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岗
(榆林学院,陕西榆林 718000)
从幼儿园孩子的生理特点来讲,身体的各器官、各系统都未发育成熟,功能也尚不完善,孩子在幼儿阶段的肝脏没有发育完全,肝脏的解毒能力偏弱,同时幼儿的肠道消化功能较差。如果吃一些过期食品就会出现便秘、腹泻、拉肚子等情况。因而,家长要重点关注幼儿食品安全问题,教育幼儿们在购买食品时,尽量挑选一些好食品,才能够保证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发展[1]。
为了使孩子们在园内饮食更加健康安全,要求相关人员到正规商店去给孩子们购买食品,坚决禁止购买三无食品。一定要购买那些有生产资质、信誉好的品牌厂家的产品,而且购买时要认真查看产品信息,如产品名称、生产厂家、保质期、生产日期、有效期及产品配料、重量等信息。另外还要查看食品是否适用于儿童,以及适用于幼儿的相应年龄阶段。还要注意不能盲目购买那些广告宣传力度特别大的产品,宣传面广并不代表食品一定好。幼儿园教师应加强对孩子们进行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确保幼儿的饮食安全。再者少买或不买零食,商店里销售的食品一般都含有添加剂和防腐剂。当孩子们食用了含有防腐剂或者色素过量的食品,会影响肝脏发育,给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此外,有些零食本身也没有营养。多吃零食会对孩子们的饮食习惯、消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影响食欲,导致孩子不能正常饮食,从而出现挑食、偏食、厌食现象,因此,幼儿们要尽量少吃零食。
幼儿每次吃饭前一定要洗手,由于幼儿身体抵抗力较弱,用手接触的物体较多,难免沾上一些细菌和病毒,用脏手拿取食物,细菌和病毒会伴随着进入口腔和消化道,容易引发幼儿呼吸道、消化道的疾病,也会使其感染传染病。所以幼儿在饭前、大小便后都要洗手,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这些细菌和病毒从口腔进入到身体里。食用瓜果蔬菜时,需要将它们清洗干净。由于水果蔬菜表面一般都会有不少残留的农药,因此在吃水果蔬菜前,要将水果蔬菜浸泡在水中10 min之后,再使用2%的食用碱或者淘米水、蔬果专用洗涤剂来浸泡5~10 min,然后再用流水冲洗1~2 min,再给孩子们食用。
此外,家长还要控制好孩子们吃糖果的量,糖果和巧克力这类甜食,孩子们吃后不容易消化,吃的太多也会影响到孩子的食欲,而且糖果内部含糖量过大,容易诱发儿童肥胖病。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家长也会购买一些糖类饮料,但是部分饮料中含有大量的激素,如果孩子们长期喝饮料,会诱发孩子们出现一些肥胖性的疾病或者性早熟的现象。这对孩子们的身心发展都极为不利,因而,家长应让孩子们多喝一些开水或者果汁,给孩子们提供身体成长需要的营养物质[2]。
饮白开水不仅能满足儿童对水的生理需要,还能为他们提供一部分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管是碳酸饮料、营养保健型饮料,还是当前许多家庭热衷的纯净水和矿泉水,都不宜代替自来水作为人的主要饮用水。烧开的自来水冷却到25~35 ,此时水的生物活性增加,最适合人的生理需要。儿童因为代谢快,对水的需求量相对比成人多,因此,水和矿物质、微量元素缺乏或过多,都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常有喝饮料而不喝水习惯的孩子,会出现食欲不振、多动,脾气乖张,身高体重不足等现象。
一到夏季,许多小孩子都爱吃雪糕,3~6岁左右的孩子一般都不会控制自己的食欲。一次让孩子吃4、5个雪糕,或喝掉2、3瓶汽水,这对儿童健康是非常不利的。①夏天人体胃酸分泌减少,消化系统免疫功能有所下降,而此时的气候条件恰恰适合细菌的生长繁殖。因此,夏季是消化道疾病好发季节。②过食冷饮会引起儿童胃肠道内温度骤然下降,局部血液循环减缓等症状,影响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甚至可能导致儿童消化功能紊乱、营养缺乏和经常性腹痛。③冷饮市场有一些产品的卫生状况很差,不少产品不符合卫生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过食冷饮会增加儿童患消化系统疾病的机会[3]。
油炸薯条、雪饼、薯片、虾条、虾片、鸡围、鸡条和玉米棒等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膨化食品。检测显示,膨化食品虽然口味鲜美,但从成分结构看,属于高油脂、高热量、低粗纤维的食品。从饮食结构分析有其一定的缺陷,只能偶尔食之。长期大量食用膨化食品会造成油脂、热量吸入高,粗纤维吸入不足。若运动不足,会造成人体脂肪积累,出现肥胖。儿童经常食用膨化食品,会影响正常饮食,导致多种营养素得不到保障和供给,易出现营养不良。膨化食品中普遍高盐、高味精,将使孩子成年后易产生高血压和心血管病。这些对于孩子的茁壮成长都是不利的。
小朋友,要记好,食品安全真重要。讲卫生,懂常识,少生病就少打针。小食品,要挑选,过期食品不能要。小零食,不乱吃,病从口入不得了。喝饮料,不太好,天天都喝肚子叫。小冰棍,冰淇淋,多吃牙齿长不好。牙齿不好真难瞧,长大就像猴宝宝。小地摊,买食品,细菌又多不卫生。不买不吃不生病,老师家长真高兴。吃烧烤,更不好,危害更比吸烟高。油炸食品要少吃,你能做到身体好。
