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科实践教学研究与企业协调机制*

2021-11-28 19:31武晋海吴建虎于有伟李国琴李金凤刘格如
科技与创新 2021年10期
关键词:工科校企企业

武晋海,吴建虎,于有伟,李国琴,李金凤,刘格如

(1.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山西 临汾041000;2.山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山西 临汾041000)

1 前言

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具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发展需求的日新月异,高校工科的实践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也不断受到冲击。鉴于实践教学的新形势,为了适应新的学科专业结构,不断调整实践教学模式,跟进人才培养是适应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

2 高校工科实践教学

2.1 实践教学改革的背景

在国家政策中国传统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1],培养科学基础深厚的应用型人才成为了现今重要的任务。

2.2 高校工科实践教学的现状

中国高校以建设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发展的综合院校为出发点,为了增长学生的学识,培养各行各业专业人才,创建了一系列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的平台。但由于历史和其他原因,人们已熟悉传统的应试思想教育的模式,就不可避免地阻碍了中国高校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教学的进程。

2.3 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3.1 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

高校的教育只重视理论教学且泛泛而谈,是教师们经常所采用的授课方式,概念、原理、操作都缺乏立足感,实践教学得不到足够重视,专业的教育特点不突出,课程设置较落后。

2.3.2 专业基础知识相对薄弱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学历人数的增多及就业带来的巨大压力,许多本科生必须花费大部分的精力努力复习,考上研究生并完成学业才能获得硕士学位,造成的结果就是他们在自己专业课程上所花费的时间就相应地减少,导致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不牢固。此外,学校教育的课程内容偏重于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而缺乏实践操作性,专业知识得不到实践应用。

2.3.3 实践教学环境不完善

工科院校的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相比,研究生教育需要走在专业实验数据平台建设和管理的前沿。然而中国目前工科学生的实习工作时间、实习次数及实验课程都相对较少,实验室的设备和实验研究经费也较为欠缺,学生多进行的是虚拟仿真分析实验及相关技术实验数据操作的视频观看,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3 实践教学与企业运营相协调

工科院校与企业运营相协调,已成为一种趋势。

3.1 企业的现状

近年来,在科技的推动下,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有了一定的进步,产品的质量在不断提高且新产品被不断研发出来。但其技术创新能力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3.2 企业面临的问题

3.2.1 资金问题

资金来源不足,融资环境差,且普遍存在一定规模较小、抗风险管理能力低等弱点影响企业的发展。

3.2.2 人才问题

人才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一个企业进行信息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然而,在这种制度的影响下,中国优秀人才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中,而企业内部尚还未有足够的一流人才。另外,部分企业的工资管理水平、福利待遇、社会经济地位、发展预期不太理想,对技术创新人才没有得到足够的吸引力,出现人才流失和人才紧缺的问题。

3.2.3 体制问题

因体制上的原因,一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奖励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而且一些企业领导还没有认识到研究开发新技术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也没有制定出鼓励科技管理人员积极从事信息技术发展创新的奖励制度和措施。

3.2.4 政策问题

虽然中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措施,但即使是随着改革制度不断深化,优惠政策仍未得到贯彻落实,因此,支持企业去进行技术创新的一系列政府措施与政策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和发挥作用。

3.3 合作企业受益

高校学生可以使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迅速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并快速地积累各种创新资源,解决企业面临的创新问题和所遇到的技术问题,得到众多的技术管理骨干,提升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

3.4 高校学生受益

学生进入企业,可以拓宽其视野,提前感受企业的工作环境,对企业的现实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其次,通过参与工作及实际操作,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4 合作机制

高校与企业合作,在双方合作期间除了时间可以得到保障外,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就包括人员的相互派出及双方思想的交流与碰撞[3]。

4.1 高校工科实践教学与企业合作中遇到的问题

4.1.1 高校与企业知识得不到融合

对学校而言,教师基础知识扎实,教学能力强,但缺乏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操作技巧。且在教学过程中,因一些条件的限制,当前的教学大部分都属参观性学习。同时,部分教材受出版周期的限制[4],其内容往往滞后于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产生,教师传达给了学生的信息,导致学生到了企业之后仍是一头雾水,影响学生的工作。

4.1.2 合作与交流缺乏

指导教师与企业接触少,掌握的现代企业技能少,不能很好地指导企业生产,只限于给企业输送学生,等到学生真正进入企业后,可能会因动手能力差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被嫌弃,双方未能及时反馈并进行交流解决,出现尴尬的局面。

4.2 保障合作的措施

4.2.1 高校深入企业协调交流

高校教师要对企业有一定的了解,双方要及时进行交流沟通,使得双方合作顺利高效地进行,同时要充分发挥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影响作用,让学生积极探索,增强实践的问题性、应用性。

4.2.2 构建合作机制

在双方确定合作之前,有必要确定是否已制定了健全的校企合作协议和某些行为的约束机制,并澄清结果的使用和归属,以避免出现知识产权、核心技术泄露等不明确的问题引起的争端,要确保合作可以长久地开展。

4.2.3 完善高校学生的日常管理

高校可以与企业共同参与学生的日常经营管理[5],学生在校时,日常管理工作由各院校进行负责;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学习的时候,学校应指派教师带队进行日程管理工作,同时,企业也可以安排个别员工对学生在企业期间的生活进行管理,保障学生在企业的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4.2.4 建立考核及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一是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二是进行报告的撰写与答辩,三是采取毕业论文与实践相挂钩的考核方式,这些均基于学生在企业经过参观实习,初步掌握一些实际技能,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多地去思考和总结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3 创建合作的意义

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可以推动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且可以使双方的优势和资源达到最佳互补的状态,是高校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又一次有力探索,对人才培养在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起到突出作用。

5 高校实践教学与企业协调

5.1 高校方面

为了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工作能力,高校可以鼓励教师到企业参观学习,同时,高校可邀请企业专家或高级技师到校举办讲座活动或者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6],组织开放式教学小组,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的现状,促进教师理论联系实际。

5.2 企业方面

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企业也可出面投资实验室,来缓解高校因办学经费而不足的问题。若研究开发的成果由企业使用,就要求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生产人员熟悉产品的相关技术,并对企业人员进行培训。

5.3 政府方面

地方人民政府在促进校企合作方面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并给予资金支持等,以此来确保合作的顺利开展,发展当地的经济并实现校企之间利益的共享,促进合作的健康发展,同时,地方政府可以建立校企合作评估的专门机构,定期检查校企合作的工作,并对其内容进行整理分析,评估校企合作地发展成果并及时把握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工科校企企业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企业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企业
企业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