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

2021-11-28 14:57王文侠李修岭陈永亮姜兆玉王德鹏杨傲傲
绿色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思政生态课程

王文侠,李修岭,陈永亮,姜兆玉,王德鹏,杨傲傲

(临沂大学,山东 临沂 276000)

1 引言

新时期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仅依靠思政课程远远不能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在专业课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发挥专业课程的立德树人教育作用,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高校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实施和改革的主要推动者,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思政意识和育人能力,认真做好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评价,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全课程育人的有效方式。目前,课程思政教育已在各高校中展开,并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2]。作为高校专业教师,要充分利用专业课的课堂教学,实现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充分挖掘思政内涵,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3]。

2 课程思政融入生态学教学的必要性

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结合环境科学、地理学、化学、生物进化论等学科,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尤其是在人类活动干扰下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随着人口的剧增和科技的进步,人类正从各个方面对环境造成影响,环境问题如能源耗费、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污染与破坏、生态平衡失调等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生态学课程的理论和应用与当今世界的环境保护、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乃至人类本身在地球上的持续生存有着最密切的关系。随着生态学各分支学科的迅速发展,生态学研究和教育受到空前重视,生态学在我国由生物学二级学科上升为一级学科,无论是生态学教育还是生态学研究均取得飞跃发展。鉴于生态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生态学多年来在国内外的热度不减。在国际上,生态学一直是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优先发展的学科之一。我国高校进行重点学科遴选时,生态学是设国家级重点学科点最多的学科之一。中国科学院在构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时,重组、强化和新设立的以生态研究为重要内容的科研机构达20余个。

当前,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且错综复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亟须传播、落实,生态学课程思政体系构建迫在眉睫。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教学团队探索和研究“课程思政”改革,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挖掘思政内涵、融入思政元素、调整课堂教学方式及加强思政教学考核等各项途径,在专业知识讲授的同时注重价值观的指引。

3 生态学课程思政的实践及效果

3.1 提炼课程内容,挖掘思政内涵

高校思政教育理念的重大转变是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4]。提炼课程内容,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思政内涵,是实现文化与德育,行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的最佳途径[5]。生态学课程内容源于自然有着关注生态、关注环境的特点,所以生态学课程蕴含着很多的哲学观点,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可引导学生感悟一些人生的哲理。

生态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①把握认识生命世界、认识生态环境的生态学视角和生态系统的产生、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兴趣;②引导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辩证关系的思考,建立爱护人类共同家园的生态意识;③在遵循生态学基本原理和规律前提下,分析污染生态系统的原因、控制和治理方法,探索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演化,尝试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合理开发生物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改善自然环境。

3.2 完善课程设计,融入思政元素

根据挖掘的课程思政内涵,进行生态学课程设计,撰写体现“课程思政”内涵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案、教学日历等教学文件。在课程目标上,除了介绍生态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讲授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途径,还要引导学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环保意识。生态学表面看起来较容易,但对很多生态问题、生态现象进行深度和本质上的分析较难。在生态学授课过程中,应结合国家的生态文明政策及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等,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其环保意识。

比如生态系统生态学部分,以湖泊富营养化为切入点,通过图片、影像资料或实地调研,观察湖泊富营养化以及严重时发生的水华现象,通过调查监测或资料收集明确这种现象主要是由藻类过度生长引起的,通过回顾有机体与环境中生态因子部分,分析影响藻类生长的因素(如光照、营养盐、季节变化、水温、pH值,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明确湖泊富营养化的发生主要是由氮磷等营养元素含量过高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结合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循环特征,分析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的来源、时空分布、环境归趋,探索湖泊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启发学生思考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控制点源排放,利用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脱氮除磷处理,或对生活污水中的洗涤剂等产品的含量改革,从根本上削减含磷来源等举措。通过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设计,引 导学生抓住矛盾,通过现象看到本质。启发学生思考环境问题,不仅传授给学生专业的生态环境理论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观念与环保意识,并逐步形成人人环保的意识。

3.3 调整教学方式,提高思政教育水平

在生态学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积极主动地挖掘育人资源,做到科学性与价值性、知识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的基础上,还需要创新授课方式,在遵循生态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实现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激发课堂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和自主学习法等。

(1)案例分析与启发式教学。选择相关生态学案例,进行系统展示或集成探讨,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进行深度剖析,提出富有思考性的问题。通过师生双向互动逐步深入,得出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获得具体生动的生态学知识,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例如,从生态学中生物和环境的协同进化关系原理出发,围绕生物的新陈代谢、适应进化等特征阐述和解析各种生态现象、分析生态机理;环境不同导致生物可以利用的资源数量和质量不同,不同生物在生态学意义上其本质就是对资源的需求和利用方式的不同,从生态学的角度上,新陈代谢过程就是获取资源组建自身,生物适应环境、进化和分化就是获取资源方式和策略的调整。

(2)观察和实践教学。生态学中随着人类环境问题的出现和变化,生物为适应生态环境,其资源利用方式在不断发展,因此在教学上尽可能因地制宜地通过观察和实践,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了解环境、资源问题出现的特点、变化的动态,剖析其中存在的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等,逐步建立空间思维模式和拓宽学生野外认知的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和实践,将理论与实际挂钩,提出研究题目,利用生态学实验和野外实习,将科学研究的发现过程融合到课程学习中。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问题导入和师生互动,强调课堂形式的多样性和话语传播的有效性。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反映当代生态学的新成就,使学生了解到学科发展的前沿,满足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学习的兴趣。针对一些综合性、探索性的题目,鼓励学生利用学校图书资源、互联网资源查阅资料,撰写论文。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在本课程中占有重要的作用。根据需要,可以带领学生到森林、工厂、农村、海边等处实习,利用学到的生态学知识调查和观察自然环境中生态学的问题,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思想意识。让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活动、加强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使其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球和生物圈的负影响已上升到新的高度,并已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3)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扩展知识面。充分利用网络综合教学平台上的资源,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建设网络课程,实行网上教学评价,网上辅导等。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后复习、讨论相结合,通过各种渠道保持与学生的联系,随时了解他们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地制宜地通过观察和实践,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了解环境、资源问题出现的特点、变化的动态,剖析其中存在的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等。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丰富课程内容,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

3.4 加强思政考核,提升思政改革效果

通过修订生态学教学大纲和完善考核评价方式,增加思想政治素养提高的要求,并对课程思政效果进行评估。在生态学课程评价方法上,更加注重学生对生态环境专业价值的认知和对当前社会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能力。具体可通过合理选取思政元素,精心设计并展开课程内容,强化过程管理,督促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撰写实验报告、开展实验研究。引领学生对案例进行剖析并深入思考和讨论,使学生对思政元素形成自主判断和评价,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点评,明确生态学课程中的知识点。传统的生态学课程成绩主要由3部分组成,其中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40%,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各占30%。修订完善考核方式后,平时成绩中的考勤成绩占10%变成思政讨论成绩占10%。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更加立体和全面,提高了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参与热情,敦促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的各个环节,保证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4 结语

高校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发展和成熟的重要阶段,同时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如果受到不正确的引导,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错误的思想。高校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入课程思政教育,将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生态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本身包含丰富的思政元素,有利于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生态学的基本知识,环境生态保护意识和人文素质,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提供宽阔的环境生态基础知识平台和广阔的创新思维空间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思政生态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生态养生”娱晚年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长抓政治生态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思政课“需求侧”