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传文
(无锡市消防救援支队,江苏无锡 214000)
在我国应急管理部门建立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总体战略调整下,强化水域救援专业队伍建设,依托于技术的发展、科学的训练,结合水域灾害的实际情况,通过着眼于实战需求,深入开展水域救援专业队伍建设,以高标准、高谋划全面推进水域救援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升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整体实力,为建设强富美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保障。因此,规范水域救援专业队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在国家综合性救援队伍的建设背景下,加强水域救援专业队伍的建设,不仅能够进一步完善我国各个水域的应急救援工作,同时通过专业化建设,有助于提升救援效率,以此,面对激流洪水、城市内涝、泥沼冰面等水域救援问题,在“全灾种、大应急”全领域消防救援复杂形势下,建设一支体系完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水域救援专业队伍,是保障我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更是国家综合性救援队伍建设的战略需要。
2018年国家对原公安消防部队进行改革转隶,由原来的武警部队序列转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隶属于应急管理部管理。近年来,面对应急救援国家队和主力军职能定位,面对“全灾种、大应急”的任务需要,消防救援队伍在处置水域救援任务中,发生了数起人员伤亡事故,在抢险救援事故中占了较大比重,教训惨痛,发人深思。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水域救援队伍作为一支新生的救援力量,其救援体系还未建立完整,科学高效的训练水平还未达到,从队伍快速发展的需求和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看,队伍各级要高度重视水域救援专业队伍建设,以此保障救援质量与效率[1]。
今年以来,全国多地发生城市内涝警情,消防救援队伍闻警而动,向胜利而行,为人民而战,成功处置了多起事故险情,得到了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但在成功处置各类水域救援事故的同时,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水域救援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1)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匮乏。改革转隶以来,队伍一直处于缺编状态,具备水域救援能力的指战员更是凤毛麟角,以无锡支队为例,具备水域救援能力的指战员比例严重不足,从事险象环生的水域救援任务,专业化人才队伍严重缺乏;(2)科学高效的训练不能保证。从训练内容上看,重点开展的是静态环境下的水域救援训练,对激流情况下的水域救援体验还存在空白,同时,对被救援对象的训练内容明显多于开展水域自救和互救的内容,救援人员的自救能力还未完全具备;从训练时间上看,重点以短期集训为主,训练的时效性还得不到充足的保证,被训人员存在“吃不饱”的情况,往往是边参加培训边开展救援;(3)水域救援装备配备不足。当前,各队配备的水域救援装备多以简易救生衣、救生圈、干(湿)式救生衣、漂浮绳等常用装备为主,复杂环境的水域救援装备如水下声呐生命探测仪、水域救援机器人、救援浮桥等配备还不充足[2]。
在国家水域救援队伍的专业建设中,其需要立足于新定位,担当新使命。在专业队伍建设上,需要把握机动性、主动性,通过开展理论教学,不断扩展救援人员的知识面,加强日常训练,提高队伍救援能力,构建科学的救援体系,开辟专业的建设途径,打造符合时代特征和形势任务需要的水域救援国家队、主力军,承担各类水域救援重任。
水域救援队伍专业建设需重视顶层设计,明确专业发展目标。在专业能力建设上,各地需基于水域灾害特点进行队伍建设的综合设计,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原则,确保水域救援队伍建设能够应对各类水域救援任务,解决建设什么样的队伍问题。同时,要借力“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装备建设中的运用,大力推进装备信息化技术研究,解决建设什么样的队伍问题;从政策层面制定符合各地地域特点的人才队伍和装备建设标准,充分利用及5G技术、物联网技术,加强救援设备的实时监控和工作状态的智能管理,解决怎样管理队伍的问题,实现水域灾害事故处置“一键式”调集,切实加强“信息化”建设赋能装备管理新模式,以此保障水域救援质量与效率[3]。
在水域救援队伍的专业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交流合作,提升专业能力。在水域救援实战中,由于时间与环境的特定性,需要救援工作尽早开展,因此,应遵循“时间短、距离近、速度快”的救援原则,即就近协调相关的救援力量开展救援。例如2021年贵州六盘水“9.18”客船侧翻事故救援,出动公安、交通运输、消防等专业救援队伍200余人,通过统一高效的指挥、团结协作的配合,共搜救遇险人员41人,成功处置了该起水域救援任务;在救援行动中,各方救援力量协同配合,加强信息交流,利用水下声呐生命探测仪、水域救援机器人等救援装备,通过统一指挥、分工作业、相互借鉴,合力共进,确保了新技术、新装备与新理念的应用,为保护人们财产生命安全赢得了时间。
提升专业队伍建设,必须加强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水域救援专业化建设,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当前,新消防员招录培训已步入系统化、专业化道路,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应安排不少于3个月的水域救援科目训练,不断壮大水域救援队伍,缓解专业人员缺失的矛盾,从而推动专业队的建设;同时,强化救援人员再培训工作,使队伍具备高素质的救援能力,提升水域救援实战化水平。发挥团队协作的作用,强化水域救援班组建设,设置班指挥员、舟艇驾驶员、潜水员、救生员、安全员为成员的“5+N”救援小组,以新战法、新技术、新理念提升整体救援能力,实现人与装备的有效集合,为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建立功能完备、调度统一的水域救援指挥体系,对开展各类水域救援任务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1)要建立功能完备的指挥体系。依托各地气象、水文、防汛指挥等部门建立指挥调度体系,充分发挥各部门信息全面的优势,及时掌握灾害类别和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每年结合季节特点开展水域救援联合演练,不断磨合指挥调度水平;(2)制订科学高效的应急预案。针对城市内涝、台风防汛、船舶侧翻、激流救援等制订水域救援应急预案,开展专业化的训练,不断优化预案的可操作性,为各类水域救援任务提供理论支撑;(3)规范各类规章制度。建立人才配备、教育培训、应急响应、灾害处置、安全管理等全要素的内控机制,适时开展水域救援能力评估,掌握队伍建立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通过部门联动、综合协调,加强水域救援指挥体系的整体效果,整合各方资源,优化水域救援效率与质量,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消防救援队伍建设新路子提供支撑。
在国家综合性救援队伍建设的大背景下,强化专业的水域救援队伍,面对复杂的灾情需要,着眼于实战需求,坚持“高标准、重实效”的队伍建设标准,构建水域救援专业队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