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利刚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12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党中央首次将财会监督列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为新时代财会监督的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提供了根本依据,为持续改进和加强财会监督效果提供了根本保障。
从人大监督到统计监督的前八大监督,或多或少都与资金有一定的关联。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虽与资金无直接关联,但所关心的大多也是与资金较为密切的事项。而财会监督的主要对象就是资金、资金运动及其所反映的经济事项,也即前八大监督所关心的事项与交易。
财会监督是一个体系,其内容丰富、层次众多,包括财政监督、财务监督与会计监督。
财政监督是指财政部门分析、预测宏观经济情况,参与制定宏观财政政策、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提出运用财政政策实施宏观调控和综合平衡社会财力的建议,并督促和反映财政政策、法规的执行情况。
财务监督是财政监督的基础。宏观层面的财务监督是指起草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企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并监督其总体执行情况;微观层面的财务监督是指监督本单位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
会计监督分为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宏观层面的会计监督是指起草会计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会计管理的部门规章,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监督其总体执行情况;微观层面的会计监督是指监督本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完整性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内部预算执行情况。
会计行为的出现要远远早于会计概念的出现。有了剩余产品就产生了剩余产品的记录、保存、使用与分配的需求,会计由此萌芽。会计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它发端于远古的文明萌芽时代。没有剩余产品的原始时代,没有产生会计的社会土壤,也不需要会计。会计是财会监督最重要的基础,财会监督起源于会计监督但不仅限于会计监督。随着管理日趋复杂,财产所有者不得不委托、雇佣他人管理,所有者与经营者开始分离,所有者为了监督经营者而催生了会计行为,会计因监督而生。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杭州红十字会每日在其微信公众号与《杭州日报》上公布捐款明细,主动接受全社会的监督,激发了社会公众的捐款热情并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扎实细致、公开透明的数据背后,财会监督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是财会监督与群众监督结合所产生的良性反应,赢得了全社会的高度认可。反之,没有扎实的财会监督,会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与政府公信力,大大增加社会运行成本。
宏观上,财会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是推进财政工作的重要抓手,对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政府公信力,维护健康的经济秩序,降低社会运行成本,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推动社会发展,落实党的财经工作方针政策等有着重大意义。微观上,财会监督作为单位管理的重要手段,对建立现代管理制度和推进单位治理能力,有效防止浪费、侵占资金,促进单位业务健康发展,提高单位信息质量与信誉,提高单位运营能力有重大意义。良好的财会监督体系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建立社会公信力,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效率,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1]
财会工作主要处理单位各类经济业务的信息,以资金及资金运动为主要工作对象,输出各类财务报告与报表,高度概括地反映单位经济活动与各类交易、资源投入与产出。财会工作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经济系统中,上至国家下至小微企业都离不开财会监督的支撑。
社会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行须臾不可离开资金及资金运动,而财会监督一旦缺失,资金及资金运动就会失去控制,进而严重妨碍社会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行。越是复杂的组织与系统,越是要依靠财会监督提供科学精准的决策信息。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无论经济活动的表现形式如何,资金及资金运动都是经济活动背后不变的“宗”。经济活动形式多样,其背后的资金及资金运动这个不变的“宗”就是财会监督的关键着力点。抓住了经济活动背后的资金及资金运动这个“宗”,才能提纲挈领地对经济活动实施财会监督。