增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相关政府机构对幼儿园园长、食品卫生员和管理人员要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教育定期培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促使他们对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掌握科学、规范、卫生的食品加工方法,增强责任意识,养成个人良好卫生习惯,确保食品安全卫生[4]。
幼儿园内的主食、副食要分别存放在冷库内,严禁同时存放有毒物品或者个人物品,及其他杂物。在采购食材时,相关人员应加强验收,制定完善的验收工作机制,对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材,坚决不能入库。食品要按照类别、品种分别摆放,散装食品和原料存储装置要加盖密封,经常查看,及时发现一些腐烂霉变食品,立即清理,储物间要定期清扫、消毒,保证清洁。肉类、水产品或禽类等一些食品,分别冷藏或冷冻存储。各个环节的责任要落实到人,一旦出现问题立即就能找到责任人。
另外,不同种类肉类食品要单独存放,生食和熟食及半成品也要分类存放,坚决不能将生食和熟食混合存放食品。食品放入冷冻库时,还要做好入库记录,及时登记造册,记录食品的数量、名称,入库时间和食品保质期,还要在食品库中加强蚊虫、蟑螂的防治,禁止在食物仓库内吸烟。
在幼儿园食堂,将食材加工成熟食,整个制作过程中使用流水线的操作步骤,在原料加工时,要求将蔬菜洗干净。在厨房烹饪时,将不同的蔬菜、肉类食物放到不同容器内,再煮熟,然后送到配餐间。从配餐间到各班,各个程序都需要做到熟食与生食不放在一起,这样就避免了生食与熟食的污染,也杜绝了食品加工中存在的一些污染性问题[5]。
幼儿园厨房餐具都应贴上标识,要将生食与熟食区分开来,使用专用的器具来存放,严禁将这些餐具随意乱放,同时还要设置独立餐饮清洗间、消毒间内要配备足够的保洁设备,严格落实餐具消毒流程,可按照使用碱水浮渣清洗的相应步骤来操作。如果使用药物消毒时,还要及时用清水将这些餐具清洗干净,表面不能留有污渍。每次用餐后要及时清洗消毒餐具,不能够隔夜去使用未洗的餐具。此外,消毒剂要符合当前国家卫生标准,清洗后的餐具应没有污渍和水渍,而且没有异味和泡沫时,再将这些餐具放在保洁柜内来存储。
①幼儿园司务长与炊事员每年都要体检,同时,定期参加培训,严格做到持证上岗。食堂人员每人都要有2套以上工作服,保证着装上的规范性与整洁性,将晨检工作严格做到位,始终做到对优秀个人卫生的保持。②培训活动应坚持参加,熟练掌握岗位工作所需具备的食品安全知识,同时,对具体的操作规范要求加以明确。③幼儿园领导应关心园内工作人员,让所有员工都保持一个健康的身心状态。食堂司务长与厨师应有足够高的政治素养与技术,责任心亦要强,除此之外,保健医生应对肥胖儿与体弱儿进行跟踪,为班级教室与家长科学育儿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
①建立健全的食品卫生监督检查以及考核奖惩等机制,在幼儿园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体系中纳入食品安全重要指标,对一票否决制予以实施,院长需要做到对每月巡查的坚持,分管院长与安全管理员更应每周、每日巡查,保证食品安全管理的高效运营,对检查以及预防工作的开展予以强化。②采用每学期一大查、每月一小查、每周重点查的方式,针对性地对各项设施与设备予以检查,同时,安排专门人员做好检查监督工作,进行详细记录,将事故隐患扼杀于摇篮之中。③提高对幼师食品安全教育的重视,在幼儿园年度教学计划中纳入食品安全教育的内容,保证计划性以及方案性,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对幼儿食品安全的教育活动,切实做到食品安全教育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渗透。此外,以宣传栏、显示屏、网络以及微信平台等为支持,做好对幼儿家长的食品安全宣传工作,切实增强家长的食品安全意识。④安全训练的强化同样是一项重要工作,食品安全预案应齐全,幼儿园需要每学期开展一次食品安全疏散演练活动,并做好总结工作。定期组织幼师以及幼儿参与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幼师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不应低于90%。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市场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幼儿园的检查,严格对相关法律法规予以执行,在评先评优大平台的有效支撑下,尽可能地推动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及其教育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在幼儿的食品安全方面,幼儿园教师应经常组织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引导幼儿们不购买三无产品及不吃过期的食品,少喝饮料以及冷饮,加强孩子们饮食安全卫生的管理,才能够保证幼儿们的身体健康,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