品、培育新业态、创造新体验、树立新形象”从观光旅游向体验旅游、智慧旅游、生态文化旅游、康养旅游转变,把云南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自驾游大省,按照“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的发展目标,提出“云南只有一个景区,这个景区叫云南”的全域旅游理念,汽车旅游营地结合精品自驾线路不仅是实现云南全域旅游的抓手,也是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更是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拉动内需和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的需要。相信在四十五期间,云南的自驾产业将全面带动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全面带动自驾游服务体系的建立,全面实现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