资金问题绝非简单的经济问题。资金运行状况可以宏观地反映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运行状态与国家治理水平,也可以微观地反映一个单位的经营状况与管理水平。资金是国家治理与单位管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支持国家长治久安与单位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与保障。资金状况是国家治理与单位管理状况的晴雨表。资金良性运行,大多是国家兴盛与单位健康发展之时;资金不能正常流动、问题频出,则多是国家衰败与单位发展受阻、管理混乱之时。
但凡有经济交易必有资金运动,资金乃经济运行之血液,经济运行须臾不可离开资金。财会监督把资金、资金运动作为主要监督对象是抓住了监督的关键,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单位的一切经济事项都会涉及资金流动,而资金流动都在财会监督范围内。财会监督覆盖单位的一切经济事项,比其他监督的范围更为广泛。因此,其他形式的监督经常需要借助财会监督的工作成果发现问题与改进方法。财会监督与其他监督相比有一个极大的优势,就是无论是合规还是不合规的经济事项都在财会监督范围之内。违规与腐败行为,往往都会侵占资金。管好资金、用好资金、规范资金使用,是事前防止腐败与预防违规的关键,资金运动轨迹则是事后发现违规与腐败证据的关键。
在中国,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由人民银行负责而非财政部门负责,反洗钱虽不等同于财会监督,但与财会监督有着密切联系。反洗钱很多时候离不开财会监督的支持,其实质仍是通过监督资金的运行轨迹,判断有无洗钱犯罪行为。相比于人的活动,资金的活动更容易被监控与追踪。反洗钱能够发现并追查、没收犯罪所得,遏制洗钱犯罪及其上游犯罪,甚至可以在犯罪实施前发现犯罪迹象与线索,切断资助犯罪行为的资金渠道和来源,阻止与防范新的犯罪行为发生,维护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反洗钱与财会监督都把资金运动作为主要监督对象,通过监督单位资金运行状况判断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有无违规行为,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干部选拔、任用,明确指出:“选人用人不当是贪腐源头之一,选错一人,为害一方。必须严明组织纪律,严肃查处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2]
关键岗位的领导人对于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政治生态有着重大影响。内控是一把手工程,一把手更是“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单位一把手不称职,会严重妨碍财会监督发挥作用。财会监督在单位关键领导者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对单位关键领导者的任用发挥监督作用则相当有限。因此,为防止单位关键领导者选拔、任用、免职不当成为问题的源头,财会监督必须和任免单位关键领导者的上级组织部门的组织监督协同发挥作用,以最大程度地避免从源头上任命不合格的领导者。与国家监督协同发挥作用,才能尽早发现并免除不合格关键领导者。组织监督与国家监督的监督重点是单位关键领导者是否遵守组织纪律、是否涉及职务违法或职务犯罪,监督对象是人与人的行为;与组织监督和国家监督相比,财会监督关注对象主要是经济事项与资金流动。财会监督与组织监督、国家监督协同可以更广泛地覆盖经济事项与人,减少监督盲点。财会监督整理单位关键领导者对财经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可以为上级组织部门任免、国家监督机构监察提供依据;组织监督、国家监督有了财会监督的协同,可以更好地发挥对单位关键领导者监督与监察的作用。[3]
审计是审计机关根据国家授权开展审计,审计机构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开展审计,内部专职审计人员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与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开展内部审计,监督单位经济活动确保其合规,推动单位权力规范运行,检查、分析、评价单位经济活动的运行情况,促进单位整改经济活动,改善管理和提升效益。审计监督是助力单位实现科学经济决策、规范管理、防控风险的一项重要机制,是强化单位内部控制不可或缺的工作,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4]
审计监督不仅是为了发现问题,更是为了发现制度制定与执行上的漏洞,督促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财会监督与审计监督同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分工与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在推动单位权力的合法合规运行,改善管理、提升效益的总体目标上是一致的。加强财会监督与审计监督的协同,能够避免重复工作,减少监督盲区,扩大监督广度,从而提升监督效果。财会监督要善于运用审计结果,加强与审计监督的沟通协作、信息共享、结果共用,以有效减少重复工作的支出,降低单位运行成本,最终实现单位效益的提升。
