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农业科学院 马向利 张存利 李自玲 任建军 张国成
玉米属于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玉米植株靠近地表基部的腋芽经过发育可形成分蘖,玉米植株的顶端优势比较强,一般情况下分蘖会受到抑制,因此,玉米植株产生分蘖的情况也比较少见。
玉米分蘖一般发生在出苗期至拔节期阶段,花期前后也可少量发生。
1.生理原因,即禾谷类作物常见的现象。
2.品种特性。大部分品种不易产生分蘖,部分品种容易产生分蘖。
3.气候条件影响。玉米在苗期遭遇高温、干旱的不利气候条件后,植株制造的养分比较多,但顶端优势受到了抑制,容易产生分蘖。
4.遭受病虫害或除草剂、生长调节剂使用量过大等情况下,造成植株顶端优势受到抑制,玉米容易产生分蘖。
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的气候及肥水条件,选择分蘖少或不分蘖的品种,同时要根据品种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和种植时间。
2.肥水管理。做到科学施肥和合理灌溉,以增加农作物的抗逆能力,减少因肥水不平衡引起的分蘖现象。
3.病虫害防治。及时做好玉米螟、黏虫和玉米粗缩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4.药剂使用。严格按照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的使用说明,确定用药的时间、用量和浓度等。
经试验证明,玉米分蘖与否与玉米产量变化无关,出于减轻农事操作、降低成本的目的,分蘖不用人工掰除。
玉米生长期间,当遭遇暴风雨时,会造成植株不同程度的倒伏,导致不同程度的减产。
1.品种因素。玉米品种的适应性不同,抗倒性存在差异。
2.密植不合理。种植密度过大,导致茎秆细弱,穗位偏高。
3.施肥不合理。只施氮肥,不施或少施磷钾肥和微肥,导致植株生长不协调。
4.深耕不到位。土壤耕层浅,不利于玉米根系发育和下扎。
5.播种质量差和田间管理粗放。播种质量差、间定苗不及时、遇涝排水晚、农药药害等造成大小苗现象,均易造成玉米倒伏。
1.选择抗旱、耐涝、抗病、抗倒伏能力强的玉米品种。
2.合理密植,按照品种特征特性来确定种植密度。
3.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配施氮肥、磷肥、钾肥和微肥,使玉米茎秆粗壮、韧性强。
4.深翻深松土壤,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利于玉米根系发育和下扎。
5.提高播种质量、加强田间管理,确保一播全苗,合理施用农药,及时定苗、灌溉排涝等。
6.调节植株生长,对抗倒性差的玉米田,在玉米抽穗之前用乙烯利水剂对植株心叶进行喷施,促使其根系发达,茎秆粗壮,穗位降低,提高抗倒性。
1.小喇叭口期前(8~10片叶)倒伏的玉米,植株可自动弯曲着恢复站立状态,不会影响正常授粉,对产量影响较小,不必采取人工扶直措施。
2.大喇叭口期后(11~13片叶)至散粉期前倒伏的玉米,植株不能自动恢复,会影响正常授粉和光合作用,降低产量,应采取人工扶直措施。要做到当天倒,当天扶,最迟不能超过3 d。3 d后不能再扶,再扶伤根反而减产更重。最好是两人一起操作,一人从倒伏时的上风头抓住玉米果穗处轻轻拉起,另一人在根部培土6~8 cm,用脚踏实。
3.扶起散粉期后倒伏的玉米容易折断,因此不能人工扶植,应加强病虫害的防控力度,同时追施速效氮肥,增加营养,促进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