虽然有些交易最终未能达成,但其中蕴含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比如单位的采购金额未达到招标起点的采购业务无需招标,但采购部门在报销时应当提供三家或以上供应商的报价单。虽然未最终达成交易,供应商的报价单并不影响会计要素变动,但如果未提供相应报价单就丢失了大量交易信息,影响财会监督发挥作用,其实质是财会监督范围拓宽之后覆盖了未最终达成交易的经济活动。
当今电商平台方兴未艾,每天有大量未达成的交易。这些未达成的交易同样会消耗电商平台的资源与成本,同时也蕴含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将这些未达成的交易纳入财会监督,可以更好地发挥财会监督的作用,减少电商平台的资源浪费,合理引导资源投入、配置与产出。
财会监督一般只覆盖最终达成的经济活动,因为只有最终达成的经济活动才会引起会计要素发生变化。那些没有最终达成的经济活动不会引起会计要素变化,现代财会理论与实务都不记录也无法记录,相应的经济活动自然就不在财会监督的覆盖范围。但是这些未能最终达成的经济活动也涵盖了大量的交易信息,是单位经济活动的真正起点。财会监督从理论、意识到实践都有意无意放弃了对经济活动真正起点“交易”的覆盖,因而产生了财会监督的盲区与死角。
财会监督是一种监督手段与方法,只是大多财会监督属于事后监督,存在滞后性,很多时候只能被动地发现问题,不足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层出不穷的新的经济事项与新时代财会监督的要求。财会监督是个古老的话题,历久弥新。为保证连续性、系统性,财会监督理论应当有所突破与创新。财会监督应当覆盖所有交易环节,因为即便交易最终未能达成,在各交易环节仍有大量的人力、时间付出与丰富的价值信息。为了更好地发挥财会监督作用,应创新财会监督思维,主动将监督范围前移到交易环节,以完整地覆盖整个经济活动。[5]
合同管理与预算管理应该作为财会监督的重要工具,将财会监督提前延伸至经济事项的真正起点,即把交易纳入财会监督范围。合同是很好的财会监督工具,在合同谈判阶段就可以开展财会监督,以有效防止因合同签署不当所产生的各类风险,确保各类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做好合同管理,可以在开展经济活动之前通过合同条款明确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与违约责任,保障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范合同约定的经济活动,防患于未然。同样,预算管理也是很好的财会监督工具。预算投入是单位资源投入的导向,能够很好地表明单位鼓励什么、禁止什么,从资源配置上确保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与真实性。
北斗导航、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数字货币等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新技术的应用对推动财会监督更好地发挥作用有着积极意义。技术的发展使得过去很多的美好想象成为现实应用。特别是北斗导航,不仅是国之重器,也是财会监督的好帮手。很长一段时间内,如何保证单位的公务车合规使用一直是个难点。有了成熟的北斗卫星定位技术之后,公务车的运行轨迹一目了然,判断公务用车是否存在违规或超审批范围十分方便。农业类上市公司因为其行业特点,生产过程难以监控,一直是造假的高发区。獐子岛扇贝的行踪一直是谜一般的存在,一会儿扇贝跑了,一会儿扇贝死了,一会儿扇贝又回来了。证监会运用北斗卫星定位分析獐子岛公司27条采捕船数百余万条海上航行数据,委托专业机构还原采捕船的真实捕捞作业轨迹,破解了獐子岛公司“扇贝在哪儿”的世纪谜团,得出了獐子岛操纵利润、虚假报告的结论。[6]
施工企业管理工程机械有两个核心“痛点”:一是台班,一是油耗。这两点直接与成本挂钩,但是工地分散又不可能一一派人现场监督,管理难度非常大。在成熟的物联网智能终端出现之前,基本靠施工人员的道德自律。在工程机械上安装采用“无线油位检测仪”智能终端后,检测仪具有自主学习能力,能根据不同油箱选择相应算法,自动采集设备的油位与油耗数据、监测加油量,能发现设备被偷油并自动向工地管理人员显示预警信息。检测仪可以采集与计算工程机械的相关速度、振动幅度、位移等多项参数,可监测设备工作状态和地点,统计工程机械的真实工作量。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使得很多领域的财会监督从不可能变成了现实。物联网技术为财会监督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为财会监督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7]
数字货币可以实现匿名追踪与监控,既能保证使用者的隐私又能更好地追踪货币运行轨迹,能够更好地预防与打击腐败,为财会监督又提供了一个新的、高效的科技手段。
财会因监督而生。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以来财会监督首次成为党和国家的监督体系的十大监督之一,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想要更好地发挥财会监督的作用,就必须牢牢抓住资金及资金运动这个着力点,提纲挈领地做好财会监督工作。技术创新与财会监督思维创新,是提升经营效益的不二法宝。借助科技与信息技术的力量更好地发挥财会监督作用,信息化程度越高越能减少人为干扰,越能达到财会监督的既定目标。做好财会监督首先要创新财会监督思维,打破财会监督固有的思维局限,将财会监督节点前移至交易,拓展财会监督覆盖范围。财会监督应当与组织监督、国家监督及其他多种监督协同发挥作用,以有效节约资源、实现多种监督的互相支持,多角度、全方位地覆盖被监督对象,不留监督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